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非独生子女生存指南-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就还是微笑。
这到底有啥好乐的呀。
她不说话,我拿她没辙,哭丧着脸继续问她:“请问阿姨,您知道我说的那地方怎么走吗?”
谁知她劈手夺过我手里的地址,低头粗粗看了一遍后,抬手对着我噼里啪啦比划了一串手势。
原来,她不会说话。
她是个聋哑人。
我以前就疑惑过这一点。
关于残疾人的认识,我都是从电视上学来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乡下郊区的几年里,我基本上没有见过身体有缺陷的残障人士。
似乎人人都幸福安康。
而零碎的传言,从老人嘴里也听说了很多。
什么缺胳膊断腿的小孩子,生下来就被扔到河里淹或或者是不知去向。
明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其中的一部分,我相信是真的。
女人估计见我半天没反应的样子,以为我没听懂。热情地一把拽上我的手臂,看架势是要亲自押送我去。
我一下很紧张。
手上猛地一使力,有些粗暴地挣开了她。
我是后来经过不断的回味。
才体会出,那一刻我的挣扎,不是因为她的力气,或者是那些未知的危险。
而是因为恐惧。
是出于一种对异类的恐惧。
而当时的我,也还没学会如何掩饰这种恐惧。
中年女人被我的力道吓了一跳。我躲闪着有些不知所措,只能低头红着脸匆匆说了句谢谢,转身就跑远了。
等我再回头。
预想中骑着三轮车的身影并没有消失在马路的尽头。
而立在原地的那个女人,手一直比划着向前的姿势。
直走,一直直走,然后是左转。
她依旧在看着我。
我读懂了她的意思。
也许她是作为一个幸存者而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那么从小到大,这几十年间,究竟多少次因为词不达意而收到过冷眼相待呢。
但这无数次的冷眼相待,并不能抹杀她此刻目光中善意的守护。
温柔真的是一种天赋。
她没有因果。
*
经过几位路人的帮助,我还是找到了张路家。
是路口一幢刚翻新的三层楼小洋房。我从房前的岔路绕进去。房前敞新的水泥地上晒着稻谷还有番薯,二楼的阳台上则飘着新晒的衣服。
但房子门窗紧闭,没有人在。
视线挪移,我注意到小洋房左边还贴着一间窄窄的老屋。阳光落在洋房簇新的琉璃瓦上,衬得一旁的水泥黑瓦片愈发暗淡无光。
这件破旧的老屋是有人住的。
褪了色且布满裂纹的木门自里向外大敞着,屋里黑洞洞的一片,没有光,也没有开灯。什么都看不清。
从我这个角度望过去,只能隐约看见有个桌子的模样在靠墙角的地方。
晚风一阵阵的打在我心上。玉米叶靠在一起簌簌作响。
我攥着手里的通知单,心里已经起想要离开的念头。
要不就从门缝里塞进去?但是马芳平要求的是让我明天拿着签好的通知单给她。
我进退两难。
我决定试一试。
“张路?”我离那扇门近一点,压着声音轻轻地叫了一句。
“张路?”
没有收到回应,忍不住提高了音量。
意料之中的,没人回我。
就是吗,她怎么可能住在这里。
“谁啊?”
“谁找路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只闻其声,但不见其人。
太阳此刻正在西沉,一直沉入天际的尽头,那边灰蒙的海中。我仓皇地转过身,四下找寻声音发出的可能的地方。
四下却静悄悄。偶有几声摩托车路过的轰然声。
我不可能听错。
我抬头看向二楼,没有人。
房前的橘子树上压满了金黄透亮的橘子,张路藏在书包里拿到学校两个。不过那时候看起来还没成熟的样子,一半都是青的。她分了一个给我,我尝了,挺酸的。
但还是都吃完了。
只是她那时候无心说得一句话,我却一直记得。
“等黄了,就吃不上了。”
黄了不是正是熟了的时侯吗,为什么吃不上?转念一想,我猜到了为什么。
以前储标还没开始跑出租车的时侯,他和陈兰也种过一阵甜瓜拉到市区去卖。
摘下来的瓜里凡是品相好,看着包甜,能卖钱的,我和储盛都没份吃。
剩下来的小的,歪的,才是我们的。
所以甜瓜并不都是圆滚滚金灿灿的,她也有椭圆,有扁的,有凹的。
不过这也并不重要。
因为很多人永远也不会知道,也不必知道。
多好。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很有惊悚片的效果。
橘子树旁一片开阔的菜园子,里面缓缓探起来一团黑色的东西。我忍着逃跑的冲动看过去,是个人,老人。
头发裹在一条深色的头巾里,鬓角的两边垂下一大片灰白的头发。
整个人看起来很凌乱。
而她的面容。
我说不清。深且重叠的皱纹一层层垂下来,将原本的面目重重包裹。这是一张在漫长年岁中避无可避的脸。
