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生活-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停播

    林子轩以为自己把艺术中心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还有冯晓刚在一旁看着,问题不大,不过很多事情并不以他的意志发展,总会有意外发生。

    四月下旬,《海马歌舞厅》这部电视剧出事了,上面有人不满意,要被停播。

    《海马歌舞厅》总共四十集,投资150万,演员有梁添、张国粒和陈晓艺等人,是艺术中心去年精心打造的一部大制作,准备续写《编辑部的故事》的辉煌。

    事实也的确如此,剧集卖的很好,在全国各地播出,收视率很高,很受欢迎。

    剧中的演员名气大增,俨然就是第二部《编辑部的故事》,形势一片大好。

    问题出在京城电视台这儿。

    原本京城电视台不准备播出这部剧,理由和华国电视台一样,这两家电视台就在京城,京城里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老百姓基本上就看这俩台。

    所以这两家电视台播放节目都会非常谨慎,京城电视台一般就播出华国电视台播过的电视剧,这样怎么着都不会犯错误。

    没办法,京城的水太深,谁也不知道哪位领导看了不高兴,就会出事。

    本来都好好的,可京城电视台看《海马歌舞厅》在全国热播,其他省市的电视台都赚钱了,也没出什么事,就有了想法。

    《海马歌舞厅》是一部京味十足的剧集,既然在其他省市火爆,那在京城只会更火爆。

    没道理在其他电视台播出,而不在京城电视台播出啊,于是他们就决定播出这部剧。

    为了谨慎起见,京城电视台还把《海马歌舞厅》的片头和片尾掐掉,直接播放剧集内容。

    这是因为这部剧的片头曲和片尾曲歌词比较消极,带着一股游戏人间的风尘味道,不够正面和主旋律,怕造成不良影响,这才动了手术。

    这种事在全国的电视行业都很罕见。

    就算是这样,在播出不到一半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反映《海马歌舞厅》的内容消极,太过负面,对社会影响不好等等。

    这些人里面不乏各级领导,有些老干部没办法接受这种思想不健康的电视剧。

    李虹提前接到了上级部门的通知,《海马歌舞厅》要被停播,并进行点名批评。

    虽然没有提出处罚措施,不过点名批评已经很严厉了,对于一个单位来说算的上是污点。

    林子轩在艺术中心开会讨论如何应对,艺术中心以前不是没碰到过挫折,《编辑部的故事》当初就差点被停播。

    但这次不同,这次已经被定性了,没办法挽回。

    而且,停播肯定是全国性的,各省市电视台也将受到牵连。

    虽然不用赔钱,可对艺术中心的声誉会造成严重影响,下次那些电视台购买中心制作的电视剧就会更加谨慎,万一又被停播呢。

    “这件事是我的疏忽,我没有尽到职责,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应该更严格要求,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写一份检讨,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单位的会议上,林子轩坦诚道。

    作为中心负责电视剧制作的副主任,电视剧出问题自然是他的责任,这点责无旁贷。

    “我是制作部门的直接领导,有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我来写检讨。”张建功沉声道。

    “不,张主任事先提醒过我,是我没有重视起来。”林子轩争论道。

    “我看了片子,我提的意见都改了,只能说有些人思想观念还很落后,看不惯社会上新出现的问题,就来个眼不见为净。”张建功感叹道。

    “你们别争了,这事倒不会有行政处罚,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李虹安排道,“咱们主要是处理好善后问题,要和购买剧集的电视台解释清楚,消除误会,降低影响。”

    《海马歌舞厅》卖到全国31家省市电视台,这些电视台播出的时候还有广告赞助商,就这么停播,那些广告商也不会满意。

    这就是连锁反应,不过这属于不可抗力因素,艺术中心不会承担他们的损失。

    “下次这些电视台购买咱们的电视剧给他们优惠好了。”林子轩提议道。

    “这个可以谈,不过别让步太多。”李虹同意道。

    接下来,林子轩亲自给全国各地的电视台打电话,解释这件事。

    那些电视台听说后,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比如一天播出四集,有些电视台甚至趁着礼拜天从早上八点一直播出,一天播八集,让观众一次看个够。

    他们要在停播文件下来之前把电视剧播完,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些电视台的负责人能够理解,有些则非常生气,不过没办法,林子轩只能耐心的解释,尽量挽回停播给艺术中心造成的影响。

    这对他是一个警醒。

    以为《编剧部的故事》涉险过关,整个社会逐步开放,就能拍摄更为大胆的电视剧了,事实证明,这个年代的华国还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社会。

