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渔村-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锅汤小火熬了一个下午,到了吃完饭的时候,敖沐阳一开锅,一股浓郁的香味随着海风在船舱里飘得到处都是。
“这香味,厉害。”敖大国夸赞道。
他们抛锚,又有一艘船开了过来,上面也挂着五星红旗。
敖沐阳出去交流了一下,对方也是东北渔船。
断断续续的,到了入夜时分,他们周围出现了五艘船,浪里汉子号也到了这边来抛锚停泊。
敖沐阳很纳闷,他们出来不是一天了,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多船停靠在一起。
不过所有的船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船顶都飘荡着一面五星红旗。
敖大国谨慎,问道:“龙头,会不会有事?咱们最好多个心眼。”
敖沐阳道:“让弟兄们小心点,值班的带着将军,晚上有将军在,即使他们手里有枪咱们也不怕。”
听到两人对话,敖千文说道:“龙头,大国,我觉得你们是多虑了,远海捕捞要是碰到同胞的船,大家伙都愿意停靠在一起,也算是互相有个照应。”
“之前怎么没有人来跟咱们照应?”敖大国问道。
敖千文指了指船顶道:“之前咱们也没挂国旗呀。”
他们正聊着,无线电响了:“喂喂,敖沐阳在吗?我是阎老西,一起来俺们船上喝个酒怎么样?”
第305章 吃酒
接到邀请,敖沐阳带上敖千莱、敖沐东、敖千磐划着船过去了,一起上了浪里汉子号。
上船之前,敖大国等人有些担心,怕对方耍什么花招。
上船之后,敖沐阳心里倒是稳当了几分,阎老西的这艘渔船收拾的干干净净,上面网具笼子摆放整齐有规矩,一看就是正儿八经的渔人。
除了他们,另外几艘船上也来了人。
这艘船不像大龙头号那么先进、那么发达,没有专门的厨房和食堂,阎老西带人收拾出来一间舱房,在里面撑起了桌子、摆开了菜肴。
船头他们还放了个烧烤架,有人在那里翻烤着,这烧烤架是自己DIY做出来的,个头很大,得有两米长,上面摆满了大串小串,一个汉子翻烤的劲头十足。
阎老西看到敖沐阳高兴的招手,拉着他进了船舱,里面坐着十来个人,听口音来自天南海北,多是东北人,但也有南方人。
敖沐阳和他们握手做了自我介绍,这些人来自另外几艘船,阎老西很热情的将他们叫到了一起。
大家互不认识,身在茫茫海上,还是公海之上,多少都有些提防。
阎老西似乎看不到这点,依然在一个劲的热情招呼大家。
众人围着几张桌子拼起来的大桌坐下,他挨个倒酒,高兴的笑道:“相逢就是有缘,咱们哥们在国内没碰上结果在外面的海上给碰到了,这可不是一般的缘分,来,举杯子,大家随自己的量,我先干了。”
说完,他一口将酒焖了下去。
说实话,船上不止敖沐阳自己担心酒有问题,他们怕阎老西在酒里下药设计自己。
但这酒是从同一个壶里倒出来的,阎老西自己干了下去,那说明这酒没问题。
其他人敞开心扉,推杯换盏的喝了起来。不过大家还是心怀戒备,喝起酒来都是小口小口的抿着。
很快,一把把烧烤送了上来,阎老西笑道:“来来来,弟兄们,尝尝俺们的东北烧烤,这味道不是吹啊,别的地方你们吃不着。”
烤羊肉、烤辣椒、烤大蒜、烤饼、烤鱿鱼、烤鲳鱼、烤茄子、烤豆角、烤韭菜、烤白菜、烤鸡脖子、烤鸡肉串、烤掌中宝、烤鸡翅,还有大个的烤猪蹄子,样式繁多。
最多的还是烤肉串,散发着浓烈孜然味、辣椒味烤的金黄油汪汪的肉串一上来,众人的食欲顿时来了。
敖沐阳拿了个烤玉米,他啃了一口后点头:“嗯,好吃。”
玉米烤的也是油汪汪,香味十足。
听到他的夸赞,阎老西笑的脸色发红:“是不是呀?俺们东北的烧烤好吃吧?那不瞎掰呼,这是有秘方的。”
敖沐阳道:“这烤玉米外面有一层鸡油吧?”
