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平阳传-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外的营帐清晰可辨,隐隐看得见里头晃动的人影,摇曳的灯光,气氛倒也祥和安宁,但不知为什么,世民的一颗心却猛地急跳了起来:
  他们这一路走得的确极为顺利,也许是太过顺利了,没有碰到任何岗哨,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这情形……
  他身边的柴绍已霍然转头,沉声道:“这里不对,咱们快出去!”
  他话音未落,身后突然响起了一声鸣镝,随即从枫林的四面八方都响起了同样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这些急促尖锐的声音仿佛交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巨网,将他们所有的人都罩在了里面。
  众人相顾色变,他们这一路上明明已极为小心,怎么却像是一头撞进了对方早就布置好的天罗地网?
  世民不由捂着额头苦笑起来,扬声道:“阿姊,是我,我错了!我认输!”
  随着他的这一声,众人眼前火光闪动,在他们四周,在或远或近的林木后面,无数支火把陆续点了起来,正是枫叶最艳的时节,但见枝头枫叶如火,满地落叶如锦,整片枫林在火光之中宛如一方云霞氤氲的奇异天地,而那个蓦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修长身影,更是凝聚了这方天地的所有霞光。
  世民揉了揉眼睛才大叫了一声:“阿姊!”
  那自然就是凌云,依然是他熟悉的身姿,熟悉的眉目,却多了一种说不出光彩。
  她静静地站在那里,整个人就是枫林中最明亮的一抹火光!
  柴绍心头也是一震,脱口叫了一声“三娘”,眼前的凌云是如此的陌生而熟悉,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却又像她本来就应该是这般模样。
  他不由自主地走上一步,正想说点什么,忽然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在凌云的身旁,他看到了另一个身影。
  如果说凌云的一袭红衣就像霞光凝成,那人的一身黑袍就如浓缩了满山的夜色。他站得其实离凌云还有些距离,但不知为什么,任谁一眼看过去,都会觉得这两人是站在一起的,就像苍松和翠竹总是在一起,就像夜色与晚霞总是在一起。
  而那人的面容,也依然如记忆中一般俊美,不知是不是因为黑袍的衬托,他看上去甚至比记忆里更为昳丽夺目。只是那双眸子里分明蕴藏着一股冷意——之前柴绍在枫林就感受到了一道冰凉的视线,如今,他总算知道视线是从哪里来的了。
  他沉默地挺直了腰杆,原本就冷峻深刻的面容在这一刻更是宛如化成了冰封的岩石。
  世民自然也看到了何潘仁,惊讶地止住了脚步:“何、何……”
  何潘仁气度优雅地伸手抚胸,含笑微微欠身:“在下何岳,恭迎二公子,柴大郎。”
  闪动的火光照耀在他微笑的面孔上,所有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凌云也在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她是不会告诉他们的,当鹰隼带来他们的消息之后,这位何大萨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换了一身衣服。
  ※※※※※※※※※※※※※※※※※※※※
  何潘仁第一次出场就自我介绍过,他是名岳字潘仁(唐代将领很多是以字闻名的,比如薛礼薛仁贵,苏烈苏定方),他的名和字是为了对应著名美男子潘岳潘安仁。(是的,潘安也是从字里出来的)
  古代叫别人一般叫字,而自称是称名。
  周末还会有一更。
  这周食言了,还是三更,也没有更规律,不过每一更都比上周的长,下周继续努力吧。


第327章 开诚布公
  在火光融融之中; 世民突然间觉得有点冷。
  夜风并没有吹进树林,却有一股寒意平地而起,仿佛有看不见的刀剑利刃在针锋相对; 仿佛下一刻就会掀起血雨腥风!
  他这几年在战场历练; 感觉已是敏锐无比; 悚然心惊之下; 目光四下一扫; 却只看到了何潘仁含笑的面孔; 柴绍沉默的侧影; 以及凌云带着点无奈的温和眼神;再远些的地方; 打着火把的“伏兵”们已纷纷从树后转了出来,人人都是神色轻松; 姿态悠闲; 显然并没有什么敌意……
  是他弄错了么?
