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行三国-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命归将军,心留汝南。”
  孙策端坐在马背上,一动不动。“你的心留在汝南,是留给你的家人,还是留给许劭?”
  陈到挑起眼皮,抗声道:“许子将是汝南名士领袖,将军羞辱许子将,就是羞辱我汝南人。我学艺不精,未能报仇,却也不能为虎作伥。我与将军决生死,输了,大不了一死。”
  孙策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勉强你。我招贤纳士,上为安天下、保太平,下为镇豫州、护黎民,既然这两项你都没什么兴趣,也不想封妻荫子,我也没必要为难你。你走吧,去向许劭请功,顺便帮我带件东西给他,然后我们就两清了。”
  陈到一时没反应过来。孙策也不解释,伸手从王津手中取过一捆竹简,扔到陈到面前。
  “你把这个东西带给他,他会知道怎么做。”
  陈到狐疑地打量着孙策,发现他眼神清澈,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他放下刀,拿起竹简,解开上面的系绳,看了一眼,顿时心里一紧。这份竹简上记的是许劭月旦评品评过的人,每支竹简一人,先列出姓名爵里,然后列出许劭的评语,再列出此人现状。
  陈到心跳加速,连忙翻看了一遍,想找自己的名字。但是他失望了,这份名单里不仅没有他的名字,而且有很多与他想象不符的地方,有人被许劭评为佳士,但他后来的行为却完全不相称。有人被许劭评得不堪,但他却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虽说没什么大的德行,却也算不上什么恶人。就他所知,这里面品评与事实相符的不到三分之一。
  原来月旦评是这样的?陈到大失所望。他放下竹简,一时间心灰意冷,觉得自己真是傻到了极点。这么多年为了得到许劭一句点评朝思夜想,不惜与孙策一战,最后就是为了这么个东西?就算战胜了孙策又如何,许劭点评的人几乎都是儒生名士,却没有几个是武人。倒也不是一个没有,阉赘之后曹操就被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陈到站了起来,双手捧着竹简,奉还给孙策。“陈到不敢奉命。”
  “是不敢,还是不愿?”
  陈到沉默不语。
  “你不愿意,我就不勉强你,但是今天这场戏,我希望你做个见证人。”孙策接过竹简,让桥蕤安排人送到许劭家。翻身下马,走上内城的城楼,下令通知全城的名士到城门前集中,他要给他们一个交待。
  陈到犹豫了片刻,还是走上了城楼,站在一旁,静观其变。他见识了孙策的武艺,还想再看看孙策怎么与这些名士论战。
  太守府的掾吏刚刚将消息发布出去,便有名士接到了消息,蜂拥而来,在内城的城门前聚集,一边议论一边翘首以望。孙策却没有立刻露面,他来回踱着步,有一搭没一搭的与陈到闲聊。陈到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只好挑自己知道的应付一下。
  城下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将城门围住,粗粗看去,至少有上千人。
  杜袭站在人群中,听着身边的人义愤填膺的讨伐孙策,看着静静的城头,心里隐隐不安。眼前的形势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孙策与许劭的冲突引起了众怒,居然有这么多人赶来声援许劭。比起南阳的世家豪强,这些人虽然没有武力对抗,影响力却一点也不小。
  孙策能应付得来吗?他身边只有千余步骑,可不像在南阳时手握重兵。
  杜袭悄悄看了一眼郭嘉。郭嘉看起来有些莫名的兴奋,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将买来的零食往嘴里扔。今天有事,他没有喝酒,但嘴依然不肯闲着。说实话,与郭嘉相处几天,杜袭对郭嘉的印象越来越差。这个出身阳翟郭家的年轻人不仅轻佻,而且放荡,天天出没于酒肆、倡家,美酒、佳人须臾不离,庞山民为他准备的盘缠花得精光不说,连牛车都卖了。
  这样的浪荡子能成事吗?