阎老西竖起大拇指道:“兄弟行家呀,对,不瞒你们,俺们那里的烧烤配料里有三样是关键,就是蒜蓉辣酱、酱油和鸡油,火候不同的时候刷上不同的料,味道就有千差万别!”
平安星光号的船长郑细良刚要去拿烧烤,听了两人的话他的手又收了回去,愣愣的问道:“这烧烤刷机油?这还能吃吗?”
阎老西塞给他几根烤掌中宝,道:“那可不咋滴,绝对好吃,不加鸡油味道就差点事了,你吃这个,香的很啊。”
郑细良还是犹豫,其他人当他不喜欢吃烧烤,阎老西后面不再劝他,而是和其他人碰杯喝了起来。
聊天中敖沐阳知道,阎老西经常出国境线进行深海捕捞,最远还去过北冰洋。
敖沐阳敬他一杯酒,道:“阎老哥,你这有点厉害了,捕个鱼出去这么远,不危险吗?”
阎老西干掉杯中酒,脸上少有的露出愁容:“危险呀,可有什么办法?家门口的鱼虾蟹都被捕捞的干干净净,要赚钱要养家糊口,家里有俩小子上着大学,没办法,必须得出去冒险呀!”
加上浪里汉子号,这里的人一共来自六艘船,其中来捕捞雪蟹的就有四艘。
得知他们都是来捕雪蟹的,阎老西便忍不住的笑:“你们是不是都是第一次来这边?哈哈,捕捞雪蟹,这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
“什么意思啊老哥?”同是东北人的苏鹏程问道。
阎老西擦了擦嘴巴,道:“还能啥意思?来这边捕捞雪蟹就是个骗局,就你们菜鸟会信,来这里转两趟,没人会继续捕捞雪蟹,这玩意儿太难捕捞了,你们来了几天,捕到几只雪蟹啦?”
其他三艘船上的人纷纷露出沮丧表情,显然,他们收获不佳。
敖沐阳脸上的沮丧表情更清晰,他不是在演戏,而是目前来说,他们的收获更是不如预期。
阎老西说道:“就当买个教训,你们要是带着渔网,还是赶紧换目标吧,这边的乌贼章鱼不错,运气好也能碰到三文鱼群,但雪蟹?”
他摇了摇头,“这东西跟养殖似的,要记住固定坐标,一年到头要关注蟹群的动态。你们也别失望,不是你们没本事,是雪蟹真的太难捕捞啦,在这边能捕到雪蟹的,大多是东边的鬼子,咱们国内的船没几艘能捕到的。”
借着酒兴,他的话多了起来:“雪蟹这玩意儿太值钱,每个蟹群的位置坐标都是绝密,鬼子甚至把这玩意儿当传家宝的!”
“知道吗?在东瀛的海鲜市场,就有人拍卖蟹群位置坐标的买卖,他们是下了大心思来研究这玩意儿的,这点咱们确实不如他们。”
在闯荡北太平洋的经验上,阎老西一个人比他们合起来还要多。
他后面也说了请大家一起喝酒的原因,就是为了结交一个善缘,这边公海资源丰沛,多国渔船出没其中,关系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容易惹到人。
阎老西的目的是大家都是中国人,出门靠朋友,几条船要拧成一股绳,谁要是遇到麻烦,只要不是自己故意惹事,那其他人最好去帮一把。
众人点头答应,吃饱喝足,阎老西送他们回到自己船上,临走的时候还各自给包了一份礼物,不算厚重,人情却不轻。
第306章 海上风云
阎老西的话是经验之谈,敖沐阳把雪蟹捕捞这工作想的太简单了。
此后一天,渔船在海上飘荡,先后下了十多波的笼子,却一无所获。
敖沐阳多次潜入海里,可没有老虎这个座驾,他在海里转移速度不够快,能够巡视的区域也小,迟迟没有发现雪蟹的踪影。
有句话叫坐井观天,这话就适用于他,以前他在红洋也能看到大海,也出海捕捞,也总是会说海洋浩瀚无边之类的话。
可是真的来到这样的远海区域,才知道海洋多么广袤!
