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谋天下-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路上,一边是沙漠戈壁,一边则是水美草肥,长着千百年都不死的胡杨林,密集的胡杨林跟流水,也为络绎不绝的商队提供了晚上休憩的绝佳场所。
不时的会远远看见,一队队商旅之间来回奔走的小孩儿跟一些护卫犬,而这一路上,自然就成了白起欺凌的对象,花孟兜里本来就不多的银子,已经全部赔光了。
部队的身后,远远的也缀着好几个商队,派人过去打听,才知道,如今这三条西行的道路,并没有处于绝对的安全范畴,依然会有一些游牧民族充当盗贼,来抢劫商旅。
但好在,这几年已经为数不多,加上每一条路上都有唐军日夜游弋,保护着这三条重要的商旅通道,抢劫之事只是偶有发生。
商旅对于唐军并没有害怕,望着那硕大的旌旗,每一队经过的商旅都会主动打招呼,甚至还会拿出一些小玩意儿犒劳唐军将士。
李弘并不认为这些有何不妥,所以也懒的管,任由经过的商队与将士们攀谈。
这对于大唐来说是好事儿,毕竟唐军如果能够成为这里唯一的保护伞,那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认同大唐对这里的统治,同时也削弱有异心的部族造反的可行性。
龟兹城远远在望,如同那疏勒城一样,成了西域的象征,灰色的墙体静静的矗立在那里,看起来就像是一头巨兽趴伏在那里,给人一种雄厚、伟岸、磅礴巍峨的气势。
经过一夜的休整,李弘便于第二日,在桓彦范与薛仁贵部将的护送下,继续往东前行。
一连送出几十里,桓彦范与薛仁贵的部将才掉头回往龟兹城。
“李敬玄现在到了哪里?”李弘问着无法。
现在他的身边,能够染指军队事物的,只剩下无法无天,权毅被留在疏勒镇守,也不知道回去后,义阳会这么跟自己吵闹。
“回大都护,李敬玄已经于三日之前重新接替王方翼,驻守玉门关。”无法昨日就已经接到了信使的奏报。
李弘默默的点点头并没有言语,脑海里却在思索着,如果进入玉门关,自己是不是还能回到长安?
带着没有人洞悉的疑惑,李弘还是决定陪同部队一起,毅然决然的进入玉门关,至于会不会发生变故,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儿。
王方翼、李敬玄两人早就在玉门关西城门恭候李弘,两边赫然是甲胄明亮的玉门关守军,旌旗飘摇,鼓乐齐鸣,这是迎接太子殿下的礼仪,而非是安西大都护的仪礼。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王方翼跟李敬玄有意为之,而是在李弘接近玉门关时,便已经下令部队,改打太子旌旗,行太子车仗等,安西大都护的仪仗,稍加修改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变成太子仪仗。
花孟与芒种以及惊蛰、猎豹,包括夏至四女,已经换上了宫装,又恢复了亭亭玉立的娇俏模样儿。
花孟四人作为宦官,此事自然也是按照太子东宫的礼制,跟随在太子车驾两侧。
王方翼与李敬玄老远便行了过来,不知道安西大都护,为何半途改制,这中间发生了什么?难道安西大都护的功绩,不比太子殿下这一功绩高?还是太子殿下想要低调行事?