  ……
  许劭躲在病榻上,双眼紧闭。
  平舆城里发生了什么事,他一清二楚。他虽然没有出门,也不接受任何人的拜访,却依然耳目灵通。不见客只是为了避免尴尬。他是被人抬回来的,无数人看到了他吐血,但没人知道他是被孙策气的,都说是被孙策打的。如果见客,他怎么解释?承不承认都不合适,不如闭口不言。
  孙策一直没有来。听说他一直在募兵,应募的人不少,但合格的人却不多。对那些人,许劭并不在意,一群卑鄙之人而已,影响不了局势,汝南是士人的汝南,不是那些人的汝南。当然了,许劭并不反对孙策募兵,毕竟有了兵才能保护汝南。
  可是要汝南世家支持他是不可能的。孙策在南阳做了些什么,他们也听说了一些。他们不希望孙策在汝南也这么做,谁家的田不是几代人辛苦积累起来的,凭什么要给你?
  不能让孙策为所欲为,要让他看到汝南世家的影响力,要将舆论的影响力牢牢把握在士人手中,这是上天赋予读书人的神圣职责,连朝廷都不能漠视读书人的力量,更何况你一个小小的豫州牧。
  门外响起脚步声,许虔走了进来,将一卷竹简递到许劭面前。
  “孙策刚刚派人送来的。”
  许劭嗤之以鼻。“想求和吗?真是幼稚。他亲自登门道歉我都未必理他,更何况是派人来。”
  许虔叹了一口气。“子将,你二十年来无敌手,但那些都是士人自己争斗,孙策不是士人,你不要估错了形势,被平舆二龙的名头晃花了眼睛。孙策不是龙,他是每五百年就浴火重生的凤凰,龙蛇不过是他的食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味逞强已经不智,挟民意以自重更非圣贤正道。”
  许劭眼神微缩,挺身坐了起来。“兄长是怕我牵连你吗?你放心,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再说了,我们已经分家了……”
  许虔抬起手,静静地看着许劭,眼中闪过一丝惋惜。“子将,你我兄弟自诩识人,怎么你连我是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我是怕被你牵连的人吗?”


第299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许虔、许劭是亲兄弟,许劭成名之前许虔就在士林中享有大名,曾经被召陵谢子微评为干国之器。虽然他后来并没有表现出干国之器的成就,但他对许劭成名有莫大的帮助。许劭对他一直很尊敬,也因此要求很高,看到许虔有向孙策称臣的意思,立刻表示反对,见许虔并无此意,顿时后悔莫及。
  许劭汗颜,连忙谢罪。“是我口不择言,请兄长莫要介怀。”
  许虔摆摆手。“我不会介意,但是偏激会影响你的判断,君子慎独,才能行不逾矩。你还是看一看这是什么东西再说吧,行军作战,也要知彼知已的。”
  许劭从谏如流,打开竹简,扫了一眼,脸色就变了。许虔见状,从许劭手中接过竹简,迅速浏览了一遍,也大惊失色,良久才喟然长叹。
  “孙策欲破釜沉舟,作巨鹿之战邪?”
  许劭汗流浃背,湿透重衫。他没想到孙策这么狠。这份名单虽然不全,但是一旦公布,他的名声可就毁了。他会成为欺世盗名的伪君子,之前有多大的名声,以后就要承受多少唾弃。许虔说孙策效项羽破釜沉舟,欲作巨鹿之战,其实是给他面子。对孙策来说,这哪里需要破釜沉舟,这根本就是摧枯拉朽啊。
  兄弟俩四目相对,唯有苦笑。
  过了片刻,许虔拿起竹简。“你安心养病,我替你走一遭。”
  “不可。”许劭摇摇头。“我若怯战,孙策气焰更加嚣张,不如与他一决死战。”
  “你啊。”许虔用竹简指指许劭,恨铁不成钢。“战和不明,敌我不分,却一意求战,岂能不败?”
