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奇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城门望去,却见各种建筑,高低林立,那黑瓦的屋顶鳞次栉比,一直连到了很远很远的山边去。
  甘墨来过一次渝城,那还是他七八岁的时候,跟着师父,在这儿修葺一处镇妖塔。
  那个时候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工地,跟着师父忙上忙下,记忆已然不多了,只记得修缮完毕之后,那塔顶一股青气直冲云霄,当时好多人瞧见了,纷纷称奇。
  几个负责组织的头脑人物,还请他师父喝了三天三夜的酒。
  甘墨在桌子下面,捡了三天的带肉骨头来吃,那滋味,对于当时的他来讲,简直就是美滋滋。
  时隔多年,甘墨再一次来到这个城市,却感觉有了许多的变化,这个和他当初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有关,也与他的年纪不大有些关系。
  对于他来说,这个地方,又是一个陌生之处。
  不过他这些年跟着师父流转各处,倒也不是害怕变化的人,所以重新回到了渝城,却也并不焦虑。
  他在渝城认识几个人,那都是他师父的关系,不过来的路上,小木匠想清楚了,他决定自食其力,摆脱师父的庇护,尝试着自己一个人在这偌大的地方活下来,并且争取活得更好一些。
  而除了找活计,他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将身上的鲁班书给读透了去。
  这里面,都是本事。
  甘墨手里有一笔钱,这是他师父的,其实够他花销很长一段时间,但他却并不愿意花掉,在抵达渝州的当天晚上,他就在朝天门附近租了一个房间落脚。
  次日,他便开始上街找活儿。
  他先在朝天门码头找了一份力工的活儿,连续干了三天,将这地界的情况大概弄清楚之后,找到了一处在建的工地,跟工地的包工头谈了一份木工活。
  一开始的时候,那包工头并不相信年纪不大的甘墨,觉得这小子纯粹只是忽悠他,说大话。
  那人根本没有给甘墨机会,开口就要撵人。
  这个时候,常年跟在鲁大身边的甘墨终于发挥了自己的见识,他指着乱作一团的偌大工地,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共说出了八个安全隐患,以及人力浪费。
  紧接着,他在包工头错愕的目光下,挑出了三处结构性的错误来。
  这个错误如果持续下去,并不纠正的话,很容易引起大问题,甚至坍塌。
  对于这个,包工头不敢怠慢,找来了督工大匠询问,那督工大匠一开始不以为意,等认真测量之后,方才知晓这个少年所言非虚。
  事情到了这儿,包工头就已经插不了手了,轮到监工大匠与甘墨谈话。
  这监工大匠,相当于一个工地的技术指导,寻常小项目是不必设的,只有规模比较大的项目,才会有,他负责整体工程的设计、督造以及后续的验收工作,一般来讲,都会带着一个班子,里面砖瓦泥木,各种匠人都有,再临时找一些干活的力工,就能够攒成一个工地的活儿。
  小木匠的师父鲁大,当初在三道坎镇的刘家新宅,干的就是这活计。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甘墨跟着鲁大的这些年,不光只学会了江湖手段,这鲁班教到底是匠人出身,各种手艺都是有传承的,这些活儿,才是它真正的社会价值所在。
  小木匠从小勤敏,鲁大又舍得教,所以从前到后,整个工程流程和技术,他其实都有了解,只不过最专精这木匠活计而已。
  那监工大匠过来与甘墨盘道,甘墨因为张启明的关系,不敢报鲁大的名号,捏造了一人,但整个儿的本事都有,那大匠听完之后,搓着手,告诉包工头,说这少年干木匠的活计,是绰绰有余。
  事实上,他过来顶替自己的位置,都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这话儿,那包工头就有了底气,给甘墨开了一份不错的工钱,让他留在了工地里,主要是做那木匠的活计,另外也帮着督工大匠,查缺补漏。