我也见过许多上了岁数还在农田里耕作的老人,包括我的外公外婆。但是我没有见过,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完全是一种卧倒的姿势在耕种。
很快我就直知道了答案。
她撑着手边的镰刀艰难地爬起身。等到完全站起来,却意外地跟她刚才坐在地上的时侯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极为严重的弓背,脊椎几乎已经与地面呈现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的姿态,如果长时间的站立劳作,的确会很累。
趴着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
“你是路儿的同学?”她颤颤巍巍地避开脚下的几株刚冒绿的菜苗,小心且缓慢地走到我跟前。
坦白地说,她身上很脏,衣服上粘结着成块的泥土,走过来的时候带起一股并不好闻的味道。
我本能地往后躲了一步。
她也并不管我,弓着腰,慢腾腾地向着那间黑洞洞的小屋里晃去。没有热情,也并不冷漠。我慢慢跟上,一直到门口停住。
没有进去,是因为觉得唐突,也胆怯。
老人把手里揪的一把绿叶菜丢进门口的水桶里。翠绿的嫩叶飘在发黑的水上,有种突兀的和谐。镰刀摆在了门后面。木门嘎呀嘎呀的声音,像是暗□□的前奏,听着有些渗人。
我的视线随着她的移动而移动。
饭桌旁是老式的灶台。上面用黑色油漆描了兰花水仙还有动物的样子,画工还不错,但都已经被烟火熏旧。
灶台前面就是一口井,上头搁着一木质的脸盆,也是现在不多见的模样。发黑的墙面上糊了几张褪色的日历,我注意到上面的日子。还是9798年的。
一切都是陈旧的。
包括住在这间屋子里的人。
时间好像是被定住了,在这里。或者说,这个地方被时间遗忘了,只塞满了尘埃的旧味。
我就停在门口,没多进一步。
“我是张路的同学。”
“她几天没来上课,我们班主任让我给她带少儿基金的缴费通知单,让她家长签名。”
老人仰头从房梁上挂着的竹篮里取下一碗冷饭,转身又慢腾腾地走到水池旁,那里有一个小水缸,上面铺着一个木盖子。
她拿过上面的碗,掀起盖子,舀了一碗水倒在盛饭的碗里。
这水我知道。
乡下俗称“天落水”,说白了就是雨水。
我更小一点的时侯,大约七八岁,也在外公外婆家喝过。都说比一般的水要好喝,我尝了几次,并没有什么特别。
现在早就不喝了,在我小舅舅的三申五令之下。知道这水不干净。
老人端着一碗汤泡饭坐到桌前。我才明白她是要吃晚饭,配菜就是碗里几根黑黑的酱瓜。
“路路病了在医院住着,他哥陪着。”
果然是病了。
“什么病?”
“不清楚,一直发烧。在医院住着,钱都花了不少。”她好像完全没明白我来的目的,自言自语的惋惜。
“那这个单子——。”
我还是收起来了。
“那奶奶,张路是住隔壁吗?”我忍不住多问了一个跟今天的目的没有关联的问题。
“什么隔壁?”
“隔壁是她叔叔家。”
“路路跟我一起住。”
“路路这个病真是不值当,大冷天的三天两头洗什么澡,穷要干净,把自己整病了——花了那么多钱,她哥大生要给人做多久的徒弟才能给赚回来,不懂事,真是一点都不懂事。”
“好不容易捡的柴都让她烧水给折腾没了,真是的,小龙被他那媳妇管得严,天天在外打工,也没功夫替我干活。”
“我儿子心是向着我的。”
“都是他的那个媳妇——。”
“都是媳妇不好——。”
我没再听完,转身就跑了。
☆、第 46 章
我运气好。
跑回车站,迎面远远开来的就是能带我回家的24路。
而我也明白,我的好运气,不仅仅是这。
恍然中我有种喘不上气的窒闷。
陌生,又熟悉。
猛然惊起了我记忆中八岁那年在泳池溺水的经历。
据说那是一段只有十几秒的过程。
但当时的我沉在水中,不断的被四面八方的水一拥而上侵袭的感觉,那种冰凉的透明,引诱着你放弃自己。
我忘记自己是否挣扎过。在我并准确的记忆中,我整个人始终都处在一种很安祥的状态,自然舒卷。
因为放弃了挣扎,我似乎都没有难受。
直到被人从水里捞起来的一瞬间。与水相离的那刻,当空气毫无预兆地灌入我的肺里。鼻腔眼睛还有喉咙,一瞬间都火辣辣的疼。
生的气息就像是毒药。
但也许这就是活着的感觉。
并不美好,真实的痛苦,和淋漓的撕扯。
被虚构和改写的记忆中。
死亡,和离开,却轻易和温柔地如同潜伏在水下软软的海草,勾引,撩拨着你,一步步,陷入永夜的怀抱。
鼻涕跟着眼泪一起哗啦啦地下来。我嚎啕大哭,湿漉漉的倒在陈兰的怀里。
朦胧中察觉到。
死亡再温柔,却都不会有妈妈的怀抱更让人贪恋。
在那一场意外中,我得救了。
那眼下的这场呢。
黯淡模糊的样子,伴着距离的拉远在我的意识里越发地膨胀。
那间房子就像是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所有贫瘠和粗劣的气息都并存在这场噩梦之中。
我一直无法控制自己去不要想它。
我很难过。
