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人间摆地摊[美食]-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错了!叶老板,我以后再也不嫌你贵了!”
叶夭看到网上还一直在讨论着,热度丝毫不减。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在讨论高端中餐到底在外面受不受欢迎,甚至延伸到中餐到底是不是健康时,她想了想,拿起了手机,用夜宵摊的号发了一条微博。
“1。 我就是伊莲娜,伊莲娜的餐厅就是我开的;2。 已有男朋友,所以不要牵扯其他人;3。 随便讨论没问题,但别谩骂,被我发现了直接发律师函;4。 目前不接受媒体采访,也请勿打扰我们的正常营业;5。 中餐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某些人的自信心。任何一种饮食文化都有它的高明之处,而中餐是我个人认为最博大精深的菜系,不接受反驳。”
干净利落的发完,叶夭就关掉了微博,不再看这些讨论,在家悠哉悠哉的过了一天。
既然记者们不再那么紧盯着了,她就通知杜望准备开摊了。到时候如果还有捣乱的,就可以让他体会体会噩梦一日游。
这时候,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喂,请问是叶小姐吗?我们是《残酷厨房》节目组的。之前周庆春大师给我们推荐了您,想邀请您作为我们《残酷厨房》的评委。”
叶夭:“是,我记得。”
“嗯嗯,如果您确定下来的话,我让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和您对接,有一些合同和流程方面的细节需要和您确认。”
“没问题,你让他加我微信就好了。”
放下电话,叶夭一挑眉。这个厨艺大赛的节目组,这么久都没联系她,而在自己伊莲娜的身份被曝光之后立刻就来了电话,肯定不是凑巧。估计他们之前是觉得即使有周庆春的推荐,一个夜宵摊老板做评委也根本不能服众,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她并无任何恼意,这样的做法和考量是很实际的,完全可以理解。
工作人员很快就加了她的微信,很热情的一个小姑娘。聊了几句后就把合同范本和资料都发了过来。
《残酷厨房》的原身是一档厨艺比赛,做得很专业但是收视率却一点都不行——没人愿意单纯看一群长相普通的厨师在厨房里默默的做菜,只有业内人会关注。这显然不符合节目组的初衷。因此,这一季他们打算给这个比赛来个改头换面,不仅引入了真人秀的概念,而且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残酷赛制。为了专业性,又请了周庆春、马均明和文澜这样的顶尖厨艺泰斗来坐镇。叶夭的爆红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天降流量,几乎是手忙脚乱的联系上了她,并在心中庆幸还好没有事先就一口回绝周庆春。
等到工作人员带着叶夭签名的合同从随城飞了回来,节目组这才松了一口气,立刻在微博上发布了这个消息。
《残酷厨房》本来就是一档无人问津的节目,这个消息一发布,立刻有叶夭和夜宵摊的粉丝寻过来点赞留言,倒是掀起了小小的热度,让节目组喜不胜喜。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眼下,叶夭刚恢复夜宵摊的营业。
闻讯而来的食客几乎将小广场塞满了,几乎是重现了十一假期时的人流。杜望在发放了三百个号码牌之后就不再外发,并且开始劝退还在等待的客人。
“今天号码已经全部取完了,大家先回去吧。下次再来。”
他和小幽轮流喊话,在声音中加入了扩音的法术,并不用嘶喊,但一开口就能覆盖全场,并且让场中的人开始安静下来。
“今天不再发了吗?”有食客不甘心的问。
“最起码要等这波消化完哦,就算有人中途离开,也要等两三个小时。”
没有领到号码牌的人只能失望的离开,有的直接走掉,有的停留在别的摊子前,让老板们都喜笑颜开,觉得当时决定挨着夜宵摊做生意实在是太机智了。
“到底是谁把叶老板发到网上的!生气!我都感觉自己快要吃不到夜宵摊了!”有老食客愤愤不平的拍了一张排队的盛况,发到微博上抱怨,获得点赞无数。
杜望紧急的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信息,表示今天的号码牌已经发完,大家可以不用再过来了。虽然知道没法让所有人都看到,但最起码还是能劝退部分继续想要前来的。
叶夭今天还是戴了口罩。她明显的发现大家停留在她脸上的时间多了很多,而且拿着手机拍照的人更多了。还有女生拿到餐之后,扭捏的对她表白:“叶老板,我好喜欢你啊!”
