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大佬-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五皇子并未露面,直接由知府衙门的官差护送,或者说押送他们出发。
到一个点,那几个官差会直接拿出一份名单来念,名单上的人留下来,其余的接着继续走,一直到他们所属的目的地为止。
卢明川是个油滑的性子,一会儿功夫就跟几个官差混熟了,仔细打听了一番回来道。
“此次青江治理分上中下三段,延绵不知道多少路,所以需要的人才多,劳役的百姓昨日就到了,估计就等着咱们呢。”
“不过那些官差知道的也不多,只说五皇子昨天就出发了,也不知道去哪块盯着。”
说完这话,他又压低声音说了一句:“方才那位官差大哥的意思,五皇子不太好相处。”
文竹撇了撇嘴,说:“他要是个好相处的,能直接一句话将咱们拉过来使唤吗?”
这倒是实话,五皇子若是个礼贤下士的,至少就不会处罚不乐意来的人才是,毕竟这种事情,说到底也不是属于童生们的义务。
“哎,继续走就离开青州府的范围了。”卢明川是青州府府城人,这时候感叹道。
都是青州劳役,但所处的地方不同,待遇估计也有差别,能留在青州府内自然是最好的。
载送他们的马车慢悠悠的往前走着,原本庞大的队伍一车车的留下,一直到傍晚十分,苏凤章三人才被喊道了名字,唯一的幸运是他们三个人居然被排在了一个地方。
一下车,卢明川和文竹的脸色就绿了,只因为他们停留这地方荒郊野外的,除了朝廷临时搭建起来的草棚之外,竟是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卢明川脸色一白,喊道:“这是什么鬼地方。”
苏凤章环顾左右,发现附近确实是连村庄都没有,这不算奇怪的事情,青江蔓延半个大周,不可能都处于繁华的地带。
不过他注意到周围虽然没有村庄和行人,却有农田,只是这农田看起来久未有人照料,已经荒芜了,只能从田埂的痕迹看出一二。
“走吧,我护送三位老爷过去。”送他们来的官差倒是十分客气。
三人对视一眼,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走了几步,绕过一片小树丛,前面豁然开朗,只见青江岸边搭建着不少小棚子,这一片恰好是滩涂地,远远就能看到不少服劳役的百姓。
“张大人,三位童生老爷已送到,小的这就回去复命了。”官差禀告。
被叫张大人的是一位小吏,四十出头的样子,此时皱着眉头苦大仇深的,听见这话抬头看了他们三人一眼,点头道:“行了,我知道了。”
说完也不管他们三人,低头继续处理公务。
不断有人进来询问这位张大人治理青江的事宜,从如何疏通,具体从哪里下手,到每个人的疏通工具,每一位劳役百姓的吃喝拉撒他都得管。
这么繁琐的事情,也怪不得这位忙的脚不沾地了。
苏凤章等了一会儿,眼看文竹有些心浮气躁起来,也不见这位大人搭理他们,开口问道:“张大人,可有我等能搭把手的事情?”
张大人似乎这才注意到他们三人,抬头瞧了他们一眼,说道:“说说看你们能做什么?”
卢明川抢在前头说道:“学生别的不会,能读能写,能数能算。”
张大人呵呵一笑,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你们出去帮忙放饭吧。”
文竹下意识的开口反驳,苏凤章一把拉住他,“学生遵命。”
到了外头,文竹颇有几分忿忿不平:“他搞什么啊,五皇子火急火燎的让我们过来,结果来了之后就让我们放饭,放饭谁不会,还用得着我们吗?”
卢明川却说:“你别看他是不入品的小官吏,但县官不如现管,咱们也不能跟他对着干。”
“放饭就放饭吧,反正安安稳稳熬过这几个月就是好事。”苏凤章只能这么安慰。
结果等他们到了地方却傻眼了,那粥棚搭建在岸边地势较高的地方,一共铺开了五个锅子,可见当地的劳役不少,锅里头熬着米粥,其余就是两桶咸菜,别说肉了,连馒头都不见。
文竹忍不住的问道:“咱们不会也只能吃这些吧。”
没有人能回答他这话,卢明川主动过去一说,才知道熬粥的人也是民夫,不过是从民夫里头挑选出来干这活儿的。
煮饭烧菜可比下水轻松多了,这两位民夫瞧见他们过来,却忙不迭的说:“三位童生老爷,我们俩都是粗人,这砍柴做饭熟练,分粥可不在行啊。”
“是啊,那么多人,谁能全部认得清,有那么几个就喜欢占便宜多吃几碗的,我们也控制不了啊,总不能不给他们吃。”
“好多都是乡亲呢,他们要多吃一口,我们总不能说不,但每天的口粮都是有数的,多一颗张大人都不给,有的人吃得多,就得有人挨饿。”
“饿着肚子干活可不成啊,哪能有什么力气。”
一顿乱七八糟的话,苏凤章算是听懂了,现在分粥这边一团乱,主要原因就是朝廷给的粮食不算充足,每天每个人是扣着口粮来发,如果有人吃的多了,就是吃了别人的份儿。
文竹就问:“每天只喝粥吃咸菜,能有力气吗,朝廷就给这个?”
