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行三国-第7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力,攻这两州也比攻关中更合算。可是与此同时,这也说明了孙策对谈判并没什么兴趣,谈不谈区别不大,反正朝廷现在也奈何不了他。
  “孙将军这是要自立为王吗?”赵温故意虎着脸,摆出一脸怒意。
  郭嘉淡然一笑。“是又如何?”
  赵温语噎,一时不知如何接话。斥责,郭嘉会不会翻脸?不斥责,是不是太示弱了?
  “孙将军行王道于五州,民心所向,百姓扶老携幼,襁负而至,不称王而自王,朝廷不同意又能如何?之所以将这个机会让给朝廷,就是想给朝廷留点体面,免去百姓刀兵之苦,也算积德行善,尚有余泽。”
  赵温想起武关道上的灾民,心情越发沉重。郭嘉的话很狂妄,但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实话。天下大乱,所有人都在整兵备战,恨不得从百姓嘴里挖出每一粒粮食,就连吃人的事都屡有耳闻,唯有孙策埋首经济,屯田,建作坊,兴工商,开办学校,又不惜公开印书工艺,致力于让每一个普通百姓都能读得起书。这不是王道是什么?百姓已经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选择,一有灾荒,他们就会自发地向孙策的辖区前进,这里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王道乐土。
  朝廷封不封,又有什么区别?
  一句话堵住了赵温,郭嘉又放缓了口气。“赵公,封王也好,封公也罢,对孙将军来说区别不大,只是给朝廷留体面,目的都是一样的,五州从此与朝廷无关。其实这一点,在天子决定迁都关中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的,并不是什么意外。”
  “那五州的税赋呢,也不交了?”赵温说着,端起茶杯,垂下了眼皮,不让郭嘉看到自己紧张的眼神。朝廷无力夺回五州,也不指望孙策依律上缴税赋,但总不能一无所得,能收一点是一点。
  “税赋是不会交了,但是可以贸易。当然,既然是朝廷封的藩国,贡赋还是有的。”
  “贸易?”赵温自动忽略了贡赋。那点东西还不够塞牙缝的,更何况下有贡,上有赐,朝廷占不着便宜,弄不好还要倒贴一些。
  “五州缺马,即使不说骑兵,驿传也需要马,朝廷掌握凉州,可以用马来贸易。”
  赵温放下茶杯,考虑了好一会儿。这个条件在天子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虽说不是最好的结果,但也不差。他在荆州、豫州游历过一段时间,知道孙策在驿传上肯花钱,在天下大乱之际,五州境内能保持六百里加急的背后就是大量的马匹在支撑。三十里一驿,为了能保证紧急消息快速传输,一个驿传通常要备两到三匹马,五州境内所需的马匹数以千计,孙策缺马,眼下当下然远远不足,只有主要干线才能配备马匹。驿传所用的马只是普通乘用马,要求没有战马那么高。
  中原和江东都缺马,这是孙策最大的软肋,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解。除了凉州,他还可以从并州、幽州买马,朝廷不愿意做这生意,有的是人愿意做。边疆的普通马匹价钱在四千到五千之间,转运到中原,一匹至少值一万以上,除去路途中的开销,一匹至少能赚三千到四千。对于任何一个商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利润丰厚的生意,值得去做。
  可是对意在中兴的朝廷来说,这点钱只是杯水车薪,况且现在也拿不到,要等到天子平定凉州,手里有了马之后才有贸易,远水解不了近渴。
  见赵温沉默不语,郭嘉也不催他,慢悠悠地喝着茶。他们早有定计,谈得成更好,谈不成也没关系。
  过了好一会儿,赵温抬起头。“刚才祭酒说,孙将军愿助陛下平定凉州,究竟是什么意思?”
  郭嘉怜悯地看了赵温一眼。“赵公,陛下有意用兵凉州,你不知道吗?”
