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渔村-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敖沐阳头也不抬的说道:“过云彩而已,下个小雪花给咱们助助兴,没事,别瞎担心。对了,你见了雪不吃惊啊?在金陵见过雪?”
  鹿无遗不屑一笑:“不就是下雪吗?我在金陵见过的雪也不少……”
  “你那什么表情?”敖沐阳问道,“看不上我们红洋的雪?”
  “哪能啊。”鹿无遗顿时改了语气,“我是看不上金陵的雪,金陵现在那雪下的没劲,不够古典,没有什么六朝古都的味道……”
  渔船没有开远,先沿着近海转悠起来,敖沐阳打算去几个熟悉的地方瞧瞧,看看能不能捕上点虾蛄、海螺和生蚝上来。
  他还没有碰上虾蛄,倒是先发现了一些漂在海里的紫菜。
  确切来说是鹿无遗发现了这些紫菜,他就上蹦下跳的跑来找敖沐阳显摆:“姐夫,紫菜,快来看我找到了紫菜,咱们去捞点回来烤成海苔吃吧。”
  敖沐阳趴在船舷往下一看,海里真飘荡着些紫菜。
  于是他放了小船下去捞了好些上来,不过这可做不了海苔,船上没有烘烤机,靠锅子也能做海苔,但对火候掌控要求特别高,敖沐阳没有自信。
  他换了一种做法,把紫菜晒了晒后用热锅快速翻炒,这也是一种烤紫菜的做法。
  紫菜太鲜了,用不着用油用佐料,只要把它炒干了,那就能下饭做菜。
  炒熟透以后,敖沐阳往里撒了一把芝麻盐,大家伙各自端着饭碗往里头塞紫菜,一口米饭两片紫菜也是好味道。
  吃饱喝足,渔夫们各就各位,准备干活。
  但大龙头号沿着近海一路巡航,经过了几个熟悉的渔点位置,可敖沐阳去看了看,发现海里东西不多。
  毫无疑问,这些渔点位置已经暴露了,有其他渔船来捕捞过了,而且还下了狠手,拿虾蛄群分布海域来说,当初敖沐阳只是用手来捕捞了大个头的虾蛄,留下了很多小虾蛄。
  可是现在,小个头的也不多见了。
  这就是为什么渔船碰到鱼群后会花大力气捕捞,不是他们贪得无厌,而是大家伙都知道即使自己注意保护资源了,可其他渔船未必如此。
  大龙头号只好掉头往深海驶去,还好,他们的目标本来就在深海之中。
  船入深海,虎归山林。
  老虎那叫一个兴致勃勃,载着敖沐阳上下翻涌,无比亢奋。
  敖沐阳只好从它背上跳下去,先让它自己兴奋一会。
  大黄唇鱼能陪同它一起玩,可是相比之下,它们两个体型差距已经很大了,在老虎面前黄小弟真是个弟弟,而且还不是那种用手牵着的弟弟,而是用手握着的弟弟……
  不过好歹,大黄唇鱼游动速度快,能吸引老虎去追逐自己,这样二者在一起也能搞出些活动来。
  敖沐阳在海底漫游,他随意行走、随意放出一点金滴,想要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收获,结果,金滴放出之后,海底一块礁石动弹了!


第1135章 又怼了
  金滴引出了一条庞然大物!
  之前敖沐阳漂在海底没注意,他只当身边多有礁石,一块块此起彼伏、挤挤压压,就没有注意。
  但当金滴出现后,一块黑灰色礁石就触动起来,这是一条大鱼!
  身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嘴巴短而钝圆,口大,全身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出现之后陡然一个突刺,以极慢转为极快,飞冲上去后,一口吞掉了金滴!
  这个头,是真的大!
  敖沐阳身高有一米八,他漂在水里恰好跟鱼形成平行,以他的眼力劲能看出,这鱼不如自己长,但也不差多少了。
  龙趸,巨石斑鱼,俗名猪羔斑!
