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行三国-第7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苎杆倩指矗票鼗嵊跋煜虮苯サ恼铰浴
  孙策表示同意。“人口不足,徐州如何才能尽快恢复?”
  诸葛亮说道:“徐州的耕地本来就不多,出了名的地小人众,最盛时五十七万余户,二百七十余万口,就算损失六成,尚有二十余万户,一百余万口,足以耕种徐州的土地。有所不足,也可以通过增加耕牛,使用新式农具来解决。只要这些人能安居乐业,粮食产量的减小不会太严重。徐州沿海,大部分耕地集中在泗水以西,泗水以东的滩涂地并不适合耕种,倒是适合养猪,可以将大部分的人口集中到泗水以西,耕种产量高的良田。在泗水以东建一些养猪场,派一些人看守就行,猪食性杂,吃野草就行,肉可以补充粮食不足,皮可以制革,民用、军用都可以。”
  诸葛亮侃侃而谈,随口报出一串串的数字。孙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就是举一反三的天才,只要引对了路,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他太年轻了,过了年才十六,如果是二十六,现在就能将徐州交给他负责,肯定比陶氏兄弟出色。
  他们正说着,郭嘉快步走了进来,满脸喜色。“将军,张长史有消息来,他已经和赵温谈妥,朝廷诏书已下,赵温在南阳等长公主的车驾,届时一起前来传诏。”
  孙策听了,也很高兴。“朝廷答应我们的条件了?”
  “基本上都答应了,只有一点区别,改封将军为吴侯,以吴郡为食邑,却没有给将军王爵,说是要等将军平定幽冀,立下不立之功再封王。”
  郭嘉说着,将张纮的书信递了过来。孙策看了,哑然失笑。朝廷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到了这一步还死死拽住最后一块遮羞布不放,不肯封王,也许天子还没有最后认输,还指望着拿到那些军械、粮食后能平定凉州,然后率凉州精锐出关,横扫关东。
  要平定凉州,三亿哪够,三十亿还差不多。
  孙策曲指一弹书信。“有了诏书,进攻幽州就名正言顺了。奉孝,你来得正好,我们刚刚在商量徐州的事,孔明建议在徐州屯田,你一起听听,出出主意,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做徐州刺史。”
  郭嘉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将军,现在不宜调整徐州刺史人选,还是由陶商担任比较合适。”
  “我担心他能力不足。”
  “能力不足,可以安排得力助手。陶应已经转任九江太守,再把陶商调离,会有人疑心将军凉薄,对收拾人心不利,就连丹阳人都可能有意见。等上两三年,再将陶商转任他职,顺理成章。”
  孙策想想,觉得郭嘉所言也有道理。徐州现在需要安定,需要休养生息,不宜动作太大,尤其是发生了陈氏灭门事件之后。陶商才能一般,也没什么野心,这种人最适合做傀儡了。在这段时间内,他大部分时间都会留在徐州,谅陶商也没胆量搞事。
  “谁做他的助手比较合适?”
  “吕岱。”
  孙策笑了。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吕岱在他身边一年多,做事稳重,既有大局观又细心,是个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况且他是广陵人,由他来协助陶商,最能安抚徐州人心。
  “行,就他了。”
  孙策随即让杨仪出去找吕岱。郭嘉又对诸葛亮说道:“孔明,你兄长外出游历,可曾回来?”
  “快了,年前有书来,说是等天气暖和些,道路好走了,他就准备回徐州。”
  “他都去了哪些地方?”
  “先去了辽东,后来又一路向西,去了渔阳、广阳一带。”
  “现在在哪儿?”
  “上次书信里说在代郡,现在在哪儿也说不准,可能会进入冀州。”
  郭嘉点了点头,没有再问。过了一会儿,吕岱跟着杨仪走了进来。他还不知道孙策找他有什么事,拱手施礼。孙策开门见山,问他如何治理徐州比较适合。吕岱想了一会儿,提了几点意见,和诸葛亮的说法大致接近,只是他的着眼点是安抚徐州人心。
  “让你去刺史府协助陶商,怎么样?”
