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生活-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记者的职业操守上。

    尤其是赵莉颖的童年照和班级毕业照,最好不外传,这属于个人隐私,同时牵扯到明星的形象问题。

    公关部门的人员和赵莉颖的父母进行了细致的说明,怎么样应付记者。

    不能说记者来采访就把什么事情都说出来,记者的问话里往往存在陷阱,不要以为是记者就安好心。

    要分清楚小报记者和大报记者,拒绝小报记者的采访。

    还有一点,需要和赵莉颖的父母讲清楚,赵莉颖是好梦公司的签约演员,无论是演戏还是接拍广告由公司全权负责。

    有些企业可能想钻空子,拿点钱给赵莉颖的父母,让孩子拍广告。

    一旦赵莉颖的父母在合同上签了字,麻烦就来了。

    赵莉颖今后要走国际影星路线,别说是几十万,就是上百万也不行,到时代言的广告都是国际大品牌,几百万美金只是起步价。

    接下来的大半年,赵莉颖都要在英国拍戏。

    好梦公司提出了两种方式,一种是赵莉颖的母亲前往英国,另一种是安排赵莉颖的父母两个月到英国一次。

    在向外界宣布之前,公司内部做了大量的工作,签了多份保密协议。

    如果赵莉颖的父母不同意,林子轩只能换人。

    培养一名国际影星花费的资源太多,这是一个长达十年的项目,和好梦公司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假如公司不能对演员进行有效管理,闹出风波来,中途换人的代价太大。

    就算不换人,摆平各种麻烦也会让人头疼。

    管理演员是经纪人的工作,小叶这些天颇为忙碌。

    她要安排赵莉颖在英国的学习和生活,还要和赵莉颖的父母保持沟通,以及和英国的制作团队进行交涉。

    包括剧本里赵莉颖的戏份,宣传时所站的位置,海报上的形象等等。

    或者说,为赵莉颖争取主角的地位,不被边缘化。

    在改编成剧本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增加和删减故事情节的情况,英国方面自然希望英国人的角色戏份多一些。

    双方在各个方面都将进行讨论,即便是开拍后,也不会停止。

    当然,这不是小叶一个人的工作,她的背后有整个公司的支持,前期的工作是公司的公关部门负责,后期由公司的海外事业部门协助。

    小叶把各个部门串联起来,所以说,经纪人是最熟悉电影公司运作的人。

    四月份,小叶将和赵莉颖一起前往英国,熟悉国外电影公司的工作方式,在英国演艺圈经营人脉关系。

    这可不是拍一部电影就完了,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小叶不是第一次来到林子轩家里,以前接送小雪的时候也来过,这次陪着赵莉颖的父母前来做客。

    她是好梦公司对赵莉颖的直接负责人。

    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吃饭。

    公事公办,但私底下讲的是人情往来,林子轩一家人没拿赵莉颖当外人。

    小雪和赵莉颖的关系很好,郑秀莲对这个活泼的小姑娘也很喜欢。

    赵莉颖的父母托付林子轩照顾他们的女儿,由于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脱不开身,他们没办法陪赵莉颖去英国。

    吃完饭,小叶要把赵莉颖一家人送回酒店。

    走在长长的胡同里,她回头望了一眼站在门口的林子轩和慕姗姗。

    这座四合院看起来不显眼,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好,处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闹中取静,非常难得。

    京城的胡同和四合院越来越少,按照当下的市价,这座院子少说也要上千万。

    四合院的价值还在其次,主要是住在院子里的人,林子轩喜欢清静,在京城演艺圈里,能被他邀请到家里做客的人不多。

    逢年过节不算,平时也就冯晓刚和葛尤一帮老朋友。

    小叶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能来这里混一顿饭吃。

    她和林子轩这代人不同,更愿意住高楼大厦,视野开阔,她还年轻,脑海里有各种想法,不怕挑战。

    想着下个月的英国之行,小叶充满期待。


………………………………

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奏

    三月二十二日,好梦公司一行人离开京城,前往洛杉矶,这一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将在三天后举行。

    国内各大媒体派出记者同行,想拿到第一手的消息。

    时光网和企鹅公司联合推出了奥斯卡专题。

    邀请了包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添在内的业内专家详细解读奥斯卡,让国内观众进一步了解这个奖项。

    比如有网友问怎么看待国内的奥斯卡情结。

    郑洞添认为凡是上映美国电影多的国家都有奥斯卡情结,不是华国独有。

    或者说,随着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在世界上的优势,美国所有的事情都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这是必然的趋势。