不管心里怎么想、怎么疑惑,如今太子殿下改制,他们自然也就要行君臣礼节,两人在太子车驾前恭声说道:“臣王方翼、李敬玄恭迎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有令,不必过多停留,立刻进入玉门关。”花孟昂首挺胸,虚空扶起躬身行礼的两人,尖着嗓子说道。
“臣遵旨。”王方翼与李敬玄代替花孟与芒种,立在太子殿下车驾两侧,跟随者车驾缓缓进入城门。
如今的玉门关已经是今非昔比,比四年前的玉门关大了数倍,城墙虽然不如安西四镇那般高大,但其厚度跟坚固程度,却是超过了四镇。
而且城墙四角的烽火台,则是高耸入云,恐怕站在最顶端,拿着望远镜,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足够看出百里之外。
也是因为有了高大的烽火台,所以才降低了城墙的高度,可以这么说,只要敌军哪怕是晚上,也不可能无声无息的接近玉门关五十里地。
这段距离,就足够玉门关守军做好守城准备,甚至是从关内调兵驻守了。
作为东西商旅的唯一通道,玉门关虽然如今依然被称为一道关卡,但其作用,已经是一个繁华的、流动性人口极高的大都城。
常驻兵力由当初的两万人,增加到了四万人,加上来来往往的商旅,以及大唐内外在此定期行商的客商,如今这座城已经达到了小二十万人数。
这里的赋税也是往西以来,赋税最多的一个关卡,所以也就造就了这里繁华喧闹,热闹非凡的场景。
但随着李弘太子仪仗进入,整个玉门关都被施行了净街,而道路两侧也站满了守军为其护卫。
马车内,白纯最终还是没有忍住,看着外面偶尔从窗户露头偷望的百姓,问道:“爷,您为何要如此行事呢?难道您认为王方翼……”
“王方翼有事儿没事儿暂且不说,如今我们进入玉门关,恐怕会有人不希望我能活着回去,所以我就如他们所愿,放弃大都护之仪仗,大摇大摆的打着我东宫的仪仗,倒要看看这一路上,他们会为我设置些什么险阻难关。”李弘淡淡地说道,那个神秘人一直不露头,这让他不得不铤而走险,不然等回到长安,这个潜在的威胁,谁知道还会给自己制造多少麻烦!
使用太子仪仗,就意味着,李弘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朝廷所知晓,下一站在哪里驻扎,几时拔营,都会有花孟四人来通知其州郡县等。
而现在到玉门关后,也不过是剩下瓜、甘、凉三州,加上金城郡跟安定郡,五个地方需要停留,这五个地方,他相信会有人按耐不住,冲自己下手的。
“爷,那要不要先把王方翼……”白纯一惊,这一点儿她从来没有想到,还以为能顺顺利利的回到长安。
现在想来,自己这段时日真是忽略了好多,天天都是被太子留在身边,每夜都被太子宠幸,如今差点儿把自己的职责抛诸脑后。
“不用,想来王方翼应该不会有问题,对了,听说王方翼手下,有一个叫王孝杰的人,查一下此人如今身居何职?”李弘望着外面的景象,一排排的兵士手持马槊,神情肃然的站在街道两侧。
“是,爷,奴婢这就吩咐他们去查。”白纯凝重地说道。
王方翼如今不过四十五岁,身为武将,在这个时期,正是思想跟城府最为鼎盛的时期,整个人也是威武强壮,一脸正气。
一生戎马,在西域也是多立战功,与李敬玄相比,在军事才能上,就要超过好几筹了。
李敬玄乃裴行俭提拔,但文强武弱,这在让他镇守于阗时,从奏章上就已经看出来了,不过好在,镇守这些时日,也没有出什么乱子,倒是把民政治理的井井有条。
玉门关府衙门口,太子殿下的车仗缓缓停下,李弘在白纯打开门后,缓缓走了出来。
王方翼与李敬玄,看着白纯与太子殿下同乘一车,也是心中讶然,但看着那貌若天仙的样子,以及一身素衣白裙,便已经猜测到了这位女子的身份。
“不必多礼了,先进去再说吧。”李弘看着两人要行礼,淡淡的阻拦道。
目光扫过新建的都督府,然后再回身扫过对面那一排排警卫的兵士,这才在王方翼与李敬玄的引领下,阔步走进了都督府衙。
第253章 谋差事
李弘并未询问王方翼,对于自己一直把他放在西域征战部队的后方,是不是心里有些不情愿。
而是在席间与王方翼跟李敬玄一直是相谈甚欢,王方翼则也是只字不提。
不过倒是说起李弘在西域的功绩,他的脸上也是呈现了神采奕奕的神色,大有为之自傲的意思。
对于接下来继续驻守玉门关,王方翼更是欣然领命,而与李敬玄同样被分化权利,搭配治理玉门关,他也未曾表现出丝毫的犹豫跟不满。
玉门关已经不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因此,王方翼与李敬玄搭配治理,也不过是一时之间的权宜之计,等李弘回到长安,自然是还会有朝廷上的变动。
但如今无论是王方翼还是李敬玄,或者现在坐镇安西四镇的将领,都毫无条件的服从李弘的任命,恐怕这也是因为李弘出征西域四年来,战果辉煌的原有。
每个人都知道,特别是他们这些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知道李弘如今不光只是太子,而且还是户部尚书兼京兆府府尹兼安西都护府的大都护。
而今又为大唐立下如此大功,既有镇压叛乱、又有开疆扩土,而且还有千里救援,如此功绩,如果是其他臣子,恐怕也得是位极人臣了吧。
而现在,太子殿下已然担任如此多要职,如果要封赏,恐怕除了尚书令一职,已经没有可以封赏的了吧?
