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生活-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排不好就会有麻烦,这种事情林子轩不好办,慕姗姗就可以做到。

    《爸爸去哪儿》不是重点,重点是《华国之声》这档节目。

    一档节目是不是侵权,主要看这档节目的规则。

    比如《姗姗访谈录》,这只是一档访谈类节目,慕姗姗可以做访谈节目,其他主持人也可以做类似的节目,不能说构成侵权。

    《姗姗访谈录》的价值在于品牌,而不是访谈这种模式。

    《华国之声》不同,这档节目有着明确的规则。

    看点就是盲眼选秀,不依靠外貌,只依靠嗓音来选择歌手,还有转椅的设置,导师选择学生,学生同样可以选择导师等等。

    它有着详细的规则和赛制,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创意。

    如果有节目采用了类似的规则,那就构成了侵权。

    林子轩拿出《华国之声》这个策划案不仅是登记版权,还想在国内创办这档节目。

    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的选秀节目,不过随着流行歌曲的发展,喜欢唱歌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所谓的草根歌手。

    他们没有机会进入专业的音乐学院,也很难被音乐公司发掘。

    这个群体有多少人难以统计,条件好的在酒吧驻唱,条件不好的在街头流浪。

    他们怀揣着梦想,把录制好的磁带或光盘寄给音乐公司,期待着成为幸运儿。

    然而,幸运儿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要么改行,要么荒废光阴。

    “你觉得怎么样?要不要给这些人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林子轩询问道。

    “花费太大了吧,邀请顶尖歌星,布置舞台,还要进行前期的海选。”慕姗姗担心道。

    “也不一定,咱们可以先从京城开始。”林子轩建议道,“京城是民间歌手的聚集地,有这个人气基础,邀请歌手不用顶尖的,只要有些名气就行,第一季不需要太华丽的舞台,先把这个模式做起来,吸引了广告商,有了赞助,第二季再办的大一点。”

    “京城卫视的领导思想保守,恐怕不愿意这么冒险。”慕姗姗考虑道,“南方的卫视应该没问题,咱们负责制作节目,他们提供播出平台。”

    这个模式和《鉴宝》不一样,《鉴宝》是和京城卫视一起制作。

    慕姗姗说的是《华国之声》由姗姗文化独立制作,把播放权卖给其他电视台。

    这样所有风险都由慕姗姗来承担,好处是不会产生版权纠纷。

    “我觉得可以,咱们这家公司也该发展起来了,从广播学院这一届的毕业生里招些人手,把第一季先拍出来,看看效果。”林子轩如此说道。

    林子轩和慕姗姗在演艺圈这么多年,认识不少歌手,邀请几个有名气的歌手不难。

    还要联系音乐公司和制作人参与进来。

    两人大致商量了一下,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三月底,春暖花开的时节。

    林子轩和慕姗姗带着小雪,以及其他几家人一起开车来到京城郊外的一处旅游景区。

    葛尤和贺姐也来了,他们带着傅彪的儿子,傅标要拍戏没有时间。

    徐繁想和冯晓刚的女儿拉近关系,冯晓刚也想做出弥补。

    张国粒和邓洁带着儿子,看得出他们父子的关系不是特别融洽,一路上不怎么交流。

    陈导明和女儿显得格外亲密,在英国读过半年书,小女孩性子活泼开朗。

    赵宝钢没有来,他的孩子还小。

    在这些孩子里,小雪的岁数最小,得到大家的照顾和喜爱。

    一行人在旅游区里钓钓鱼,挖挖新鲜的蔬菜,尝试着野炊,看着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闲聊着孩子在家里的生活琐事。(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章 星二代

    在野外忙碌了一天,年纪小的孩子累了,吃了晚饭早早的休息,年纪稍大的还有兴致,在一旁听着大人们聊天。

    过惯了城市里按部就班的日子,偶尔来到郊外活动活动,心胸也会开阔一些。

    这儿是一处新开发的旅游度假区,供游客体验不一样的乡间生活,游乐设施还不完善,不过基本的住宿条件能够保证。

    旅游区的老板有门路,打听到国家要鼓励旅游产业的发展,这才承包了土地,兴建楼房。

    这不是什么秘密,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都在大兴土木。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旅游市场逐渐活跃起来。

    而且,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怎么样扩大内需,让老百姓把手里的钱花出去,是国家有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经过专家们的论证,他们决定给老百姓放假,让大家有时间出去旅游,从而刺激消费。

