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艺生活-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从此进入好莱坞,功成名就。
一些圈内人分析了《卧虎藏龙》获奖的原因,归结于一点。
这部片子是李桉拍给西方人看的,西方的观众和评委能看懂这个故事,以往张亿谋的文艺片也获得过奥斯卡的提名,不过没能拿奖。
文艺片在欧洲吃得开,欧洲人喜欢看,可美国观众不吃这套。
奥斯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艺奖,它是商业化的产物,还有政治因素,以及公关的力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是说拍一部文艺片就能拿奖。
内地的电影人分析这个不靠谱,没有身在好莱坞的那个圈子,很难弄明白奥斯卡的各种潜规则,都是雾里看花。
张亿谋给林子轩打了电话,在恭喜的同时询问了幕后的东西。
他参加过奥斯卡,明白电影只是一个方面,公关才是获奖的主要因素,好莱坞有很多家公关公司,每年就靠奥斯卡吃饭。
找对公关公司是成功的关键。
张亿谋是那种越拿不到越想拿的心态,欧洲电影节的奖项他基本上都拿了,就差个奥斯卡,不拿不甘心。
其实,他向林子轩打听没什么用,林子轩接触的也只是表面。
国产电影想拿奖,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一部符合美国人口味的好电影,花费几千万美金公关,找有实力的公关公司,还不能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好莱坞有句话,花钱不一定能拿到奥斯卡,但不花钱一定拿不到奥斯卡。
媒体上正在热议一个话题,国产电影离奥斯卡有多远?
大家没把《卧虎藏龙》当作一部国产电影,这是好莱坞导演李桉执导,香江班底制作的一部武侠片,不代表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准。
有人觉得不应该把奥斯卡当作唯一标准,电影工作者要端正心态,拍出好电影,而不是为了奥斯卡拍电影。
也有人论证一番,得出结论,想要赶上好莱坞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这个论证没什么现实依据,就是大概说个数字。
《卧虎藏龙》的获奖激发了大众的热情,这是个好现象,通过媒体的普及和讨论,让大家对奥斯卡有更多的了解。
了解越深,才不会把它看得太重。
既不过于推崇,也不过于忽视,用平常心对待,它就是美国的一个电影奖,能参加很好,不参加也没什么。
不光是内地,香江的情况也一样。
香江电影人对好莱坞尤为热衷,这次武侠片拿到奥斯卡奖,在北美的票房一路攀升,让他们心动不已。
武侠片是香江人的强项,他们希望由此掀起一股武侠片的风潮,把这个类型做起来,进入美国的电影市场。
这一届的香江金像奖,《卧虎藏龙》获得十六项提名。
这是一个态度。
香江金像奖的投票规则和奥斯卡相似,都是同行投票,拿到这么多提名基本上代表了香江大多数电影人的看法。
金像奖的组委会邀请李桉参加导演座谈会,讨论华语片未来的发展。
说白了,就是让李桉介绍怎么样把华语片打入美国市场。
事实上,美国电影人对《卧虎藏龙》的武打场面很有兴趣,香江的武行在好莱坞会活跃一段时间。
不过存在一个问题,当美国电影人学会了吊钢丝,学会了武打的手法,结合他们的电脑特效,做出比武侠片还要震撼的武打场景。
到那时,他们就不需要香江武行了。
所以,华语片想要生存,想要打入美国市场,不能只依靠外在的东西,要有自己的精神和文化内核。
这牵扯到文化的输出,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不是依靠一两部电影,或者几年时间就能完成的,要从小做起,一点点积累。
好梦公司内部也在讨论和总结。
他们不太关注最佳外语片奖,更在意技术类的奖项,技术奖是对影片整体制作水准的肯定,对国内的电影行业有所帮助。
比如最佳摄影奖,这个奖说明美国人对《卧虎藏龙》的摄影手法感到好奇。
意味着用这种手法拍出来的片子在北美可能有市场。
再说最佳配乐,《卧虎藏龙》的配乐使用了少数民族的乐器,结合优美的风景,精彩的打斗,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在西方观众看来,这就是异域情调。
讨论这些方面有助于了解海外市场和东西方观众的文化差异,只有不断的总结和学习,才能完善和进步。
四月二日,京城国际机场。
小叶带着赵莉颖拿着登机牌,接受安检,随后进入候机厅,等待着登机。
赵莉颖是第一次坐飞机,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家,既紧张又好奇。
