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琰严肃的说着,虎儿起了身,“师君无碍就好,吓死虎儿了,无碍就好,那我且先去拜见父母,明日再来拜见师君!”,虎儿朝着崔琰一拜,这才离开了书房。
 目送虎儿离去,崔琰却是皱起了眉头,也不知在担忧着什么。
 姜维还是初次来到了皇宫,作为太子亲随,他鼓励着自己,千万不能露怯,皇宫的宿卫非常的警觉,早在他们纵马赶来之时,便已经将他们拦住,虎儿看着拦着自己的那人,破口大骂:“王戓你个蠢物,升了官就敢来拦我了?!”
 那人瞪大了双眼,打量着面前的少年,这才认出他来,连忙带着众人大拜,虎儿这才领着亲随进了皇宫,不过,姜维等人还是被收走了武器,虎儿吩咐一个阉人,将姜维等人带去东宫,自己却是朝着厚德殿走去,刚刚走到了厚德殿面前,便遇到了熟人,齐悦。
 “哈哈哈,齐老公?许久不见!”,虎儿笑着走了上来,齐悦也是回以微笑,朝着太子大拜,“奴婢拜见丙殿!”,所谓丙殿,便是对太子的一种称呼,虎儿点了点头,也没有与他寒暄什么,便冲进了厚德殿内,“阿父!我回来啦!!”
 进了厚德殿,虎儿便愣住了。
 刘熙坐在不远处的案前,发色泛白,就连胡须之中,也夹杂了一抹银色,那英俊的脸,竟也消瘦了起来,整个人看上去很疲倦,天子缓缓抬起头来,亦是在打量着自己的长子,看到面前魁梧健壮的太子,天子也是露出了一丝微笑,站起身来,虎儿却已经与他一般高了。
 天子这才注意到了他的身高,不由得有些惊讶,“回来了?”
 “嗯!”
 虎儿到来之前,心里明明有很多的言语,藏了很多的故事,而此刻,他却不知自己该说些什么了,看着父亲的模样,他眼眶有些泛红,至于刘熙,也是如此,万般言语,都堵在了喉咙间,没有说出口,两人沉默了许久,刘熙这才说道:“你阿母整日都在念叨你,你快去看看罢。”
 “谨喏!”,虎儿附身一拜。
 回到了皇宫,虎儿很是开心,阿母抱着他,大声的哭着,虎儿劝了许久,皇后这才停止了哭泣,至于他的弟弟,去疾,如今也是长大了,畏惧的躲在阿母的身后,竟是不认识自己的兄长,虎儿也没有带什么礼物,不知该如何去哄他,总之,在皇宫里,伴随着太子的回归,显得喜气洋洋。
 只是,阿父那略微佝偻的身影,却已经刻在了虎儿的脑海中,怎么都无法忘记。
第0903章 传下天书
 清风徐徐,绽放的花朵的清香,弥漫在了琼苑,天子,皇后,太子,包括年少的去疾,四人难得聚在一起,一同用膳,刘熙坐在上位,身形端正,犹如一座巍峨高山,皇后抱着怀里的去疾,不断的往他嘴里塞着吃的,而虎儿则是已经大声的炫耀起自己在塞外的赫赫武功。
 年幼的去疾好奇的看着兄长,眼里满是崇拜。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准了时机,带着姜维,吕蒙两位悍将,发动了对敌人的袭击,那些人将车围了起来,苦苦抵御张将军的进攻呢,哪里会发现我已经带人绕到了他们的背后,这么一突袭,贼人顿时被我杀的人仰马翻,光是我一个人,便斩杀了超过二十个贼人!”
