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渔村-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理说应该有鳗鲡产出鱼苗了,现在的鳗鱼苗还很小,肉眼几乎不可见,老敖想早早就用金滴帮它们改善身体。
  此外渔场现在多了一些蓝鳍金枪鱼,这些鱼的个头从十多公分到四十公分不等,都是那两条大型蓝鳍金枪鱼的后代。
  蓝鳍金枪鱼繁殖能力极强,只是鱼苗们很难长大,敖沐阳把它们带来渔场的初始目的就是让它们来产鱼苗喂大黄鱼和多宝鱼等。
  结果有些鱼苗从这些大鱼口中侥幸存活,当它们长到十多公分的时候,基本上在渔场就没有天敌了。
  现在蓝鳍金枪鱼汇聚成群,几百条鱼跟在大鱼身后缓缓的绕着制氧机来做迁徙,两年多的时间下来,那两条大蓝鳍金枪鱼的迁徙天性有所改变,它们现在把渔场的制氧机部署路线当做了迁徙路线,常年绕着游动。
  这是敖沐阳最大的一个王牌了,误打误撞,他完成了金枪鱼的养殖工作,这在世界上都是难题,即使是金枪鱼人工养殖技术最先进的东瀛也少有像砖头岛渔场这样成功的金枪鱼养殖地。
  回到岸上,敖沐阳换了衣服去找钟苍,他说道:“现在渔场没什么事,要不你去市里跟嫂子一起看着小猪跟六妹吧。”
  钟苍笑道:“不用了,小猪跟六妹都上的是寄宿学校,王霞平时也不去市里了,这次是过去接她们,明天就是周末了,她们两个现在周末经常到这边来。”
  见他并没有勉强的意思,敖沐阳就没有多说,钟苍能留下帮他镇守这渔场更好,随着渔场物产的丰饶,他觉得还是得上心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外来的渔场来偷鱼。
  海洋毕竟广袤,来这边捕鱼的渔船不多,即使有渔船来了,看到砖头岛渔场留在海面上的标记,他们也会老老实实绕开。
  所以,他这渔场开了几年,倒也算是顺风顺水。
  海边还生有许多藤壶,这会恰好到了中午,敖沐阳打了一声呼哨,告诉船上众人午饭就在岛上解决。
  岛上有厨房,敖志兵老爷子一看大家伙留下吃饭,顿时乐呵呵的忙活起来。
  平时岛上就他和钟苍夫妇,顶多周末有小猪和六妹到来,氛围过于冷清,老人就喜欢热闹,所以一看村里几十号汉子来了岛上,他自然高兴。
  敖大国也觉得偌大的砖头岛就几个人怪冷清的,他叼着烟去找敖沐阳说道:“龙头,这么大岛子空着多可惜,发展旅游业啊。”
  敖沐阳笑了笑道:“这边就不发展旅游业了,污染不好治理,四周都是渔场,生活污水你往哪里倒?”
  这是他随口找的理由,主要问题还是渔场里秘密太多,他不想让外人知道。
  敖大国道:“那就可惜了,砖头岛其实真挺适合旅游的,你看这海边还有珊瑚礁了,卧槽海况跟南海那边似的,海水都是绿色的。”
  看着两人在一起聊天,敖千文走过来说道:“主要是这岛子人太少,岛上的人太寂寞,龙头,要不从村里弄几条狗来岛上吧,好歹能帮人排解寂寞。”
  这个主意可以有,敖沐阳点头道:“行,你去跟兵爷爷说一声,让他回头从村里弄几只猫狗上来作伴。”
  海边藤壶多,敖沐阳拿着铲子去铲了一些下来。
  这东西贴在岛上就跟礁石一样,要把它们给铲下来可是有难度,老敖也是咬着牙才弄下几十个。
  数量不多,他就没一起做,而是自己找烤炉支棱起来往上放了个小锅,然后倒上清水煮了起来。
