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平阳传-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嬷嬷听着这话头不对,忙道:“郎君误会了,秦娘是早年吃药吃坏了身子,跟我等绝无干系,娘子也只是担心她而已。郎君若是不信,不妨去问问冯医师,问问潘老医师,潘老医师早就看出来了!”
  柴绍目光如剑,毫不客气地盯住了她:“医师早就看出来了?那你为何一个字都没有跟我提过!”
  周嬷嬷顿时张口结舌,答不上话来;她之所以不提,原是两位医师还有些分歧,她觉得不妨静观其变,顺水推舟,何况那时凌云就要回长安了,她不想让这种事占住柴绍的心神。待到凌云不肯回柴家,她更觉得这个事或许能成为一个转机……只是这份心思,随着凌云三日前的爆发,都已化为了烟云,再提此事,也只是徒增烦恼,到了今日,她其实更希望秦娘能母子平安,这样她就不用面对那些难堪的解释,没想到最后却还是迎来了这样的结果。
  这是她曾经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如今却成了百口莫辩的罪证!
  焦急之下,周嬷嬷也只能跪倒在地:“两位医师说法不一,老奴愚昧,怕给郎君娘子徒添烦恼,这才不曾禀告,但老奴发誓,绝不曾在此事做过手脚,若有虚言,郎君尽管叫老奴给秦娘抵命!”
  抵命?柴绍冷冷地看着周嬷嬷,满心的悲愤歉疚渐渐变成了一股冰凉的杀意,这个老奴,事到如今居然还想含糊其词,哄骗自己!
  他脚下一动,正要过去,凌云却已一步过来,拦在了他的面前:“柴大哥,此事不能全怪在周嬷嬷头上!”
  柴绍心头满盈的杀意已几乎按捺不住,看着凌云的目光自然也是冰冷如刀:“我知道不是你,你让开!”
  凌云对着柴绍的目光,心知自己此时绝不能有一丝动摇,她只能盯着柴绍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柴大哥,你没有对不住秦娘,是我对不住她,你要怪,就怪我,不能拿旁人来泄愤。”
  柴绍目不转睛地看着凌云,心头第一次生出了痛恨——她的眼神太坚定也太坦诚,以至于他能看得清清楚楚,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发自内心,绝无欺瞒,绝无伪饰……是的,她不会去害秦娘,但秦娘,终究还是因为他们李家的安排,因为她,而受尽折磨,死不瞑目!
  在他心里熊熊燃烧的狂怒,突然间化成了冰冷的灰烬。柴绍只觉得一切都讽刺之极,他所有的犹豫、挣扎、坚持,也都可笑之极。
  他也真的笑了起来:“好,那就如你所愿,你带上你的人走吧,越快越好。”
  凌云顷刻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明明是她一直期盼的结果,但在这一刻,被他用这种语气说出来,她却无法感到一丝轻松,心头反而闷得有些难受。但对着柴绍满是讽刺的冰冷眼神,所有的言语都已是苍白无力,她索性只点了点头,默然转身往外走去,院子里的其他人早已心惊胆寒,自然也都跟在了后头。
  院落外头,三宝和小七也已匆匆赶到,突然瞧见凌云出来,三宝忙抢上一步问道:“娘子,里头如何了?”
  凌云此时着实不想多说什么,只简单地道:“你进去吧。”
  三宝忙点头应诺,正要进院,突然又觉得不对:“你们这是……”
  凌云挥了挥手,示意他自己进去再问,三宝呆了一下,到底一跺脚冲进了院门。小七自然也瞧出了不对,奇道:“娘子,这是怎么回事?”
  周嬷嬷满面都是羞愧,低声道:“都怪我,秦娘难产死了,大郎要治我的罪,被娘子拦住,他就发怒把我们都赶了出来。”
  小七诧异得瞪圆了眼睛:“秦娘死了?可这跟嬷嬷有什么干系,跟娘子又有什么干系?他凭什么要赶你们出来?他……”
  凌云淡淡地截断了她:“不是赶我们出来,是他终于想通了,答应和离,我们自然也该离开柴家了。”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周嬷嬷更是脸色大变:“这怎么成?不成,这是我的错,我这就去跟大郎说个清楚,就算让他杀了我,也不能让娘子替老奴背这个罪名!”