 虎儿拍打着胸口,开心的说道:“那一日,关将军还将我叫了过去,说我颇有外公的风范,没有丢他的脸。”
 一家人其乐融融,皇后听着儿子的自夸,满脸的喜色,偶尔也会责怪他几句,抱怨他太过鲁莽,小去疾就不断的吃着饭,他已经有些吃不下去了,可是他自幼体弱多病,皇后很是害怕他夭折,故而不顾天子的反对,一心想要将去疾养成一个胖子。
 只有刘熙,平静的坐在上位,不为所动,坐了许久,刘熙这才看向了虎儿,当天子的目光触及到自己的时候,虎儿便说不下去了,闭上了嘴,刘熙看着他,“虎儿啊,明日的朝议,你也来。”
 这并不是商量,虎儿愣了片刻,方才点了点头。
 很快,他们也就吃完了,皇后带着去疾先行离去,太子老老实实的跟在刘熙的身后,两人便在这诺大的园林之中散步,刘熙挥了挥手,虎儿急忙走到了他的身边,平日里,他是不敢跟天子并肩而行的,刘熙眯着双眼,偶尔看看天空,偶尔又眺望一番远方,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虎儿啊。。你也长大了。”
 “是啊,阿父。”
 “孝康皇帝,在你这个年龄,已经可以设法除掉奸贼了。。在朝中亲政了。”
 “孩儿惭愧。”
 “不,你并不用惭愧,你这次上战场,虽没有亲自上阵,不过嘛,与将士们相处的还是不错。”,刘熙淡然的说道,虎儿大惊,瞪大了双眼,问道:“阿父?你是如何知道我没有亲自上阵的?”,其实,与方才吹嘘的不同,张辽根本就没有给他上阵的机会,为此他还对张辽有些不满。
 “为大汉天子,天下一切事,都在朕的心中,朕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谁都骗不过朕。。。”
 虎儿有些羞愧的低下头,没有狡辩。
 刘熙忽然停下了脚步,扬起头,仰望着天空,空中已挂起了一轮明月,刘熙问道:“虎儿啊。。。朕听闻,张辽那厮,对你甚是不恭,多次欺辱你,又不让你亲自上阵,可是有这样的情况?”
 虎儿一愣,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不过,先前也是孩儿的过错,孩儿未曾遵守军法。。。”
 “傻孩子,法并不是为你而设的,什么法能限制的住天子啊。。。”,刘熙摇着头,又问道:“你说罢,你想要如何惩治张辽,朕的儿子,不能被他人欺辱。。。哪怕是砍了他的脑袋,亦可。”,刘熙眯着双眼,盯着虎儿,等待虎儿的回答,不知为何,刘熙这目光如刺,让虎儿不敢对视,很是不自在。
 “阿父。。。不必如此,张将军他是一个好的将军,若是因这些过错就将他杀死,对于大汉而言,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虎儿认真的说道。
 “哈哈哈哈!”,刘熙忽然大笑了起来,这笑声格外的清脆响亮,虎儿有些疑惑的看着他,也不知他为何而发笑,刘熙笑了许久,这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你且随朕去厚德殿,朕有个东西,要交给你。”
 一脸茫然的虎儿跟着刘熙来到了厚德殿,看着刘熙那慎重的面孔,虎儿心里不由得也有些紧张,阿父到底要将什么交给自己?他皱着眉头,看着阿父从常常坐的案下拿出了一本有着漆黑色封面的书籍,放在了案上,这才看向了虎儿。
 “虎儿,朕今日要告诉你的事情,非常的重要,绝对不能泄露出去,若是泄露出半点,大汉江山不存也!”,刘熙皱着眉头,非常认真的说道,虎儿大惊,在天子的要求下,对天发誓,自己绝对不会将今日所听闻的事情告知任何人。
 刘熙这才缓缓问道:“你可曾度过《启蒙书》内的《金鳞篇》?”
 “自然是读过的,讲的是曾祖在河边吊上了一条龙鱼。。。。”,虎儿说着,这篇文他曾经很感兴趣,还曾缠着阿父询问,当年曾祖父是否真的遇到过龙鱼,阿父当年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有再多说,难道,这件事还有些自己不知道的故事?
 刘熙认真的说道:“朕告诉你,这件事乃是真的,当年你曾祖微服,在地方上探查民情,得知当地的百姓贫苦,甚至吃不起饭菜,便坐在河边垂钓,想要帮助那些百姓,或许是你曾祖心诚,感动了苍天,又或者是先祖保佑大汉之基业,他从河边吊起了一条金色龙鱼!”
