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猎影-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这个侨盟理事的身份还顶不住,大不了跑路就是了。
 又不是只有委员长的中央军这一支部队在抗日?
 “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你!”马春风兴奋的说道。
 随即,他又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份文件,拍到了桌子上:“我马上报请委员长定夺!”
 方不为扫了一眼。
 原来马春风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自己答应呢。
 “谷司令那里,还要让你代为斡旋!”马春风又说道。
 方不为重重的点了点头:“处长放心!”
 方不为也保不准谷振龙会不会同意,但马春风的意思很明确,既便不同意,也不能让谷振龙明着反对。
 马春风拿着文件去找委员长了,方不为则回了宪兵司令部,想着先透透谷振龙的口风。
 谷振龙是卫戍区司令,还是宪兵序列的最高长官,这样的决议,委员长肯定要找他询问。
 宪兵序列脱离军政部自成一军,甚至还有专门的宪兵训练学校,谷振龙在军中的地位比何英青差不了多少。
 出了特务处,方不为又想到了三个月后的七七事变,接之而来的上海保卫战,南京保卫战,以及南京大屠杀……
 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了,但方不为总觉的,自己应该还能做点什么。
 就从这个督战官开始吧。
 一想到南京保卫战,方不为的牙齿就咬的咯咯做响。
 若不是唐生智和宋元良,撤退之时,也不会死那么多的人。
 八十八师本是做为固守南京的主力部队,最后去成了全军溃逃的导火索。
 南京保卫战中,就数桂永青的教导总队,宋元良的八十八师,王敬久的八十七师最为精锐。
 这三部全是德械师,是中央军精锐中的精锐。
 但事如愿违,张治忠率八十八师打下的赫赫威名,全被宋元良这一跑,给败了干干净净。
 整整一个师,最后活下来的还不到五百人。
 加上三个旅长,六个团长在内的五千余人,没有死在第一次淞沪会战中,也没有死在上海保卫战和南京保卫站的战场上,却死在了慌乱撤退的路上和南京大屠杀中。
 唐生志刚刚布置完撤退计划,师长宋元良出了会议室,连师部都没回,带着几名警卫和副官,直接就逃了?
 逃了……
 哪怕早就知道结局,方不为依然觉的太过不可思议。
 直到次日凌晨,不见师长宋元良的影子时,指挥部发电到总司部询问,才知道宋元良早跑了,总司令唐生志也跑了。
 消息传回师部,八十八师全军大哗,全都冲向了下关,开始抢夺船只过江。
 八十八师就像是被点着的导火索,将其他部队彻底引爆了。
 卫戍军大部都陷入混乱,丢弃阵地,纷纷溃逃。
 日本衔尾追击……
 在这种情形下,别说长官的命令屁用不顶,就连督战队的子弹都不好使。
 像是疯了一般,溃军冲到了下关江边,而负责督战的宋希连的三十六师和胡宗南的第一军根本没接到唐生志的撤退命令。
 督战队当即开火,把溃兵拦在了江岸上,正好被随后而来的日军堵了个正着……
 谁都知道,南京属于绝地,不可能守的住,而委员长明知其不可为却非要为之的目的,只是因为他还在抱有幻想,想让英美各国看看国民政府抗日的决心,更希望英美等国能够干涉调停……
 上海沦陷后,委员长在两日之内连续三次召开高级会议探讨南京防守问题。
 第一次会议时,包括何英青,白崇喜,谷振龙均赞同时任军令部作战厅厅长刘裴提出的建议:不可固守南京,可做象征性的抵抗便可撤退。
 与会各将领建议,可调运兵力十二个团,最多不超过十八个团,人数不超过三万人,全部挑选机动性强的部队,另建议从上海败退的各部往浙西,皖南等地集结休整,其中就包括刚从撤下来的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
 他们认为这三部虽是精锐之师,但刚刚经历过大战,减员严重,兵器不足,再加是败退而归,军心极其不稳……
 更有人提出可提前通知南京市民撤离……
 委员长半点都未予采纳。
 两天后,再次召开会议,当时委员长又问起关于防守南京的问题时,唐生志主张固守,委员长大喜,但刘斐仍坚持原议,其余各将附议。
 此次会议未作决定,但委员长的真实意图已经呼之欲出了。
 第二天,委员长再次召开第三次高级幕僚会议,没等委员长发问,唐生志又提出死守南京,委员长明确表示同意。
 到了这种程度,刘裴明智的再没有反对,其余将领只字不言。
 当委员长问起:“各位认为,派谁负责固守南京为好?”
 哈哈,竟然没有一个人应答。
 因为除唐生志以外,当时与会的高级将领都认为不该打这一仗。
 最后还是唐生生打破沉寂:“委员长,既然没人来守,我愿意勉为其难,我一定死守南京城,与城共存亡!”
 委员长大为高兴,当即决定组成南京卫戍军,并命令唐生志为卫戍军总司令。
 卫戍军纸面上虽然有十四个师之多,但其实只有十万出头,大部分部队刚参加过淞沪会战,减员严重。武器方面更是差的惊人。
 委员长这么做,是想让国际社会及地方军阀看看:谁说我蒋某人不愿意抗日的?