    但怎么放假,既不耽误工作,又能起到促进旅游产业的作用。

    在京城的一些小区曾经有过调研,给居民发了一张调查问卷,其中有几个问题。

    你觉得什么时候旅游最合适,三个选项,春节、五一和十一。

    在国内旅游需要多少天,五天、七天还是十天。

    国家旅游局的领导在不同的场合讲到旅游产业的重要性,这是很明确的信号。

    那些有门路,有一定的资金和社会关系,想要朝着旅游行业发展的人都开始行动起来,趁着旅游热潮还未到来,抢占先机。

    在这个年代,只要有创业的胆气,到处都是机遇。

    林子轩明白这是“黄金周”要来了,一个全民旅游的时代就此开启。

    只是,他对旅游行业的兴趣不大,人的精力有限,能把影视圈这点事弄明白就不错了。

    “拍《渴望》续集这个恐怕有点麻烦,华国电视台那帮人可不好说话,强势着呢,你看陈配斯现在的处境就知道了,已经没办法在电视上露面了。”张国粒顾虑道。

    这件事林子轩听说过。

    华国电视台文艺频道有档节目,原本是让陈配斯家老爷子参加,没想到老爷子这几天病了,导演想让陈配斯代表,但是台里的领导没有批。

    这就是表明态度了。

    虽然没有什么文件,说什么封杀,不过下面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陈配斯家老爷子是京城电影制片厂的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在国内演艺圈颇有名望。

    可以说,陈配斯是标准的星二代。

    就算这样,惹了华国电视台还是逃不过被封杀的命运。

    “这个事儿配斯太冲动了,现在就看法院怎么判了,他打小就是个刺头,遇到事儿忍不了,这个性子一直都没变。”葛尤感叹道。

    葛尤和陈配斯熟惯,两人都是京影厂大院出来的,小时候就在一块玩儿。

    不过他们的性格不同,葛尤怕麻烦,不惹事,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和人闹别扭。

    陈配斯觉得自己要争取自身的权益,这个没有错,但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时候这个代价会很大,他觉得这么做值得。

    葛尤认为我或许吃亏了,但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儿,过的自在,这样也值得。

    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处事方式。

    不说葛尤,就说演艺圈里有几个演员有勇气得罪华国电视台和华影集团这样的国有企业,在这个圈子里讨生活,难免需要妥协。

    除非他有个当影视总局局长的老婆,那样就没有问题了。

    “没事儿,先运作起来,看情况再说。”林子轩回应道。

    “《渴望》要真是能拍成,那也算是一件好事,想想都好些年了。”张国粒感慨道。

    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儿子,不由得在心里叹息。

    《渴望》播出的时候,张国粒刚和前妻离婚,来到京城打拼,那段日子过的并不如意,四处找戏拍,赚钱养家糊口。

    由于拍戏忙,没工夫照看孩子,孩子一直和前妻在巴蜀生活,和他不亲近。

    等他在京城混出名堂,有了钱买了房子,把孩子接到京城,才发现孩子早已长大,他错过了很多的时光。

    张国粒的儿子叫做张墨,今年十七岁,正值青少年的叛逆期,总是和张国粒作对。

    张墨在林子轩这帮人面前表现的还算乖巧,规规矩矩。

    张国粒带着张墨过来就是给众人一个好印象,以后张墨会进入影视圈发展,有林子轩和冯晓刚等人照应着,路会好走很多。

    在演艺圈,人脉关系很重要,有了人脉就有了资源。

    别的演员找不到戏拍,星二代可以随便挑角色,别的演员需要试镜,星二代只要打声招呼就能出演大制作。

    这的确是不公平,但这世上就没有绝对公平的事儿。

    像葛尤、陈配斯、田状状这些人都是星二代,父母从事电影工作,打小就在电影厂长大,接触到的社会关系也和演艺圈有关。

    他们这代人虽然在圈子里有关系,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过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努力。

    林子轩和冯晓刚以前是圈子外的人,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闯出了名堂。

    他们的子女在别人眼中就是星二代,在演艺圈获得成功的几率更大,想走红非常容易。

    张墨才十七岁,已经在张国粒主演的电视剧里出演了角色。

    等再过几年就能演主角了,甚至是出演冯晓刚和姜闻的电影,只要不是太废,有这么好的条件,早晚能够成名立腕。

    林子轩看着张国粒,可怜天下父母心。

    星二代同样会出问题,生活在父母的光环下,难免有压力,如果教育方式不得当,很容易走上叛逆的道路。

    陈导明在教育女儿上很有一套,把孩子送到英国,让她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大家聊了一会天,就各自散去,把更多时间留给和孩子相处。

    林子轩回到屋内,小雪已经睡下,慕姗姗斜倚在床上看书,桌上的台灯发出柔和的光,让房间处在一片朦胧之中。(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导演