 “那龙鱼,谁都不能直视,唯独孝康皇帝可以,孝康皇帝心里明白了什么,便剖开了这龙鱼,得天书一卷,是为《三国志》,讲述了从孝康皇帝起未来百年的故事。。。列举了能臣,枭雄,猛将。。。你曾祖父就是知道后来事,故而事事避祸,方才使得大汉有了如今的盛世。”
 虎儿瞪大了双眼,听着阿父讲述的这个离奇的故事,随后,低下头,看向了那本书籍,浑身都颤抖了起来,看到虎儿这模样,刘熙继续说道:“朕先告诉你,若不是孝康皇帝逆天而为,只怕就没有如今的盛世了,你所认识的那些能臣贤良,在天书里都是不同的,你不能因天书的记载而怨恨如今的人。。。”
 虎儿慎重的点了点头,激动的脸上都多了些赤色。
 “你可有什么要问的?”
 “有!阿父!天书上是如何记载我的?”
 “你?天书上没有你,天书上也没有我,按着天书的记载,你的耶耶,是被奸贼所毒杀的,未曾有子。”,刘熙认真的说道,虎儿呆愣了许久,方才问道:“所以,先祖都是逆天改命?故而,他们也是早早逝世?”
 “这。。。”,刘熙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指着天书,说道:“若是你能接受一个颠覆你内心的世界,便好好的看这本天书,若是不敢,便忘却朕方才与你说的话,回你的东宫去,好好的睡上一觉!”
 虎儿咧嘴一笑,“孝康皇帝的子孙,岂能被几张纸所吓倒?”,他伸出手便拿起了案上的天书,翻开看了起来,刘熙眼里竟有了些赞许,站起身来,刘熙说道:“今日开始,你就勿要走出东宫,好好的将天书看完,看完之后,才能出去,记住,天书是非天子而不能观的!”
 虎儿点了点头,这才捧着天书离开了厚德殿。
 这一日,虎儿认识的这个世界彻底的破碎,他甚至都无法相信这天书上的混账记载,魏武皇帝?大汉就如此轻易的送到了他人的手里?四百年的大汉就如此灭亡了?越是观看,虎儿便越是感觉到了恐惧,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还是诸侯割据,天下三分的局面,都让虎儿觉得惊惧。
 若昔日曾祖未曾捡到这本天书,那如今的大汉该是什么模样呢?
 连年的大战,连年的灾害,羌人的袭击,鲜卑的强盛。。。大汉的灭亡!
 这么一看,虎儿便是连着看了三天三夜,对于一个不大爱读书的太子而言,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就连刘熙都没有想到,这厮竟能看的如此投入,虎儿看着这些人物,脑海里再想起姜维,想起吕蒙,想起自己所认识的那些人,想起被杀害的崔琰,诸多校尉,他陷入了迷茫。
 不过,只是过去了五天,虎儿便带着天书,来到了厚德殿内。
 刘熙有些惊讶的看着他,虎儿并没有颓废,眼里也没有茫然,精神奕奕,刘熙接过了天书,这才问道:“你已经看完了?”,虎儿点着头,随后便是笑了起来,“曾祖父真的是给我留了个好东西啊,有这个天书,我一眼就能知道哪些人有才能,哪些人没有才能。。。哈哈哈,日后治理天下,全靠这本天书啦!”
 刘熙的眼里闪过了一丝失望,他没有想到,虎儿对天书的认知竟是如此的肤浅,他对太子真的是有些担忧,沉思了许久,刘熙方才说道:“不能如此言语,孝康皇帝时期的能臣,如王公,何公者,在天书里是能臣麽?世界早已改变,天书里的记载,到如今已经不再可靠,每个人也都已经改变了。。。”
 “啊?那阿父给我看这本天书做什么啊?”
 “你这个蠢物,朕是要让你去学习!!去反思!!”