  许劭糊涂了,茫然地看着许虔。许虔见他不明白,只得问道:“若是孙策想赶尽杀绝,何必将此名册送到你面前?他是在求和啊。他初临豫州,又有军务在身,并不想与豫州士人为敌。你若一意求战,他无路可退,只能拿你来祭旗。杀了你,就与许家势不两立,必然像在襄阳一样赶尽杀绝。”
  许劭愕然。到这时候,他才明白许虔为什么要用破釜沉舟四个字。没错,逼死了他,孙策就与汝南士林撕破了脸,他只能像在襄阳杀蒯家、习家一样,将许家灭门。孙策将名册送到这儿来就是最后的善意。他如果接受了,双方各退一步,还有缓和的余地。如果他不接受,那孙策就不会再留手了。接下来必然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汝南将蹈南阳覆辙。
  “还是我去吧。事情因我而起,也该因我而结束。”
  许劭起身,命人更衣,穿上正装,带着那卷名册,出门,上车。
  很多士人在门口候着,见许劭出门,立刻爆发了一阵欢呼声。他们七嘴八舌地向许劭问好,拥着许劭向内城赶去。时间不长,许劭身后就形成了一条长龙,几乎全是儒生。道路两侧,围观的百姓都羡慕地看着许劭,却没人知道许劭此刻的心情有多么糟糕,憋了好久,才将那口老血勉强压下去。
  来到内城前,不用许劭说话,自然有人上前控制秩序,拥挤的人群分开一道通道,让许劭的车通过。不少人伸出手,摸一下许劭的车,有人干脆扶着障泥,跟着车向前跑,充当起了随从。
  一个年轻士人扯住了马缰,大声说道:“渤海高深,愿陪许君走一遭,恳请许君首肯。”
  许劭瞅了一眼高深一眼,气得要骂他八辈祖宗,恨不得一脚踹在他脸上,却不得不强颜欢笑,点头表示允许。高深兴奋不已,将车夫请了下去,自己上了车,没赶车,先拱手环顾四周。
  “渤海高深,承许君美意,为许君驾车,去会一会那孙策。纵使粉身碎骨,也不枉此行。”
  “好!”众人一片叫好声,将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杜袭看了一眼郭嘉,郭嘉会心而笑。“东施效颦。这些俗儒不知许子将不请自至,已经输了一阵,却要将许子将推到积薪之上,着实可笑。”
  杜袭目光一闪。“奉孝,积薪从何说起?”
  郭嘉将一片狗肉脯扔进嘴里,眉飞色舞。“子绪兄,孙将军高坐城楼之上,避而不见,数千人围观,看起来胜负判然。但这些人聚集于此并非自发行动,而是孙将军派人召集。君子见机而作,如今这机尽在将军之手,这些人都被将军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不自知。许子将连日来闭门谢客,这时候却突然出现,难道是他养精蓄锐,卷土重来?非也,必是接到将军之令,不得不来。他虽然正襟危坐,其实也自缚无异。这是求和之意,这些人不明所以,还要为许子将驾车邀名,岂不是将许子将置于积薪之上?”
  杜袭眉毛微挑,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中大定,又自愧不如。他和孙策接触虽然不多,但总算了解一些,却没有郭嘉分析得到位。
  “奉孝,你觉得孙将军会怎么做?”
  “此许俗儒,岂堪作孙将军之敌。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孙将军只是想折服许子将,为他所用,并不想赶尽杀绝。眼下当务之急是筹集粮草,整军备战。等击退袁绍,挟大胜之威,回头再犁庭扫穴,仅是清理袁绍相连之人便可大伤颍汝世家元气,剩下的鼠辈何足道哉。”
  杜袭连连点头,忽然对前途充满了信心。这一路上,他也在想孙策应该如何在汝南世家掣肘的情况下与袁绍作战,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现在听了郭嘉的分析,他觉得孙策很可能就是这么做,简直是孙策亲口向他解释没什么两样。
  郭嘉见孙策可能比杜畿见孙策还顺利。有他帮孙策出谋划策,搞定汝颍世家还不是小菜一碟。对孙策来说,郭嘉弃袁绍而附他绝对是一个吉兆。识时务者为俊杰,郭嘉无疑是个识时务的人,他的选择应该是最明智的选择,绝非寻常之人可比。
  那么,我拒绝了庞山民的盛情邀请,选择了孙策,是不是也是明智之举?
  但愿如此!


