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芳-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复才急急道:“我听得说,翔庆那一处有不少人给京中亲眷寄了家书回来,不晓得处耘那一处有没有消息……”
第321章 名单
自郭保吉领兵去了翔庆军,与西贼大大小小打了十几回仗,有输也有赢,总体是赢多输少,西贼虽然先前已经退兵,却并未全退,十分不愿放弃,原留了些兵将守城,先还努力顶着,后头才不得不边打边撤。
那一族世代逐水而居,才会走路,就学骑马,青壮年个个骁勇善战,战力极强,实在不好对付,是以郭保吉领兵打了这许久,终究只有小胜,未得大胜。
谢处耘一去半载,罕有来信,只是郭保吉的家丁回京时会捎带些消息回来,言语中倒是多有称赞,只是想到那一处的信报给的廖容娘,便是不好也只会说好,实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郑氏把谢处耘当做另一个子侄,平日里没少念叨,今次听得外头说翔庆得了捷报,不免激动异常,以为多少能得些音讯,便急急回来找裴继安问话。
见得郑氏如此激动,沈念禾并不怎么意外,把手中纸笔放下,道:“三哥今日去司酒监了,只说晚上不回来吃饭,多半又要半夜才能回来。”
又问道:“婶娘哪里听说的消息?翔庆那一处是不是传捷了?”
郑氏点头道:“听闻在西平打了一仗,大败西贼,剿了七千人!”
一面说,她一面坐了下来,兴奋地同沈念禾道:“我去采买些东西,路上听得有人说翔庆大胜,又有人得了家书,就着人去郭家问,听闻这回你谢二哥算是立了大功!”
至于立的是什么功,郑氏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沈念禾听得并无什么坏消息,就放下心来,安慰她道:“等三哥回来,自然会去衙门里头打听,婶娘且莫着急。”
郑氏叹道:“若是你三哥,我便不操心了,只你那谢二哥平日里十分由着性子来,他年纪又小,幺蛾子又多,况且战场上刀剑无眼,我总怕他上了阵,要是一时不防备出了什么事好,当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又道:“他又不像郭家人一门都是武将,自小在军营长大的,谢家一门都是文士,哪里拿得动什么刀枪……”
絮絮叨叨念了许久。
沈念禾陪她感慨了一回,又安抚了几句,等到晚饭吃完,才回书房去继续算数。
此刻的隔槽坊再不同于数月前,人手虽然依旧不怎么够用,却已经不少人暗暗抛出话,有心进来占个位置,只是有左久廉在上头拦着,裴继安也不愿意掰扯不清,又兼詹掩夫忙于它事,便一时搁置下来、
不过如果能按着这般速度发展下去,便是裴继安能忍得住不说话,用不得多久,自然有旁人会帮着出头。
短短三两个月功夫,隔槽坊已经建了起来,所用只有三百余贯铜钱,两百多方木料,几千块砖瓦而已,司酒监给调拨过去的也只有十来个人,其中还包括胥吏同杂役,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可以称得上“奇迹”。
沈念禾把数算完,转头去看漏刻,已经过了子时,却依旧不见裴继安回来,因实在估计不到时间,便也不再等待,把那算出来的结果收拾了一番,同往常一样放到正堂当中的大桌上,又用杯盏压住,自回屋睡去。
此时此刻,裴继安却仍在司酒监里头拿着从隔槽坊当中取来的各项宗卷誊抄核算,又比对沈念禾前日给他整理的数目,对照着拟写奏章。
除却他这一处,大半夜的,前厅当中也灯火通明,左久廉居右,詹掩夫居左,两人各自手执一份文书细看,半晌没有人说话。
到得最后,还是左久廉当先咳嗽了两声,开口道:“时辰已经这样晚了,掩夫还特意过来,不知是为了什么事?”