 “哦。。。”
 虎儿有些失望。
 刘熙也是如此。
第0904章 望子成龙
 又是一次朝议,群臣早早便聚集在了皇宫门前,他们已经有好些日子未曾召开朝议了,因为负责朝议的荀令公,至今还在病榻上,年迈的他,因在寒冬季节摔了一跤,便再也未能站起来,就是那般模样,还总是要求儿子将庙堂内的诸事每日向自己汇报。
 如此劳累的三令,还真的是不多见,可即使如此,朝议他也不能来参加,天子是不会允许他起身前来的,必须要将病养好,才能起身,至于尚书令,更是前往了贺州,庙堂诸多要事,这位都是通过文书的方式与众人联系的,这件事,是非常恐怖的。
 因为贺州与庙堂之间很是遥远,就是文书,这么一来回,最快也是需要两个月的时日,而每一次,诸葛亮都能与这些大臣进行准确的谈论,甚至能在准确的时日下达精准的命令,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诸葛令公大抵是可以提前两个月便能预测到庙堂内的情况,甚至可以部署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给出建议来。
 这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就拿刘巴来说,刘巴发现因庙堂大力输运奴隶而使得海外府收益大损,国库出现了危机,正要尚书给庙堂,忽然,诸葛亮的书信便到达了,书信里提到国库可能会出现危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庙堂在凉州,并州,幽州,荆州,徐州等地区所畜养的耕牛低价卖与当地百姓。
 而在同一时刻,也是在邓艾这边,邓艾刚刚察觉到地方进行开垦之后,百姓家中耕牛严重不足,正要上书,便接到了诸葛亮的书信,放出一部分官家所养的耕牛,给与百姓,让其耕作,多留下一些牛犊,由各地区分摊,进行畜养,争取在十年之内让各地百姓都能有可以进行开垦及耕作的耕牛。
 两者结合,又解决了国库的压力,又为下一年的农耕做好了准备,邓艾与刘巴拿着诸葛亮的书信上奏天子的时候,刘熙都是被吓了一跳,当此事传出去之后,众人有人惊叹,认为诸葛令公乃是当今之奇才,也有人怀疑,认为诸葛亮精通巫术,能预测将来之事。
 总之,诸葛亮的名望,在这几年里事愈发高涨,加上他这几年里,人甚至不在庙堂,都能让各方府邸互相协助,使得大汉更加强盛,他的能力,也再也没有人去怀疑。
 就是在中书令不在,尚书令也不在的情况下,这次朝议还是开始了,那地位最高者,自然就应该是侍中令司马懿,在群臣各自商谈要事的时候,司马懿终于也驾车赶来了,可惜,当他赶来之后,却没有什么人前来拜见,司马懿与群臣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这些时日,在他的刻意作为下,他终于是成为了庙堂之中的孤臣,也不与众人联络,对于这些人不来拜见自己,如此的无视了自己,司马懿也不觉得生气,淡然的站在那里,司马孚上前想要前来拜见,司马懿也只是冷冷的撇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只留下司马孚一个人,尴尬的看着兄长离去,他实在是不明白,兄长为何要如此做,自从兄长担任三令之后,便很少再与家中近亲联系,甚至,就连自己这个亲弟弟,他也不怎么待见了,就算三令地位崇高,也不能如此轻视他人啊,何况自己还是他的同胞兄弟!
 就在众人谈论着近期内要事的时候,终于也是到了朝议的时日,司马懿带着群臣,走进了皇宫,群臣再是厌恶他,也只能跟在他的身后,众人依次走进了大殿内,各自坐了下来,等待着天子的到来,只是等了片刻,天子便已经到来了,不过,让群臣有些惊讶的是,当朝太子刘衢,竟也跟在天子身后,一同走了进来。
 群臣互相看了几眼,都有些好奇,为何天子会急着让年幼的太子这么快的参与到朝政之中,不过,想一想这些年来历代天子的。。。咳咳,众人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刘熙坐在了上位,而太子则是坐在了左侧,正好坐在了司马懿的对面,众人起身,太子亦然如此,朝着刘熙大拜。
 朝议的组织者不在,只能由天子亲自来主持,“诸卿可有上奏?”
 “臣袁席上奏!”,袁席上前,朝着天子大拜,这才说道:“凉州爆发大规模的蝗灾,共有十三个县遭受灾害,受灾百姓数量超过十三万人。。。”,袁席认真的说着,等到他说完,这才提议庙堂立刻赈灾,天子填了点头,即刻批准了他的上奏。
 在他之后,便是刘巴起身,主要就是商谈这次赈灾的具体事宜,群臣也没有什么建议,便由刘巴与袁席一同负责赈灾之事,随后便是各种近期内的大事,虎儿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