第300章 晦气
  许劭车到城门前,被手持长矛的士卒拦住。
  高深瞋目怒喝,却被许劭制止了。“多谢高君。”
  高深目的已经达到,倒也不再坚持,欣欣然下了车,刚准备离开,城头传来一个声音。“这位壮士,可愿上来一叙?”高深抬头一看,见一人半身探出城墙,正向他抬手,看起来很年轻,而且相貌俊美,和传说的孙策很像。他受庞若惊,刚准备行礼,忽然又想起身后的许劭,立刻正色道:“正欲陪许子将走一遭,有何不可?”转身又对许劭深施一礼,请许劭先行,礼节周到,神情恭敬,博得一片叫好声。
  许劭仰头看着孙策,胸口憋闷。他实在不想再看高深一眼。高深现在表演得越到位,待会儿他就越难看。他只想赶紧进城,和孙策谈谈条件,把这件事结束了。时间拖得越长,对他越不利。
  许劭走进了城门洞,出了孙策视线,却依然能听到头顶的声音。
  “难得有机会听许子将论说天下英雄,不敢独享,诸位还有谁愿意共襄盛举,不妨一起上来听听。”
  许劭心中一紧,脸色顿时一变。孙策在搞什么鬼?他是真是想求和,还是暗藏杀机?
  许劭心中狐疑,其他人却不知道个人原由,有的是真想凑个热闹,将来有个吹嘘的由头,有的却是想给许劭助助威,一时间人声鼎沸。
  “我愿意!”
  “我愿意!”
  孙策分开双手,向下压了压,众人立刻收声,静静地看着孙策。孙策朗声道:“诸位不是汝南的名士,就是远方游历到此的学子,都是读书明理之人。时局维艰,天子蒙尘,我很想与诸位盘桓,时时请教。不过城头拥挤,怕是坐不下太多人。这样吧,请你们推举一百位德才兼备之人,由这一百人代表诸位,届时再由他们向诸位传达此次盛会的内容,可好?”
  城下众人互相看看,虽然觉得有些遗憾,却也不无道理。只是推选谁不推选谁,这却成了一个问题。按理说,大家应该谦让,就像孙策所说,推选德才兼备之人,但谁不想亲自参与?德才兼备说起来容易,选起来却难。德固然没有定论,才也未必一下子看得出来。
  孙策站在城头,看着城下乌泱泱的人群叽叽喳喳,一时难以决断,不禁笑了一声。他摆了摆手,叫过桥蕤,吩咐了几句。桥蕤大喜,转身下城去了。时间不长,桥蕤带着一群吏卒,抬着酒水和食物,来到城门口,大声说道:“诸位,静一静,静一静。”
  正在讨论该派谁做代表的人听了,纷纷转过头来,怒目而视。又从哪儿冒出一个傻瓜,大呼小叫的,没看到我们正商量大事嘛。
  桥蕤拱拱手。“在下梁国桥蕤,忝任汝南太守。诸君来平舆,未曾好好接待,实在过意不去。奉上草席薄酒,请诸位入席,慢慢讨论。”
  众人转怒为喜,纷纷拱手称谢。桥蕤指挥士卒拉来一车车的草席,在城下布好,请这些读书人入席。虽说简陋了些,但这些人站了半天,又喊得口干舌燥,这时候有张草席坐一坐,有口水润润嗓子就不错了,谁还能计较那么多。一时间,原本挤在一起的人散了开来,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分出了阵营。
  孙策冲着桥蕤挑挑大拇指。桥蕤心中快意,脸上的皱纹都平了些。孙策名声不好,他也受累,这个汝南太守做得憋屈。趁着这个机会博一些名声,接下来的事就好做多了。平时就算他请这些人吃饭,他们也未必赏脸,可是现在几张破席、几杯水酒就把人心收买了,简直是一本万利。
  跟着孙策有肉吃,回头就把家人搬到平舆来。桥蕤趁热打铁,安排人去市场购买食材,准备办一个千人大宴。
  桥蕤忙得热火朝天,来助威的名士们忙着推举代表,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