  吕岱也没多想,点头答应。郭嘉见状,提醒道:“吕定公,将军让你去刺史府可不是做将军的耳目,而是做将军的爪牙,你知道这里面的轻重吗?”
  吕岱愕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转头看着孙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确如郭嘉所说,只是以为去监视陶商,做孙策的耳目,没想到孙策会让他实际负责什么事务。刺史府是负责全州事务的——至少名义上如此——他出仕不久,只在刘和主政的时候做过一段时间郡吏,还没有负责具体政务,现在突然要将一州事务交给他,他有些忐忑。
  “将军,我……怕是难荷重任。”
  孙策摆摆手,示意吕岱不要紧张。吕岱的确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但他这一年参加了无数次会议,有些会议记录还是经他之手整理的,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理论,只是缺少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罢了。以他的性格,这不是什么难事,若非如此,郭嘉也不会推荐他。能将他的幕府各项事务安排得妥妥贴贴,还能管不好一州?
  “定公,我对你有信心,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
  吕岱热血上涌,躬身领命。“喏。”


第1719章 平稳过渡
  葛驿山。
  陶商下了车,抬头看了一眼山坡上的娇俏身影,松了一口气。他让随从在山下等着,自己拾步登山。天气回暖,前两天刚刚下了一场春雨,原本枯黄的山坡迅速披上了绿装,多了几分生气。几朵野花在路边的草丛中悄悄绽放,虽不起眼,却透着无尽生机。
  陶商的心情莫名的好了些,他且看且行,还在一丛野花前驻足欣赏了片刻,好半天才来到甘梅面前,含笑致意。“妹妹安好,这个新年过得不错吧,听说你进了孙家祠堂?”
  甘梅一袭深绿色的春衫,更衬得肤白如玉。她巧笑嫣然,欠身施礼。“托阿兄的福,还算不错。只是我进入徐州这么久,直到现在才见到阿兄,阿兄这地主之谊可是有所欠缺。”
  陶商苦笑。孙策进入徐州快两个月了,但一直在广陵、下邳境内,没有进入东海,名义上说是广陵、下邳还有一些叛乱未平,需要进一步肃清,可他心里却有另外的想法。当初他父亲陶谦临终时,将徐州一分为二,南部的广陵、下邳归陶应,附孙策,北部的琅琊、东海归他,附袁绍,两面下注。计划不错,但他没想到事情的变化会这么快,没到一年时间,袁绍官渡大败,居然伤重不治,陶谦的计划也彻底破产。
  这让他的处境变得极为尴尬。袁绍死了,袁熙被沈友击退,黄河以南的大半个青州都被沈友夺了,琅琊、东海自然也不例外。但孙策一直没有明确对他的处理,如今到了徐州也迟迟没有进入东海境。他不知道孙策在想什么,生怕一来就被孙策扣住,所以一直在观望,直到甘梅发出邀请。
  “妹妹就不用取笑我了。我的处境,你应该很清楚,不是不肯来,是不敢来。”
  “怕将军杀你?”
  陶商自嘲地笑笑。“我可不就只剩一条命了。”
  “那你就不用担心了。”甘梅掩唇而笑。“将军体谅姑父的一片苦心,也知道你的无奈,并无追究之意,你这徐州刺史还可以继续做下去。”
  陶商讶异地看着甘梅。“我还能继续做徐州刺史?”
  “当然,只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姑息养奸了。”甘梅顿了顿,又道:“淮浦陈氏的事,你知道了吧?”
  陶商点点头。“知道,我的门槛都快被人踩烂了,所以我躲出来了。”他有点明白孙策的意思了。淮浦陈氏是徐州数得上的大族,陈珪的叔祖父陈亶官至广汉太守,叔父陈球官至太尉,陈珪本人官至沛相,连续三代二千石,还出过三公,这样的家族在徐州屈指可数,影响力非同小可,居然被灭了门,整个徐州的世家都震动了。如果这个就叫不姑息养奸,那他这个刺史就等于会在柴堆上,随时可能引火烧身。
  陈氏被灭门的消息传到东海,群情激奋,不少人鼓动他与孙策为敌,发兵响应袁谭,阻止孙策进入东海郡。陶商虽然不是什么能臣,却也不傻。他才不相信那些人呢,他们是担心步陈氏后尘,被孙策铲除,可不是为了他。他当然也没必要为了这些人和孙策叫阵,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袁谭是孙策的俘虏,他能打得过孙策?