詹掩夫倒是爽快得很,立时就接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那隔槽坊而今已经造了起来,虽说屋舍都不曾完全造好,里头酒灶倒是不少,虽说眼下运行得十分顺畅,好似并未出什么问题,可毕竟酒事不同其余事情,又关乎酒税,朝廷上上下下都在盯着,石参政不说,上回听闻陛下都曾经垂问过好几次,催促中书筹集军饷……”
“你也晓得,盐铁都是不中用的,司茶监那边不惹事就不错了,眼下只剩得你这里,酿酒坊一连数年酒税都在跌,今年虽然略有回升,毕竟还是不够,算来算去,倒是那隔槽坊,虽然才造起来不久,酒税已经抵得过酿酒坊一个月还多,这还只是小范围试行,一旦推行开来,想来筹够军饷粮秣不是难事。”
詹掩夫给够了左久廉面子,又道:“我上回去了几次,看到隔槽坊中并无几个正经官吏,除了继安那个人总管诸事,下头有几个司酒监的吏员,剩下的全然靠下头酒商、酒贩自己出力,又去书院里借了些学子过来——如此行事,十天八天的还好,时间一长,实在不行怎么妥当,倒不如左提举在司酒监里头选些堪用的,多少能帮上些忙,快点将那隔槽坊撑起来,按着这个势头,怕是最多下个月,宫中就要下旨扩设新点了。”
左久廉的面色有些难看,只他捏着手中的文书,却又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平心而论,詹掩夫的话说得算是够委婉了,甚至还让了一步,叫他可以顺理成章往隔槽坊中塞自己人。
左久廉自然不会给脸不要脸,正色道:“掩夫说得很是,我这就好生挑一挑,寻些能做事的帮着担起来……”
詹掩夫也不着急走,就同他在此处商议起人选来。
两人花了个把时辰,把一堆人名摆出来,删删减减,虽然当中起了不少争执,但是到了最后,还是定下来谁人做什么,哪一个又去哪里,隔槽坊的框架当要怎么搭建,应当留几个位置,至于某些实在敲不定的,就留了出来,等着詹掩夫拿去询石启贤。
等到天色渐亮,詹掩夫才拿着名单走了,剩得左久廉一个人坐在交椅上,用力压了半日,才把心头的火给押下去。
他忍不住伸手去打铃,本要叫秦思蓬进来,只是转头一看,见还不到寅时,知道人还没到,复才收了手,只脸上依旧黑沉沉的。
第322章 进门
左久廉有心要抬举秦思蓬,什么都是先紧着酿酒坊这一边,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上回酒缸、酒瓶不够,因下头协调不了,他还特地出面同工部打了招呼,从对面库房里挪了八万个出来顶上,又有秦思蓬说出酒太少,全是由于为人手不足,便又加急征召了一批役夫,引出左近县镇许多怨声。
如此力撑,自然是为了做给石启贤看,叫这位参政知晓,司酒监若无自己,难以运转。
与酿酒坊相比,裴继安的隔槽坊中只得了三百贯拨银,几丁人,除了一块荒地,其余全是放任自流,可到得最后,两厢一对比,却硬生生将前者衬托得毫不起眼。
若无隔槽坊在一旁摆着,秦思蓬其实做得并不算差,对比去岁,最后这一季,酿酒坊的出酒量已经提高了两成。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裴继安赤手空拳,居然当真将隔槽坊造了起来,靠着酒曲、隔槽、柴禾等物,所得比酿酒坊更多,却又并未听得外头百姓半分抱怨之言,叫人想要挑毛病,都寻不到机会。
左久廉翻看着隔槽坊呈上来的账册同奏书,想到方才詹掩夫的各色要求,并对方对自己毫无顾忌的态度,更是烦躁不已,再等不住,打铃叫了杂役过来,吩咐道:“一会得秦思蓬来了,叫他先来见我。”