  他此前曾经碰到过这种石斑鱼,那还是他刚回村里不久的时候,另外随后老虎也给他捕获过一条龙趸,不过当时那条鱼死掉了,被将军给咬死了。
  作为石斑鱼的一种,龙趸价值比不上老鼠斑、东星斑之类名贵,可好歹是石斑鱼,它也算是珍贵海鱼。
  而且龙趸往往个头大,动辄能长到上百斤,甚至有人捕获过龙趸王,个头有四五百斤之巨。
  敖沐阳此时碰到的这条龙趸,就是一条大龙趸。
  这种鱼是底层肉食性鱼类,喜欢栖息在礁盘海域中,适应水压能力强,最深可以在60米之深的水下生存。
  它们以底栖甲壳类及小鱼小虾为食,但游泳速度不快,而爆发力强——这是因为特殊的身体构造。
  龙趸会以突袭方式来捕食,往往令猎物措手不及,比如它来捕食金滴,那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
  吃掉金滴,这龙趸把头缓缓的转向了敖沐阳。
  鱼是没有表情的,鱼眼中透露出来的目光也永远只有一股沉沉死气,所以被它盯上,敖沐阳心里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不过他不怕,跟虎鲸甚至抹香鲸接触的多了,这种弟弟不算什么。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在海里不孤单,他的保镖出现了。
  海流汹涌,波云激荡!
  一个巨大的阴影在它们上方盘旋,龙趸等鱼类的眼睛构造特殊,视野广阔,即使不用抬头它也发现了头顶上这霸王的身份,虎鲸!
  红洋本地很少见到虎鲸,这条龙趸此前也没有见过虎鲸,但这不妨碍它对海洋霸王产生畏惧之情。
  发现虎鲸后,龙趸顾不上去盯着敖沐阳,赶紧往礁石老窝里窜。
  可它游动速度慢,不动弹还好,这一动弹可是刺激到老虎了,老虎立马俯身,嗖的一下子冲到它身边,张开嘴就咬了上去:小老弟,你怎么回事?看见我跑什么?
  老虎动嘴太快,敖沐阳本来还想把这龙趸带回砖头岛渔船去养着,说不准能养育出个龙趸群来,开发个新的拳头产品。
  自从跟陆虎协议搞O2O生鲜平台后,他就对砖头岛的产值上心了,平台肯定要有专门为VIP客户设置的高档海鲜,那就得依靠砖头岛的养殖场了。
  他急忙给老虎做手势,可是已经晚了,老虎嘴巴上去了。
  龙趸没有被咬碎成两截,这得算它个头大、骨肉结实,但这一口也足够要了它的命,它的整个后背几乎被啃了下来……
  猩红的鱼血往外冒,龙趸挣扎起来。
  此时老虎终于明白了敖沐阳的意思,就没有再下口,而是摇头摆尾的跑了。
  敖沐阳看着这条大龙趸叹了口气,什么也别说了,过年倒是有主菜了。
  龙趸毕竟是珍品海鲜,甚至有些地方认为它是珍稀的斑鱼之王,原因是它的名字,这个与众不同的名字连发音都附带着与生俱来的霸气。
  当然也确实如此,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使得龙趸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昔日在代表高档宴席的粤潮菜席里,一条清蒸龙趸与龙虾、鱼翅地位均等,是经典的“富贵菜系”之一。
  敖沐阳等龙趸死后,用手掐着它的鱼嘴往海面游去。
  这鱼全身是宝贝,都不能浪费,连内脏都不能扔掉:鱼皮、鱼鳃和鱼扣并称为龙趸三宝,颈骨、鱼鳔、鱼肠、鱼翅和下巴是五大天王。
  他发出信号,大龙头号把龙趸给吊了上去。
  即使是常年出海的老渔民也很少能见到这样的大石斑鱼,纷纷上来拍照。
  敖千文拍过照片后感叹道:“可惜这条鱼的鱼背几乎脱落,大大影响了它的品相,否则把它拉到大酒店去,一公斤能卖两千块,这鱼不得有一百公斤?”
  “那必须有。”敖沐东上去拖起鱼头试了试,“至少一百二十公斤!”
  敖沐阳说道:“这鱼不卖,村里不是订了好多桌年夜饭吗?到时候上一道龙趸做菜,光这一道菜不得四五百块?”
  “那必须呀,野生大龙趸,多稀罕啊。”敖千文立马点头。
  因为鱼背已经被咬了,鱼血流出,敖沐阳就带人把这条大鱼给做了处理,他只把肚子剖开将鱼肠、鱼鳔等脏器给摘了下来,大鱼整体送入冰舱,并把后背伤口做掩盖,大年三十整个拖出来做菜,能给年夜饭上多一个噱头!