  他怎么会弄错?
  他心头好不疑惑; 却还是定了定神; 先向何潘仁笑着还了礼:“没想到大萨宝也在阿姊军中; 经年不见; 大萨宝风采犹胜当年!”说完又眼睛亮晶晶地转向了凌云:“阿姊; 你是怎么知道我和姊夫……”
  他的“姊夫”二字还未说完; 凌云和柴绍同时开口打断了他:“二郎!”
  凌云的声音还算温和,柴绍的语气却是少有的严厉。世民不由吃了一惊,转头看去,却见柴绍看着他摇了摇头; 神色里分明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冷峻,随即目光微微一转; 眼神更添了几分尖锐。
  世民随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 瞧见了何潘仁浅浅的笑容——他也在看着柴绍。
  林间的寒意忽地更深了; 这一次,世民终于看见了那冰冷的刀光剑影。他先是愕然,随即便想起了好些事:几年前何潘仁告别时的惊人言辞,这次报信人对于“何总管”的含糊带过,还有听说自己要偷偷前来时的惊惶神色……
  所有的疑惑、惊愕和愤怒在他的心头一闪而过,但在无数好奇的目光中,这些情绪又被迅速地压了下去,他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好,我知道了,天机不可泄露么,我不问就是了!”
  凌云在心里叹了口气,也看着世民和柴绍微微一笑:“柴大哥,二郎,你们一路辛苦,咱们回营地说话吧。”
  她与何潘仁在前面引路,将一行人往林外的大营带去。世民的目光这才落在何潘仁的身上。他穿着的衣服纯黑如墨,并无半点纹饰,但不知怎地,却熨帖得仿佛是从他身上长出来的,将他的身形勾勒得分外修长飘逸,即使从背后看去,也自有百般倜傥,万种风流。若是平日,他大概也会忍不住赞一声“好身段,好气度”,但此时他却只想手起刀落,砍成几截!
  仿佛感受到了他心里的杀意,何潘仁回头看了他一眼,目光了然,嘴角含笑,显然根本就不在意。世民心里的郁火不由腾地又升高了几分。
  眼见前头就是中军大帐,跟随他的骑兵都被领到了另外的营地,他再也压不住心头的情绪,上前两步,沉声道:“阿姊,我有话想跟你说,单独说!”
  凌云并不意外,却还是回头看了一眼,何潘仁已微笑道:“马统领应该很快会到。”
  凌云点了点头,这才向柴绍道:“柴大哥,我先失陪了,三宝稍后就到。”
  世民也向柴绍抱歉地颔首致意,含糊道:“姊……你稍候片刻,我会好好跟阿姊说清楚。”
  不待柴绍回话,他大步进了营帐,听到凌云进来,转身压低声音冲她怒道:“阿姊,你不能这么做!”
  “你知不知道姊夫为咱们家做了多少事?这一回,他先是千辛万苦去河东救了阿兄和四郎出来;后来阿耶发兵长安,也是他一直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尤其是在霍邑那次,若不是姊夫冒险去探听了敌情,阿耶就收兵回晋阳了;如今到了关中,好些英雄好汉也是因为他才来投奔阿耶的!”
  “五郎的事你也知道,他才十四岁,那些人都没放过他,若是没有姊夫,阿兄和四郎根本就逃不出生天!若是阿耶在霍邑回兵,咱们这些人说不定早已腹背受敌,成了败家之犬!阿姊,就算你跟姊夫有什么不睦,闹过什么和离,在如今的大局面前,有什么放不下来的?你怎么能找个胡商来羞辱于他,也羞辱了我们李家!”
  凌云知道他心情激动,原是平心静气地想让他先把话说完,但听到这两句,脸色却不由自主地沉了下来。
  世民还想一口气说下去,被她冷冷地抬眸一看,到底收住了话头,却还是叹道:“阿姊,你若觉得我说话难听,这件事传出去,别人说的只会比我说的更难听十倍!你别看阿耶是好性子,他若知道此事,也会比我更气愤十倍,那时就不是几句话的事了!你总不能还要去触怒阿耶吧?