  藤壶特别鲜美,不需要用任何调料,就往里加点葱姜片简单调味即可,主要还是吃它的原滋味。
  砖头岛还养了一些牡蛎,这个收拾起来可比藤壶简单多了,厨房有烤箱,敖沐阳看到敖志兵老人掀开了一些牡蛎剔出了蛎肉,就决定做一个香烤牡蛎。
  他把牡蛎肉用盐、味精、花椒水、葱姜汁腌渍了一下,往里混上鸡蛋黄和精面粉搅匀,又加上点调味料,然后放到烤箱的盘子里去加热即可。
  烤熟了牡蛎肉,敖沐阳用刀切成几份自己拿走一份,然后坐在海边一块礁石上去吹着海风吃清水煮藤壶。
  他拿了酥软鲜美的烤蛎黄当主食,眼前是碧波万里,听到的是涛声不绝,再享受着鲜美的藤壶和烤蛎黄,美滋滋的度过了一个中午。
  钟苍以为他没饭吃,就拿了一碗烧蛎黄、炖排骨和几个海捕大虾给他送了过来。
  敖沐阳摆手道:“你自己吃吧,顺便喝口酒,再这地方整天对着海,也够无聊的吧?喝点酒能好受点。”
  钟苍摇摇头道:“我不喝酒,再说我觉得这里真不赖,有电视有手机,一点不无聊。我和我媳妇都喜欢这样的地方,跟桃花源似的,平时我自己打打拳、练练字,日子美的不行。”
  还有一点是王霞的呼吸系统不行,砖头岛环境没的说,空气里虽然有海腥味,可那不是污染,王霞自从来了岛上,肺上的毛病就没犯过,这也是夫妻两人喜欢待在岛上的原因之一。


第1243章 海况速报
  敖沐阳捯饬烤炉里的火焰煮着藤壶,他跟钟苍一边吃着藤壶一边聊天,倒也挺舒坦。
  钟苍拿勺子在锅子里舀了点汤喝下去,然后笑道:“哈,好喝,这汤可是鲜啊。”
  听他这么说,敖沐阳倒了一些在碗里,吹凉了以后连喝了两口,确实鲜美非常,甚至比藤壶肉还要鲜一些。
  “这精华都在汤里了。”敖沐阳笑道,“没看出来,岛子上的藤壶还挺好。”
  钟苍说道:“这是个宝岛啊,渔场的鱼虾蟹都又肥实又鲜美,生蚝和藤壶也不例外,可惜这是个石头岛,上面土太少了,要不然在上面种点菜养点花,这小岛就是养老圣地啊。”
  敖沐阳道:“那以后等咱们老了,就一起搬到岛上来养老。”
  钟苍笑道:“好啊。”
  那是以后的事,现在老敖还得出海去奋斗。
  龙头号耗油太厉害,不能白白出海,这是敖沐阳手里的杀手锏,不见血不归。
  吃过午饭收拾妥当,龙头号出海了,临行之前敖沐阳对钟苍说过了,渔场里有鳗鲡,估计鳗鲡这几天会先后产卵,到时候让他们注意点。
  鳗鲡产卵后就会死掉,这时候是可以吃的,虽然比起产卵前肉会少一些,可味道不差。
  他让钟苍时不时去潜水看看,碰到死掉的鳗鲡得捞上来,否则会吸引一些大鱼过去捕食,它们顺便也会把鳗苗给捕着吃了。
  龙头号离开渔场后就往南行驶,开出去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碰到了一个银鱼群。
  春天银鱼洄游,数量众多,这很常见。
  敖沐阳浮出水面打手势,示意船上准备放小眼渔网。
  银鱼实在太细,用来捕捞银鱼的网轻易不能用,因为相对其他鱼种来说,这网就是个绝户网。
  得知是银鱼后,敖文昌就摇头了:“算了,龙头,银鱼咱们还捕捞了干嘛?卖不了几个钱。”
  敖沐阳道:“做人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老是想一口吃个胖子,有的捕捞就先捕捞了再说。”
  敖文昌又说道:“龙头,这不是你的风格啊,捕捞银鱼的小眼网容易殃及无辜,只要它下去,那不管是什么鱼、多大的鱼,几乎都得捞上来。”