  她转身要进院,凌云却喝住了她:“够了!嬷嬷,你若真的知错,就不要再横生枝节了!”
  周嬷嬷身子顿时一僵,转头看着凌云,她红着眼叫了声“娘子”。
  凌云看着她轻轻摇头:“嬷嬷,你不曾下手害过秦娘,我自然不能让柴大哥伤你杀你,对我来说,柴大哥如何看我,远不如嬷嬷你的性命要紧。何况今日我也算得偿所愿,嬷嬷该替我高兴才是。”
  周嬷嬷愣愣地看着凌云,眼泪无声地流满了那张皱纹纵横的面孔。
  凌云轻轻拍了拍周嬷嬷的肩膀。她的身后,晚霞正将瑰丽的色彩铺满了落日后的碧蓝天空,那预兆着明日又将是晴朗的一天。在漫天的霞光中,凌云抬眸看着远处用力吐出了心头的闷气,扬眉笑道:“走,咱们去收拾东西,回家!”
  众人原是面面相觑,此时看到凌云这飒然明丽的笑容,突然间又都觉得:这一切似乎、或许、多半也没什么不好。
  眼见着凌云已转身大步走向了主院的方向,众人自是纷纷跟上。只是还没来得及走出多远,小鱼却是一溜烟地跑了过来,瞧见凌云便叫道:“娘子娘子,你听说过一个叫李靖李药师的人么?”
  她这一问来得简直莫名其妙,但名字的确有些耳熟,凌云想了片刻才道:“似乎听二郎提过,似乎是什么将门之后,带兵颇为了得。”
  小鱼拍手道:“那就是了!”她一把将凌云拉到了一边,悄声道:“适才我们回来时,有个人一直在门外等着柴大郎,说是有事相告,柴大郎急着回来,让他告诉三宝,我便在旁边听了个大概。那人有个兄长在灞桥驿做事,跟这李靖也有几分交情,昨日突然瞧见他被人押解过来,便想着要救他一救。谁知好容易找到机会了,李靖却说他是有要事在身,怕打草惊蛇,才不得不如此以避人耳目。”
  “那位兄长自然好奇,问什么事这般要紧,李靖却怎么都不肯说,只说此事干系重大,让他不要多问。他的兄长只得罢了,只是柴大郎嘱托过他,说若有什么消息定要来告知一声,他兄长也不知道这事算不算要紧,便又托付他过来报个信。”
  凌云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却一时还想不出个究竟来,小鱼得意地嘻嘻一笑,“娘子是不是觉得这事跟咱们有什么干系?三宝也是这么想的,听完之后便匆匆进来了,我却有些好奇,便留在后头多问了几句,娘子你猜,那李靖是从哪里来的?”
  凌云心头猛地一跳,小鱼这一问,她已蓦然想起来了,二郎说过,他曾想去找李靖讨教兵法,因为李靖就在马邑任职——那正在父亲的管辖范围内!
  他有要事上告,他要避人耳目……他到底是来长安做什么的?
  ※※※※※※※※※※※※※※※※※※※※
  说是中午更,不过写着写着,还决定写完这段,更一个二合一的长章算了。
  下一更是五号,也是二合一的长章,本卷最后一章。


第266章 揭竿而起
  仲夏的夜晚总是格外短暂; 仿佛只是一眨眼,那满天的霞光就从西边的天空转到了东边的檐角之上。
  每到这个季节,长安城的清晨也会变得从容而热闹; 不等晨鼓敲响,坊门打开,街头巷尾便响起了小贩的叫卖声和车马的出行声。
  不过在光德坊的京兆府里; 这个清晨却是来得格外忙碌而压抑:日头刚刚升起; 就有好几拨人陆续来到后堂,又很快便悄然离开了; 待到日上三竿之时; 那偌大的堂屋里; 已只剩下两个人了。
  坐在主位上的,正是如今掌握京畿军务的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他的容貌颇为威严,此时眉目间却多少有些疲色,沉吟片刻后方才开口:“李郡丞; 你也听见了,此事虽有些凑巧,却并没什么可疑之处; 我等总不能拿这种事情当证据; 将李家这些人都扣押下来吧?”