  “其实姊夫他侠肝义胆,智勇双全,越到大事跟前,越能拿得定主意,阿耶帐下那么多英雄都不及他,他对我们李家更是有情有义,还有恩,你不能这么待他!”
  凌云越听胸口越闷,终于忍不住挥手止住了他:“够了!”
  她心里自有千言万语反驳世民,但此时却不知从何说起,静默了片刻后索性直接道:“柴大哥的确是个英雄,但他不是我的夫君,这件事,绝无更改。”
  “他救了阿兄和四郎,我也护住了他的两位儿郎和姨娘,大家都已信守承诺,尽力而为,没有谁欠谁的,你若觉得不够,我也无能为力。”
  “至于我心悦何人,是我的事,我没有对不住谁,世人如何评说,我不会介意,阿耶若觉得我有辱家门……”她看着世民淡淡地笑了一下,“我可以不姓李。”
  世民的呼吸不由一顿,几乎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话,他冲上两步,一脚将拦路的案几踢到了一边:“阿姊,你说什么?你疯了么?”
  那案几直飞了出去,撞在帐子上,发出了“砰”的一声闷响。
  营帐的外面,柴绍早已走到了一边,却并没有走远。他自是不愿再瞧见何潘仁,却也不想举止失当,让人揣测;他不想靠近大帐,因为猜得到世民要跟凌云说些什么,甚至也猜得到凌云会如何回答……
  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无数个念头在他心里此起彼伏,他突然有些后悔——他不该来接凌云的,他甚至不该来长安,他应该在将建成元吉送到后就离开晋阳,天大地大,他哪里去不得?
  就在此时,那声闷响传了出来,在帐子都微微晃了晃。他心里一惊,下意识地走过去几步,眼前忽然人影晃动,却是何潘仁已拦在了前头。
  柴绍早已忍了他半日,此时再也忍无可忍,盯着他低声喝道:“滚开!”
  他的目光之中,杀意已浓烈得如有实质,何潘仁却恍若不觉,神色依然轻松自在:“是么?那你听听………”
  营帐中的凌云说出“可以不姓李”,只觉得肩头轻盈无比,连笑容都深了几分:“好,那我就再说一遍——我可以离开李家,我可以名声尽丧,我可以浪迹天涯,不再回来,但我不想做的事,绝不会去做。从今往后,我只会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的笑容是如此灿烂,几乎能刺痛人的双眼,世民呆呆地看着这张笑颜,突然意识到,这世上大概的确没有什么能阻止她了。
  她的声音也清清楚楚地传到了帐外,柴绍的脸色不由得一变,这结果自然毫不意外,但真正听到她以这样轻松愉悦的语气说出来,却还是让他心里说不出的憋闷,几乎透不过气来。
  他冷着脸转身就走,却听何潘仁轻轻地叹了口气,欣慰之意,溢于言表。
  柴绍忍不住霍然转身,冷冷地看着何潘仁道:“原来你希望听到的就是这样的话,有些事,我是对不住三娘,但我至少没害过她……”
  何潘仁摇头一笑,打断了他的话:“你说得对,你从来都没有害过她,你只是……不在乎她而已。”
  柴绍心头大怒,正要反驳,却见何潘仁轻轻地看了过来,目光仿佛能直透到人的心底深处:“我知道,你觉得我是胡说八道,当初你自是真心想对她好的,你也曾尽力让她过得好,你诚心迎娶她过门,你给了她足够的尊重,就算有些事你处理不妥,那也是因为你有苦衷,你被人蒙蔽,你并没有想过要对不住她。”
  柴绍原以为他会指责自己,却没想到他竟说出这番话来,似乎还并无讽刺之意,不由皱眉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何潘仁叹了口气:“我想说的是,你的确已经尽力了,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在乎就是不在乎,所以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想的都是这事该不该做,要不要做,你不会去想这件事会不会让她不高兴,会不会让她受委屈,因为你觉得这并不要紧,至少并不比你心里的规矩道义更要紧,不比家里的孝悌和睦更要紧。”
  柴绍漠然地等着何潘仁的下文,现在他当然听得出来了,这是指责,但这样的指责轻飘得简直可笑,他不好反驳,却也根本不必去反驳,他只想听听,就这么点事,这位何大萨宝到底能说出什么花来!