除非是另一种不可能的可能,那就是现在陛下禅位,当个逍遥自在的太上皇,让如今的太子殿下继承大统。
但陛下如今不过四十有二,正是春秋鼎盛之年,虽然龙体欠安,一直伴随着一些小疾,但还不至于已经无力处理朝政,需立刻禅位。
所以,没有大的意外的话,太子殿下将开天辟地的被任命为,因为先帝曾担任过尚书令,后来一直被搁置的尚书令一职了。
而如果太子殿下被陛下被晋封为,统辖六部的尚书省尚书令的话,那就真的是一人之人万人之上。
如此以来,非但可以帮着龙体欠安的陛下朝堂分忧,还能安抚太子殿下立下的硕硕功绩。
而这也是这些西域文臣武将,如今为何会如此听从李弘安置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自然根源还在六部之首的尚书省尚书令上,但却不是与李弘有关,而是如今,朝臣已经有人在朝堂上提议,因太子殿下功劳过大,自当效仿先帝,而被任命为尚书令。
没有人知道,这些朝臣是不是受太子指使,所以才在朝堂上如此建议。
但有些人因为等李弘回到长安后,很有可能被任命为尚书令一事儿,已经兴高采烈的不行了,天天往大明宫里跑,希望能够在六部谋上一个差事儿。
而最为乐此不疲,最想谋个差事来干干的,便是如今已经十六岁的沛王李贤。
作为李治的第六个皇子,皇后武媚的第二个儿子,加上容貌俊秀、聪颖伶俐、举止端庄,也是深的当今陛下李治喜爱。
虽然前两年与同胞弟弟英王李哲因为斗鸡一事儿,被御史弹劾,但李治在追究时,只是把做了斗鸡赋的王勃赶出了长安,对于这两兄弟,则是一点儿惩罚也没有。
今日经李贤的求情,李治也已经松动,默然同意了李贤的请求,再次把原本上一世史书记载的,远离长安的王勃,召回了长安沛王的王府。
沛王李贤想在六部谋个差事,言语之间甚是恳切,甚至拿出了李弘来作比喻,看着皇兄为大唐奔波征战,身为皇弟的自己深感惭愧,也想效仿之,从而为朝堂、为父皇分忧解难。
非但如此,李贤还担心自己势单力薄,于是拉上比他小一岁的英王李哲,至于比他俩还小五六岁的李旦,还是算了吧。
那家伙现在每天还要宫女帮忙擦鼻涕呢,何况才十岁,想要谋个差事儿,根本不可能。并不是谁都能像李弘一样,在十岁就任尚书一职的。
再者李弘那是太子,早晚要继承大统的,所以父皇在十岁之年,给予尚书一职,也是无可厚非。
李哲除了玩儿,对于其他的事情,一向是听从别人的意见多,自己有主见的时候少,要不然在历史上,也不会被冠以庸弱无能。
所以看着李贤那兴奋的眼神,就当成了玩儿似的,兴奋的点着头,就跟着李贤进宫了。
李治对于两人的孝心,自然是听的龙颜大悦,大呼:“朕得如此几子,大唐幸事啊。”
但李治看着李贤跟李哲(李显,为了好一些区分,大大们别介意)两人脸上写满孝敬的表情,并未在第一时间同意,而是含笑说道:“有此孝心父皇已是满意,至于想要在六部谋个差事儿,容朕考虑考虑可否?”