  跟他对面而坐的李靖闻言却是一笑:“将军说得是; 眼下的确还不能; 只是下官自来都觉得; 这世上自来难得有什么巧合。所谓巧合; 其实多数都是谋算!”他原本便生得英武魁伟; 虽然也是一夜未眠,之前又经过了千里奔波,却依然显得神采奕奕,那侃侃而谈的从容之态,更是令人心折。
  阴世师的头顿时更疼了。李靖官职虽然不高,却早已名声在外,言谈举止也确有不凡之处。若非如此,他一个做郡丞的,扮作囚徒跑来长安,说唐国公李渊意图谋反,理由却只是李渊在扩招兵马、笼络人心……自己早就让人把他打出去了!
  如今盗匪猖獗,各地留守谁不是在招兵买马,安抚人心?这也能是谋反的证据?但这话从李靖的嘴里说出来,便没人敢不当一回事。偏偏如今坐镇长安的留守卫文昇又是抱恙在身,也只能由他来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了。
  此事干系甚大,为保险起见,从昨日起,他便派人暗中盯住了李家那些女婿亲族们的住处。结果柴家连夜灯火不熄,今日一早更是把李家和柴家的近亲族人都请了过去。他们的人赶紧打听了一番,原来是柴绍的爱妾昨日难产而死了,柴绍认定是李家所为;他们夫妇本就不睦,成亲三年,那李三娘就没在柴家住过几日;这事一闹出来,两人便决意和离,今日要请两家的亲朋好友来做个见证。
  这种事在后宅里并不少见,正好昨日柴家有医师出入,他便让人分头去查了查,结果两位医师的说法一般无二:那爱妾的身子早就不妥了,这次难产并无任何可疑之处,而李家的嬷嬷也的确有隐瞒不报的嫌疑。这显然只是一件狗屁倒灶的家务事,李靖却还是认定里头有阴谋诡计……也不知道他对李渊的怀疑,是不是也是这么推断出来的!
  压了压心头的烦躁,阴世师耐着性子道:“郡丞可是觉得他们是在借机生事,好互通消息,商量对策?可若唐国公真有不轨之心,要通知儿女族亲,也该做得不动声色,怎会这般大张旗鼓,引人注目?”
  李靖叹了口气:“所以下官才觉得,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巧合。他们这么做,自然是因已经收到消息,疑心我是来告发李渊的,多半也察觉到有人暗中监视,便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如此他们才能顺理成章地闹将起来,再乘乱脱身。”
  阴世师听得直皱眉:又来了!昨日的确是有闲汉在柴府门外蹲守,但那人不过手头紧,想找柴绍借钱,柴绍都没跟他搭话,直接交给下人处置了,他们的人亲眼看到那闲汉从柴家下人手里拿了钱,转身就进了酒铺,喝了个酩酊大醉。这事哪有半点可疑之处?
  李靖仿佛看出了阴世师的不以为然,向他欠了欠身:“将军恕罪,下官也知空口无凭,此事难为。因此,下官原是打算去江都禀告陛下的,只是到了长安方知,南下之路已是险阻重重,这才不得不来打扰将军。将军明鉴,李渊若图谋不轨,必定会直取长安,将军若不未雨绸缪,拿下李家亲族,日后让他们里应外合,长安必然危矣,将军又要如何向陛下交代?”
  “当然,若是李渊并无不臣之心,将军错拿了他家亲眷,那也都是因为下官诬告所致,将军不过是尽忠职守,无论是陛下还是李渊,都怪罪不到将军的头上来,所有罪责,自然该由下官来承担!”
  阴世师听得心里一动,这话的确有几分道理,自己若不动手,的确可能犯下杀头的大罪;若是动手,就算错了,后果似乎也不会太严重;不过话说回来,李家到底树大根深,自己仅仅因为李靖的一面之词就把李家人都抓起来……只怕到卫留守那边都说不过去吧?