    尤其对于刚从花城回来不久的林子轩来说,感触更深。

    南方的影视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北方还是处在摸索的阶段,条条框框的限制太多。

    通过这件事,他也在考虑自己是不是适合在体制内发展,要不要离开,离开之后做什么。

    这件事关乎到以后的生活,他自然要和慕姗姗商量。

    “你说我适不适合在体制内发展?”林子轩询问道。

    慕姗姗看了看林子轩,两人以前也说过下海经商的话题,不过那时候以开玩笑居多,现在听丈夫的语气,似乎真的在考虑这个问题。

    “不是适不适合,而是你想不想。”慕姗姗认真道,“你想做就去做,我支持你。”

    “那你怎么想的?喜欢在华国电视台工作么?”林子轩追问道。

    “做《方大综艺》主持人的时候没感觉,反正只是照本宣科,现在做访谈节目,参与到幕后工作,才发觉其中的难处,有太多的东西不能碰,到处都是限制,做出来的节目和自己想的差别很大。”慕姗姗思考道,“不过不在电视台工作,还能去哪呢?”

    俩人刚毕业那会,都是国家分配,有份工作就满足了。

    现在他们成长起来了,有了自己想法和追求,同时也很迷茫,这不仅是他们两人的迷茫,也是这个时代华国人共同的迷茫。(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决定

    正如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在这个年代,职业选择同样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还牵扯到身边的亲人。

    林伯清和邓秀莲自然不想儿子出外创业。

    在他们的观念中,在单位上班安稳,每月有固定工资,吃喝不愁,他们只希望林子轩和慕姗姗赶紧生个孩子,把孩子养大,这一辈子就算是圆满了。

    这才是人一生应该做的事。

    不过,如果儿子真的想去创业,他们也只好默默的支持。

    李虹倒是鼓励女婿出去闯一闯,林子轩的年纪太轻,能成为艺术中心制作部门的副主任已经是破格提拔了。

    体制内有严格的年龄限制,想要升为正主任至少要到30岁,35岁以后才可能坐到李虹的位子,成为单位的一把手。

    这还是在没有任何波折的情况下。

    如果不是一心走仕途的话,留在体制内还不如出去创业。

    如今正是一个全民下海的时代,京城演艺圈越来越多的人出去单干,几个人合伙成立影视公司,民营投资商进场,整个行业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以林子轩的能力,就算弄不成大企业,开个小公司每年赚个上百万完全没问题。

    李虹对这个女婿有信心,她不想林子轩和慕姗姗有多大的出息,只要过上富足的生活就够了,这要比在体制内熬资历更为轻松。

    慕致远则是另一种想法,他同样支持林子轩离开体制,但不是李虹所说的每年赚个上百万就满足了,而是到外边锻炼一番,打磨打磨。

    “趁着年轻,出去闯闯,锻炼锻炼,过几年要觉得不适应再回来不迟。”慕致远鼓励道。

    李虹和慕致远的想法反映了这个时代华国的一种风潮。

    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公职人员停薪留职,下海经商的不在少数,这些人有些赚了大钱,有些则在商场摸爬滚打几年,觉得累了就继续回单位上班。

    当然,这些人或许会因此错过晋升的机会,从此在单位********。

    这就是有所得就会有所失,没人能占尽好处,全看各人的选择和机遇。

    和两边的家人沟通后,林子轩有了出去闯的想法,准备办理停薪留职,这也算是给自己留条退路,不过不是现在,他至少要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完才行。

    再说,即便要开公司,也要准备好第一个项目,写好剧本,拉好投资,出去就能拍戏,而不是出去之后再说,他还没有那么鲁莽。

    做出决定后,他第一个要通知的对象是一直想单干的冯晓刚。

    “这个好啊,那咱们开张的第一部戏拍什么,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冯晓刚兴奋道。

    “冯哥你觉得呢?”林子轩反问道。

    “电视剧咱们熟,拍出来有路子能卖出去,电影的话有点悬,现在电影市场不景气,我虽说想拍电影,可咱们办公司是为了赚钱,不能赔了,还是拍电视剧吧。”冯晓刚理智的分析道。

    “先弄剧本吧,甭管电影还是电视剧,能拉到投资就行。”林子轩决定道。

    “那我手头的这部戏怎么办?”冯晓刚询问道。

    “这部戏前期筹备都弄好了,你还是拍了吧,咱们就算单干也要等到年底,尤哥拍戏还没回来呢。”林子轩回应道,“这就是一部室内戏,对冯哥你没难度,你不是正想和陈导明合作一把么?这次机会来了。”