 老子连最精锐的三个德械师都派上去了……
 到了这一步,如果真如委员长之本意,更如唐生志所言,愿于南京共存亡,倒也不至于酿成之后的惨剧。
 但可惜,如果只是如果。
 后世军事专家认为,南京保卫战中,数万将士撤退不及被俘被杀,其中委员长的犹豫不决,命令前后反复等原因要占三成的责任。
 唐生志是十二月十一日晚接到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转达委员长“相机撤退”的命令的,一晚上的时间,唐生智制定好了撤退计划,并将撤退时间定在十四日夜。
 但不知什么原因,第二天一早,唐生志正准备召集师级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任务时,他又接到了委员长的电令:务必坚守半月以上……
 一晚上的时间,却又接到了截然相反的电令?
 就是这两份互相矛盾的命令,将唐生志为数不多的一点勇气消磨了个干干净净。
 唐生志的责任则占一半以上。
 他优柔寡断,未当机立断布置撤退计划,也未及时通知城外和江对岸的宋希连、胡宗南部撤退的命令,致使这两部误以为渡江部队是不战而逃,竟然直接开了枪,使本已大乱的军队更加混乱,更贻误了撤退的时机。
 更甚至是,唐生智在下达完撤退计划后,没有一丝主将殿后的觉悟,自己却先上船逃跑,导致后来将领兵士人心涣散,群龙无首,乱上生乱。
 接到委员长第二份电令的当天下午,也就是十二月二十日下午,唐生志在司令部总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
 他先说明战况,又问大家认为是否还能坚守?
 与会将领无人发言。
 然后唐生志出示了委员长11日发的可以“相机撤退“命令,问大家该如何决定。
 没有人表达反对撤退的意见,于是唐生智让大家都在会议记录簿上签字,表示对撤退的决定共同负责。
 然后分发参谋处当天凌晨起草的撤退命令和突围计划,并决定将撤退时间提前到十二日晚上十一点钟。
 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专家分析后认为,唐生志的这个撤退计划在战术上可行的,日军进攻南京的部队不多,包围圈并不严密,主力从日军正面突围是最佳选择。
 但问题是,计划若是能推后两天,该打的打,该撤的撤,该准备的准备,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发布撤退命令的会议在下午五点召开,然后要求各部在晚上十一点就进行突围,近十万人撤退,各部根本没时间协同。
 唐生志也更没有想到,负责卫戍南京的各部队将领,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总司令放在眼里,有的甚至擅自丢下部队逃跑,这也是南京保卫战撤退过程中混乱的源头。
 一是八十八师师长宋元良,二是教导总队司令桂永青。
 宋元良不用说了,出了总司令部,就带着警官和副官逃了,买通了老鸨,躲到了一家妓院里……
 剩下的两成责任归到他头上,一点都不冤枉。
 宋元良弃军而逃,并不是他突然做出的决定。
 唐生志通知他开会之前,宋元良就偷偷摸摸的率师直属队擅自向下关撤退,企图渡江北撤。
 结果在挹江门外被36师师长宋希连的督战队用机枪“劝阻”,只得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师部的传令兵是在半路上碰到他的。
 PS:
 一、本章部分资料和数据,引自杨晓辰、吴京昴所著《南京保卫战的壮烈与遗憾》一文。扑街解释一下,真不是为了充字数骗钱,而是南京大屠杀不能过多描述,但这么重要的节点,以主角的立场和人设,又不能故意错过,所以必须介绍一下背景,发展之后的剧情。
 说实话,查资料比编情节痛苦的多,扑街一查资料就拖更……
 二、感谢艺欣秋月大大的打赏,感谢其他大大之前的打赏,破费了!
 三、不好意思,查资料忘了时间,所以发的这么晚。
第七八四章 互相利用(修)
 桂永青要好一些,至少回了部队,想着带整个指挥部一起逃。
 但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拒绝了,毅然留下来指挥部队撤离,桂永青则连夜坐船逃离了南京。
 方不为决定,真要让他当了督战官,他谁都不盯,就盯这三位……
 没出方不为所料,谷振龙只是听了个开头,就猜到了马春风的用意。
 “狗日的,胆子不小,野心也够大……”谷振龙冷笑连连。
 “你以为这个督战官是那么好当的?”谷振龙紧紧的盯着方不为,“你就看不出来,马春风在拿你当枪使?”
 方不为自然清楚马春风是怎么想的,而且马春风也没瞒他。
 他更知道这个差使不好干,不然他就不会想着一旦事态不对,就赶快跑路了。
 但他要不干,再没第二个人敢干。
 想想也怪可惜的。
 以他的岁数,能在战前升到上校的正式军阶,可都是一次次拿命换来的。
 如果不死,怎么也要打到日本人投降的时候才够本,想必系统也能达到万人斩这个级别,而说不定那时候自己的军阶都能和谷振龙平起平座了。
 其实就算升成上将,到最后还是没什么卵用,但至少以后还能拿来和儿孙吹吹牛……
 “卑职还是觉的利大于弊……”方不为直接了当的回道。
 谷振龙还能不知道?
