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余生我们不走丢-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地方睡觉好,我喜欢。
谙达在下面一个劲儿地作揖:“小祖宗,您可下来吧,现在正是练骑射的时候,一会子皇上和四贝勒回来,臣可又要挨训了。”
我翘起二郎腿,从毓庆宫琉璃瓦的缝隙里扯过一根刚长成的小草叼在嘴里:“四哥陪皇阿玛祭天去了,你少诳我,这一来一回的,怎么着也得宫门快落锁了才回得来。你不说,有谁会知道?
再者说了,每日价里寅时就要起床读书,困都困死了,反正将来天下都归四哥,我啊,混个逍遥王当当就欢喜得很啦!”
“哎呦!我的小祖宗,可不敢妄自揣度圣意啊,这话让旁人听了去大不敬,大不敬啊!”
我翻身过去睡觉,懒得理他。
自打去年皇阿玛登基之后,我跟四哥就从雍亲王府搬到了毓庆宫,这紫禁城大是大,可总没有王府好玩,连没事儿闲逛琉璃厂的乐趣都被剥夺了,这对于13岁的我来说,真的是种非人的折磨。
毓庆宫四四方方的,每日睡在这里,吃在这里,学习也在这里,真真太无趣了。
话又说回来,四哥只比我大两个月,也是13岁,他被皇爷爷从小贴身教导,看起来比我老成许多。在这个地方,兄弟情分什么的,没法说,但四哥待我也算是兄友弟恭。
我们还有个三哥,三哥已经成年了,不大喜欢跟我俩在一起玩,平日里倒是跟八叔他们在一起多些,而且三哥的胆子比我大多了,鬼主意也多,跟着他被责罚的几率也高。
去年皇阿玛登基赶上第一次大祭,年年这时候都是要遵循祖制去吃胙肉的,就是白水煮开了,随便滚一下的猪肉。
无滋无味还不太烂,但是这种肉为着是提醒我爱新觉罗的祖先在白山黑水中度过的那段苦日子,皇爷爷每次训诫前都会说:“一块肉你们都不吃,还能对你们有所指望?”
作弊的也的确是多,拿着手帕沾上盐或者酱汁的有之,直接手上涂盐巴的也有之。但三哥作为去年祭典的主事者,堂而皇之地拿出盐包的时候,是真真把我和四哥吓傻了。
四哥开口劝了一句:“三哥,于理不合。”
三哥素日就跟四哥不对付,仗着自己长子的身份,平日里说话就阴阳怪气的。这会子更是斜着眼睛,对四哥的劝阻不屑一顾:“于理不合,于情合。打天下的时候立下的规矩,守天下有时需要变通,四弟也忒迂腐了些。”
我拽了拽四哥的袖口,四哥不再言语了。
问题就是,不知道皇阿玛怎么就知道了,大发雷霆,训斥了三哥一顿,还罚他抄写皇爷爷的御诗前一百首。
三哥竟把这笔账算在我头上,我何其冤枉!背后说人短长,不符合本贝子的性格,做人坦荡赤诚最最容易,勾心斗角太累,我懒得。
其实做皇阿玛的儿子还是挺辛苦的,一共就这么我们兄弟几个,上一辈争来斗去那几年,我们哥三个每日里惶惶不可终日,都说雍亲王府口风最紧,家风最严。
看着我们都是天潢贵胄,龙子皇孙,其实我们的童年都在训斥和罚跪中度过。吃饭也不能吃太饱,多吃几口,就有谙达在旁边大声反复念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饿其体肤,饿其体肤……”
好容易捱得皇阿玛登基了,对我的管束才不那么严些个了,所谓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今朝……
“五弟!毓庆宫的屋顶都成了你的卧榻了,你头顶那片天岂不是成了你的棉被?你大不敬啊!”
我翻过身一看:真是流年不利,是三哥。
第193章 孟串儿番外之王爷初长成
我顺着梯子爬了下来:“瞧三哥说的,我只是躲个懒而已。”
“五弟这么小的年纪,不好好上进努力,专门想着躲懒偷闲,为兄怎能不好好教育教育你?到时候如何能为皇阿玛分忧解难?”