叶夭:“……谢谢。”
几个小女生的害羞的跑走了。然后她们后面跟着的是几个年轻的男孩子。
“叶老板,我们也很喜欢你。”
叶夭:“……谢谢。不过我有男朋友了。”
心累!
好在这样的盛况在一个礼拜后开始慢慢的消失,虽然等待的食客比之前最起码翻了一倍,叶夭也把打烊的时间从半夜一点半左右推迟到了两点半,但看看荷包的进账,她觉得也能接受。
来吃的食客里头,除了普通人之外,还有很多是美食记者和美食家。一时之间在微博上和各种媒体上冒出来很多关于夜宵摊的美食评论,基本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个别甚至是狂热的赞赏。
“的确是很不错!”坐着吃的食客中有一位年轻人赞叹道。
在他旁边的是一个有点微胖还留着胡子的中年人,摇摇头:“这可不单单是不错,简直优秀得过分了!”
他们点了两份羊肉汤,桌上还摆着炒粉和蟹粉捞面。
“老板用的应该是冰碴驹利,天山上的山羊,只有这个季节能吃得到。再过一两个月吃都比不上这时候的嫩。我每年都会飞北疆去吃一趟,没想到却在这么个夜宵摊上吃到了。”中年人感叹道。
“虽然卖得不便宜,但人家食材也是实打实的好,成本很高。”
“那这次就定这家了?”年轻人问。
“能拍到当然好!”中年人有些愁,“不过老板说了好像不接受采访,不一定能拍到。”
“您和侯导不是认识吗?”年轻人给他出主意,“我听说她在侯导的电影里演了一角色,看样子和侯导也是认识的。您不如让侯导帮帮忙?”
中年人眼睛一亮:“对呀!可以让侯灿明帮我问问。”
第二天,叶夭就收到了侯灿明的电话。
“您是说有一个美食纪录片想要来拍我?”
第126章 摄制组
“我那朋友叫穆成; 他那纪录片,拍的就是各个城市的夜宵,名字就叫‘夜宵江湖’。”侯灿明向她说明情况; “第一季还挺受欢迎的,现在正在拍摄第二季,据说他们之前给你发过私信,不过你没回。”
“我平时很少看私信。”叶夭承认。
“穆成这两天应该是去了随城; 他在和我嘚瑟; 吃到了你摊子上的羊肉汤。”侯灿明语带羡慕,“这要不是我在忙着拍戏,轮得到他老小子在我面前显摆?”
叶夭失笑安慰他:“羊肉汤能卖到过年; 不急。”
“那可太好了; 我是北方人,一到冬天就好这口。”侯灿明转到纪录片那事儿上:“穆成拍纪录片的水平还可以,叶老板你可以考虑一下。不过如果不愿意的话也没关系; 我来替你回绝他就好。”
叶夭沉吟了一下; 爽快的答应了下来:“没事; 既然是美食纪录片的话,我倒是没什么意见。你就和他说我答应了; 随时都可以来拍。”
侯灿明高兴的应下了。
《夜宵江湖》摄制组的动作十分快,立刻就有工作人员联系上了叶夭,拉了个群; 对了一下流程; 穆成就亲自带着摄像上门了。和叶夭参加过的电影拍摄不一样; 纪录片的拍摄相对比较简单,他们加起来都只有四个在现场的工作人员。
“您就按照平时的工作正常来准备就好了,没有剧本也不用特意准备什么; 我们的工作只是跟在您的身边记录。然后可能会穿插一些访谈,也会用自然的形式来呈现。”穆成叮嘱叶夭。他就是之前那位微胖还留着胡子的中年人,一看挺文艺,但干起活来却利索得很。
叶夭点点头:“那没问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也随便问。”
她在答应了侯灿明之后就补了一下《夜宵江湖》的第一季,只有四集,每一集拍一个城市。穆成把镜头聚焦在那些喧闹熙攘的夜宵街,但也没有错过隐藏在胡同和小巷子里的小摊子,讲述美食的时候也充满了人文关怀。他的风格娓娓道来,也没有让人反感的说教,叶夭还挺喜欢,因此也愿意极力配合他们的工作。
“现在就有个问题。”穆成环顾了一下叶宅,他现在正在叶宅的花园里坐着,吹着不疾不徐的风晒着太阳,惬意到都不想提接下来的拍摄了,“我们都知道,你在意大利的时候开的是人均几千上万的高级餐厅,但为什么会到国内后反而会选择去开一家夜宵摊呢?”