  小木匠甘墨干活是行家里手,性子又比较温和,为人有进有退,没几天,便与这工地上的班子打成了一片。
  源于鲁大那儿的见识与技术水准,就连那叫做张水鱼的督工大匠,对他也是十分客气的。
  这工地是湖州人出的钱,以后修成,便叫做湖商会馆。
  湖商是浙商实力最大的一群人,往上追溯,得说到元末明初时的湖州人沈万三去,而到了近代,随着南浔镇的丝商在清末迅速崛起,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较早开埠,使以南浔丝商为代表的湖州商界接触到西方近代思潮,积极参与革命。
  你比如说,国父大部分的革命经费,都由以张静江为主的湖州丝商筹集和捐赠,沪上十里洋场,不少生意都是湖州人把持着。
  而到了后来,湖商也是民国财政支柱的江浙财团的中坚力量之一,是后来蒋先生在财政上的主要支持力量。
  一句话,工地背后的老板,贼有钱,因为阔,所以活路多得很。
  因为需要研读鲁班书,甘墨并没有住工棚里,而是住在之前租的房子,至于那虎皮肥猫,则大部分时间都跟着他一起,不过不干事儿,总是找个地方,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一开始工友们对这家伙都挺好奇的,然而尝试了这小畜生的高冷之后,就没什么兴致了。
  甘墨在工地里一待就待了两个月,风评十分不错,而这天,工地上来了一群奇怪的人,而为首的,却是一个高鼻梁蓝眼睛、皮肤很白的男人。
  小木匠甘墨打量一眼,想着这个家伙,莫不是屈孟虎所说的西洋人?
  

第二章 洋人与女学生
  地处西南内陆,即便是水路要道的渝城,也很少有人瞧见这模样古怪的洋人,正在干活儿的几个木工匠人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而其中一个叫做王二的,瞧见小木匠神色颇为淡定,忍不住问道:“甘哥儿,瞧你这样子,是见过洋人么?”
  小木匠听屈孟虎说过许多南洋的见闻,对于这世界格局,以及洋人都有一些了解,所以并没有如其他人那般大惊小怪。
  此刻听了那王二说起,他忍不住笑了,说没见过,不过说起来,洋人和我们,还不是一样的?一样是两只眼睛一张嘴,一样要吃喝拉撒,没什么稀奇的,对吧?
  当时的中国,承受了半甲子的屈辱,洋人用那枪炮敲开了清政府国门,紧接着各种风云转动,国人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长期的压抑,由此也生出了极度的自卑感来,对于洋人,又恨又怕,又有着说不出来的敬畏,甚至崇拜。
  所以听到甘墨的话语,那王二忍不住反驳道:“那怎么能一样?我听我二姑妈说,那洋人哪,吃的是精细的面饼子,喝的是雪白的牛奶,坐着喷黑烟的小火轮,船坚炮利,厉害得很呢。”
  甘墨听了,并没有回应,低下头,继续干活。
  其余几人听到王二的话语,觉得透着一股新鲜劲儿,赶忙问道:“是不是哟?”
  王二顿时就神气起来,得意地说道:“那当然啦,我二姑妈的儿子,我堂弟,他可是去广府上的学堂呢,知道特别多的东西……”
  他在那儿侃侃而谈,众人围着听,小木匠却低头不语,埋着头干活。
  王二正说得口沫飞溅,这时那监工大匠过来了,冲着王二骂道:“吹吹吹,不好好干活,在这儿吹个屁?谁不知道,你那二姑妈根本就不认你这门穷亲戚,要不然,你能在这儿干着苦活?”
  王二被骂得满脸通红,正要辩驳,却瞧见那洋老爷走了过来,吓得赶忙低下头,忙活着手上的活计。
  这边安静下来,那洋人便已经走到了跟前来。
  来的人,除了他,还有四五人,领头的一个,是个面相威严的中年男人,而旁边有一个穿着蓝色学生装的少女,至于平日里充老大的包工头儿,则排在了最后面。
  小木匠虽然一直低着头,但余光处,却忍不住地多瞧了两眼那少女。
  那女孩儿年纪不大,十六七岁,剪着齐耳学生发,淡蓝色的上衣,黑色的长裙,还有一双精巧的鞋子,露出了洁白如玉的小腿来,这种装扮,小木匠很少有见过,而最特别的,是那个少女的双眸特别有神,仿佛泛着光,自信满满,再加上她那张古典美的瓜子脸,怎么看,都觉得美。
  这一行人走到了小木匠甘墨他们干活的区域来,监工大匠张水鱼迎了上去,对那面相威严的中年男人拱手行礼:“苏三爷。”
  苏三爷?
