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艺生活-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晓刚说的事情他有所耳闻。
这时候拍电影都是电影厂的事,在京城就有京城电影制片厂,京城儿童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京城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等等reads;。
这些电影厂分工不同,有的专拍儿童电影,有的属于部队,有的拍摄科教纪录片。
国家每年制定计划,给各个电影厂下达任务,这一年你们厂子要拍摄多少部电影,只要拍摄电影的数量够了,那就算完成了任务。
至于电影质量倒没有严格的要求,只是要保证主题正确,内容健康,不能有不良思想。
赚不赚钱也没人管,反正都是国家拨发的资金。
这就导致电影厂拍摄的电影跟不上时代,还是以前的套路,没有创新。
随着电视上播放来自西方的译制片,还有来自香江的功夫片和宝岛的爱情片,观众开阔了眼界,有了更高的娱乐需求,不再满足于国产电影的老腔老调。
于是,电影厂连年亏损,拍摄的电影没人看。
国家只好放开管制,允许电影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些地方上的电影厂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拍摄贴近生活,关注现实题材的电影。
对于要不要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影视行业,这个还在讨论。
主要是不好管理,如何规范资本的运作,如何控制电影的审查,如何保证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都是一个难题。
事实上,已经有香江和国外的资金流入了华国的电影市场,资助年轻的导演拍摄电影,这些电影不能在华国放映,只能通过参加国际上的电影节来出售版权。
这种电影在华国叫做地下电影。
林子轩对这种方式没有兴趣,他还是喜欢走正规渠道,虽然慢一点,但比较稳,不出事。
冯晓刚的提议不错,只是还没到时候,等他们在圈子里混出了名堂,能凭着自身的名气拉来投资的时候就能另起炉灶了。
毕竟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做老板。
时间过得很快,林子轩和慕姗姗结婚的日子到了。
这天早上,葛尤开着租来的桑塔纳,张国粒坐在副驾驶上,林子轩和陈晓艺坐在后面,冯晓刚开着一辆面包车紧随其后。
两辆车上贴着大红的喜字,从林子轩家里出发,离开的时候放了一挂鞭炮。
街坊邻居知道林家办喜事,纷纷在一旁看热闹,有小孩在车子前面,笑嘻嘻的要喜糖吃。
葛尤等人一边发喜糖,一边和街坊们打招呼。
好在他们这几位还不太出名,等到《外来妹》和《编辑部的故事》一播出,恐怕就不是这种情况了,这就是林子轩不找张凯莉的原因。
一个是不太熟,另一个是怕出事。
车子出了胡同,朝着慕姗姗家驶去,时间还不到九点钟,这时候不存在堵车的情况,车速不快,大家都比较放松。
“还别说,小林这一捯饬真有明星的架势,以后别写剧本了,演电影吧。”葛尤玩笑道。
“尤哥别笑话我,像我这样的说是偶像派都不够格,更别提实力派了。”林子轩摇头道。
“这年头偶像派才吃香,那些小姑娘追星就喜欢偶像派,还疯狂的不行,像咱们这种实力派是享受不了那种待遇了。”葛尤叹气道。
“别瞎说,我和你不一样,我还是偶像派呢reads;。”张国粒接茬道。
“得,把国粒忘了,我还是和晓刚有共同语言。”葛尤自嘲道。
“尤哥你也别灰心,总会有人欣赏你的,你的目标应该是四十岁以上中老年妇女的偶像。”林子轩鼓励道。
“你们啊,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们的良心太坏了,还是小陈心善,别管人家心里怎么想,最起码不会出口伤人。”葛尤满足道。
“尤哥,我觉得张哥和林哥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陈晓艺补刀道。
“哈哈,说得好,幺妹。”张国粒夸赞道。
他在蓉城生活多年,陈晓艺来自蜀中,即便以前不熟悉,也有一份亲切感。
几人说说笑笑地来到慕姗姗家门口,车子停在院子外边,慕家聚集着一批人,都是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以看热闹的居多。
这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结亲习俗,他们拿出烟和喜糖,见了小孩子就发糖,见了大人就散烟,嘴上不住的道喜,和和气气。
陈晓艺走入慕姗姗家里,陪着慕姗姗出来,李虹和慕致远在一旁。
李虹对女儿说着什么,慕姗姗不住的点着头。
慕姗姗穿着一套红色的衣服,化了淡妆,头上插着一朵红花,看起来很漂亮。
林子轩走过去,慕致远和他说了几句话,让林子轩照顾好女儿,以后常回来。
现场的氛围有点伤感,葛尤等人活跃着气氛,说着喜庆话。
不一会,林子轩拉着慕姗姗的手出了四合院的门,坐到了车子里,挥手告别,在一阵鞭炮声中,车子离开了四合院。
林子轩掏出手帕帮慕姗姗擦眼泪,慕姗姗情绪有点激动,哭了出来。
“别哭了,又不是不回来,以后还要来蹭饭呢。”林子轩安慰道。
“讨厌,就是觉得心里有点难受。”慕姗姗轻声道。