叶夭当然不能告诉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当时真没钱了,多没排面。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因为回国还没想清楚要干什么,然后去逛随城这边的夜宵街,发现很有意思。你知道,在欧洲的话晚上除了去酒吧喝酒,其实都没有像这么热闹的地方。”叶夭决定只告诉他这一部分的原因,“我就想着摆个夜宵摊先玩一段时间,没想到摆着摆着觉得还挺好玩的。”
“所以有可能当你觉得不好玩的时候,这家夜宵摊就不会再存在了?”穆成很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
叶夭愣了一下,然后承认:“这么说也对。我其实是比较随性的一个人。当时在意大利开的餐厅,也就开了三年不到的时间。”
“据我所知有很多欧洲那边的食客还在苦苦的等你回去。”穆成笑道。
当叶夭就是伊莲娜的消息在国内的微博上成为热搜的时候,有人特意去国外的社媒上收集了伊莲娜的消息,甚至还询问了一些博主对于伊莲娜的印象。于是伊莲娜已经回到了华国这个消息就开始在她的食客圈中小范围的传开了。
“其实这几天就陆陆续续有人从欧洲飞过来。”叶夭想起这几天摊子上明显多了些西方人的面孔,有的还略为眼熟,“不过我估计他们不会太适应这种就餐环境。人太多了。”
穆成想到欧洲的高级餐厅一般采取预约制,再想想夜宵摊上排队的盛景,也不禁笑了起来。
“做高级餐厅和做夜宵摊,哪个更累?”
叶夭很认真的想了一下;“都很累,但是是不一样的累法。做高级餐厅的时候,你面对的是世界上最挑剔的一群食客,他们见多识广,对一些食材的理解可能比你都还要更加深入。所以只有时刻维持在最饱满的状态,保持自己的创新度,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才可以震住他们。夜宵摊的话,菜式相对比较简单,也不是那么的有难度。但是流量太大了!导致你的重复性的工作量也会变得很大。品控的一致性也会是个问题。”
穆成紧跟着问:“那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叶夭笑起来,有点小得意,“我比较懒,所以把很多工作都做在了前面。比如提前把食材制作成半成品,包括之前做小龙虾的时候,卤汁都已经全部煮好了然后按份再分好带过去。”
“那可以去看看你的这个工作间吗?”
“当然。”
既然是拍摄日常,那自然不可能一直坐在家里聊天。叶夭和杜望带着摄制组先去了被他们一直用来充当后厨的小院子。王阿婆每天中午起,会和另外几位阿姨,在这边准备晚上需要用的食材。
摄像师进入到了工作状态,开始在不同的角度取景。
穆成看到了那锅正在炖的羊肉,立刻回想起了那天在夜宵摊上喝到的那碗羊肉汤的惊喜感:“你知道吗?我在北疆以外的餐厅,很少吃得到这么地道的冰碴驹俐。”
“我们是和北疆的哈萨克牧民定的,每天两只,发最快的航空件,保证送过来的时候是绝对新鲜的。”要是不新鲜,就把给云生的额外口粮给永久扣除!