  小木匠听了,这才知晓对方的身份,便是这湖商会馆幕后的大老板。
  没想到这位爷,今天居然来到了这里。
  大老板心情不错,朝着张水鱼点了点头,略带赞赏地说道:“张大匠,工地弄得不错,刚才过来瞧了,好多地方,连英吉利的冈格罗先生都赞不绝口呢……”
  说罢,他给张水鱼介绍,说这位是英吉利的建筑工程师冈格罗冈先生,他可是英吉利最厉害的大学毕业的,对于建筑行业十分地擅长。
  随后,他又侧过身去,给那洋人说道:“冈先生,这位就是工地的监工大匠,张水鱼。”
  他说着话,旁边那个学生一样打扮的女孩子则立刻翻译了过去。
  那洋人冈先生伸手过来,与张水鱼热情握手,说道:“泥嚎,泥嚎……”
  他又说了一大段外国话,女学生翻译道:“冈格罗先生说他对中国的建筑美学和文化特别喜欢,这一次过来,是专门过来学习的,还请张大匠多多赐教。”
  监工大匠得了这洋人的称赞,顿时就是脸一红,就仿佛吃了人参果一样,美得很。
  他笑呵呵地说道:“莫得这么讲,我这些,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手艺活,登不上大雅之堂,不过呢,这些都是有历史传承的……”
  他谦虚几句,却越发得意起来,带着一行人往里走去,讲解着那些自己颇为得意的地方。
  这行人都准备离开了,那洋人却在甘墨的身边停了下来。
  他打量着小木匠做的雕花木窗,忍不住伸手过去,拿起了一份成品,夸张地喊道:“歪瑞古德……”
  甘墨听他大喊大叫,不由得停下了手里的活儿,而那女学生则冲着小木匠笑,说您好,冈格罗先生让我告诉你,你雕刻的这窗户,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他对你的手艺十分称赞,觉得别的不说,就凭这些雕花窗户,就能够去巴黎,参加万国会展……
  小木匠听得有些懵,对那女学生说的名词半懂不懂,不过也知晓对方在夸奖他,不由得谦虚地说道:“我这个手艺一般,算不得什么。”
  这些都是正常的雕花木窗,小木匠都没怎么用上鲁班斧的技巧,真不觉得这大个儿洋人有啥大惊小怪的。
  还洋人呢,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女学生将甘墨的话语翻译过去,那冈先生忍不住伸出大拇指来,赞叹道:“偶买噶,卖鸡狗……”
  甘墨不乐意了,说怎么还骂人呢?
  女学生忍不住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贝齿来,对他说道:“不是骂你,这是外国话,很惊叹的意思,说这真的是太神奇了。”
  甘墨听了,这才没有发作。
  洋人瞧了一会儿这里的木工,啧啧称奇,而张水鱼有意在大老板面前表现,带着人往前走,队伍便没有再多驻留,继续往前去。
  等他们离开了,原本蔫不拉几的王二忍不住冲甘墨说道:“哇,甘哥儿,你这下发达了,连洋人都对你的活计啧啧称奇,要万一他有了心,把你带到国外去,那岂不是发财了?”
  甘墨听了,忍不住心中一动,毕竟听过屈孟虎的讲述之后,他对于那什么欧罗巴之类的地方,还是挺向往的。
  不过回念一想,屈孟虎让他在渝城等他,他又如何能够离开呢?