光是说海底吧,红洋的海底地形还比较复杂,几百亩的海域就有不同地形出现,这里不同了,可能浩浩荡荡几百平方公里的海底都是一样的地形。
敖沐阳遇到过一片海底,一望无际全是沙层,他乘船开出去上百公里了,再潜下去入目所及,依然是到处海沙……
这让人很绝望,这种环境下在海底潜伏时间过长,会让人心神恍惚,很容易精神疲惫。
他现在精力很充沛,只要不晕船,在船上干个一天一夜都不带疲惫的,可是在这种海底不行,在下面待个一两小时,他就觉得身心俱疲。
连续两天多的时间没有收获,船员们因为先前丰收而带来的喜悦感已经很淡了,一些脾气不好的开始着急。
傍晚,眼看一天时间又结束了,敖沐东来找他,道:“龙头,不行咱们返程吧?这活咱们没经验,留在这里烧油太厉害,看这样不像是能找到蟹群呀。”
他们谈话之间,又有一座蟹笼被拉了上来。
这次蟹笼不是密集分布的,而是散落海底,目的是尽量铺开,尽量有机会去碰到蟹群。
敖沐阳知道这没用,这边海下什么都没有。
果然,随着蟹笼出水,叹气声接二连三的想起。
见此他拍了拍敖沐东的肩膀示意他耐心点,然后说道:“行了天色不早了,不放笼子了,大家伙准备准备,晚上一起打个牌。”
敖沐兵无精打采的说道:“出来就收获了一批螃蟹,哪有心情去打牌呀。”
敖沐阳笑道:“行了,咱们有收获不错了,昨天我去喝酒,东子知道,其他三艘船也是来捕捞雪蟹的,他们现在还空着船呢。”
敖大国从驾驶室走出来,感叹道:“唉,这远洋捕捞的日子真不好过,还以为远海遍地是钱呢。”
敖沐阳比较乐观,道:“行了,咱们运气很好了,一是已经有了收获,二是咱们出来这些天的天气都好的很,否则就咱们这船能出这么远?”
他有心想缓和大家焦虑的情绪,所以挑起话题后,就跟众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正聊着天,回到驾驶室不久的敖大国探出头来喊道:“龙头,快过来,有人找你,有同胞遇到麻烦了。”
敖沐阳走进船舱,无线电里一片混乱。
昨天六艘船约在了一个无线电频率上,互相进行沟通,特别是雪蟹捕捞船,他们之间沟通更多。
毕竟海洋这么广袤,大家要是不进行沟通,很容易重复别人扫过的海域,白白浪费时间、力气和柴油。
“……干他们吧。”
“鬼子欺负人啊这是,这海是公海,是他们家的啊?”
“我这边正在过去,咱们隔着不远,老郑别怕……”
无线电的通话信号不太好,大家又都在嚷嚷,搞得一时之间有些乱。
敖沐阳拿起话筒问道:“怎么了?”
敖大国说道:“郑细良的平安星光号遇到麻烦了,好像他的船被鬼子给撞了一下,鬼子在威胁他。”
昨天刚喝了酒,今天就出事了,敖沐阳不得不感叹这生活简直是处处有惊喜。
大家一起喝酒的时候都把胸膛拍的梆梆响,说是同胞在外互相照顾,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有人遇到难处了,他们不能不管不顾。
于是,敖沐阳要了坐标,在GPS上定位后也开了过去。
路上无线电依然一片吵闹,阎老西吼了一嗓子:“都行了都行了,定位后一起过去看看,老郑你说说到底咋回事?”
郑细良的粤式普通话响了起来,他委屈的说道:“他们就是欺负人嘛,下午我到了这边下笼子,想看看水下有没有蟹群,结果刚才回来发现笼子都被人给捞上来了……”
“鬼子捞的吗?”有人问道。
郑细良说道:“对,我过来的时候他们还在捞我的蟹笼,于是我急了,就问他们想干嘛,可沟通不了,他们后来就撞了我的船。”
又有人说道:“你是不是在人家地盘上下了笼子?”