    而且,奥斯卡不仅是一个舆论工具,还能创造经济价值。

    现在全世界有十几亿的观众通过电视观看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直播。

    目前电视转播费用最高的是世界杯足球赛,第二是奥运会,第三就是奥斯卡。

    奥斯卡学院每年的经费,包括颁奖典礼的费用,一晚上的转播就赚回来了。

    当然,他们每年要做很多工作,大量的宣传,从公布提名到颁奖有一系列的展映活动,世界各地都在上映美国电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美国大明星的影响力,他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就这样,奥斯卡变成了世界之最,成了一种象征。

    实际上,奥斯卡还是一个国家,扩大到一个语种,只是英语片的一个电影节,外语片在当中是很小的一项。

    以前外语片不能参加单项的竞争,现在可以了,不过提名很少。

    这次除了《卧虎藏龙》外,几乎没有其他外语片获得单项提名,所以奥斯卡并不代表世界的最高水平,或者电影界里的最后比拼。

    但是它的影响和档次是两个概念,在影响上奥斯卡是其他电影节不能比的。

    谁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影响,国内卖碟片的地方都是奥斯卡经典系列,出书的地方也都是奥斯卡宝库。

    这是在义务替美国人宣传。

    有网友提出国内能不能举办像奥斯卡这样的电影节,不是官方的电影节,由电影学院主办,按照奥斯卡的规则操作。

    郑洞添做出解释,奥斯卡学院也叫做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它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致力于促进电影艺术发展的非盈利性专业组织,属于电影工会的一个机构。

    国内办不了这么大型的电影节,简单的说就是没有钱,光是颁奖典礼的这一个晚上就要花掉大概五千万美金。

    目前,国内还不能形成这么一种评奖机制。

    比如国内的金牛奖,虽说也是采取投票,可它没有这么多的奖项,让观众来投,观众并不专业,没办法投。

    但是专家来评奖的话,就会受到很多的制约。

    另外,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影响还不大,美国能搞到这个程度,跟美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有网友提出国产电影不是导演不行,而是环境和资金不行。

    郑洞添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都不太行。

    有人曾说给我两亿美金我也能拍出《泰坦尼克号》,这个不太现实,电影是一个工业,生产这样的产品需要巨大的技术支持。

    不能把有技术支持的工业性的东西归结为一个导演或者演员的才能。

    这不是钱多钱少的事儿,而是国内没有那个工业基础。

    还有网友提出《卧虎藏龙》迎合西方观众才能获得奥斯卡的提名,你会为了迎合西方观众或者电影节拍片子么?

    郑洞添觉得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他拍电影主要的对象还是华国人,不会说哪一部电影主要是为外国人拍。

    李桉实际上不算是一个华国导演,他是一个美国导演,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国外拍,而且是国外的影片,又是在美国受的电影教育。

    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也许将来国内会有一些影片,说这些影片的主要观众是外国人,或者新一代导演的手中,他们的事业更加开阔,对外国观众的需求更加了解,也不是一件坏事,也很好。

    那是华国电影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和地位后才会出现的情况。

    有网友提到林子轩获得了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有没有获奖的可能。

    郑洞添直言林子轩获奖的可能性不大,剧本包括了原创和改编两种。

    改编剧本包含着原作者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但是作为电影的奖项,又不能都给原作者,就单独设立一个改编剧本。

    这个奖项它的提名委员会和投票人都是非常专业搞剧作的人,提名的时候要对比剧本原作和影片来探讨。

    《卧虎藏龙》是一部武侠,没有英文版本,这给评委的评判增加了难度,评委很难判断改编的效果。

    他们看得是英文版的剧本,不是原著,估计理解不了武侠的含义。

    既然如此,不如选择他们能看懂,容易做出判断的剧本。

    所以说,林子轩拿奖的可能性非常小。

    有关奥斯卡可聊的话题很多,媒体每年都会报导,今年由于《卧虎藏龙》获得提名,以及网络的发展,报导力度大增。

    林子轩来到洛杉矶,住进了酒店。

    随后的两天将安排一些宣传活动,和好莱坞的电影人见见面。

    当天晚上,林子轩和李桉在酒店聊了聊,从九九年他来美国邀请李桉执导《卧虎藏龙》,到如今将近两年的时间。

    这期间,他们有过矛盾和争执,也默契的配合过。

    谈到过往,两人颇为感慨,有种曲终人散的感觉。

    在奥斯卡这场盛大的典礼之后,李桉留在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圈,林子轩回到内地继续发展,下一次的合作遥遥无期。

    他们透过酒店房间的玻璃窗望着灯火通明的洛杉矶,一时沉默无语。

    三月二十四日,美国电影独立精神奖颁布获奖名单,这个奖项通常在奥斯卡的前一天颁布,对奥斯卡有一定的风向作用。

    《卧虎藏龙》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徐晶蕾拿到了最佳女配角。

    奥斯卡的前奏到此结束,明天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

第六百八十二章 过往

    readx();    美国电影的独立精神奖评选的对象大多是独立电影,或者说有别于美国大电影公司之外的电影,严格来说不算是美国的主流奖项。』.』M

    但该奖项近几年的影响力日趋扩大,徐晶蕾能拿到最佳女配角也是一份荣誉。

    《卧虎藏龙》在先前各大电影节的奖项集中在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导演,演员就算获得提名,也很少获奖。