  所以他笑了笑,说道:“洋人没见过咱国人的手艺,大惊小怪而已,见多了,就不觉得稀奇了。”
  旁边一个年纪大一些的木工罗大哥忍不住说道:“我干了这行那么久,就没见过老弟你这么巧的活计,而且他张头儿能得大老板的夸赞,不少地方,可不是你老弟的功劳么?张头儿一点都没有说起,着实有些不厚道……”
  他这边一起头,旁人纷纷言语,七嘴八舌,为甘墨抱不平,反而是甘墨不觉得,笑着说没事。
  他在这儿干活挣钱,倒是用不着去闯那名头。
  众人说了几句,那王二又忍不住地说道:“对啦,你们刚才瞧见没有,那个女学生?哎呀,到底是读书的,你瞧瞧她那小腿,白的呀,跟抹了腻子粉一样,要是能够给我摸一下,我得回味一整年呢……”
  他这般一说,旁人都嘿嘿地笑了起来。
  一个小眼睛木匠嘲讽他,说王二你个哈皮,有了钱,就知道往窑子里造,你要是把钱给你娘存着,说不定都娶上媳妇儿,放开玩了。
  王二不屑地说道:“那粗手大脚的村姑,哪里有风情万种的窑姐儿好玩?还有这女学生……”
  他满口黄腔不断,而那罗二哥却赶忙拦住了他,低声说道:“你可打住吧,那个幺妹儿,可是大老板苏三爷的闺女,你这话要是给人听到了,绝对要把你给直接打出去,而且连工钱,都不给你结……”
  听到这话,王二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说不会吧?罗二哥,你咋个知道的?
  他将信将疑,罗二哥撇嘴,说你爱信不信吧。
  王二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这个时候,那个刚才被众人议论的女学生,居然在包工头的带领下,又回到了这里来。
  经过罗二哥的一吓唬,王二头都快埋在地下去,而其他人也都不敢多言。
  那女学生没有理会旁人,而是径直走到了小木匠的跟前来,打量了一下他,然后问道:“你叫甘墨?”
  小木匠抬头,说对。
  女学生又问:“在那边墙头趴着的虎皮橘猫,听说是你养的?”
  小木匠点了点头,说是。
  他琢磨着那小畜生又惹了什么祸事,而女学生则松了一口气,挥了挥手,包工头递过来两块大洋,女学生笑着说道:“冈格罗先生瞧上了你的那只猫,特别喜欢,想要带回去,这两块大洋,是补给你的……”
  说完,她没有再理会甘墨,转身就离开了。
  小木匠:“???”
  

第三章 丢书
  女学生说走就走,留下了小木匠甘墨一人,满脸错愕。
  包工头伸手过来,强行将那两块大洋塞在了小木匠的手中,十分热切地说道:“你也是好运气啊,碰到了好人,随手捡来的猫儿,竟然被洋老爷给看上了。钱你拿着,赶紧的。”
  小木匠没有接钱,他刚刚回过神来,说:“他们这是准备买猫?不行的啊……”
  那虎皮肥猫虽然并不得小木匠喜欢,但它毕竟是屈孟虎捉来的,他也只是代养而已,回头了,还是得还给屈孟虎的。
  现在卖出去了,回头屈孟虎找上门来,他拿什么来交代呢?
  包工头瞧出了小木匠脸上流露出来的不乐意,顿时就是心中一沉——这些日子来,他对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人印象很是不错,一来手艺巧,勤劳肯干,二来眼光还不错,帮着监工大匠处理了很多的问题,而且为人也很不错,知进退,懂是非,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那洋人瞧中了那痴肥橘猫,他是有些忐忑的。
  不过洋老爷喜爱,而大老板对洋老爷又如此恭谨,他又能说些什么呢?
  还不是赶紧帮着办了?
  他斟酌了一下语气,然后跟小木匠陈明利害关系。
  他到底是商人,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让小木匠都不知道该如何与他解释,只能告诉他,这只猫,并不是他的,是朋友让他帮忙代养而已。
  包工头揽着小木匠的肩膀,一副笼络的态度,说没得事的,回头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