卢明川倒是比他知道庶务,道:“这已经很好了,至少白粥是稠的,还有配菜。”
他压低声音说:“你们不知道,前几年青江这边的劳役,百姓们不但拿不到钱还得自己带着口粮,来服役的哪家哪户都不富裕啊,每次都要饿死累死几个人。”
文竹吓了一跳,他是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本身并不算是心肠冷硬的人。
“那咱们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这么乱糟糟下去吧。”
苏凤章想到一个办法,提议道:“你们听听看这法子行不行?”
他将自己的办法一一说出来,眼前两人听的眼睛发亮,尤其是文竹一个劲的点头:“这法子不错,虽说第一天麻烦了一些,但有了规矩以后就方便了。”
倒是卢明川有些担心:“张大人只让我们来放饭,能同意咱们这么干吗?”
“不试试看怎么知道。”苏凤章笑着说道。
卢明川还有些犹豫,但文竹已经说了:“怕什么,咱们又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再说了,这事儿根本不用通过张大人,自己干就行。”
可不是吗,这办法只需要一些纸笔和柴火,前者他们自己带着,后者遍地都是。
苏凤章看向卢明川,等着他的答案,卢明川想了想,终于还是一咬牙答应了:“行吧,咱们先试试看,好歹咱们是童生老爷,总不能来了就管放饭啊。”
第52章 好法子
处理完一天的公务,张大人只觉得脖子发直,肩膀那两块地方酸疼不已,他忍不住伸手捏了捏,缓解的程度十分有限。
这一刻,即使是张大人也有些怀念家中的妻子,若是她在的话按摩的手艺绝对能缓解。
到底是年纪大了,受不了这种办公的烦劳程度,张大人只得起身活动活动筋骨,免得待会儿不只是肩膀酸疼,手脚都要麻木了。
也不知道那三个新来的能不能帮上忙,别到时候不能帮忙反倒是添乱。
他们想要的是熟练有经验的衙门官吏,而不是一群不知所谓的童生,张大人叹了口气,暗道五皇子虽然是皇子,但年纪轻又是第一次出门办事,还是治理青州河道这种繁琐的事情,偏偏知府方大人并不是那么配合。
趁着四下无人,张大人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老腰,这才出门问道:“那三个童生呢,不会还在放饭吧?”
“大人,都在那边呢,不知道他们在折腾什么,弄到现在也没放完。”
张大人皱起眉头来,觉得这三人实在是不省心,这才来的第一天就惹出乱子来,这样的人还不如滚回去读书,“走,过去看看。”
平时放饭的时候就是最乱的时候,这些役民不知道规矩,一到吃饭就闹哄哄的,生怕自己少吃了一口,张大人看了都觉得头疼。
谁知道这一日他过来,却发现平时怎么喊都不听的役民居然都老老实实的在排队。
张大人心中忍不住纳罕,也不急着去问,顺着人流往前走过去,却见最前面摆着三张作案,今日来的那三个童生正坐在后头,桌上摆着纸笔。
倒是平时烧菜做饭的那两个役民正在维持秩序,口中喊道:“别着急,都有都有。”
这到底是有什么?
正在此时,眼尖的卢明川发现了来人,连忙起身行礼:“张大人。”
苏凤章和文竹这才反应过来,正要起身行礼,张大人就摆手说道:“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没发完饭,明日可还要上工呢。”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卢明川转头看向苏凤章,这意思很明白,让张大人一眼就知道带头人是谁。
苏凤章笑了笑,开口解释道:“方才过来与两位小哥商量了一下,每日发饭总有人觉得不公平,自己吃的少了,别人吃的多了,而且人太多布容易记住,有些人领了两遍,倒是让别人领不到吃的,只能往锅里头再加上一碗水。”
“长此以往,倒是容易让好逸恶劳的人贪了便宜,勤奋老实的人吃了亏。”
这种事情张大人自然也是知道的,他皱了皱眉头,看着他问:“难道你有法子?”