  大鱼有大鱼鳔,敖沐阳得一条手臂合抱才行,这是好东西,珍贵的鱼胶就是用鱼鳔做成的。
  当然巨石斑鱼的鱼鳔价值小,真正值钱的是黄唇鱼的鱼鳔,拿黄小弟来说,它的鱼鳔价值得三四百万之巨!
  石斑鱼的鱼胶胶质都不好,需要的泡发时间和炖煮时间比较长,营养价值也小,但好歹是鱼胶,总归有一些补性。
  敖沐阳准备把这个鱼胶炮制后给鹿执紫补身子,鱼胶有多种功效,不用说,滋阴补阳、壮气补血是没问题的。
  好长一会,大家伙都在讨论这条龙趸,敖千文猜测这鱼是养殖转野生的,红洋本地海域是没有龙趸的,但沿海一些养殖场养了不少龙趸。
  “以前孙北龙的渔场就有大龙趸,他一般养到四五十斤去供给大酒店,前段时间不是听说他的渔场被毁了吗?估计就是从渔场逃出来的。”
  “那不可能啊,这才多长时间,龙趸能长到这二百多斤?红洋海里没有龙趸,可咱们都走出这么远了,这又不是红洋了,碰上野生龙趸有什么奇怪的?”
  “晚上是不是就要吃龙趸了呀?”这是鹿无遗问的。
  敖沐阳亲切的回答道:“做梦。”


第1136章 秋刀与玉筋
  今天白天收获不佳,除了带上来一条大龙趸,另外就是一些小鱼群,零零散散,要是一直这样下去,这趟出海肯定是赔本的。
  但船上众人心里不慌,他们知道有敖沐阳带队,收获肯定不必愁。
  这次趁着海情好,渔船远离海岸进入了国家专属经济区海域,这边海洋深、海水清,水下洋流丰富,捕捞船少,鱼虾蟹资源也多。
  今天虽然风不大,可是白天过云彩、晚上有阴云,此时夜色比较黑。
  敖沐阳知道这片海域有秋刀鱼,他们之前还去扶桑海一带捕捞过,他特意看了洋流图,又去潜水看过了,然后找了一片海流相近的水域进行抛锚,这样晚上他们可以捕捞秋刀鱼。
  大灯全开,船侧亮如白昼,有强烈的光柱穿过海水照向海里,好像一把把雪白的利剑,异常壮丽。
  他之前潜水就看到过秋刀鱼的踪影,这样当雪亮的灯光出现后,就有秋刀鱼源源不断的跳出来。
  这些秋刀鱼比不了之前在扶桑海捕捞的那些,没有那么肥实,不过新鲜状态下,一样体型修长、光泽水润,卖相上佳。
  船上有小炉子,晚上的事不用老敖操心,敖大国和敖千文会带着大家伙忙活,他作为龙头可以去休息。
  他选择的休息方式就是吃夜宵,搬出小炉子在甲板,冬夜的海风呼呼吹着,很快炭块就红彤彤的了。
  鲜美的秋刀鱼用竹签穿透,然后放到炉子上慢慢炙烤就行。
  鹿无遗一脸不忍的说道:“姐夫,这鱼还活着啊你就给宰了,好歹是一条命,你还要吃了它,心里没有压力吗?”
  “没有,你有吗?你有就别吃了。”
  鹿无遗又说道:“姐夫,这煤炭烤的东西可不能多吃,有致癌作用,那啥,会导致胃癌和肠癌,很可怕啊。”
  “是啊,你别吃啊。”
  鹿无遗道:“那怎么可能,我当然得吃。”
  敖沐阳纳闷了:“既然如此,你问这么多干嘛?这不是废话吗?”
  鹿无遗说道:“不是啊,我最近有点胖,我觉得自己得少吃东西了,于是刚才就提出了点问题想打消自己吃夜宵的念头。”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没有任何卵用啊,来,姐夫,给我这串,这条鱼最肥,是不是还有鱼籽?我可喜欢吃鱼籽了。”
  “戏精!”