  赵温不置可否。他不知道天子具体的计划,但最近几个月天子封了好几个宗室女为公主,又派大量使者赶往凉州,就连刚刚返回关中的马超都娶了一个公主,天子对凉州的重视无以复加,说他有意用兵凉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孙将军知道陛下不甘心,想取凉州以自强,虽说这有点异想天开,不过孙将军愿意成全他。年轻人嘛,又是天子,谁还没个梦想什么的。本来孙将军纳妾是不付聘礼的,可长公主毕竟是长公主,又带了秘书这么珍贵的嫁妆,孙将军愿意破个例,将五州去年的赢余作为聘礼,献给朝廷。”
  郭嘉点了点那张纸上的交州牧三字。“当然,为了避免家室不宁,要换个说法。”


第1674章 知人易,知己难
  郭嘉走进船舱,孙策正在观棋,甄宓和徐节对弈,已经到了收官阶段,旁边围了一群半大孩子,孙权、孙翊等人都在,郭奕也在。见郭嘉进来,他们都起身施礼,孙策也点了点头。
  郭嘉示意他们继续,探头看了一眼,见形势对甄宓非常不利,笑道:“小军师棋艺不错啊。”
  “不愧是做军师的,又通易经,太能算了。”甄宓直起腰,将手里的棋子扔在案上,哗啦一阵脆响。她拍拍手,笑道:“好啦,我认输了,谁还不服的,接着来。”
  “我来。”孙权一个箭步抢了过去,差点撞着甄宓,连忙拱手致歉。一迟疑的功夫,对面的徐节却站了起来,打了个哈欠。“我也累了,想早点休息。甄家小嫂子,我听说你那儿有些好书,能不能借我看看。”
  甄宓笑道:“行啊,你教我算棋,我就借你看。”
  “一定,一定。”
  两人有说有笑,手拉着手出舱而去,将孙权晾在那里。孙权很尴尬,脸色红一阵白一阵。郭嘉看在眼里,在他对面坐下,拈起棋子。“仲谋,我们来一局如何?”
  孙权顺势下台,笑道:“我哪是祭酒的对手,请祭酒让二子。”
  郭嘉爽快地答应了。两人对弈起来,虽然棋下得好,却没有甄宓与徐节对弈赏心悦目,围观的孩子们陆续散去,舱里只剩下孙策、孙权兄弟和郭嘉父子,就连孙翊都走了,舱内不知不觉的安静下来。
  孙权的棋艺是孙策兄弟几个人最好的,但依然不是郭嘉对手,刚到中局便败相已定,急得脸都红了。郭嘉好整以暇地看着他,淡淡地说道:“仲谋,你知道这一局为什么会败吗?”
  孙权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盒里。“敢请祭酒指点。”
  “求胜心切。”
  孙权眨了眨眼睛,默默地点了点头,苦笑道:“祭酒说得对,我有点不自量力,一心想赢祭酒,反被祭酒抓住了破绽。”
  “嗯,虽说有些不自量力,却好在有自知之明。”郭嘉将棋子放了回去。“你年长些,又难得的才兼文武,好好磨砺,将来必是可造之才,在内可以坐镇一方,在外可以开疆拓土,与天下英雄一较长短。”
  孙权抬起头,有些意外的看着郭嘉,又回头看看孙策。孙策点点头。“仲谋,祭酒难得指点你,你用心听着,将来必有裨益,到了交州也能好好辅佐阿翁,建功立业。”
  孙权大喜。郭嘉是孙策的心腹,他说的话很可能就是孙策要说的话。他连忙拱手施礼。
  “请祭酒点拨。”
  “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有一句话送给你: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希望你到了交州之后能从容些,不要急。交州多山,又是百越之地,有些事情不能太急,急则生变。你读了不少史书,应该知道秦军南征的故事,以史为鉴,可避祸殃。”
  “多谢祭酒。”
  “嗯,去吧。”
  “喏。”孙权应了一声,将案上的棋子、棋盘收拾好,又将散乱四周的坐垫归拢整齐,再才施礼告辞。郭奕也行了礼,走了出去,顺手带上了舱门。孙策在对面坐了下来,取过茶杯,倒了一杯茶递给郭嘉。
  “赵温答应了?”