  敖沐阳道:“是,不过没事,我看过了,这个鱼群里面没别的什么鱼,就是银鱼,下网吧。”
  渔网撒下去,他们先是收获了四十多箱的银鱼,随后龙头号南下过程中又碰到了一批鲳鱼,红洋不太能见到的灰鲳鱼。
  灰鲳鱼和金鲳、银鲳是亲戚,除了颜色之外其他的都很像,这鱼适合做油泼,加上一点麻椒,味道很好。
  除了这两网的收获,出海后到了第二天他们再没有其他的收获。
  这在海上是常见的事,正常情况下哪有每次出海都能带着满船渔获回去的好事?要是那样,所有的渔夫都得是百万富翁了。
  敖沐阳能次次满载而归,得感谢他在海里的出众视野,老虎的机动性加上他的视野,能帮他不断发现鱼群。
  但这次他运气不是一般的差,在海里泡了一天的时间,左右张望也没怎么碰上合适的鱼群,有时候能碰到小鱼群,可那样撒网有点浪费,还不如让老虎上去捕食进餐。
  第二天上午还是没什么收获,敖沐阳就得想办法了。
  他研究了一番海图,然后说道:“文昌,无线电接渔业局,花钱买海况速报图。”
  海况速报图,这是一种利用人造卫星遥感技术,获得大面积的海洋环境要素,提出海域内渔场变化情况,用来指导海上捕捞工作。
  现在人类的科技是非常发达的,海洋捕捞可不是简单的靠人眼观察、经验总结和探鱼仪,毕竟这三者都有很强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远洋捕捞来说。
  远洋捕捞出动的是大船,烧油多、工人多,出海一趟代价很高,这种情况下,大船出海必须得满载而归,否则就是赔钱。
  海况速报基本上就是为大船服务的,除了国家制定的捕捞行动之外,其他时候都是有偿服务,一个区域的速报图价格从一千块到五千块不等。
  对于普通渔船来说没必要用这东西,纯粹是浪费钱,但对于龙头号这样的大船,当迟迟没有渔获的时候还是买海况速报图比较靠谱。
  敖沐阳带队以来还没有买过海况速报图,听了他的话敖文昌一愣。
  不过他熟悉流程,因为敖大国有时候带大龙头号出海就得购买海况速报图,受到船载电脑的限制,他们买的是小图,敖沐阳要买大图。
  海况速报图不是渔场图或者渔获指导图,它不能直接的告诉敖沐阳哪里有鱼,但可以告诉他足够大的面积海域内,哪里水温高、哪里水温低。
  海洋中多数鱼类是变温冷血动物,它们对水温的变化极为敏感,不同鱼类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不同季节,都有相应的适温范围。
  通过无线电,敖文昌报上账号,然后一份海况速报图通过卫星无线信号传达到了船载电脑上。
  这是龙头号另一个强大的地方,以前在大龙头号上购买海况速报图是很费劲的,敖文昌花钱买下后,图片传不到他们船上,而是传到村委会的电脑上,再让人通过无线电把资料读给船上的敖大国听。
  龙头号有卫星信号接收器,电脑上出现周边海域的水温图后,敖沐阳就立马看了起来。
  这张图片是红外探测器检测出来的,海面温度不同,红外辐射强度也不同,根据红外探测器受到的红外辐射值就可以确定海面的实际温度。
  我国发射了多个卫星来为农业和渔业服务,其中风云系列非常先进,它测出的水温与实测水温平均差值在高低零点零八摄氏度之间。
  图上颜色深浅不一致,颜色深的地方温度高,颜色比较灰的地方则是温度低。
  敖千文凑在一起研究这张图,他指了一个坐标道:“这里温度是十二度,在鲐鱼的索饵适温范围里面,去试试?”