  晚上捞了秋刀鱼,第二天中午时分,敖沐阳在水下又碰到了一个大鱼群。
  鱼群中即使是大鱼也就跟筷子似的,顶多有10厘米的长度,呈青灰色,半透明;小的则跟牙签一样,通体乳白色,几乎透明或者半透明如奶条。
  它们浩浩荡荡的贴着水面游动,密密麻麻的让人头皮发紧。
  这是面条鱼,又叫玉筋鱼,是一种不贵但很好吃也很有营养价值的鱼类。
  敖沐阳把消息传递回去,小眼渔网放下,开始对鱼群展开截获。
  他回到船上的时候看到放下的渔网就摇头,道:“不行,网眼太小了,加一号吧。”
  敖大国满不在乎的说道:“嗨呀,龙头,面条鱼那么细,再加一号那就捞不到什么了,你不知道,这鱼可滑溜了,比泥鳅还滑溜哩。”
  “就是呀,龙头,得上小网,我知道你是觉得这绝户网不能用,但对面条鱼不要紧呀。面条鱼最多就能活个两三年,它们繁衍很快,咱们就是用绝户网也不会灭绝这族群。”
  敖沐阳摇头说不行,确实,这鱼的群体组成简单,群体最高仅为3龄,年度发生量有波动但不大。
  可是他看过一份资料介绍,因为近些年渔业上过度利用面条鱼的剩余群体以及对幼鱼的破坏,已导致了它们在北部及西部产卵场的发生量连年锐减。
  见他坚持,敖大国就指挥着换了渔网,他有些遗憾:“其实这面条鱼就是小的才好吃,裹上鸡蛋液一炸,哎呀,啧啧。”
  他咂咂嘴,敖沐东就笑:“行了,大国叔,小鹿快给你馋哭了。”
  鹿无遗怒道:“谁是小鹿,谁小啊?老子挺大的一个爷们,愣是让你们给叫成了孩子。对了,姐夫,待会午饭就吃炸面条鱼吗?”
  “吃炸孩子。”
  面条鱼是相当有意思的一种鱼,它们春秋冬三季栖息于近海沙底,喜欢潜伏于沙内,因为它们体型细长,故而不易发现,不易捕捞。
  但它们算是冷水性物种,夏季水温高到二十度,它们就不再进食,要么潜鱼沙内不动弹,要么就往远海深处迁徙,到了冬季水温降低,它们会重新回迁。
  现在敖沐阳碰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种群,渔网撒上去,捞上来的时候里面全是半透明的细长小鱼在扭动,看起来有点渗人。
  不过再渗人也抵不上它们好吃,看到面条鱼上船,渔民还是颇为高兴。
  敖沐阳觉得有点遗憾,要是可以,他想把这些鱼转移到自己渔场去。
  面条鱼也就是玉筋鱼作为一种小型鱼种,它们生物量大而集中,属于浮游动物食性,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的底层,它既是大鱼小鱼无法利用的一些环境生物资源的收集者,又是诸多大、中型鱼类的重要饵料。
  要是渔场再有上一大群的面条鱼,那真是完美了。
  可惜这位置隔着砖头岛太远,把这些鱼拖过去不现实。
  这种情况下,他就忍不住的想,要是自己再有一艘活体鱼运输船就好了,把一些鱼捕捞上去运输到渔场去。
  活体鱼运输船造假颇高,一艘船得上千万。
  敖沐阳迟早得买,因为砖头岛渔场一旦开始大量产出,就得进行鱼苗的大量补给,光靠鱼群自然繁衍就不够了。
  依旧是出海两天,大龙头号进行返航。
  按照大家伙的意思,冰舱还没有装满,应该继续留在海上干活,否则一来一回的油费可就浪费了。
  敖沐阳却是根据海情来制定的返程计划,他们现在处于深海之中,隔着陆地太远,一场大风到来就危险了。
  如果是抗风浪更强的龙头号,他倒是愿意继续在海上转两天,但大龙头号不行,父母的遭遇是能让他记一辈子的教训,这满船老少爷们可是好些家庭的支柱。


第1137章 鱼羊鲜
  渔船早点回去也好,腊月的中下旬活动多,每年到了这时候,渔民们家家户户就开始收拾着吃大餐。
  作为村长,敖沐阳每年这半个多月都会胖几斤,不过不要紧,鹿执紫会想办法逼着他减下去的。
  下午他们回家,敖沐东就喊了:“今晚都去我家啊,我刚才接我爹电话,他在镇上买了个羊,今晚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