这一处交代完,他才摊开白纸,又提笔沾墨,打起要给石启贤的上折来。
他比不得詹掩夫同石启贤关系亲近,说话也不如对方有分量,天然就吃了亏,今次詹掩夫作为自己副手去管隔槽坊,虽然也没有出半分力气,可司酒监里许多人都知道左久廉的精力是放在酿酒坊身上的,而那詹掩夫则是挂名在隔槽坊上头,无论实际如何,至少面上看起来干得要好太多。
左久廉心中想着事情,一封折子写了许久,也只得了个开头而已,转头一看漏刻,早已寅时三刻,却依旧不见秦思蓬进来。
此刻早已过了点卯时辰,左久廉本来就一肚子火,眼下见得姓秦的做事不成,居然过了时辰还不到衙点卯,能力差就算了,态度还如此不端正,更是不满,又等了片刻,正要叫人去催促,外头杂役却又匆匆进得门来,给他递了份文书,道:“方才裴公事喊小的过来呈给提举,说是本月隔槽坊的账目。”
左久廉有心要问裴继安怎么不亲自送来,然则也知道区区一个杂役,并无可能知道,问得出来,只会自己丢脸,只好把话又咽了回去,翻开那折子还未来得及多看几眼,就听得有一行人的脚步声在门外越走越近,还有人笑道:“参政虽是去过几回酿酒坊,却未必来过这新造的司酒监衙门……”
是詹掩夫。
左久廉听得心中一凛。
又有人笑道:“我从前倒是在司酒监中待过一阵子,那时不但日日去酿酒坊,这司酒监也没有少来……”
——竟是参知政事石启贤。
左久廉半点没有防备,听得声音,连忙站了起来上前相迎。
石启贤倒是心情极好的样子,同他说笑了几句,这才夸道:“一大早的,掩夫就急急忙忙跑去找我,又把隔槽坊同酿酒坊的酒税给我看,说全是久廉之功,叫我也来看一看。”
左久廉看了詹掩夫一眼,心知对方如此做法,等同于黄黄鼠狼给鸡拜年,又怎么可能是真心夸耀,只是拿不准对方意图,便笑着推辞了几句,复才向石启贤细细解释起司酒监的工作来。
石启贤本身是做事出身,旁的东西都懒得听,只捉着隔槽坊同酿酒坊投入的人丁、银钱与收息不放,纵然裴继安恰才送了折子过来,左久廉又不是过目不完个,自然不可能记得住,石启贤见他拿着手中折子翻来翻去,便道:“你一个总管此事的,竟是一点都不清楚,如何管得定司酒监?”
左久廉也不敢强辩,诺诺连声几句,就算了了。
石启贤问了一通话,这才转头问詹掩夫道:“上回说的那个裴继安,而今人在何处?”
***
沈念禾睡醒之后,没有等到裴继安回府,却等来了郭东娘的丫头。
自从上回遇得盛郦娘,她虽然知道郭安南的事情扯不到郭东娘身上,可还是难掩心中尴尬,又兼郭东娘得了父亲送来信,说是郭家三兄妹的外祖母在老家甚是思念外孙女,不得不去往兖州一趟,一来一回,足足花了两个多月。
兖州同京城相隔甚远,郭东娘又不是个爱写信的,况且即便写了信函回京,也不知道当要怎么说,再有沈念禾事务繁杂,实在腾不出空闲去关心别的,因为这一番机缘凑巧,两人就渐渐疏远了一些。
此次接到郭东娘的丫头过来传信,沈念禾倒是有些惊喜,拆开一看,上头只写了点兖州风物人文,又说兖州地理情况,另有买了几个粗陋的泥人,虽然不值几个钱,看起来却十分有趣,特地着人送来给沈念禾赏玩。
那几个泥人当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比起京城泥人张所做,多了几分粗犷的美。
沈念禾取了那泥人出来把玩一阵,这才提起笔来给郭东娘回信。
***
此时此刻,兖州秦府里的郭东娘也在写信。
她没有在自己房中,而是在东边一处小院子里坐着。
与她一墙之隔,里头却听得弦乐之音,乐器声音婉转,又有女子和唱声。
郭东娘只觉得那声音直往自己耳朵里钻。
