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零之美味人生-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佟古州不加思索道,“甄珍不用说了,我参加。”
佟古州上次来拜访甄珍时,两人就炉肉和乳猪烤制的方法交流过一次。
甄珍向佟古州道明两人的分工,猪皮的熟制由他负责,脆皮糖浆的调制则由甄珍负责。
中午没营业,索性休息两天,养足精神为明天比赛做准备。
酒店那头有人睡不着,冯伟敲开金兆麟的屋门,“金伯父,你还没睡?方便我进去聊一聊吗?”
金兆麟跟冯伟的师父是多年好友,对冯伟很关爱,招呼小伙子进门,两人在窗前相对而坐,“比赛我没偏着你,你会不会对我有想法?”
冯伟赶紧摇头,“怎么会?我的那道葱烧海参葱油调得欠火候,我自己知道。”
金秉麟拍拍年轻小伙子的膝盖,语重心长道:“除了那个小姑娘,你是参加比赛的厨师里年纪最小的。我总劝你师父要你没事多出来参加比赛,见世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这些年过得太顺了,心里多少有点少年得志的傲气。
专精一样菜肴没有错,但中餐不光有菜系,中餐是互通的。冯伟,山外有山,你以为你是天才,但有些人小小年纪就能揣摩出厨艺的精髓,做哪样菜都举重若轻。今天那位叫甄珍的姑娘就是这样的一个厨艺天才。”
冯伟脸瘦颧骨高,人有些倔强,皱着眉道:“她运气好,抽中的菜都是些大众菜式,真要论基本功,我比她强多了。”
金秉麟扯下玳瑁眼镜,眼镜腿点向冯伟,“你呀,连人家的菜都没尝过,就下这样的判断,真是太武断了。厨艺是火和调料的高级技术,什么是基本功?控火和调味是基本,何况那小姑娘还没使出全力,要是真要论刀工,甚至做川菜,我看你也比不过人家。”
老金越说越气,脾气上来骂道:“咱们圈子封闭坏处太多,不愿接受外来的挑战者就是其一,在自己小圈子里称王称霸,以为别人称你们一声爷就真成了祖师爷二代?你们算个屁。
行了,我不跟你说了,咱俩打个赌,明天的菜肴她也肯定能胜出。也就是顾忌主办方面子,要我说,她就是这场比赛的无冕之王。”
没有辜负金老先生的期许,甄珍和搭档佟大叔光是出场就很让人耳目一新,两人没穿厨师袍,穿的是满族大褂,甄珍没有这种衣服,身上这件是佟叔八十岁老妈妈珍藏的一件年轻时的大褂,刺绣精美,马蹄袖的大褂,一点不耽误上厨。
中国人食用烤乳猪历史悠久,在清朝登上满汉全席的餐桌,作为一道重要的宫廷菜肴,彻底流传开来,最后在广东一地得到发扬光大,成为一道粤式名菜。
粤式烤乳猪固然手法高明,但满族旗人下大礼供养出的传家炉肉手艺同样不输阵。
冷芳坐在台下都惊呆了,这临时找来充数的小姑娘真是不鸣则已,一名惊人啊!不但进了决赛,没让辽省餐饮界丢了面子,今天决赛咋还弄上老手艺的传承,跑这光大地方民族文化来了?