  “我能力有限,恐怕难孚重任。”
  “那你有什么计划,卸去徐州刺史,离开徐州?”
  陶商不吭声。他当然不甘心,这是父亲陶谦留给他的基业,总不能三年丧期未满就丢了。他是长子,不能像弟弟陶应那样洒脱。如果可以放弃,他也不会这么纠结了。
  见陶商沉默,甘梅说道:“做事要有始有终,勉力做满一任吧。然后是留任还是调任,再依形势而定。将军知道你有难处,为你安排了几个助手,你不用太操心。这几年,他会长驻青徐,有什么事,他会为你撑腰的。”
  陶商嘴里发苦,点了点头。他这个徐州刺史还可以继续做,但只剩一个名义,还是孙策给父亲留下的一点体面。不过事到如今,他也不能指望太多,做完这一任,丧期也满了,想必父亲也能理解。
  见陶商应了,甘梅也放下了一个负担。她笑道:“听说将军当初曾在这里与刘和大战,你能不能为我讲讲那场战事,让我也能想象一下将军当年的风采?”
  “敢不从命。不过我只是听仲允说过,并没有亲身参与。”陶商环顾四周,看看泛着春绿的山峰,讲起了一年多前的那场战事。
  ……
  孙策设宴接待陶商,双方把酒言欢,其乐融融,看不出一点芥蒂。见陶商如此坦然,孙策也放了心。虽说陶商没什么反抗的实力,但他真要不配合,或者挂印而去,毕竟脸上不好看。陶谦和孙坚是同僚,后来又是盟友,陶谦刚死了一年多,他就强夺徐州,难免会让人非议,有绝情之嫌。
  他迟迟没有直接和陶商联络,就是这个原因。做足了势,让陶商感觉到压力,然后再让甘梅出面邀请说和,沟通意见,维持表面上的和谐,不让任何人找到把柄。至于实际权力,他早有安排,徐州四郡国的守相和郡尉都换上自己人,就连刺史府都掌握在吕岱手中,陶商安安稳稳做个傀儡,渡过权力交接期。
  第二天,陶商带着吕岱返回东海,安排迎接孙策的相关事宜。
  孙策又在下邳停留了几天。在这几天时间内,刘成发布公告,通报了陈氏被灭门的原委,将陈氏与袁绍、刘和等人勾结的事详详细细地解说了一遍。对林雨误判形势,杀戮过重的事也没有隐讳,原原本本的道来。孙策随即让陶商以安东将军、徐州刺史的名义下达公文,宣布对林雨的处罚,并警告境内所有文武官员,要分清敌我矛盾,不得以贪残好杀为能。
  与此同时,孙策以都督八州军事的身份发布招贤令,在徐州辟除掾吏。
  随着公文陆续送达各乡里,越来越多的百姓了解到了详情,也感受到了孙策的诚意。淮浦陈氏的悲剧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除了少部分人兔死狐悲,大部分人并没有太真切的感受,相反,孙策推行新政的决定让他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三月中,大批粮食、耕牛、农具送到徐州境内,陈氏渐渐被人遗忘,春耕开始了。


第1720章 虚虚实实
  徐琨勒住坐骑,看着一群军服鲜艳的骑士奔驰而来,眉毛轻扬,嘴角上挑。
  在这山花烂漫的春季,看着一群豆寇年华的少女轻衫快马,靓丽中不失英气,活泼中不失沉稳,果然赏心悦目。不仅徐绲心情大好,就连他身后的骑士们都眉开眼笑,你用胳膊肘捅捅我,我用肩膀挤挤你,眉眼生春。不过他们也清楚,这些女骑士是孙策妹妹孙尚香的羽林卫,不能太放肆,只是笑,却没人敢出言轻薄。
  羽林卫们也看到了徐绲一行,纷纷勒住坐骑。孙尚香和徐节踢马来到徐绲面前,脆声叫道:“阿兄。”
  徐琨已经收到家书,知道徐节随军,成了孙尚香的军师,此刻看到徐节倒也不惊讶,只是第一次看徐节穿军服居然非常合身,自有一股挺拔之气,不免多看了两眼。
  “军中辛苦,还习惯吗?”