两人见有戏,于是点头如捣蒜,连忙谢父皇英明。
李治在两人兴高采烈的离去后,也不忍拂了两位皇子的孝心,便命扬武去询问尚书省左右丞,张文瓘与赵仁本,是否有其可以担当的职位。
志得意满、心满意足,憧憬着等李弘回来后,三兄弟齐心协力为他在朝堂上分忧解难的李治,迈着轻快的步伐前往空中花园,今日将在那里跟皇后赏月。
“今日朝堂之上有何盛事,看陛下龙颜喜悦,定是有得胜凯旋之事儿?”武媚刻意不去往李弘身上猜,那小兔崽子简直就是个磨人精,一个月的路程,走到现在还没有到达,成心不知道为娘的有多想他……想揍他!
李治拂须而笑,神神秘秘的摇了摇头,便在宫女的侍候下先坐了下来。
但好大一会儿的功夫,与武媚除了家长里短,谁家闺女可配的上皇家,知书达理、书香门第等等的琐事儿外,武媚竟然未再问他一句。
憋不住的李治开始主动神秘起来,神秘地说道:“皇后你猜,今日朝堂之上,朕有何高兴之事儿?”
“猜不到。”武媚冷冷地答道。
李治碰了一鼻子灰,也不尴尬,向刚五岁的太平公主,他最喜欢的公主招招手。
只见正在宫女的陪同下,往小脑门上插满了鲜花儿的太平,迈着小腿便跑了过来,临到跟前,突然定下脚步,学着宫女的样子给李治请安:“奴婢给陛下请安。”
“哈哈……奴婢,你是公主,怎可称奴婢?”李治一把把太平公主揽进怀里,捏了捏那粉雕玉琢般的小脸蛋。
这才对着皇后武媚说道:“下朝之后,贤儿跟哲儿来见朕了……”
“他俩过来干什么?”武媚奇怪的问道。
这后宫之内,两人好几天没有来了,既然去见了陛下,那就应该也来后宫啊,但是武媚并没有见到,所以这才打断李治的话,奇怪又有些惊讶的问道。
李治含笑摇头,满足地说道:“贤儿与哲儿虽然不如李弘那般文韬武略俱佳,但其孝心可是一点儿也属于李弘,如今两人年岁已大,看朕龙体欠安,处理起朝政颇为费力,今日前来,则是希望能够为朕分忧解难,希望能够效仿李弘,在六部之内谋个差事儿。”
李治见武媚不说话,于是一边逗弄着怀里的太平公主,一边继续感叹道:“两个皇子自幼便得皇家礼仪之范,又受弘文馆教诲多年,聪明才智不亚于李弘,如今两人修书也已经好几部……”
“妾身不同意,妾身认为绝不可让他俩参与朝政,哪怕是在六部谋个小差事儿都不行。”武媚这次反常的跟李治唱反调,神情严肃,喃喃摇头说道。
“皇后这是为何?朕的皇子为朕分忧,你想想,如果兄弟三人都在朝堂为朕分忧,而且他们之间向来和睦,如此传出去,岂不是一段佳话?当年父皇之事,岂不是更能够被天下百姓淡忘,而只记得朕之英明与韬略?”李治没想到武媚会第一时间就反对。
但他自然也知道,武媚担心的是什么?自然是担心皇家向来只有权利争夺,而无亲情所在。
但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康,如果皇家皇子间也能和睦,这再次前往泰山封禅,祭天敬祖时,岂不是一段载入史册、为李家江山后世树立一个完全不同于父皇的和睦典范?
何况,父皇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情势所逼,无论是皇爷爷还是两个皇叔,都有很大的责任。
又岂能是父皇一人所为之?而父皇在玄武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