  敖沐阳看了看,这个地方隔着他们位置不算很远,大概是五十公里的样子,龙头号全力奔驰只要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
  见此他便点点头道:“过去看看。”


第1244章 镶点小石斑
  在卫星指导下,渔船捕鱼就跟开了作弊器一样。
  船行到了目标海域后,他们确实碰上了一个鲐鱼群。
  现在还能挑三拣四吗?没说的,下网捕捞吧。
  当渔网收起来后,里面出现了好些肥硕的鲐鱼。
  鲐鱼价值不太高,所以捕捞到后大家伙也不太开心。
  看着落在船上活蹦乱跳的鲐鱼,敖沐阳摇头道:“现在科技太发达了,捕鱼不是技术活了,一切靠电脑就行。”
  “人类在追求的不就是这个吗?”敖文昌说道。
  敖沐阳继续摇头道:“难怪现在全球海洋资源一个劲的匮乏,哪怕各国都在搞禁渔期还是没用,有这么先进的技术做保障,捕鱼太简单了,鱼群没地方逃啊。”
  他一直为自己拥有的水下视野而得意,其实这真没什么,相比国家掌控的资源,他真是个小喽啰。
  当然,科技也不是无敌的,还是那句话,海况速报图能提供海面水温分布情况,但不能直接告诉船主哪里有什么鱼。
  捕捞了鲐鱼之后,敖沐阳就寻找海洋营养场,也就是冷暖水流交汇处,这样的地方在海图上很分明,因为上面有多处交叉线表示高低温在这里进行了交汇。
  找到坐标,龙头号又开了过去。
  漫长的三个小时后,他们抵达了海况速报上的营养场,已经有两艘渔船在这片海上游荡着了。
  还好两艘船互相隔着有段距离,隔着他们距离更远。
  看着远处的渔船,敖沐阳说道:“打开探鱼仪查一下,我跟老虎下水在周围找找,这一带应该有大鱼群。”
  敖沐鹏问道:“龙头,就在这边查吗?前面还有俩船,很容易打起来啊。”
  敖沐东斜睨他问道:“咋滴,怕了?”
  敖沐鹏涨红了脸:“我怕个锤子,我什么都不怕!”
  “你厉害,不怕娶不上媳妇吗?”敖沐东佩服的问道。
  敖沐鹏反应过来,问道:“要斗嘴吗?”
  敖沐东笑道:“要啊。”
  说完,他嘟起嘴凑了上去,吓得敖沐鹏赶紧往后退。
  敖沐阳下水爬上老虎身体,老虎尾巴一甩,在海里游荡起来。
  这片海域水很深,敖沐阳低头往下看,草草估计了一下得有上千米,因为即使他在水下视野好,俯瞰之下也看不到海底的情况。
  哪怕他下海几百次了,再看这样的深海还是会感到心里惴惴不安,其实水下活动真是很恐怖的。
  老虎可不怕,它吃了敖沐阳喂的金滴后立马一个猛子扎了下去。
  一条大鱼本来在缓缓游动着,老虎带起的海流就像水下飓风,吓得那大鱼赶紧没头没尾的乱钻。
  敖沐阳挺想抓这条鱼的,这是一条石斑鱼,身上带有黑色斑点,俗名叫黑点格子,学名叫镶点石斑鱼,是一种很高档的食用鱼。
  对付一条鱼不值当下网,而黑点格子这鱼的游泳能力很强,即使是老虎想要逮到它也不容易,更何况敖沐阳呢?
  老虎继续往下潜,敖沐阳努力看向四周,又看到了一些黑点格子,还没有巴掌大小的黑点格子。
  这些是镶点石斑鱼的幼鱼,实际上这种鱼到了成年后不会群居,而是独居,它们运动能力强、捕食能力也强,不需要群居。
  看到镶点石斑鱼的幼鱼群,敖沐阳来劲了。
  他立马拍了拍老虎的脑袋示意它上浮,然后给船上发信号让他们撒网。
  镶点石斑鱼价格很高,市场上卖的都是半养殖鱼,也就是在海里捕捞鱼苗然后进行人工养殖,养大以后去出售。
  还是那句话,成年的镶点石斑鱼游泳能力很强,要捕捞它们难度很大。而且它们还是独居的,这样捕捞就更费劲了,往往付出好些力气后才捕捞到一条鱼。
  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捕捞这种鱼的幼鱼合适,而且镶点石斑鱼的幼鱼生命力顽强,拖网捕捞到之后再放入船上的水仓中,还是能活好些天。
  这次捕捞镶点石斑鱼的幼鱼,老敖决定不用拖网了,龙头号上的拖网都是大网,撒下去一次再收起来怪不容易,他要放小船,撒网捕捞!
  镶点石斑鱼喜欢在水下二十米到二百米的深度上生活,它们的幼鱼则喜欢在浅水区生活,此时就在水下不深的区域,定点撒网就能捕上。
  敖沐阳回船上放小船拿渔网,看见敖沐东正在往身上抹着什么,表情夸张,周围的一行人都在笑。
  见此他纳闷,就问道:“东哥你在涂啥呢?”
  敖沐东愣了愣,然后咧开嘴笑了:“还能图啥呀,就哥几个凑一起图一乐呵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