“所以食材就用得很奢侈。”穆成感慨道。
叶夭点头,同意这个说法:“我做夜宵摊,其实和之前做高级餐厅的时候是一样的思路,就是一定要用新鲜的食材,然后原产地。并不是说,我做了一个更便宜的东西,就要放低自己的要求。当然,除了这个原则之外,在其他的等级方面会有一些妥协——比如之前做蒜蓉粉丝蒸扇贝,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选择挪威的大扇贝,但现在要充分考虑到定价和性价比,所以最终选择的是国内最好的连市的扇贝。还有生蚝,接下来我们会推出炭烤生蚝,我惯用的其实是法国吉娜朵生蚝,但现在就会选择用乳山生蚝。”
考虑到蟹马上就要过季,叶夭必须找到另一个可以代替它的,时令的、价格相当的东西。这个时候,生蚝就进入到了她的视线范围。不管是名流还是平民,都爱的一种美食!做法也非常适合夜宵摊。
穆成有点惊喜:“新品吗?什么时候会推出?”
“应该就是这两天,明天就会有一批乳山的生蚝送过来。”
那太好了!穆成算是资深生蚝爱好者,他算了算,明后天他肯定还留在这边拍摄,可以赶得上!工作和美食两不误,美好!
小院子里的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羊肉汤在汤桶里翻滚着冒着热气和香气,另一边在炖着的是陈皮红豆沙;而阿姨们也在勤勤恳恳的剥蟹黄、洗羊排,晒粉。穆成暗中观察了一下她们,衣着整洁,手指干净,戴着口罩。看她们非常习惯的样子,应该不是因为今天有拍摄就临时起意。而且阿姨们精神状态都很好,一边工作一边愉快的小声聊天,看样子对这份工作是很满意的。
叶夭看了看时间:“下午我要去乡下一趟,你们是在这里拍还是跟着我过去?”
“去干什么?”
“也是去工作。我在乡下定了一间火塘,用来熏腊肉和腊肠之类,今天要过去看一下。”
穆成眼睛一亮:“走,跟你走。这边可以明天再来拍。”
摄制组自己有车,叶夭很高兴的跟着他们的车走了,本来她是要打车去的。该买一辆车了,让杜望考个驾照先,她暗暗的想。毕竟市区里也不能总是传送来传送去,被人看到还好说,被摄像头拍到的话就比较麻烦。
“随城好像是有做烟熏腊肉的传统?”穆成在车上和她聊天。
“对,一到冬天就要做。不做感觉这个冬天这个年就白过了。”
“不过我看你的资料,你应该是在国外长大的,对这个传统也很熟悉或者说是很在行吗?”他有点疑惑的问。
“耳濡目染吧。”叶夭镇定的回答,自从唐祁风说她之前露馅很多之后她开口就谨慎了很多,务求周全:“我妈从小就和我说这个,然后我家那会儿住在欧洲农村,地方很大,自己在家弄了个火塘,也熏腊肉。你知道,那边其实也有熏火腿的传统。所以我也是吃腊味长大的。”
这时候车停了下来,叶夭不给他继续发问的机会,拉开车门。
“到了。”
穆成一下车,走进那个院子,顿时吸了一口凉气,哟呵,好家伙!满满当当的肉!
第127章 熏腊肉
随城虽然不是北方; 但一到冬季,气温也会降到零度以下,而且冬季还时常遇上阴雨天; 潮湿阴冷得简直不像在人间。因此,在以前没有楼房的时候,随城人家不管是有钱与否,家里都会有一间房拿来做火塘。在地上挖一个浅浅的坑; 把木柴放在坑里燃起火焰; 遇到实在天冷的时候,旁边再放一点红薯干之类的小零食,火上架一个大铁壶烧水喝; 一家人就在火塘里围坐; 从早到晚。
也因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