一看就知道这位老手艺传承人确实有一手,现场改制了主办方提供的烤炉,处理的好的乳猪被他用钢叉挑起来烤制,比起粤菜大厨用明炉将乳猪挂在炉壁上烤,即省了翻动力气,又能让乳猪外皮均匀受热。
杨余师父只擅长淮扬菜,今天的决赛就是来跟着学习的。
剩下两位粤菜大厨,酒店的王大厨和鲍启智被甄珍这一组搭档激起了斗志,带着徒弟铆足了尽头要把这道乳猪烤好,作为粤菜师傅在选料和火工上,两人都极为擅长,在酱色上也都有独家秘方。
今天乳猪选用的都是六斤左右稍稍风干好的小猪,很容易烤制。火炉燃烧,宽敞的演播大厅,有喷香的烤肉味道飘出。观众不停抹着哈喇子,不让大家煎熬,乳猪很快烤好。
盛在大托盘上的四只乳猪,真如《齐民要术》所说,“色同琥珀,又类真金”。
光看外形挑不出错处,品味道定输赢,杨师傅的烤乳猪只有形似,味有不足,率先出局。
剩下三个,酒店的王大厨有备而来,他的乳猪调味用的是东南亚的风格,酸中带甜,有果香,确实别具一格。
鲍启智传家的老手艺在,有祖传秘制的蒜蓉酱色调制方法,烤制的乳猪皮酥肉嫩,如果不尝甄珍的乳猪,除了内定的第一,肯定能拿第二。
轮到甄珍的乳猪,金秉麟见外皮的凸起,对另外两位面露不解的评委解释道:“老话说这叫芝麻皮,有这芝麻皮,乳猪的外皮就是无上美味。”
评委削下一片猪皮来尝,嚼在嘴里的肉皮像虾片,脆得掉渣,但那香味是虾皮所不能比的,是独属于猪肉蛋白的香味。
甄珍也有独家的酱料,仅从味道来说,甄珍的烤乳猪跟鲍启智的烤乳猪平分秋色,很难说谁优谁劣,而鲍启智输在了猪皮的脆感上。佟古州的手法能让猪皮做到入口消融,他在这一点上稍有逊色。
乳猪很大,让参赛的厨师和现场的观众都来品尝。
鲍启智品尝过后心服口服,对佟古州说:“这是我参加这次比赛的最大收获,能现场观摩您的手法技艺比得到一个满意的新工作还让我开心。”说完正式向老佟鞠了一躬。
“这可使不得,我就是个卖炉肉的小商贩,只会这一样,跟你比可差远了。”老佟赶紧去扶他。
鲍启智谢完,老杨也过来道谢,一会功夫,老佟就被厨师和厨师的胖徒弟们团团围住。老佟脸上的皱纹盛开,这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光宗耀祖的高光时刻。
冯伟前晚没睡好,金伯父的斥责让他想了好多,尝过甄珍的乳猪,这是他这辈子可能都不会涉猎的领域。甄珍虽然在同伴的帮忙下完成了这道菜,但他有种感觉,让她独自操作,这道菜应该也能做好。
“我输得心服口服,你很好,期待我们以后再交手。昨天对你的态度不太好,我在这里向你道歉。”
鲍启智也走过来,“甄珍,我也向你道歉。”
甄珍这两天正在看电影《教父》,回了他们一句外语。以鲍启智的外语水平翻译不出来了,疑惑道:“什么意思?”
见甄珍身旁走过来一个身穿黑色皮夹克,面色很冷的高大男人,对他们哼了声,“与个人恩怨无关,这只是严格的业务范畴之内的事情。”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甄珍珍惜这样的交流机会,今天是元宵节,想请那些下午没有离开的参赛厨师去家里吃晚饭,留下的人大概有一小半,再加上他们的徒弟,大概二十来个人。
甄珍把年前方老板送的大鱼杀了,做一道正宗的东北得莫利炖鱼招待大家。见陈星耀开车送她回来,不急着回家过元宵节,甄珍以为他也要参加今晚的晚餐。
四点半钟,冷芳安排了一辆车把厨师们送到杏花巷,除了江湖菜姜晓丰,跟她约好了的肖思齐,令甄珍意外的是,冯爷、鲍爷也都来了。
甄珍准备晚餐,大家在甄珍小店内外闲逛。
虽然已经立春,但九九时节还没正式结束,这时节中午热,早晚两头还是零下十几度。北方的屋檐下冰挂一溜齐,挂得很长。
来的好多都是南方人,对冰挂很好奇,稀奇瞅了半天,研究够了在冰挂底下站着说话。
说起甄珍,有人开长得最帅的冯伟的徒弟小胡的玩笑,“甄珍还没结婚呢,用不用我们晚上给你俩撮合撮合?”