 他就是看不惯方不为明明知道在给马春风做刀,却还心甘情愿的样子。
 “老子先问你,若是让你去督战,给你个什么样的职级才能镇的住人?”谷振龙问道。
 方不为胸口一挺,振振有词的说道:“又不是真的去当监军,至多也就是像特务处的督查室一般,将战时的所有进程和细节详细的记录下来,报给委员长……”
 “呵呵呵……”
 方不为话还没说完,就被谷振龙一连串的冷笑声给打断了。
 “所以,真要有人指挥不当,作战失利,第一个被灭口的,就是你这个督查官……”
 “也没见以往派出去的特派员,有被灭了口的?”方不为不轻不重的顶了一句。
 谷振龙顿时一噎。
 方不为还真没说错。
 剿匪期间,怕地方军阀怯战,更或是打假仗,委员长和军部不知派出去了多少特派员督战。
 这些人礼没少收,私没少殉,状也没少告,但个个都活的好好的……
 派方不为去,至少不会徇私舞弊,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谷振龙之所以潜意识里就想反对,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马春风这个人。
 马春风竟然想把本是临时才会委派的特派员,组成一个固定的机构,并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
 野心太大,而且极会揣摩委员长的心思……
 说不定哪一天,这位时常将“愿为领袖效犬马之劳”挂在嘴边的忠驹,就会变成一匹脱了缰的野马……
 “司令放心,卑职是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看谷振龙有些意动,方不为又笑嘻嘻的劝道,“别人想灭口,也得有这个本事才行……”
 真当系统是摆设?
 窃听器这样的道具,可不只是用来对付日本人的……
 谷振龙嘴都说干了,却根本辩不过方不为。
 他还没办法发火?
 其实谷振龙也没怎么生气。
 方不为条条都从大局出发,句句都在理。
 他这般看重方不为,不就是因为方不为赤胆忠心这一点么?
 再一个,也如方不为所言,抛开方不为本身的本事不谈,就以他现在的身份,再加上委员长的谕令,战区的指挥官也要惦量一下,能不能承受住把方不为灭了口的代价?
 就不怕侨盟断了援助?
 谷振龙眼珠一转,心里有了主意。
 “好,就算你说的有道理!”谷振龙冷笑道,“但想让老子给你说项,根本不可能?
 老子是失心疯了,还是脑子缺根弦了,上赶着给自己找个官家婆婆?”
 方不为愣了一下。
 他竟然忘了,谷振龙现在还是卫戍区司令,他的宪兵部队,早被委员长列入了常规作战序列。
 到时候一开战,他也是被督战的对像之一。
 “老子能不反对就不错了,看马春风的本事吧……”谷振龙又说道。
 方不为暗松了一口气。
 谷振龙不反对就好。
 他根本就没有看出,谷振龙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第二天,方不为又去找了马春风。
 马春风称委员长颇为意动,但此事并非他一言能决,还要与何英青等军政要员商讨。
 马春风还暗示方不为,可以动用侨盟的影响力,推动一下此事。
 方不为表面答应,心里却暗赞不已。
 马春风真是好手段,果然名不虚传。
 何英青等人担心马春风会成为“纪纲”式的人物,肯定会反对,马春风就想把自己先推到前台,让何英青等人误以为自己只对委员长负责,顺便利用侨盟的影响力促成此事。
 侨盟此次提出的章程之中,本就有要派代表监督所捐饷款及物资去向以及随军观战的条款。
 这是委员长亲口答应过的。
 如果以这个名义随军,谁都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但恰恰好方不为还是特务处的头目,又立过那么多的大功,就地升一级,被委派为督战特派员也顺理成章。
 马春风就是想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将此事坐实成定例……
 自己听话还好,若是不听话,等时机成熟,马春风就会瞅个合适的机会,换个更听话的。
 当然,也不会亏待自己,毕竟自己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
 但明知被马春风当枪使,方不为也心甘情愿,因为他发现,只要干好了,这个督战官所起的作用,可能比抓几个日谍,杀几个汉奸的更大。
 而且马春风也有些一厢情愿了。
 他要是知道方不为听到他提议的那一刻就抱定了决心,准备一上任就会捅出个天大的篓子出来,马春风别说计划,绝对是念头一生,就会就地死心。
 方不为与马春风之间的关系,说好听一点是合则两利,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互相利用。
 方不为也没迟疑,当着马春风的面,给于二君发了电报,并让于二君利用侨盟的渠道,向司徒美堂和黄三德转达了自己的意愿。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接下来就要看委员长如何与何英青等人角力了。
第七八三章 柳暗花明
 几天之后,方不为竟然接到了侍从室打来的电话。
 委员长要见他。
 要见自己?
 方不为心里跳了一下。
 为党国效力也三年了,功劳立了不少,职级也升了好几次,还顺带着发了几笔大财,但见委员长,还真是第一次。
 难道是马春风的谋划成了?
 方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