俩人在车里低声说着话,车子在京城的马路上行驶着,从一家到另一家。
回到林子轩家里,又是一番热闹,俩人给林伯清和郑秀莲行礼。
慕姗姗待在林晓玲屋里,和陈晓艺几个女孩子一起,林子轩则在外边招待客人,等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家一起前往订好的饭店。
林子轩和慕姗姗站在饭店的门口,等着喝喜酒的客人到来。
这些客人有的林子轩认识,有的慕姗姗认识,也有两人都不认识的,在京城有混混专门趁着人家办酒席前来凑热闹,混一顿好吃的。
这种人说几句道贺的话,大喜的日子不好赶人,也就随便了。
前来的客人有文化部的,也有电视台的,还有演艺圈的,总共摆了十桌酒席。
京城广播电台的胡影看着林子轩和慕姗姗站在一起,心里颇为感慨,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在少儿栏目组不显山不露水的小年轻能走到这一步呢。
她还是在电视上看到林子轩和国家领导人握手的时候才知道真相的。
林子轩热情的向慕姗姗介绍胡影,慕姗姗感谢胡影当初对林子轩的照顾,俩人以夫妻的身份迎接着前来的宾客。
………………………………
第六十八章 以后要对他更好一点
中午吃过酒席,林子轩和慕姗姗回到了新家。
跟着他们一起来的都是真正熟悉的朋友,有同事和同学,还有妹妹林晓玲,接下来有一项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那就是闹洞房reads;。
这时候闹洞房比较正规,更像是茶话会。
家里早就准备了瓜子、花生和糖果等小零食,大家找地方坐着,喝着茶水,开始找乐子。
“下面请一对新人讲讲恋爱的经过,大家欢迎。”冯晓刚起哄道。
林子轩和慕姗姗对视一眼,这种事情避免不了,不让这些人满意不会罢休,此时的新郎和新娘就是待宰的羔羊。
林子轩中午喝的有点多,不过还能保持清醒,酒精让他有点小兴奋,人生只此一次,痛痛快快,开开心心就好。
他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
“这个经过可有点长,你们真想听么?”林子轩询问道。
“想听,讲细一点,我最喜欢听细节。”葛尤高喊道。
“好吧,那是五年前一个秋高气爽的早上,我刚进广播学院,第一回到教室上课,一进教室我就看到了一个女同学,在看第一眼的时候,我就忘不了啦。”林子轩兴致高昂的说道,“同志们啊,这就是一见钟情。”
“瞎编的吧,哪有一见钟情啊。那你说说当时小慕穿什么衣裳?”有人不信道。
“浅蓝色格子褂子,灰白色条纹裤子,齐耳短发,留着刘海。”林子轩回忆道。
“真的假的?小慕说说看?”有人怀疑道。
“那么长时间谁会记得,我当时对他一点印象都没有,那时候我倒是有刘海,后来留了头发就没刘海了。”慕姗姗证实道。
“这种细节就不要追究了,看情况是小林追的小慕,还是讲重点吧,你们第一次牵手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拥抱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啊,你们懂的。”冯晓刚催促道。
“我还准备讲几个小时,以后写本回忆录呢。”林子轩遗憾道,“我们都是好学生,上学期间不谈恋爱,毕业之后才好上的,第一次牵手是游香山那次吧,第一次拥抱好像是在胡同里。”
“下面呢,不要逃避问题。”有人追问道。
“你们急什么啊,俗话说的好,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美好的回忆当然是留在今晚啦。”林子轩痛快道。
“瞎说什么呢。”慕姗姗拉了林子轩一把,羞涩道。
“小林说得好,既然新郎如实的回答了问题,下面进行第二项。”葛尤拿出一个用绳子绑住的苹果,递给林晓玲,“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吧,这个任务交给林小妹来完成,记住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
林晓玲兴奋的拿着苹果,来到林子轩和慕姗姗身前,拎着绳子,把苹果放到俩人中间。
这是京城闹洞房最常见的戏码,如果俩人没咬到苹果,那么嘴唇就会碰到一起,这并不好受,因为用力的原因,一不小心就会碰到牙。
林子轩看了妹妹一眼,林晓玲装作没看见。
第一次俩人扑了个空,好在他们及时反应过来,只是亲在了对方脸上。
众人一阵爆笑,这个项目不仅要两人眼疾嘴快,还要配合默契。
“小玲,哥哥带你看明星。”林子轩诱惑道。
“林小妹要坚定意志,不能被敌人腐蚀,我们是在考验他们的爱情reads;。”葛尤提醒道。
第二次林子轩咬上了,慕姗姗差一点,苹果被咬下来一口。
第三次或者是林晓玲放水了,俩人终于成功。
三次就结束让在场的人意犹未尽,接着又让他们喝交杯酒,以茶代酒。
闹腾了个把小时,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大家陆续的告辞,说着祝福的话,林子轩和慕姗姗把他们送出院子。
俩人回到房间,坐在沙发上,一动都不想动。
“累了吧,你歇会,我去下碗面,中午你都没吃东西。”休息一会,林子轩起身说道。
中午酒席上光顾着应付客人了,真没怎么吃好,林子轩还能不顾形象的抽空吃点,慕姗姗则要保持淑女形象,只能忍饥挨饿。
“我要吃鸡蛋面。”慕姗姗央求道。
“行,很快就好。”林子轩答应道。
他来到小厨房,把炉门的盖子打开,把锅放在炉子上,添上热水,盖上锅盖。