  徐节吐了吐舌头。“开始有些不习惯,现在好多了。不过这只是随将军出行而已,连真正的行军都算不上,更别提作战了。我努力适应,希望能习惯军中生活。”
  徐琨很满意。“努力,我们徐家可不能拖了孙家的后腿,要不然你婶婶会不高兴的。”
  “知道了,谢阿叔教导。”徐节嘻嘻一笑,扬扬手,向徐琨告别,带着羽林卫们飞奔而去。
  徐琨得意地对身边的卫士戴员说道:“看到没有,我徐家也要出一位女俊杰了。”
  戴员看着远去的羽林卫背影,咂着嘴说道:“说来也是,以前怎么没发现女子这么能干,不仅能读书写字,做工制器,还能骑马射箭?孙将军真不是等闲人。只是这么一来,我们男子的压力就大了,没点真本事,以后官没女人大,爵位没女人高,连打架都打不过,岂不是太丢脸了。”
  众人大笑,拥着徐琨向大营驰去。接近大营,一队骑士沿着大营外的官道驰来,人数不多,也就十余骑,但清一色的白马,看起来特别显眼。当头一个年轻人,一手挽缰,一手挽弓,身后的骑士马背上多有野物,看起来像刚刚打猎归来。
  徐琨心中一动,勒住坐骑,扬声道:“前面可是公孙少将军?”
  公孙续闻声看了徐琨一眼,放慢速度,停了下来。“足下是……”
  “在下吴郡富春徐琨,现镇守彭城。”
  公孙续听了,不敢耽误,连忙拱手施礼,见徐琨看向马背上的猎物,不免有些尴尬。“这个……闲来无事,生怕荒疏了武艺,出去游猎一番,松松筋骨。”
  徐琨笑了笑。“少将军收获颇丰,射艺不俗,不愧是白马将军的儿子。不过冬天刚过,鸟兽瘦弱无力,肉既不好吃,跑得也不快,怕是埋没了少将军的射艺。”
  公孙续面红耳赤,匆匆拱了拱手,找了个理由,匆匆走了。徐琨看着他绕过大营,皱了皱眉,神情间有些不屑。来到中军大营,到大帐前,徐琨报名而入。孙策正在帐中议事,郭嘉也在座,还有一个客人,年约三旬有余,面庞微黑,风尘仆仆,精神却有些亢奋,正拍着膝盖,手舞足蹈。
  孙策见徐琨进帐,连连招手。“子瑜,快坐,快坐。”又介绍道:“这位是渔阳太守刘备刘玄德的使者,简雍简宪和。”
  徐琨连忙拱手致意。“久仰久仰。”
  简雍哈哈大笑,看看孙策和郭嘉。“孙将军,郭祭酒,你们平时是怎么讥讽我的,能不能说两句让我听听,也让我有个准备,别真当自己有什么大名留在中原了。”
  徐琨忍俊不禁。他没见过简雍,但听人说起过简雍,的确不是什么好名声——刘备等人大多如此,朝秦暮楚的人最让人看不起了。徐琨镇守彭城多年,这类话听得不少。只是他没想到简雍这么大度,和孙策说话也如此放松,放松得近乎放肆。他看了一眼孙策,孙策嘴角微挑,笑而不语,只是眨了眨眼睛。
  徐琨会意,笑道:“简先生,他们不好意思说,我倒可以说两句,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先生不要介意。”
  “你说,你说。”
  “听说简先生有古义士之风范,明知刘玄德非英主,却矢志不渝。小黄城外,刘玄德陷于袁谭军中,若非简先生,只怕不会有今天之渔阳太守。简先生有如此大功,想必如今一定是刘玄德的心腹。既如此,不远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