我翻了翻白眼,这厮真是讨厌至极,动不动就摆出长子架子,把“为皇阿玛分忧解难”挂在嘴边,恼人得紧。
“皇阿玛万岁,就算为皇阿玛分忧解难也是万年之后的事情,到时候你我兄弟可能都不会苟活于世间,三哥又何必着急上火?
哦对了,我的骑射的时间到了,三哥走好,不奉陪了。”说完我冲跪在地上请安还没有被三哥叫起的谙达挥了挥手,直接进毓庆宫了。
当晚皇阿玛召我去养心殿喝茶,我就知道三哥肯定是把我给告了。
皇阿玛膝下子嗣稀薄,所以三哥纵然成年,皇阿玛也留在紫禁城不让他出去建府,方便晚上想找我们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到。
我不太喜欢去养心殿,尽管皇阿玛会准备很多精致的吃食。每日两餐,过午就无正餐,但是皇阿玛是可以随时传唤御膳房做些小点心什么的。
关键问题是,去了我也不敢吃啊,每次陪皇阿玛说话都心惊胆战的,他总让我说,我说啥?我觉得我说啥都是错。
一步一步挪到养心殿,我在殿门口跪下磕了个头:“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
“弘昼进来,父子之间就先别闹那么多虚礼了。”
我低头垂手,恭恭敬敬地走进殿内。
“今儿午膳有没有吃你四哥猎到的那头鹿?朕让御膳房制成了鹿脯,你进得香不香?”
我低眉顺眼:“儿臣感激皇阿玛关怀,进得香。”
“弘昼啊,你觉得你三哥怎么样?”
我心里一突突,又来了又来了,皇阿玛整天问我一些不知道要怎么回答的问题,三哥怎么样?什么怎么样?哪里怎么样?
皇阿玛目光如炬,面色如常,我怎么知道回答怎么样?真是让人肝胆俱颤。
想了会儿我拱手道:“回皇阿玛,三哥作为兄长,对儿臣能够尽到匡正提携的责任,儿臣心下感服。”
皇阿玛似笑非笑地盯住我,我被他心里盯得直发毛。随即他站了起来,拍了拍我的肩膀。
“明年你就满十四岁了,朕刚即位,对圣祖的追思未尽,于天下苍生之宏愿未偿,然而内有萧墙之忧虑,外有苗疆等少数民族之隐患,身为皇子,你可愿为朕分忧啊?”
我赶紧跪在地上磕头:“儿臣肝脑涂地,难报君父之恩。”
“很好!那就给朕好好练习骑射,好好研习国策,朕打算让你,替朕去苗疆探探路,早晚都是要用武力去开荒辟地的,弘昼啊,不要叫朕失望,朕身上的担子,重啊。”
我不再说话,只静静地陪着皇阿玛。
其实,皇阿玛对四哥的心,路人皆知。四哥六岁就能背诵周敦颐的《爱莲说》,从那时候起,皇爷爷就把四哥带在身边。
去年皇爷爷还没驾崩的时候,带我们所有人去木兰围场狩猎,皇爷爷用火枪打中了一头熊,隔了良久熊一动不动,皇爷爷便带着四哥前去,让四哥补射几箭,想把猎杀大熊的功劳算在四哥身上。
其实这次算皇爷爷严重失策(心里想的,不算大不敬。)听见皇爷爷在后催促上前,四哥赶忙上马,结果四哥刚跃到马上,还没来得及靠近熊,那头熊居然活过来了,且凶猛异常,直奔四哥扑过来了。
皇爷爷赶紧抄起火枪,众侍卫也纷纷前来救驾,这头回光返照的熊才彻底被杀死。
皇阿玛当时的脸都吓白了,事后皇爷爷也怕,若是四哥再靠近点,熊一活过来,那就真的“不成事体”了。
这一次换来皇爷爷对皇阿玛的一句评语:“此一子福过于予。”
皇爷爷是天子,做了60多年的皇帝,诛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定准噶尔……他就是天下最有福气的人,他亲口说四哥比他有福气,这意味着什么还用我操心么?约莫着皇阿玛也没法操心。
我不想再像父辈那样,闹得鸡飞狗跳,兄弟离间,也不愿像十三叔那样,从一个铁骨铮铮的拼命十三郎变成如今小心谨慎,事事如履薄冰的总理王大臣,听说每日里十三叔的睡眠时间不足两个时辰,这么熬下去,油尽灯枯已是可以一眼望穿的未来。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心思不在富贵上,生在天家,只能说造化弄人吧。