    林子轩给冯晓刚安排下半年要拍的电视剧叫做《一地鸡毛》,总共只有十集。

    讲的是眼下华国城市里在单位上班的普通人日常的生活状态,男主角刚刚毕业,在机关单位上班,还没有分到房子,只能在局促中和女友经营着他们琐碎而微小的幸福。

    在单位里,办公室里的人为了一点点小利益而勾心斗角。

    在这种环境下,男主角从刚开始的无所顾忌到逐渐适应了这种氛围,并成为其中的一员。

    这就是这个年代大部分华国小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细碎而真实。

    整部剧的场景不多,投资不大,主要还是靠演员的演技支撑,男主角邀请的是陈导明,女主角是徐繁,不出意外的话两三个月就能拍完。

    “那行,这部戏我挺喜欢,够真实,贴近生活,导明要到七月份才有档期,那就七月中旬开拍,十月能拍完,不耽误咱们年底的事儿。”冯晓刚估算道。

    “你看着办吧,听说陈导明喜欢改剧本,别弄得拍摄资金超支了,我可没钱给你补上啊。”林子轩玩笑道。

    “放心吧,姜闻都被我摆平了,对付这样的演员我有经验。”冯晓刚得意道。

    说到姜闻,《阳光灿烂的日子》目前还在选角阶段。

    四月下旬,闻隽带着资金来到了京城,住在山城饭店,这是姜闻设定的办公地点,就像林子轩喜欢友谊宾馆一样。

    姜闻知道自己是第一次执导电影,特意请了圈内一位有能力的副导演帮衬。

    林子轩找来一些工作人员,副导演带着人全京城的找十五六岁的少年,在各个中学拍摄照片拿回来给姜闻看。

    姜闻看了都不怎么满意,觉得现在的孩子没有他们那时候精神,他还把自己上中学时候的照片拿出来作比较,认为就该是照片中的模样。

    林子轩看了看,很小的黑白照片。

    他不觉得那时候的姜闻有多精神,反而看起来又黑又瘦,眼神黯淡,似乎带着点偏执。

    可见回忆总是美好的,在姜闻的记忆中他的少年时光应该是鲜活的,充满激情,所以他在现在的孩子里找不到记忆中的样子。

    林子轩估计这个过程要不少日子,闻隽也跟着大家一起忙活。

    闻隽负责监督资金的使用,无论是找外景,还是购买道具,他都会跟着,觉得很新鲜。

    为了尽可能真实的还原七十年代初期的场景,剧组需要寻找那个年代的物品,比如主席的纪念章和革命语录,还有各种海报。

    这种东西京城里有不少,有些在弄古玩的人手里,有些在旧报摊上,还有的是在废品收购站里,只要想找总能找到。

    “拍完别丢了,藏起来,十年后肯定升值。”林子轩提醒道。

    这话引起大家的哄笑,这种东西有不少,不稀罕,值不了什么钱,十年后的事谁知道呢。(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情

    五月初,京城怀柔区杨宋镇,正在举行一个开工典礼。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华国怀柔影视基地即将破土动工,来参加这个典礼的有总局的领导,怀柔区的领导,艺术中心的李虹,药企的一位副总等等。

    这个影视基地受到总局的重视,认为是华国影视市场繁荣的标志。

    以前各家影视制作单位都会自建摄影棚,和艺术中心的摄影棚一样,规模小,条件差,各种设施不完善,拍戏的时候剧组苦恼,演员抱怨。

    也只有电影厂才会有大型的摄影棚,但那是人家厂子里自个用的,想要借用很难。

    影视基地建成后面向京城所有的影视公司,只要是正规的剧组,缴纳了租金就能过来拍戏,基地还提供拍摄设备和道具的出租,以及群众演员的招聘和管理工作。

    影视基地的日常管理由艺术中心负责,李虹是总经理,总局会派人监管。

    现在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这些人只是来做做样子,旁边还有华国电视台的记者在拍照采访,应该会在明天新闻里播出。

    林子轩作为影视基地建设规划小组的负责人,也接受了采访,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

    不过今天来了这么多领导,每个人都有采访,估计在播放新闻的时候他这段会被剪掉。

    典礼结束,领导们陆续离开,林子轩和李虹坐车返回京城,杨宋镇在京郊,离京城有上百里路,开车都要两个多钟头。

    “小轩,你觉得宝钢怎么样?他有没有要出去的心思?”在车上,李虹询问道。

    李虹说的是赵宝钢,艺术中心的老人了,当初拍摄《渴望》的时候就在李虹手底下,艺术中心刚成立就跟了过来。

    赵宝钢为人低调,心思沉稳,擅长拍摄都市题材的情感剧,一直很认真的做着自个的事,不像冯晓刚那么的活泛,总想着搞个大新闻。

    在艺术中心,或许因为林子轩太过抢眼,赵宝钢有点被人忽视。

    其实,光是《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这两部热播电视剧的导演,在京城电视圈就没有人能忽视他,在拍摄《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冯晓刚只能给他打下手。

    冯晓刚从赵宝钢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为他成为导演铺平了道路。

    “赵导?没听他说啊,赵导的性子稳着呢,估计不会出去。”林子轩猜测道。

    “你离开后,我打算让宝钢来主管制作部门,我先和他谈谈,下半年你把手里的事儿移交给他,空出时间去忙你自个的事吧。”李虹安排道。

    林子轩离开艺术中心,李虹就要考虑接替人选了。

    如今艺术中心早已经步入正规,要人才有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