接着他拿起几根小葱,剥掉外皮,在水里洗了洗,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葱花。
又从冰箱里拿出一袋挂面和两个鸡蛋,放在一旁,等着锅里的水烧开。
看到锅里冒出热气,把锅盖打开,放入挂面,用筷子搅动,再把鸡蛋在锅沿上磕破,让蛋清和蛋黄流入热水里,迅速凝固。
最后放入盐和味精调味,葱花点缀,滴入几滴香油增加香气。
不一会,两碗香喷喷,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就做好了。
两人坐在沙发上,吃着面条,把面汤也喝完,才算是恢复了一点活力。
“你行啊,这面煮的挺有水平。”慕姗姗夸赞道。
“那是你饿了才觉得好吃,我的手艺很一般,以后还是要你来掌厨。”林子轩谦虚道。
这其实就是煮方便面的整套流程,林子轩熟悉的很,所谓熟能生巧,大抵如此。
他们洗刷了碗筷,打扫了房间,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闲聊着今天的趣事。
周天涯和林子轩第一次见面,这位《京城文学》的主编鼓励林子轩继续创作小说,他觉得林子轩很有写小说的才华。
慕致远给他介绍了不少文化部的同事,这些都是人脉,以后总有用得到的时候。
“你还真记得我上学时穿的衣服啊?”慕姗姗好奇的问道。
“那当然,你以为我说的一见钟情是假的啊。”林子轩坚持道。
“可我刚开始对你真没什么印象,这么一说你不是挺吃亏。”慕姗姗思考道。
“感情的事有什么吃亏不吃亏的,你要是觉得我吃亏了,咱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对我好点就成了。”林子轩趁机说道。
“我就是说说而已,你这还算利息啊!”慕姗姗无语道。
第二天清晨,慕姗姗醒来,看着身边还在沉睡的林子轩,想着林子轩一直默默的付出,决定以后要对他更好一点。
………………………………
第六十九章 手牵手一起走
新婚第一天,俩人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开始收拾行李reads;。
他们有六天的假期,可以放松的到其他城市转一转,欣赏华国的山水风光。
说起来,现在并不是旅游的好时候,天气有点热,只是这由不得他们选择。
两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安排,能够凑出这个小长假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时候的婚假是一天到三天不等,夫妻不在同一地方的还有一天的路程假。
林子轩和慕姗姗只有三天的法定假期,还要向单位请三天假。
林子轩还好说,请假的话李虹肯定会批,慕姗姗就难办了,她的节目是每周一期,电视台有自己的安排,不会为了一个人调整整个节目组的时间。
所以,慕姗姗回来后就会马上录制节目。
整理好行李,在十点钟的时候,他们出门回到林子轩的家里,在路上买了菜,到家里后开始做中饭,一会林伯清和郑秀莲会回来吃饭。
这是新媳妇做的第一顿饭,肯定要吃的。
在华国,婆媳关系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果婆媳住在一起的话更是一场灾难。
由于性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相处久了难免会有矛盾,家长里短,拌嘴吵架在所难免,生气冷战更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人人都爱刘慧芳?就是因为刘慧芳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贤妻良母的典型。
林子轩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他们没和父母住在一起,就能避免矛盾的产生。
饭桌上郑秀莲询问两人有什么打算,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她可以提前退休帮着带孩子。
结婚和生孩子的话题总是联系在一起,如果夫妻二人都上班,那么照顾孩子的事情就落到家里的老人头上。
儿子成家立业,搬出了这个家,郑秀莲心里空落落的,总希望能有点寄托。
郑秀莲提前退休的话退休金并不少拿,还能照顾下一代,这是很多做父母的选择。
他们没有过多的考虑自己,更多的是为子女考虑。
华国眼下还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没有推迟退休年龄的说法,单位巴不得职工提前退休给年轻人腾出位子,解决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
林子轩和慕姗姗暂时没有要孩子的打算。
刚刚过上美好的二人世界,怎么能允许第三者的出现呢,他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和父辈们的观念不同,更希望过自己的生活。
国家正在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为革命终生,只生一个孩子光荣。
这种大规模的宣传让大城市的年轻人在生育观念上悄然发生着改变,以前“多子多福”的观念成了被批判的对象。
由此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