小叶心里同样无法平静,她也没有在国外生活的经验,但她让自己保持镇定,和赵莉颖聊天,化解小姑娘的紧张情绪。
登机的时间到了,两人走过登机口,迎接她们的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
第六百八十六章 碰面
在最初的紧张后,赵莉颖放松下来,好奇的打量着机窗外的白云,对她来说,这是一个新奇的体验。
小叶看着趴在机窗边的赵莉颖,不由得露出笑容。
第一次坐飞机的人大多如此,感觉新鲜,只是从京城到伦敦要飞十几个小时,过一会就觉得没意思了。
她拿出一本娱乐杂志看了起来。
作为一名经纪人,需要掌握娱乐圈的最新动态,娱乐杂志虽说有不少捕风捉影的不实报导,但也是一个消息渠道。
经纪人的精力有限,主要放在自家演员的身上。
娱乐圈每天发生那么多事,不可能都去了解,通过娱乐杂志能快速的浏览各类娱乐新闻,从中筛选出自己关注的内容。
小叶看娱乐新闻和大众的角度不同。
她看到一部剧选角,首先想的是能不能把手底下的演员安排进去,看到明星的绯闻,想的是有没有借机炒作的可能。
这是职业病。
杂志上刊登了不少好梦公司的新闻,《卧虎藏龙》依然是热议的焦点,把《小雪的大冒险》都给压下去了。
小叶在不甘心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想法。
公司有意拍《卧虎藏龙》的续集,这是今后两年内的一部大制作,有了前作的成功,续集想必不会太差。
她打听到续集其实是《卧虎藏龙》的前传,有不少新角色。
目前,在好梦公司的演员里,葛尤和张国粒的地位无可动摇,是元老级别。
其次是俞菲鸿和徐晶蕾,属于国际影星的层次,然后是一众一线和二线演员。
小叶手下的刘滔凭着《白蛇传》走红,但作品数量不多,想进一线还要多拍几部有影响力的影视剧。
黄勃出演了《我的野蛮女友》后在国内崭露头角,不过他要考电影学院。
一旦上学,接戏的速度就会慢下来,没有作品很容易被观众遗忘。
黄勃正在香江拍《无间道》,小叶和他在电话里聊过,据黄勃自己说他凭着一口地道的粤语已经摆平了那帮香江人。
不拍戏的时候到香江的酒吧喝酒唱歌,潇洒走一回。
小叶心里清楚,黄勃是怕她担心,香江人可不好相处,何况黄勃在《无间道》里出演的是一个配角,发挥空间不大。
有刘德桦和梁朝维做主角,观众怎么会在意一个配角。
小叶把希望放在《我的野蛮女友》上,这部戏在内地的票房突破四千万,四月中旬,电影将在港台等地陆续上映。
按照公司的规划,这部影片主打亚洲市场。
黄勃和高园园有机会在亚洲各地宣传,前提是《我的野蛮女友》受到欢迎。
还有一个王保强,在《英雄》剧组里作武行。
过年后,小叶给王保强找了两部电视剧的配角,光做武行不行,不演戏拿不到片酬,权当是锻炼演技了。
离开京城前,小叶为手底下的演员做好了安排,还要考虑今后的路子。
经纪人就是个操心的命。
她这次到英国,要待上两三个月,把赵莉颖的事情处理妥当,关系理顺。
包括赵莉颖在拍戏期间的学习情况。
英国劳工部门对使用儿童演员有严格的规定,每天拍戏不能超过多少小时,保证儿童演员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有专人负责监督。
一旦违反条例,剧组将面临罚款或者停工的局面。
赵莉颖会进入伦敦的一家私人学校学习英语。
小叶想到林子轩对她的交待,在《小雪的大冒险》这个项目上,好梦公司处在主导位置,作为经纪人,该争取的就要争取。
比如说赵莉颖的片酬,要向英国的小演员看齐。
当然,这是第一部,小演员没什么名气,片酬不高,可怎么都比国内要高。
再说,随着小演员名气的增加,出现天价片酬不是没有可能。
一开始把片酬谈清楚,不分华国演员和英国演员,一视同仁。
还有赵莉颖的各种待遇,要符合她主角的身份,合同上写明白了,以后才不会闹出纠纷,造成负面影响。
经纪人一方面是公司的员工,应该维护公司的利益。
同时又要为演员争取利益,有时候公司的利益和演员的利益相冲突,需要经纪人把握好其中的尺度,在公司和演员之间找到平衡点。
具体到《小雪的大冒险》上,小叶要维护赵莉颖的利益。
说实话,这么一个庞大的项目,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就算林子轩也无法完全掌控,只能一步步的做下去。
赵莉颖看了半天机窗外的白云,有些乏味,就拿出剧本翻看。
剧本是中英文对照,以她的英语水平,还不能直接阅读英文版,有大量生僻的单词,像是魔法学院里的各种药草和怪物。
赵莉颖要做的是记住自己的台词。
经过大半年英语口语的培训,她日常交流没问题,但是一想到要和一群外国小孩一起演戏,赵莉颖就感到奇怪。
她喜欢这个故事,却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其中的主角。
她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小雪,坐飞机前往英国,等待她的是一场大冒险。