  何潘仁却并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看着他笑了笑:“所以,多谢你。”
  多谢你们。
  多谢你们从来不曾真的在乎她,让她今日终于可以毫无负担地不再在乎你们了。


第328章 大局为重
  西渡大河; 进军朝邑,远远便能瞧见长春宫的花木殿宇,李渊的大军如今就驻扎在这座地势险要、风景清幽的行宫之中。
  随着夜幕降临; 宫墙外的营帐渐渐安静了下来; 远远看去; 就像一片凝固的深色波浪; 连绵起伏; 无边无际;营帐间的零星火把; 就是浪涛间的粼粼波光。而在长春宫里的殿堂上; 宴席才刚刚开始; 上百支蜡烛将大殿照得亮如白昼,满殿的酒菜香气和欢声笑语; 更是把这份明亮热烈烘托到了十二分。
  自打离开晋阳,这样的场面在李渊帐下已是数月不曾有过;今日喜讯连传,欢宴重开,大伙儿自是格外兴奋,酒未三巡; 人人都已醺然欲醉。主座上的李渊也是红光满面,说笑之间,连面皮上的皱褶都仿佛被熨平了几分。
  下头有人凑趣道:“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将军今日的气色果然是格外的好!”
  立时便有人反驳:“为何还叫大将军; 如今该叫太尉才是!”——李渊率军入关之后; 前来投靠的好汉名士都越来越多,前几日大伙儿便推戴他做了太尉; 又增设了不少属官; 也好封赏安置这些人。
  李渊倒是不介意这些名头; 笑着举杯道:“无妨无妨; 大将军也好,太尉也罢,都是一样,今日大家只要喝得痛快就好!”
  裴寂忙起身端起了酒杯,含笑扬声道:“多谢太尉赐酒!今日前线告捷,河东之军已不足为虑;群英毕至,关中人心已尽归太尉;更兼今日太尉亲友重逢,骨肉团聚,这样的喜气和福气,大伙儿自然要多沾一些,越多越好!”
  众人自是跟着齐声道贺:“正是如此,恭喜太尉!”这两日先后赶到的长孙无忌、李神通、段纶等人更是轮流起身敬酒,喝了个热热闹闹。
  推杯换盏间,大伙儿又说到近日的连番战果,尤其是今日刘文静的那场转败为胜,大破桑显和,活捉屈突通,让大军再无后顾无忧。有人称赞刘文静胆大心细,善抓战机,也有人觉得是义军气运在身,如有神助。
  争论间,还是裴寂笑道:“什么叫如有神助,是太尉料事如神才对!当日河东城久攻不下,太尉下令大军绕过河东,直接渡河,多少人觉得此举太过冒险?裴某也因此再三劝过太尉。太尉却断定,屈突通手下人心不齐,断然不敢轻易出城;不过待到我军剑指长安之时,他怕被问罪,多半会派兵来追。结果都被太尉料中了。肇仁(刘文静,字肇仁)这才能以逸待劳,一战而定。”
  他这么一说,众人哪有不应和的道理,赞誉之声,顿时响成了一片。
  李渊哈哈大笑,摇头道:“这算什么料事如神?不过是我跟屈突通同朝为官,对他的性情多少了解几分罢了。再说要成大事,便得乘大势,控大局,不能被一城一地捆住手脚。就算肇仁这一战不利,就屈突通那些人马,但凡出了城池,咱们还会怕他不成?或擒或杀,迟早而已。”
  裴寂笑道:“太尉的气度格局果然与我等不同,能跟随太尉共襄盛举,我等又是何其有幸!”
  众人轰然应是。李渊愈发高兴,高高地举起了酒杯。众人也跟着举杯欢笑,喝到尽兴时,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