小胡一脸惊色,“你们少来,北方女的多彪悍呀。你们刚才看没看到隔壁那位穿红衣的大姐?就是那天瞪咱们,把气球踩扁那个?简直就是东北虎王,取个东北女人回去不得被家暴啊。”
楼上响起一声冷哼,众人抬头一看,见平台上站了一位冷冰冰的年轻人,嘴角露出一丝讥诮的笑容,“我曾经办过一件案子,我们东北一个女的遭到家暴,设计了一场看似意外的谋杀,用你们头顶上的冰挂把男人给扎死了。”
胖徒弟们默默看了一眼致命的冰挂……
不光甄珍的东北邻居不太友好,头上这东北男人好像也不太友好。
东北的小孩也不太友好,那三位爷没出去,在大渔的饭厅坐着聊天,鲍启智话最多,跟另两位开玩笑:“甄珍都这么厉害了,也能被叫个爷吧,叫甄爷?哈哈哈。”
肖思齐摇头,“凸显不了女性特质,要不叫甄奶?”
冯伟撇嘴,“听起来像是二奶。”
鲍启智笑死了,“要不叫甄母。”
“是甄老母。”一千岁,能显灵的歪脖老母的老母。因为姐姐把他最爱的大鱼怪炖了,撅着小嘴站在厨房间门口有一会的宝二爷反驳道。
作者有话要说: 恭喜山野人家和璟萱筠,孔德音三位小伙伴答对了,红包已经发送。
谢谢大家的参与,下次互动我设计个更好的谜题,请大家来答。再次感谢!
感谢在2020…10…26 17:39:30~2020…10…26 21:03: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给颗糖吧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foliage 252瓶;佳宝至爱 5瓶;小土豆 3瓶;陌染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6章 得莫利炖鱼
鲍启智的儿子跟宝库差不多大; 虽然这次出差只出来几天,赶上过节,有点想儿子了。见甄家白胖的宝二爷抱着黑胖的小猫从厨房门口走过来; 上前逗他; “老母是老母亲的意思吗?这么叫; 你姐姐还是没有我们爷爷辈的辈分高呀?”
肖思齐在一旁嘿嘿乐; “什么老母亲?听着像骂人。宝库不能给姐姐起外号。”
宝库卷毛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老母是观音菩萨,要拜拜。”把咕嘟放到地下; 小孩胖手合在一起做了个拜佛的动作; 小嘴还叨叨咕咕,“菩萨保佑赢比赛,发大财。”这是他昨天跟朴婶婶学的。
三位爷往大渔墙上贴的宝库牌财神年画看了一眼; 原来你和你姐都不是人……
“哈哈哈,我等凡夫俗子今天一定要好好尝尝甄老母的仙风玉露。”
甄珍跟厨痴姜晓丰正在后厨交流; 听前厅传来笑声,对姜晓丰挤挤眼,“我家大渔别称快乐饭馆,进来都得笑。”
姜晓丰咧开嘴角; 一张方脸笑起来像个电视机屏幕,“妹儿,咱们两个果然是有缘人; 我在江边的饭店就叫乐逍遥; 人生两大事; 吃和睡,解决好了,跟神仙一样乐逍遥。”
甄珍呵呵赔笑两声; 你说的睡觉好像不是闭上眼睛做梦那种睡觉……
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姜晓丰尝了一口甄珍刚出锅的来凤鱼,皱了皱眉头,“妹儿,你技巧没问题,你的豆瓣酱和花椒还凑合,但菜籽油陈了,香度不够,香料不对味,成菜口感还是影响很大。等我回去帮你联系,以后你要的麻椒、二荆条还有菜籽油,我帮你弄。”
甄珍当然求之不得,“好调料多多益善,我就不跟你客气了。礼尚往来,看你有什么需要的,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定帮你弄到。”
“妹儿,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了,你们这里的大米米制最好,我的菜都是下饭菜,大米一年消耗很大,有没有好渠道帮我搞到便宜点的大米?”
“这个倒是不难,大米最好现吃现加工,我帮你联系没去壳的稻米运过去,你们那里潮湿,放在通风处比去壳的大米更禁放。”
“那太好了,我老婆弄了个养鸡场,加工稻米剩下来的米糠正好可以**饲料。”姜晓丰很高兴,亮出肉掌,“江湖儿女多奇志,咱俩在厨艺上继续攀登高峰。”
甄珍抬起手跟他击掌,“永攀高峰!”
陈星耀帮甄珍从楼顶取冻鱼下来,进了后厨正好看到两人惺惺相惜。把鱼递给甄珍,陈警官声音紧绷,在甄珍耳旁小声问道:“你不会被这帮人给忽悠跑了吧?”