  “还没有,不过是迟早的事,他也没什么其他选择。”郭嘉呷了一口茶,又道:“看样子,天子用兵凉州的计划不是空穴来风,黄猗的消息还是可靠的。”
  孙策轻笑了一声。“这样也好,省得和我兵戎相见了。”
  “万一他成功了呢?”
  孙策笑笑。“你都说万一了,我还有好说的?”他顿了顿,又道:“如果这样都让他翻了盘,只能说大汉之火不灭,还可以再中兴一次。”
  “将军,如果我们现在征发百姓为兵,倾力一战,还是有机会的。”
  孙策瞅瞅郭嘉,无声地笑了起来。他提起茶壶,为郭嘉添了一点水。“奉孝,你觉得我们现在倾力一战,和天子平定凉州以后再战,哪个伤亡大一些?”
  郭嘉端起茶杯,在嘴边停顿了片刻,苦笑道:“将军,我只是觉得天子心性如此坚忍,所谋者必大,万一被他成功了,必是一场恶战。凉州人有勇无谋,韩遂、马腾虽然有些小聪明,却未必是荀彧、刘晔的对手,一旦被天子统一了凉州,迁凉州人充实关中,再挥师出关,这一战……”他呷了一口茶,摇了摇头。“将军,如果天子真能平定凉州,大汉有中兴之兆,人心有异,胜负未可知啊。”
  孙策放下茶杯,双手握案,沉思了片刻。“奉孝,我担心的倒不是天子。”
  郭嘉抬起头,见孙策神情凝重,也放下茶杯。“那将军担心谁?”
  “草原上的胡人。”
  “胡人?”
  孙策点点头,转头看向窗外。虽然那场大雪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两岸的河岸上还有些残雪未化,今年的天气比往年要冷得多,他心中的担忧也越来越重。史书上说这是一个小冰河期,他也曾经用这个理由来劝刘辟、龚都等人南下屯田,但直到此刻,他才真正领略到气候变化对历史的影响,看起来只是一场雪灾,但背后却是影响历史的关键因素。
  幽州乱了,草原上的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会在严寒的逼迫下南下,如果此时攻击关中,天子无奈之下会主动迁大量羌人入关中。等他打败袁谭,他面对的就是乌桓人、鲜卑人。他打败天子,就要面对羌人。这些羌胡穷得只剩下一条命,光脚不怕穿鞋的,打仗没什么成本,为了活命,他们可以像野兽一样残忍,对付这样的对手,即使是他,在夯实基础之前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仓促一战只会两败俱伤,一旦受挫,这些草原民族就会如蝗虫过境,不断南下,五胡乱华的悲剧说不定会提前上演。
  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有着天然的优势,要想对付这些人,仅仅有一些技术优势是不够的,这个优势必须大到足以克制骑兵才行。骑兵真正衰落是热火器时代,不是那种黑火药,而是真正的火器。黑火药在宋代就应用于军事领域,但骑兵真正的衰落却是十九世纪,拥有黑火药却缺少战马的宋人被草原民族虐得体无完肤,直到两度亡国。
  比武器更重要的是思想,如果不能清除儒家思想中的保守因素,就算他现在造出了热兵器也只是一时痛快,将来还会重蹈覆辙。他的变革刚刚开了个头,看起来还算不错,如果现在开战,这一切势必会受到影响,甚至会让法家思想重新冒头。这同样不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战争是最适合法家思想滋长的土壤,而法家比儒家更残暴,基因里就有自我毁灭的本能。郭嘉急于求战建功未尝不是从小浸淫法家学说带来的思维惯性,只是他自己不清楚罢了。
  “我需要时间夯实基础,天子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对手,甚至不是最值得重视的那一个。”孙策收回目光,淡淡地说道:“与其担心那万一的意外,不如抓紧时间强大自己。如果一定要战,那也要把战场放在草原上。既然天子想征讨凉州,我何乐而不为?我们有这精力,不如去争辽东。只要能拿下幽州,就算天子平定了凉州又能奈我何?”