她自小都不爱听戏,便是听曲听戏时,也更爱那等豪迈之曲,对今日绕着自己打转,好似要自己身上糊一层蜂蜜,再在蜂蜜上糊一层羽毛般的乐声,当真喜欢不起来。只是再怎么不喜欢,也不能就此掉头就走,只好一面忍耐,一面又低头给京中同翔庆军中写起信来。
信才写了没几个字,对面的歌声终于告一段落,有人笑道:“郦娘子这一回定是男胎……”
盛郦娘不知说了些什么,那人又安慰她道:“郦娘子想太多了,若是郭家有心不认,怎么会特地把你送回兖州来?依奴家看,怕是时机不好,正等机会娶娘子进门罢……”
第323章 相识
虽然是自己特地选的院子,当日还故意住在隔间,过了这许久,也晓得这墙隔音不太好,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会听到不喜欢的话,可见那厢如此异想天开,郭东娘还是险些将手中的笔杆都捏断。
京城里头龙蛇混杂,又不同于宣州,更不是兖州这等郭家、秦家的根基所在,又兼郭保吉正在翔庆带兵,不知多少人不错眼地盯着他家,郭安南虽然将盛郦娘藏了起来,可是并没有半分用处,没多久,不仅于国子学,外头不少地方就开始有了传言。
郭安南原本气定神闲,并不觉得有什么,只是被妹妹同沈念禾撞见,心中实在有些不自在,便特地躲开了两天。谁料得那一日听得有人来报信,说是盛郦娘腹中孩子动了胎气,叫大夫去看,样子不是很顺当,急急就要去小院里看人,只是还门出家门,就被秦家的舅舅堵在了门口。
郭氏三兄妹的母姓秦,秦家虽然比不得郭家好,却也是有门第的人,多少也得些积淀,秦氏嫁给郭保吉虽然没能白头,秦家却不愿意同郭家把这一门亲断了,原本还动过再嫁一个女儿给郭保吉做续弦的念头,只是后来没能做成。
攀不上大的,自然只能捉住小的,一来是出于血脉情分,二来也是想着亲外甥能有一番出息,自然比换了老婆的妹夫来得靠谱,是以自郭安南三兄妹渐渐长大,秦家对他们就越发重视。
秦家大舅舅才转官回京,知道三个外甥就在京中,正要使人下帖子去请,前头帖子才拟好,后头就见得故旧来拜访,两厢契阔一回,对方吞吞吐吐,最后还是好心提点了郭安南的事情。
毕竟是自己亲生外甥,秦舅舅出身也不差,很知道深浅,当即谢过友人,一刻不耽搁,也不顾得旁的,立时上门来找人,堵住郭安南,把厉害关系都说了。
郭安南先还觉得事情不大,半点不肯承认,等到秦舅舅把证据都摆在面前,才老实说了,又道:“我打听过了,她家原是在泸州做官的,只因父亲去得早,又有族人强占家产,没奈何只好入京投亲,其实是个好人家的女儿,出身书香门第,自小也是饱读史书……”
秦舅舅自然懒得理会这许多,只问道:“天下间好人家的女儿多了去,你都要娶回家吗?”
郭安南一时就不说话了。
秦舅舅颇有些没奈何,又道:“若是欢场里的,你眼下已经到了年岁,我也不多管,你情我愿,乐过了也就罢了,而今你既是找了良家,人命也闹出来了,外头传得人尽皆知,我那老熟人听得不对才晓得来回我,到得如此地步,你待要如何?”
郭安南哪里想得到那许多,半日,只说出一句,道:“总归是我的种……”
怀都怀了,难道还能不生下来?
他才认得那盛郦娘时,乃是因为在学士院中差事办得不甚顺利,虽然也有不少幕僚帮忙打点,可他对于文事虽然不算顶顶弱,却也不至于顶尖,难免被衬托得弱了几分。
仕途不顺,弟弟妹妹对自己的态度也变化得很快,另又有父亲虽然远在他乡,依旧使人在边上盯着自己,郭安南一个已经及冠的男子,官身也有了,还被当做不懂事、爱闯祸的小孩子似的,如何能不郁结于心。
他郁闷之情无处发泄,便多了一个出去闲逛的习惯。
说是闲逛,其实就是在那等巷子里的酒肆当中喝闷酒,因怕叫熟人认得,还特地绕得远些。
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