    五月初,《卧虎藏龙》在天山一号冰川开机。

    按照港台方面的规矩,开机要拜神,保佑拍摄过程顺顺利利,票房大卖。

    李桉带着工作人员一起拿着香,对着西方拜祭。

    这是由于天山积雪融化成河,水从西面来,水代表着财运,应该朝着财源处膜拜。

    拜完开机,没想到当地就下起了雨,老百姓倒是很高兴,还说你们拜的真好,把雨水给带来了,那里一直缺少雨水。

    但对于剧组来说就不值得高兴了,在天山拍摄的多是外景,下雨就没法拍了。

    尤其是五彩城,需要日光照耀才能拍出变幻莫测的色彩来。

    雨水只是一个方面,剧组的工作人员刚来到天山,不少人出现了高原反应,胸闷头疼。

    李桉一直生活在大城市,高原反应的厉害,要吃药才能维持。

    由于没有在高原拍摄的经验,大家准备不足。

    还有演员的问题,拍摄的第一个镜头是在天山下,罗小虎看着羊群,玉娇龙走出哈萨克帐篷,两人在帐篷外一起看夕阳。

    这原本是一幅很美的画面,可扮演罗小虎的张振和徐晶蕾还不熟悉。

    两人既不热情,也没有感觉,画面一点都不自然。

    张振是三月份来的京城,和内地演员沟通上没问题,但以前不认识,入戏就有些慢。

    李桉没有说什么,他的状态不太好。

    内地方面的副导演给林子轩打电话,说了这个情况,演员不会演,导演也不怎么讲话,剧组的人相当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演员演不好的时候,导演应该说戏,指导演员。

    而且,这是一个两岸三地混杂的剧组,不是李桉本人的班底。

    在这种情况下,导演应该一上来就先显显本事,露两把刷子,慑服众人,才好领导统御,否则下面的人看导演没能耐,说不得就会偷奸耍滑。

    当导演有时候也是一种表演,表演给人看你怎么导演。

    有的导演喜欢骂人,或许他并不是真的想骂人,只是一种震慑的手段。

    林子轩告诉那位副导演,安心做事就好,不用担心李桉怎么做。

    李桉怎么说也是执导过不少影片的好莱坞大导演,这点小事难不住他,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粗暴,有的温和。

    但凡能混到大导演这个层次,都有两把刷子,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这次拍戏对李桉来说或许人生地不熟,存在不少问题,不过林子轩相信这都是暂时的。

    剧组里有五位副导演,香江的两位,内地的两位,宝岛的一位。

    那位宝岛的副导演算是李桉的导演助理。

    香江的副导演听江至强的,内地的副导演听林子轩的,林子轩虽然没有跟着剧组,却要时刻了解剧组的拍摄进度和剧组内发生的事情。

    这不是说不信任李桉,而是出现矛盾纠纷的时候能够及时解决。

    一旦开机,剧组每天的花销都很大,最好能一切顺利。

    李桉的做法是先摸索一番,观察清楚,这样才会知道下面怎么做,他觉得不能先设定一个界限,那样就没法在拍摄的过程中自由发挥了。

    剧组的人更喜欢一开拍就有明确的方向,导演指挥若定,大家工作方便,不然就很迷茫。

    李桉拍戏通常拍到一半才进入状态,至少要到三分之一才有个样子,前面都会磕磕碰碰。

    做一做,调整一下偏差,有机会开拓更大的创作空间。

    好在李桉是好莱坞大导演,虽然看起来不怎么靠谱,也没有大导演的架势,剧组的人还是做着自己的工作,把该准备的准备好。

    这就是信用问题。

    如果是一个新人导演这么做,肯定会受到质疑,李桉拍了好多片子,拿了不少奖,光靠这个就差不多能稳定人心了,至少不会立刻就有人反对。

    于是,《卧虎藏龙》剧组就在这种状态下展开了工作。

    李桉在适应了高原反应后,开始介入武行的拍摄。

    在香江,文戏和武戏是分开进行,文戏导演很难插手武戏。

    你要是在旁边指指点点,就是外行指导内行,让武行没有面子,甚至会产生矛盾。

    在《卧虎藏龙》剧组,文戏由李桉执导,武戏由袁和评掌控,也就是袁八爷。

    可李桉不放心香江武行的拍摄手法,想让电影的整体风格和内容保持一致。

    不能说他拍的文戏带着文人气息,演员都很儒雅,一旦到了拍武戏,演员都成了好勇斗狠之徒,那看起来就是精神分裂了。

    所以,他花费了不少精力和袁和评沟通,设计各种动作。

    拍戏的时候分成日夜两班,白天拍文戏,夜晚拍武戏,李桉要两班都盯着,在旁边啰嗦,提出自己的要求。

    如果他不是好莱坞大导演,估计那些香江的武行早就造反了。

    就算是这样,也让袁和评颇为无奈。

    李桉其实是在认真的研究,他读过武书,拜访过武术名家,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到了真正拍摄的时候才知道是两码事。

    他的眼力不够,看不出演员和武行的动作是不是到位。

    比如一脚踢过来,一拳打过来,演员反应的时机是不是拿捏的恰到好处。

    这不是真打,看着拳头打过来,和演员有了身体接触,实际上并没有力道,这时候就看演员的表演了,有没有夸张,有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里面的分寸拿捏很重要,否则就会让观众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