若是早生个几十年,我或许还能见到曾经明相的儿子纳兰容若。
能写出“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的人该是何等悲切又洒脱。
听皇阿玛的意思是,明年有意派我去苗疆先行探探,这是要对苗疆用兵的前兆,远离紫禁城,就等于远离是非地。我的心里是窃喜而期待的。
暗自在心里下定主意,打明儿起好好练习骑射,再找朱师父好好打探一下苗疆的情形,去了我就拖个一年半载不回来,紫禁城里爱怎么风起云涌,都与我无干。
胸无大志在这个地方,也许是个明哲保身的好品行。
宿命总在来来回回中牵扯,一场命定的相遇神不知鬼不觉地铺陈开来,在毓庆宫做着美梦的我浑然不觉。
那一日在金黄色的琉璃瓦上安然入眠,身后不算熨帖的滚烫,和瓦蓝瓦蓝的天空,竟成了我这一生最简单快乐的时光。
额娘曾经对我说,爱新觉罗家的男人们都是情种,顺治爷为董鄂妃下的罪己诏;皇爷爷为皇祖母赫舍里的一腔深情两废两立二叔;就连皇阿玛,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专情。
我只觉可叹可笑,江山我都不稀罕,区区一个女子,又怎能锁住我的心性?再倾国倾城又如何?不过红颜未老恩先断罢了。
再说这些女子都无趣得很,我离15岁还有两年,里外指给我什么福晋我就要什么就是了,反正都是生儿育女的工具而已。
第194章 孟串儿番外之苗疆轻鸿一瞥
紫禁城有时候就像万径人踪灭的孤山,山中岁月容易过,人间穿梭已一年。
这一年由于心里存了念想,我反倒勤奋了不少,四哥时常会在我身边转悠,用审视的目光观察我,我知道四哥的心思,但是我不能说出皇阿玛的打算,到时候再给我扣上一个妄自揣度圣意的帽子,我活还是不活?
可算把这点时光熬完,终于可以远离这座孤山了。表面上我还得做出痛心疾首的样子,不然皇阿玛该伤心了。
皇阿玛其实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却又要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有时候这天下之主也真是难当。
坊间流言蜚语纷传,我的耳朵多少也进点风,大家都觉得当今圣上跟圣祖爷一点也不像,“无圣祖之风”便是对皇阿玛最大的诟病。
其实我虽然年纪还小,也知道这名声背后有多少是八叔他们有意为之,皇阿玛有苦说不出。
当今朝政积弊难反,皇爷爷天纵英明,可是仁心过重,又太顾惜老臣的面子,留给皇阿玛的国库是所剩无几的,若不是皇阿玛铁腕铁拳铁血心肠,只怕受苦的普罗大众会跟多一些。
饶是如此,“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这样惠及百姓的政策就跟戳了某些人的腚沟子一样推不下去。
我猜,皇阿玛在风评之下也有赌气的成分,说朕不像圣祖?朕就偏偏不像!大抵也是有这样的情绪在里面的。
而苗疆叛乱时而有之,搅动着原本就不太安分的朝局。
朱师父告诉我,是剿是抚分为两派,激烈而争执不休。
方显,杨天纵等人认为:苗亦人类,必专用剿,未免伤天地之和气。启其贪生畏死之心,逞其蠢顽凶横之性,缮甲械,筑险要,肆行阻抗,劳师动众,费用钱粮……
我其实也是这样想的,苗人也是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把坏人去除,好人留下,若是一律围剿还要支付巨额军费,浪费钱财,破坏天地间的和气。
更何况西北年羹尧正在用兵,每日价银钱瀑布一样花出去,朝廷哪里还能负荷重资剿苗。