  见孙策决心已定,郭嘉虽然惋惜,却还是点了点头。“就依将军之意。”
  ……
  三天后,孙策到达太湖,进驻大雷山大营。
  张纮、虞翻也先后赶到,孙策召集他们议事,探讨了当前的形势。
  张纮明确表态支持孙策的决定,即使天子有可能平定凉州,现在也不宜与天子开战。以目前的发展势头,休养生息几年绝对有好处。且天子既封了孙策为藩,名分已定,再发兵讨伐就是失义在先,孙策反击也就名正言顺了。且攻守势异,对人心影响也大不相同。让百姓主动攻击天子,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愿意,但若是天子主动发兵来攻,绝大多数人都会奋起反击。
  虞翻也赞同此说。与其冒着大不韪主动攻击天子,不如发兵幽州,哪怕先控制辽东也是好的。公孙瓒、刘和都死了,张则、刘备与袁谭对峙,这时候谁也不敢得罪孙策,正是取辽东的好机会。控制了辽东,战马资源的紧张就可以大大缓解,就算天子来攻也可以一战。
  两位长史赞同,郭嘉再无异议。战略方向就此确定,孙策安排张纮与赵温谈判,尽快敲定具体细节。
  张纮欣然从命。他和赵温有点交情,之前相处得也算愉快,在孙策确定了底线,明确了态度的情况下,最适合与赵温谈判的人非他莫属。此外,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让这件事变得合情合理,使朝廷不至于因礼制上的约束而受挫也是一门学问,需要相当高深的礼学修养,他在这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孙策随即问起了张纮考察的结果。张纮大略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行程,最后提出建议:立都秣陵。他用大半个月时间察看了附近几个适合建都的地点,包括阳羡、吴县在内,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认为秣陵最合适。


第1675章 识象否
  张纮提出了几点理由:
  就地理来说,秣陵向西不远就是牛渚矶——中原与江东的要津,向东不远就是入海口——江海转换之地。定都秣陵,既能出入中原,又能出江入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运优势,且秣陵附近有良好的屯田基础,生产的粮食可以供应京畿,无须长途转运。
  就人心来说,秣陵古称金陵,传说有王者气,秦始皇特地巡狩此地以镇压,如今四百多年过去,王者气恢复,当有圣人出,在此建都,正合人心。
  说到这里,张纮笑道:“礼云:方千里曰王畿。建都秣陵,南至会稽,北至泰山,东至海,西至庐山,皆是京畿之地。大江为护城之河,太湖为游囿之池,泰山、庐山为门户,岂不壮哉?国都虽立在秣陵,钱唐却不妨作为出海基地,会稽和吴郡的沿海地域可以考虑建成一个货物集散地,将来亦是江南一都会。”
  虞翻一笑,没有再坚持。
  张纮接着说道:“将军,臣建此意,当然也有私心。”
  孙策笑而不语,示意张纮直言无妨。历史上,张纮就建议孙权建都抹陵,并非因为什么私心,而是从地理形势、交通便利的条件来看,秣陵这个位置最合适,比起吴县、阳羡都更有大局观。张纮是读书人,而且是成名多年的名士,他对虞翻的心思洞若观火,却不想说破,更不愿让虞翻难堪,才说自己也有私心。
  张纮拱手道:“臣是徐州人,幸附将军骥尾,自然要为家乡人谋一些福祉。立都秣陵,大半个徐州都在京畿以内,将来若有灾患,也能及时得到赈济。将军,徐州地处大河下游,大河改道是常有的事,泗水一带屡被殃及,不可不防。就拿眼前来说,将军所统五州之中,青徐损失最为严重,将军欲跨海击辽东,岂能坐视青徐荒芜?”
  孙策看向虞翻。“仲翔,你以为如何?”
  虞翻拱手道:“将军,子纲先生胸怀天下,建百年之计,臣自愧不如。”
  孙策点点头。“都城虽以秣陵为宜,阳羡依山傍湖,铜官山景色不错,可作游苑,兼作水师驻地,就不用去吴县与民争地了。松江浩瀚,百年内应该还走得水师楼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