  他心里的念头来回转了几圈,到底还是摇头道:“哪能让郡丞你担这么大的干系?不过依郡丞之见,此事若是李家的谋算,如何才能揭穿他们?我等也能出师有名。”
  李靖不慌不忙地含笑回道:“那也容易,让人去试一试不就知道了?”他压低声音向阴世师说了几句,阴世师的眉头顿时高高地挑了起来,半晌后才点头:“容我想想谁去合适……”
  空旷的屋子里一时间安静了下来。日光从东边的窗户里透了进来,隔着薄薄的窗纱,在地上染上一道道暖黄色的痕迹。
  片刻之后,阴世师方抬起头来,向外头沉声吩咐:“让郭校尉过来回话!”
  …… …… ……
  京兆府和柴家都在光德坊,相隔并不算远,当郭校尉心事重重地离开京兆府,走到柴府附近时,却发现柴府门前已停满了车马。他心里吃惊,上前一问,才知道是李家和柴家的各路亲族长辈都已赶到了。
  门口负责给人引路的柴家小厮已忙得头晕眼花,却还认得郭校尉是自家大郎的好友,忙上前两步,苦着脸行礼:“校尉若是来找我家大郎说话喝酒的,可否改个时日?今日您看……”
  郭校尉正色道:“我是奉阴将军之命而来,有事跟你家大郎商议。”
  小厮“啊”了一声,但见郭校尉面沉如水,知道他不是玩笑,忙带着郭校尉去了离主院最近的议事之处,随即便飞一般地跑向了院子。
  主院里,柴家的各路亲友都挤在外头堂屋之中,众人神色各异,说的话却都差不离:婚姻之事,不可儿戏,一个婢妾难产死了算什么大事?孩子不还安然无恙么?大郎怎能因为这种事情就断了姻亲?
  柴绍先前还解释了几句,此事并不仅仅是因为婢妾之死,而是李家的人从没把他放在眼里,从头到尾对他都只有算计和欺瞒,他固然是对不住李家,却也实在消受不起他们的恩情了,何况李三娘也不愿呆在柴家,他又何必再纠缠不休?不如一别两宽,各寻自在。
  亲友们哪里肯听他的?自是追问的追问,劝解的劝解。柴绍越听越烦,到后头索性只断然道:“我意已决,请各位过来,只是做个见证,还诸位请不必多说了!”
  他一挥手,自有下人端上了托盘,里头是一式三份写好的放妻书,“我已画押,回头便会让人送去县衙一份,望各位知晓,自今日起,两家姻亲已断,再无干系!”
  柴家人哄然一下,议论声叹息声劝说声愈发响亮,只是面对着神色冷峻的柴绍和托盘里那满篇勾画如刀的文书,这些声音就如礁石下翻涌的浪头,看着势头凶猛,却终究撼动不了冰冷的岩石。
  这些声音自然也传进了里屋,屋里的李家女眷各个都变了脸色。她们也已劝了凌云半日,凌云却始终一言不发。如今外头柴绍居然撂下了这样的决绝之辞,难道事情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面面相觑之余,她们都看向了四娘和五娘,这姐妹俩平日能言善辩,此时却显然也已经词穷,神色茫然地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见众人看过来,还是五娘起身道:“我去找找夫君,让他再劝劝柴大郎。”
  众人自是点头,这种事原是连襟出面最妥当,偏偏跟柴绍关系最好的段纶恰巧不在长安,也只能由赵慈景出面了。
  赵慈景此时并不在屋内,而独自站在院子里,五娘一眼就看到了他的背影,缓步上去,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赵慈景原是在怔怔出神,被这一拉,才回过神来,看着五娘苦笑着摇了摇头:“五娘,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法子了……我会去跟柴大郎说一声,你也去陪着你三姊姊吧,陪着她就好。”
  五娘怔了片刻,正要开口,两人身后有人急奔而来,却是那位守门的小厮。
  那小厮自是直奔堂屋,跟柴绍低声回禀了郭校尉来访的事。柴绍闻言不由动容:“是他来传话了?”略一沉吟之后,他向堂屋里的族亲们抱手道了声“失陪”,转身便出了堂屋。在经过五娘夫妇时,他脚步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