    这一点在国内引起不小的争论。

    主要是西方对于华裔演员的歧视,这个问题一直存在。

    还有演员的表演,《卧虎藏龙》是一部武侠片,打斗的情节过多,留给演员挥的空间不大。

    评委评判演员的表演,主要,不是说打的好拿奖。

    好梦院线正在上映的加长版《卧虎藏龙》,添加了大量的文戏,让剧情更加丰富,演员的表演更为立体。

    缺点是剧情冗长,从武侠片变成了剧情片,票房不太理想。

    在影院上映,为了吸引观众,增加武打场面是个正确的选择,但同时演员想依靠武侠片拿奖的可能性不大。

    徐晶蕾拿到女配角是取巧了,她在《卧虎藏龙》里戏份很多,应该是主角。

    用主角竞争配角的奖项,这种做法在好莱坞并不少见。

    除此之外,演员在美国的影响力和公关团队的努力也是能否拿奖的关键。

    陈导明和俞菲鸿在国内是大腕儿,在欧洲有一定的影响,但在美国还是新人。

    获奖需要长期的铺垫,以李桉为例,他在好莱坞十几年,拍过几部西方电影,在前几届奥斯卡上被提名过几次。dudu1();

    美国观众知道有这么个华裔导演在好莱坞工作,这就是影响力。

    这次他拿了很多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很少有一部一点名气没有的电影,导演和演员美国人都不知道,然后拿了奥斯卡奖,这个可能性太小。

    张亿谋铺垫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拿到。

    好梦公司的人在酒店为徐晶蕾庆祝,虽说不是奥斯卡,可好歹是个奖项。

    因为《卧虎藏龙》,她在国外的电影圈混了个脸熟。

    国际上大品牌的广告商找她做代言,拍广告,不过是面向亚洲地区。

    大品牌的广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球性的,一种是地域性的。

    他们找徐晶蕾是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拍出的广告不在美国本土的电视台播出,只覆盖亚洲各个国家。

    她还接到一些好莱坞的片约,多是配角,也有反派,片酬在一百万美金左右。

    徐晶蕾拒绝了。

    她接下来要出演《英雄》,而且,她正琢磨着转行做导演,拿了个剧本让林子轩把关,邀请林晓玲做监制。

    一部投资几百万的小成本片子,预备试试手。

    林子轩颇为无奈。dudu2();

    俞菲鸿和徐晶蕾都是好梦公司培养的国际影星,可两人都有做导演的打算,做演员能给公司赚钱,新手导演赔钱的几率很大。

    不过到了她们这种程度,在选择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只要不是太离谱的要求,林子轩不会阻拦,任其展。

    有时候,他觉得是为演员好,说不定因此压制了演员其他方面的才华。

    俞菲鸿偏爱文艺片,很难走商业化路线,她是这一届奥斯卡的颁奖嘉宾。

    在奥斯卡上,颁奖嘉宾是一大

    奥斯卡的颁奖嘉宾主要是演员,个别有影响力的导演,比较有名气,或者谈吐幽默,能活跃氛围。

    当届被提名的演员和上一届的获奖者是颁奖嘉宾的热门人选。

    另外一类是老牌的,传统的美国大明星和大导演,每届总有几位,那种一上台就全场掌声雷动的人。

    这是一个让全世界影迷过饱眼福的机会。

    俞菲鸿得到邀请和她是威尼斯影后有关,再加上《卧虎藏龙》的影响力。

    这是露脸的好机会,比那些坐在台下等着摄像机扫过才能出镜的演员好多了。

    想想斯卡典礼上三十秒的广告是两百万美金,颁奖嘉宾露面的时间远三十秒,还有台词,比广告的效果好。

    奥斯卡不仅关乎电影,每一秒都是金钱。dudu3();

    庆祝结束,一帮人坐下来景,聊着天。

    他们入住的是好莱坞比弗利山庄的一家高档酒店,李桉和美国电影公司的老板住在一起,是独门独院的别墅套房。

    香江电影人住在另一处酒店。

    “这儿每一栋豪宅都价值上千万美金,入住的不是大明星,就是商界富豪,相比起来,京城的房价便宜多了。”于东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别墅群,感慨道。

    大家片别墅,那不是别墅,而是财富和名利的象征。

    “当初我和冯导拍完《京城人在纽约》,买好回国的机票,还剩下上千美元,几个人一合计,咱们出去逛逛,来美国一趟不容易,不能光在纽约啊。”林子轩回忆道,“于是,我们来了好莱坞,就在前面那条商业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