甄珍奇怪挑眉,“我在这里待得好好的,为啥要跑?”这人问题问得好奇怪啊。
得到肯定回答,某人不知怎么回事,不受控制地心花小小怒放了一下。“我回家了,晚上别闹得太晚。”
“哦。”甄珍心里嘀咕,小陈今天真磨叽。
元宵晚餐很快上桌,人多包间坐不开,索性把前厅的桌子合并成一个大桌,大桌中间放脸盆那么大的一个盘子,盘子里花团锦簇,棕红色的大鱼,上面覆盖了海量的宽粉,豆腐、蘑菇等食材,这是今天的主菜,得莫利炖鱼。
冯伟的徒弟偷偷跟身旁的师兄说,“光吃完上面的粉条,我就饱了。”这是他来东北之后看到菜量最大的一盘菜。
“大渔里面有大鱼。”鲍启智肉脸带笑,“东西还是原产地的好,来东北就是要吃这种冷水鱼。”
大家围坐成一圈,在场就甄珍和宝库两个东北人,其他人都不了解得莫利炖鱼的来历,甄珍开口释疑,“得莫利是满语渡口的意思,松花江畔的渔民捞上鱼之后就着手边现有的食材,大白菜、猪肉、卤水豆腐、宽粉条子、榛蘑、香菇、五味子等等,放到鱼里一起炖,渐渐做出了名气,食客就用当地的地名来给这道炖鱼命名。来到辽省,我用查干湖的鱼,松花江的做法来招待大家吃顿东北菜。”
“高纬度冷水鱼的肉质就是不一样,鱼生长周期长,连这种普通的草鱼,肉质都这么醇厚,而且还毫无腥味。”鲍启智尝了口鱼由衷赞道。
“水土不同,我自己做的卤水豆腐就没东北的好吃。”肖思齐最喜欢炖鱼里的豆腐。
冯伟低声感慨,“东北人少地广,好食材还能见到一些。而我们南面,这些年好食材越来越少,不说别的,光长江三鲜数量就大不如前,近海的大黄鱼汛,这些年也渐渐销声匿迹。都说七分食材,三分厨艺,就是因为食材品质大不如前,所以我们才在这里猛抠厨艺。”
干厨师这一行当,有谁不爱惜好食材?话题有点沉重,大家都面露凝重。宝库不小心把汤匙碰到了碗沿,叮的一声响打破了饭桌上的沉默。
甄珍给宝库的碗里添了鱼肉和蘑菇,微笑着开口道:“时代趋势我们阻止不了,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出一点名堂,有了点名堂就有了些话语权,哪怕只能发出蜡烛那样的微光,也会影响和改变一些人的环保思路。”
男厨师们纷纷举杯,“你果然当得起一声甄老母,心怀苍生,有菩萨胸怀,我们敬你一杯。”
甄珍:“……”这什么破称呼?比甄师奶还让人难以接受。
宝库小脸放光,奶音透着股自豪,“我给姐姐起的名字,好听。”
甄珍:好听个毛线。
同样不知内情的姜晓丰笑声洪亮得把桌上的杯碟都震得嗡嗡响,他想起《西游记》里的黎山老母……
气氛又重新活跃开,鲍启智几个讲起圈子文化的坏处,论资排辈,不给新人机会。
肖思齐承认自己平时被大家捧得飘飘然,快找不着北了。对姜晓丰诚恳地表示:“你们这样的民间高手就应该多出来参加活动,丰富下我们的圈子文化。”
甄珍也附和,“美食无贵贱,只要美味,小吃也能登得上大雅之堂。其实我们厨艺界最有活力的不在顶层,反而在民间。您昨天做的豆酱焗蟹,也就是这几年才从大排档脱颖而出的吧?”
被点名的鲍启智猛点头,“我老家广州的大排档鲜活极了,美味极了,那才是真正的美食集散地,比大酒店死板的套餐美味多了,有机会我请大家吃大排档。”
“欸?甄珍,我发现你特别会讲话,以后烹饪协会召集开大会,发言、写小报告,就由你代表我们讲话、撰稿怎么样?”肖思齐跟捡了金子似的,双眼放光道。
连话最少的冯伟都起哄叫好,显然早前深受其苦。
甄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