不仅是故事里主人公的冒险,也是她自己的冒险,她会遇到朋友和敌人,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战胜敌人。
这样想着,小姑娘心里踏实不少。
飞机在伦敦的机场降落,小叶和赵莉颖走出机场,和前来迎接她们的人汇合,坐车前往好梦公司在伦敦的办公地点。
第二天,赵莉颖见到了几个英国小孩。
这是英国电影公司挑选出来的小演员,和好梦公司直接决定赵莉颖出演不同,英国这边举行了多达八轮的试镜。
在上千名孩子中选出了几位主演,还有几十名配角,饰演魔法学院的学生。
“你好,我叫艾玛。”一个英国小女孩向着赵莉颖打招呼。
“你好,我叫莉颖。”赵莉颖介绍道。
好梦公司的宣传部门原本想给赵莉颖起一个英文名字,程龙和李连节都有英文名,这是为了方便和外国人交流。
外国影迷不会说程龙,而是杰克程。
林子轩觉得用中文名也很好,外国人可能觉得绕口了一点,但习惯了就好。
就这样,几个孩子碰到了一起,在今后的十年里,他们将一同成长。
………………………………
第六百八十七章 冰棍
林晓玲坐在副驾驶上,指挥着身边的男人把车子开进胡同里。
在京城胡同里开车是个技术活,道路狭窄,勉强够两辆车并行,周边是住宅,家门口可能堆着东西,都是障碍物。
还有老人和孩子在胡同里遛弯儿,开车要小心翼翼,不能马虎。
一般出租车不愿意进胡同,三轮车才是运输的主力。
车子停好,林晓玲下了车,来到车后面,打开后备箱,看着里面的一堆礼品。
“我说你买这么多干嘛,随便买几样就完了,这怎么搬啊。”林晓玲抱怨道。
“就是一点心意,你别管了,我多跑几趟就搬完了。”男人回应道。
后备箱里既有烟酒,也有市面上流行的保健品,以及刚上市的茶叶果品。
“那行,你慢慢来吧。”林晓玲点头道。
林晓玲挑了两件轻省的保健品拎着走在前面,男人搬着一箱酒跟在后面。
她刚打开门,迎面跑过来的是她的小侄女,小雪一边拉着小姑的手,一边好奇的打量着后面的男人。
“你们来啦,快进屋吧,不是说十点到么?”林子轩走出来,招呼道。
“堵车了,这京城的路也该整修了,要不天天堵着太耽误事儿,早知道还不如坐地铁呢。”林晓玲郁闷道。
京城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道路老旧,堵车是家常便饭。
政府提出依托奥运会,建设新京城,在未来几年对京城的交通系统重新规划。
“你啊,别发牢骚了,让小刘到屋里坐,真是的,来就来了,还买这些东西,家里什么都不缺。”林子轩催促道。
“林哥,这是给叔叔阿姨的一点心意。”小刘笑着说道。
“你把东西放在那屋,回头再把车上的东西搬过来。”林晓玲带着小刘朝着里屋走去,交待道。
这是林晓玲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
小刘叫刘扬,是一名摄影师,早在林晓玲拍摄《回家》的时候就在剧组里,后来拍了《渴望》续集和《我的野蛮女友》。
他在圈子里的名气不大,不过拍摄理念符合林晓玲的思路,擅长纪实风格。
经过几次合作,两人互相了解,开始交往。
说实话,演艺圈是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交际面狭窄,没时间谈恋爱。
大多数人都是和圈内人结合。
想想看,一部戏要拍半年时间,这半年大家吃喝都在一起,比和家里人相处的时间还要长,这就创造了条件。
也有和圈外人交往的,但存在不少问题。
一个是时间,这一行工作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无形中会冷落家人。
第二个是观念,圈外人看待娱乐圈的眼光不同。
以演员为例,找了一个圈外人,这个人能不能忍受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在戏里的亲热场景,会不会因此闹矛盾。
葛尤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他很少拍亲热戏。
如果双方都是圈内人,把亲热戏当成一种工作看待,互相理解。
林晓玲今年二十七了,郑秀莲一直操心女儿的婚姻大事。
可一旦拍戏,从筹备到上映整个周期要大半年,作为导演真没时间谈恋爱,能碰上一个合心意的人不容易。
说话间,郑秀莲和慕姗姗走了出来,打量着刘扬。
刘扬和林晓玲的年纪差不多,长得挺精神,相貌中等。
在京城,能带到家里来的都是感觉有谱了,如果双方家庭满意,下面就是家长见面,谈婚论嫁了。
这件事在林家开会讨论过。
林子轩不在意刘扬的家境,是不是有才华,主要看妹妹的意思,婚姻是一辈子的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他要在对方的人品和性格上把把关,人品比家境更重要。
刘扬是好梦公司的员工,林子轩做过了解。
林晓玲的性格有点强势,和她当导演有很大的关系,要掌控一个剧组不强势可不行,刘扬是那种好说话的人。
两人算是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