偏鄂尔泰、张广泗、祖秉圭等人却上奏称:苗本豺狼,难以责以人道,要全部杀死以立威。
皇阿玛圣心难测,听两面之词也无法决断,此次派我也就是替他去探个虚实。
皇子代天子出行,自是浩浩荡荡:亲兵、粮草、谙达、嬷嬷、女婢……皇阿玛递给了我一碗水酒,拍了拍我的肩,什么话也没说,转身离开了。
望着他略显蹒跚的背影,心下唏嘘,皇阿玛正当盛年,这两年却像是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这一走,就走了月余。
舟车劳顿,也终于在某一日的下午时分赶到了琵琶寨——位于清水江北岸,属于施秉县直接管辖,这里属于生苗地(不剃发,不从属,不受管)。
把临时的贝子府建在这里是我的主意,我觉得在生苗地才能更好地体察当地的民生人情。
前面说的方显杨天纵和祖秉圭这几个兔崽子和其他的知府县丞,凌晨时分就在琵琶寨门口铺好迎接的阵仗跪等了,我到的时候顺着马车帘子望去已经有人跪的大腿打颤了。
等我下了马车,一片山呼:“给钦差大人请安,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磕头的声音。
“朕躬安,众爱卿请起。”
租秉圭挤开满脸的笑容挪到我身边:“上差一路辛苦,您……”
我挥了挥手问道:“这琵琶寨为何空无一人?苗族百姓何在?”
祖秉圭显然愣了一下,踌躇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回道:“这个这个……嗯……按律,苗人见到知府都要跪在三丈之外回话,如果听不清楚可派信使来回传话。
这样既能维护我大清官员的威严,又能防止这些豺狼虎豹般的苗族委派刺客行刺,这个这个……知府尚且如此……更何况您是钦差。”
这琵琶寨依山而建,我看了看空荡荡的寨子和旁边无比险峻的山峰,心下有了主意。
祖秉圭这厮不仅政见令人恶心,开口说话也让人好感尽失,我皱着眉头道:“什么这个那个的,方显何在?”
只见一20岁上下白白净净书生模样的镇远知府向前一大步,给我打了个福回话道:“臣在。”
我笑了笑:“你很好,本贝子知道你捐俸捧粥救济灾民,心下很受用,想必此地苗族百姓对本贝子的到来有一定误解,都躲到这旁边的山里去了,你来负责喊话。”
方显落落大方:“臣遵命。”
清了清嗓子朝着大山深处大喊:“钦差大人,当今圣上五皇子来救汝曹命!”
大山好似海螺号角,声声回荡如涛声一样的呐喊:“钦差大人,当今圣上五皇子来救汝曹命!”
“钦差大人,当今圣上五皇子来救汝曹命!”
这句喊话很是聪慧,既表明了我的身份,又把我架到了他想要的高度,即使我跟他招抚的策略有所偏离,一时半会也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言而无信。
我很喜欢方显呐。
远远地,从山那边走出来一个——姑娘???步伐不匆不忙,镇定自若,逐渐走近便听得她身上窸窸窣窣环釵作响,像是传说中的摄魂铃,铃声入耳听得我一阵恍惚。
她大概有十四岁左右,艳若九天之霞,明丽不可方物:腮凝新荔,眼如秋水,唇不点而朱,眉不画自黛。
头戴银锁镇魂凤冠、额饰罗汉尊神、耳部银流苏、颈部项圈项链、肩上银牌银铃,胸腰挂牌牙签、银锁银链、缀衣银花。
奇特的是,按习俗,苗族男女仍盘髻插簪,发髻绾于头顶偏后部分,而这位女子却任一头瀑布一般的乌发披散,且并未穿任何鞋子,右脚的脚腕挂着一串银索金玲。
一双玉足白得发光,她整个人的存在就让琵琶寨变得恍惚起来。
祖秉圭向后退了几步,声音里略带恐惧,朝着女子方向小声啐道:“呸,妖女。”
我回头冷冷扫了他一眼,他低头不再吭声。
方显悄悄附耳过来介绍道:“她是本地黑苗圣女,被视为白鹤仙子的转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