苏凤章就说道:“学生也没有太好的法子,就想着将所有人登记在册,每个人另一个牌子,上头写上基本的特征,就跟读书人的考引一样。”
“每日领饭的时候,就在上头画一个圈,一个月换一个牌子,只要他们不把自己的牌子借给别人,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了。”
张大人听了却是皱眉,道:“做考引可不容易,我们哪有那个时间。”
苏凤章却笑道:“说是考引牌子,其实直接用柴火堆里头的竹片就可以,那些竹片虽然不算齐整,但好书写,也不容易破,更难得的是随地取材不需要花费什么。”
青州一带,连带着他们湖山县都是产竹子的地方,这东西随处可见。
张大人低头一看,果然,他们的桌子后头放着一堆堆的竹子,那些竹子原本只是随意劈开,很粗糙,不过用来做临时的牌子倒是也无碍,毕竟民夫们不嫌弃。
只是他们统共只有三个人,而民夫却有一百多人,动作就慢了一些。
张大人仔细一看,倒是也点头:“倒也是个好办法,只是略有些费事。”
苏凤章又说:“其实学生还有一个主意,今日做的这牌子粗略了一些,只是勾了编号免得错乱,到时候划上三十道线,过一天划掉一根,这样简单明了,也不需要每次计算。”
张大人一听果然点头,他原本还想着这东西有些复杂,岂不是每次都得识字的人在这边盯着,这般操作的话倒是容易许多,认不认得字都无所谓了。
至于作假这事儿,张大人却不是那么担心,毕竟民夫们一来不识字,就算是有识字的人,他们出来服役也不可能带着笔墨,自己涂改是不可能的事情。
见他的神色还好,苏凤章再一次建议道:“张大人,其实学生还有一个法子,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张大人倒是多看了他一眼,见他年纪轻轻却成熟稳重,倒是更添了几分喜欢:“你且说来听听,就算说错了我也不会怪罪。”
苏凤章这才开口说道:“既然这牌子都做了,吃饭可以用,做工也可以利用,到时候做工勤劳的,多给他们一勺饭,偷奸耍滑的,就少给一些,都是出来服役的,下了力气和没下力气的人,自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这话一说,张大人的眼神变了,他忍不住笑了一声,点头说道:“确实是,你这法子不错,不然只靠几个监工打骂也无甚用处,总不能他们啥事儿都不干,一天到晚盯着。”
“这法子我记下了。”张大人越想越好,服役的时候民夫偷懒,那是他们最头疼的事情,总不能下重手打骂,把人打死了他们也得偿命不是。
说完这话,张大人倒是有心夸赞道:“没想到你们三个有些本事。”
文竹还傻乎乎的站着呢,旁边的卢明川倒是个打蛇上辊的,连声说道:“张大人谬赞了,学生几个初来乍到,对河道事务也不熟悉,能帮上一二就是好的。”
张大人笑了一声,又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些人就这么听话,你让他们排队就乖乖排队了?以前他们可没有这么乖顺。”
苏凤章笑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学生擅自做主,言明排队的人能先打饭,并且多给配菜,领完牌子之后,以后他们若是要写书信,也尽可以来找我们三个,不收钱。”
此次劳役持续的时间肯定不会短,这边又是荒郊野外的,除了衙门的人不会有人来,但隔几天就来送粮的衙役却能帮忙把信件带回去,所以这话对百姓们还有几分吸引力。
张大人这才明了,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道:“还未问过你们名姓。”
“学生苏凤章,乃是湖山县人士。”苏凤章自我介绍道。
“学生文竹,也是湖山县人士。”文竹也跟着说道。
“学生卢明川,乃是淮山县人士。能以童生之身,与大人共事,真乃三生有幸。”
张大人扫了他们一眼,算是大致明白这三个人的性格了,他对喜欢拍马屁的卢明川没啥感觉,反倒是对苏凤章颇感兴趣。
“原来你就是苏凤章。”张大人笑着说了一句。
“大人认识我?”苏凤章有些惊讶,他虽然是府试案首吧,但实际上府试案首不算什么,再者这位张大人并不是青州府城内的官。
“你可认识一位名叫刘威的百户。”张大人笑着问道。
苏凤章自然还记得当初在流寇手中救下整个月溪村的刘威,连忙点头:“当初是刘大人缉拿流寇,才让我月溪村免受灭村之灾。”
“他同我是邻居,昔日一道儿喝酒的时候,倒是听他提起过你。”张大人哈哈笑道,刘威可不是简单的提起,言语之间对这位少年颇有几分佩服赞扬,说他年纪轻轻却有胆量,将来毕竟有所出息。
苏凤章眼神微微一动,笑着说道:“没想到刘大人还记得我,原本还想着府试之后便去拜见救命恩人,没想到事出突然,倒是错过了好机会。”
张大人却笑道:“也不算错过,你去了也是寻不到他,他年初便调走了。”
苏凤章正要再问,张大人却不提这事儿,笑着说道:“你们好好办事,若有困难便来寻我,我也不耽误大家伙儿的功夫了。”
张大人一走,卢明川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凤章兄弟,原来你认识张大人?”
苏凤章坐下来继续写牌子,一心两用的回答:“并不认识,只是张大人的一位邻居曾与我有救命之恩,倒是也巧了。”
文竹也说道:“就是你提过的那位刘威刘百户吗,这也太巧了。”
卢明川的眼睛滴溜溜的转,也不知道私底下在想些什么,最后只是嘀咕道:“看来张大人对我们颇为满意,也不知道他具体官职,到时候能不能在知府老爷面前夸夸我们。”
苏凤章没打击他的幻想,但却觉得他这是做梦,张大人的品级肯定不高,不然不可能亲自处理那些乱七八糟的小事情,能不能见到方知府还是未知数,再说了,就算他能见到知府,凭什么要夸他们。
但卢明川却觉得这件事值得奋斗一下,接下来几日他对张大人可谓是倍加殷勤,那劲头看得文竹咋舌,暗地里对苏凤章说这个人没风骨,不像读书人,倒像是个商人。
第53章 意外
光说青州府境内,青江这条河流就蔓延出四百多公里,其中积淤的地方不少,之前青州大水堤坝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