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生活-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对于香江来说,内地的电影产业颇为落后,不仅表现在电影市场的不开放,还有电影人的观念过于保守。

    这都什么时代了,内地还在就电影的艺术性和工业化进行争论。

    在香江,商业片是主流,文艺片是补充,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电影市场,如果把文艺片当作主流,那这个市场永远做不大,只能是自娱自乐。

    他觉得好梦公司在内地能发展的这么快,和观念有关。

    林子轩在投资方面偏向于商业片,他敢投资《卧虎藏龙》这么大的项目,就能看出有一种冒险精神,这种精神是一家公司发展的动力。

    在冒险的同时,林子轩不乏冷静。

    他为了这个项目准备了四年时间,让一部武侠小说在内地被观众和读者所接受,看似冒险,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再说冯晓刚,这是一个极有商业头脑的导演,他拍的商业片在内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和冯晓刚交谈,江至强脑海里会出现香江的那些商业片导演。

    这帮人总是把观众放在首位,抓住观众的心理,他们拍片子就是奔着市场去的。

    江至强没见到葛尤,不过戛纳影帝的头衔,内地最好的演员之一,强大的票房号召力,这是每家电影公司都想拥有的演员。

    还有好梦公司的总经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东虽然年轻,但反应相当快,口才好,善于学习,在谈判中据理力争,同时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能不知不觉的拉近彼此的距离。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人的观念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刻板保守。

    江至强甚至觉得他们的观念有点超前了,比如好梦公司还经营着一家网站。

    经常和好莱坞电影公司接触,他对时光网的模式并不陌生。

    在西方就有类似的网站,叫做imdb,也就是互联网电影资料库,这是一个原本由志愿者自发维护的网站,起源于1990年,主要介绍电影的内容,演员等各种信息。

    直到1996年才成立公司,依靠广告、许可证和合作获取收益。

    时光网目前的规模和影响还不能和这家公司相比,因为内地的网民数量不多,影响力不大,而且内地对使用网络限制较多。

    不过创办时光网这种做法说明好梦公司对于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

    作为电影人,江至强明白这样的网站掌握在一家电影公司手里能起到的作用,随着时光网的影响逐渐增大,好梦公司能从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在江至强眼里,好梦公司是一家值得合作的公司,他很看好好梦公司的将来。

    他把这个意思转达给了徐立公和李桉,简单介绍了一下好梦公司的情况,让两人放心。

    李桉在好莱坞的片子已经拍完,他没有影片的最终剪辑权,在后期制作上参与的不多。

    在好莱坞,一部电影往往会出现两个版本,一个是影院公映的版权,一个是导演剪辑版,这是因为导演一般没有最终剪辑权。

    接到江至强的电话,李桉放下心来。

    他准备把手头的工作尽快处理掉,一个新的挑战正在等着他。(未完待续。)
………………………………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旋律

    送走了江至强,林子轩在公司里开了一个会。

    对这次的谈判做了14一番总结,并安排接下来公司的事务,目前好梦公司的资金相当充足,拿出一千万没什么问题。

    后续电视剧和电影的收入会陆续到账,足够用来拍摄《卧虎藏龙》。

    然而,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一部电影上。

    想等到《卧虎藏龙》有收益,至少要两年后才行,他们可不能干等两年。

    今年冯晓刚休息,公司失去了电影方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无论是姜闻的《许三观卖血记》还是林晓玲的《回家》,票房都不会太乐观。

    如果能获得总局的大力推广,《回家》这部片子兴许能有所收获,想要大卖不太可能。

    但一家影视公司不能光依靠一个导演支撑,好梦公司走的是多元发展路线。

    除了继续拍摄电视剧外,林子轩还打算投资一部电影。

    前些天和韩三评聊天,他就有了一个想法,华影集团的成立不可避免,好梦公司以后少不了和这家巨无霸合作。

    怎么合作就成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可以想象,这样的国有企业肯定相当霸道,它自己又能拍片子,又能发行,一条龙服务,不需要和其他公司合作,一个人就能搞定。

    你想和它合作,就要证明自身的能力,否则光是那些霸王条款就够你受的。

    韩三评担心进入华影集团占不到好位置,想得到上面的重视,一个看你有没有人脉,第二个看你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

    韩三评有人脉,他上面有人,可在京城这个地界,能混到厅局级的干部,谁上面没人啊。

    就算上面的人想帮你加把劲,说说话,也得你自己争气,有本事才行。

    在京城电影制片厂的这几年,韩三评四处拉资金,跑关系,维持着京影厂的局面,拍摄了上百部电影,可以说是兢兢业业。

    虽然没有让京影厂发生巨大的变化,却也证明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只是这样还不够,在这种时刻,不能说我拿个良好就能交差了,至少要优秀才行。

    韩三评想在未来的华影集团里站稳脚跟,需要更为显眼的成绩。

    这是他不投资《卧虎藏龙》的原因之一,这时候要走的稳,不能冒险。

    和好莱坞导演李桉合作,投资上千万美元,拍摄商业大片,看起来很风光,能出风头,但在上面人的眼里,这是冒进,是投机,一点都不稳重。

    怎么能让人放心把华影集团的重要位置交给你,弄不好两三年就被你搞垮了。

    如今是韩三评需要使劲的时候,要让上面的人看到他的能力,不过又不能太冒险。

    作为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想要出成绩,最好的方式是拍电影,而且还要拍主旋律电影,这样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上面的人最欣赏的就是主旋律电影,电影和宣传不分家。

    你不能剑走偏锋,拍什么商业大片,韩三评对此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准备今年在主旋律电影上下功夫,寻找好题材。