阎老西道:“这海没主人,什么人家地盘,这边谁的地盘也不是!”
郑细良着急道:“我是守规矩的嘛,你们知道,我真的守规矩嘛,我下蟹笼的时候,这边肯定没有浮标的,没有人下网的!”
“这就是找事了,不过老郑你也是,下了蟹笼你不留在这边守着?”
郑细良唉声叹气:“怎么守着呀?我这出来十天了,烧了几万块的柴油,可是收获呢?唉,我只能广撒网,尽量扩大范围碰运气,守不过来呀。”
听到这里,敖大国摇头:“这伙计真是心大,找不到蟹群也不能拿蟹笼冒险,一套蟹笼也得上万块呢。”
大龙头号一路乘风破浪,双方距离不算很远,一个多小时后,眼看要日落西山,平安星光号上的猎猎红旗终于出现在敖沐阳的视野中。
他拿着望远站在船头看,远处海面很热闹,五六艘大船聚集在一起。
这里面有两艘挂的是膏药旗,另外有一艘挂的是太极旗,显然是南高丽的船。
见此敖沐阳奇怪了,问道:“怎么还有南高丽的船?他们是哪边的还是来看热闹的?”
阎老西的声音响起:“咱们这边的,我喊来的。”
敖沐阳大吃一惊:“阎老哥你这人脉很广啊。”
阎老西笑道:“你们要是懂韩语,路上碰到高丽船一定要喊上他们,不用多说,就说鬼子在找事,他们肯定愿意帮忙。”
中韩友谊靠东瀛,中日韩三国的关系错综复杂,互相之间皆为对手、互相之间看不起。
但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高丽的渔船不喜欢中国渔民,也同样讨厌鬼子,所以要是中日双方有矛盾,谁去找他们都可以将之争取为盟友。
第307章 包围圈
看到自己一方船更多,敖大国松了口气,道:“鬼子要是识相,今天打不起来。”
中国船只一方已经占据绝对优势,这样东瀛一方的渔船应该会退步。
这样,敖沐阳在无线电里说了一声,就没有继续往前开,而是留在远处来观察。
观察了一会,他看出事来了,东瀛渔船也不是一盘散沙,他们这边船多,人家船也不少,只是相隔距离远,过来的速度慢。
随着时间流逝,黑夜降临的时候,一艘又一艘飘扬着膏药旗渔船到来了。
东瀛一方似乎做好了干架准备,他们渔船到来的渔船数量多,而且是从四方展开包绕,将对峙的双方一起包抄住了。
敖沐阳最先发现了这一幕,他赶紧通知了郑细良和阎喜来等人。
看到东瀛渔船包绕而来,阎喜来大怒,道:“大家赶紧喊人,让咱们的船都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吃定咱们了呀?”
他们一方渔船也不少,昨晚就有六艘,阎喜来还结交了其他人,先前他们以为鬼子渔船只有两艘,一些准备来支援的船便中途转向,没有继续开过来。
这是一个包围圈,东瀛渔民们像是故意设下了这么个陷阱,随着外围渔船一起出现,对峙的两艘渔船忽然发难。
大龙头号在外围没有进去,敖沐阳拿着望远镜随时关注里面的情况。
晚上视野不太好,他看到东瀛两艘渔船上突然灯光大亮,随即听到无线电里响起惊怒交加的吼声:
“操他妈,鬼子船上有水炮……”
“老郑你快点转头,别那么靠前……”
“我船上也有水炮,开水炮!”
因为中国的武器管制力度大,渔船一般不会安装什么武器,只有一些有关系且经常往大西洋、印度洋等治安状况糟糕的海域跑的船上才会安装。
东瀛一方两艘船上都有水炮,中方五艘船在那里对峙,却只有阎老西一艘船上有水炮,火力上他们处于绝对劣势。
听到对方动用水炮,敖大国顿时急了,道:“龙头,这事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