这一句话,曾经说了无数遍,这一次,却如鲠在喉。
灰蒙蒙的玻璃窗上照出我困乏的脸庞,原来我咬着牙,忍到眼眶泛红的脸是这个样子。
贫穷对我,或者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因为买不了一件喜欢的外套,吃不上一顿心心念念的麦当劳,就发脾气不高兴的自己实在肤浅得从来没有想到过,原来有的人的人生,竟然可以如此的艰难。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这样的人生,过往的每一天,一直在我的身边发生着。
传言都是真的。
她没有父母,只跟自己的奶奶相依为命。唯一可以依靠的哥哥也不在身边。
相依为命,或许也没有多少亲情的温馨在其中。而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妥协,年事已高受尽媳妇折磨的老太太,还整日幻想着儿子的良心。
老眼昏花的并不只是眼,更是心。
公交车像是王子的白马,带着我快速地逃离。
我还可以逃离,那张路呢。
她肺炎住院了。
而原因,极大可能是因为我一句自以为是的“关照”。我教不会她反抗,也更没有胆量帮她抗争。所以选择这种与世无争的自保。
但是我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化,没有建立在现实的可行性上。
人类进化了几万年。
却只在近几十年里才安然解决了如何在冬天舒舒服服地洗个澡,这种解决,却也只是针对部分人。
在二十年代初期的远郊乡村,热水器根本还是一件极少见的稀奇物品,水龙头一拧就能开出热水的家庭,绝对能算是一种奢侈中的奢侈。
甚至在液化气灶普及的年代,她守着的却还是一方陈旧的老虎灶。
还会因为烧水多用了几捆柴火,而被自己的奶奶数落。
我终于明白,很多事情,如果别人没有去做。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而是实在是,做不到。
同情和悲悯绞杀着我。
是我害她生病住院的,这个念头一旦生成,就越来越浓烈。
我想到自己曾经委婉的问过她。
在一场嘲笑之后。
“你觉得难过吗?”
这样的生活?
当时她有些讶异地摇了摇头,黯淡的眼眸中似有几分光亮。
“哥哥在跟人学修车。”
“等过几年他学成了,攒够钱了,我们就可以自己开一家修车铺。”
“我哥哥很努力。”
“到时候,生活会慢慢变好的。”
我说不出口的问题,她也一并回答了。
至始至终,她对我都始终坦诚。为数不多的交谈中,几乎没有隐瞒。我对自己所不耻的地方,不是那一句“关照”,而是提出这样的建议时,内心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我跟那些无端嘲笑她的人也并没有区别。
我从来没有把她当作过我的朋友,而是一个需要被我拯救的对象。
之所以选中她。
是因为我那一点可悲的感同身受。
当现实超出了我的预期,能力被狠狠地践踏在脚底。我终于我发现,我谁都救不了,包括自己。我没有教会别人什么。
一直是他们在我的人生道路中,有意无意地拨正我曾经不小心走错的道路。
就像张路。
她对生活是怀抱着希望的。
那我呢。
这么多年,我到底成长了多少。我固守在自己世界里,些许外界的风吹草动,就能勾起我对身边所有人的巨大不满。
为什么夺走了我的这个。
又为什么没有给我那个。
对陈兰,对储标,甚至是对储盛。我一直在索取,在求偿。
但爱是相互的。
是不是。
无穷无尽的情绪翻滚在我的心底。天色已经浸成蓝灰色,炊烟从冒着橘光的人家里伸出来。我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想要见见他们,我的家人。
爱不是等价交换。
她是理解之后,一种无限的宽容。宽容恶,也宽容善。至高的爱意是有神性的。神,是一种绝对不允许凡人指手画脚的存在。
她不受胁迫,也无需辩解。
一直以最本来的面貌,始终存在着。
直到有朝一日,我们自己的,主动伸手触碰。
*
家,还是往常的样子。
平凡的忙碌,以及熟悉的烟火气。
我蹲在鞋柜旁换鞋。什么时侯才意识到天是真的冷下来了呢,也许是这一刻,属于我的软软的粉色老虎头鞋端端正正地摆在鞋架上时。
我弯身把换下来的运动鞋摆好。
紧邻我的虎头鞋的是储标的皮鞋。
我盯着它,一时忘记了动弹。
这双鞋储标已经穿了很久。
不名贵,质量也不好。
鞋人造革的材质,并不透气,储标出车一夜归来后,散发的气味也可想而知。
黎明的时刻。
他就站在这里,因为疲惫,摇摇晃晃地几乎站不稳。
他手扶在鞋柜上,脱下了这双鞋。却卸不下满身地疲惫。
我从没完整的注意过这个场景。
所有的,都是片段的记忆。
我有时半夜起来上厕所,或者熬夜看电视到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