    所谓主旋律电影,就是以弘扬和歌颂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比如宣传领导干部的先进事迹,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还有领导人的传奇伟业等等。

    只是,现在国内的观众在经过好莱坞大片和各种娱乐片的洗礼后,不怎么喜欢看主旋律影片了,主旋律影片在创作上过于模式化,没有创新。

    这是韩三评苦恼的地方。

    如果花大力气拍了一部主旋律电影,结果赔本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虽说能够通过单位包场的方式把票房给拉上去,看起来赔的不是那么惨,但观众的口碑没办法改变,上面的人可不好糊弄。

    林子轩觉得反正要和华影集团合作,韩三评占个好位置对好梦公司有好处。

    他不介意这时候帮韩三评一把,以后大家继续愉快的合作。

    今年好梦公司会和京城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一部主旋律电影,叫做《生死抉择》。

    《生死抉择》的剧本林子轩已经送给韩三评了,估计这会儿正在京影厂被评估呢。

    即便韩三评不拍,他也会和其他电影制片厂合拍,拍主旋律影片对好梦公司同样有好处,能在总局那里留下好印象。

    与此同时,京影厂内部正针对《生死抉择》这个剧本开讨论会。

    《生死抉择》讲的是反腐倡廉的故事,华国北方某省会城市的市长从党校学习一年回来,发现整个局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他不仅多出来一个竞争对手,还发现他以前的老部下集体**,他的妻子也陷入其中。

    在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背后,竟然是培养他的老领导。

    于是,他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是选择同流合污,还是做出一个国家干部应有的选择。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这绝对是一部主旋律影片。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官员贪腐问题滋生,造成严重的影响,成为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此时拍这么一部片子,想必会引起观众的共鸣,谁都想把贪官污吏送进监狱,弘扬社会正气,希望有清廉的官员主持正义。

    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韩三评看了这个本子,印象深刻,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的老部下,自己的老领导,自己的妻子都是**分子,自己该如何抉择?

    哪怕是撤职、坐牢、杀头,都要和**斗争到底!

    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剧本非常的主旋律,还能抓住社会热点和观众的心理。

    其中下岗职工问题,干部子女问题,集体贪腐问题,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韩三评觉得这样一部片子票房不好说,不过一定会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因为它和这个时代合拍,反映了这个时代出现的问题。

    按照林子轩的估算,这部影片的投资在七百万左右,拍摄周期是三个月。

    对京影厂来说,只要想拍,有的是工作人员和演员,导演更是一抓一大把。

    这一回,韩三评决定自己做导演,调动京影厂的资源,把这部主旋律影片给拍出来。(未完待续。)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年度大戏

    京城电影制片厂,会议室内。

    “你们觉得这个剧本怎么样?”韩三评询问道。

    韩三评虽然已经决定要拍这部戏,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京影厂是国有单位,讲究民主集中,不能被人说成是独断专行。

    不过他亲自来主持这个会,可见其重视程度,下面的人心里有底,没有谁会公开反对。

    “会不会太敏感了?”有人担心道。

    《生死抉择》的剧情牵扯到省会级城市的主要领导干部,这个级别有点高。

    省会级城市不是乡下的小县城,领导都是省部级官员,一旦到了这个层次,基本上就把高层的矛盾斗争给摆明了。

    这在以前的影视剧中极少出现,尤其是涉及到现实题材,大家难免有些打鼓。

    虽说故事是虚构的,可保不齐就会有人对号入座,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不用担心,咱们只讨论剧本,艺术要具有原则性,不能被外力干扰,要是怕这怕那的咱们还拍什么电影。”韩三评果断道。

    韩三评要的就是这种层次的矛盾斗争,能够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以前观众没看过,才会感兴趣,如果只是一座小县城的贪腐问题,也不需要他来拍了。

    “剧本里涉及到不少法律知识,还有对**的量刑问题,这需要公检法方面的人员审查,别闹了笑话。”有人提醒道。

    “这个好说,把他们请过来就是了,这个片子对他们有利。”韩三评决定道。

    说实话,对省部级官员的量刑,一般的公检法部门都不好下定义,要司法部或者******的人进行协商才能给出适合的量刑。

    就算现在不考虑,在电影拍完进行审查的时候也要提到这个问题。

    “情节是不是修改一下,一个领导干部身边都是**分子,老百姓看了会怎么想,会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有人委婉道。

    这倒是个问题,观众看了这部片子会不会觉得现在的贪腐问题很严重。

    或者稍微修改一下,不要把主角的妻子牵扯进去,再树立几个正面形象,让观众觉得贪腐问题还能控制,官员中还有不少清廉之人。

    但这么一改,整部影片所表达的那种反腐倡廉的力度就被削弱了,起不到震撼的效果。

    只有把主角放到绝境之中,身边的人都是**分子,都是敌人,才能彰显出这个抉择的庄严性,才是真正的生死抉择。

    韩三评想了一会,在心里评估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们搞艺术的不能粉饰生活,要讲究真实,要相信观众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韩三评如此说道,“对于**现象,要彻底揭示,任何的回避和粉饰,都会使问题更严重。”

    在座的人一听,就知道韩厂长是下定决心要拍这部片子了。

    韩三评在京影厂经营多年,以强势著称,他下决心要拍的片子大家还是什么可说的。

    这件事就这么通过了,接下来是完善剧本,送到总局进行备案审查,拿到拍摄许可证,尽快筹建剧组,进入拍摄阶段。

    韩三评决定拍摄《生死抉择》,一方面剧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还有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如果他手里有个更稳妥的主旋律剧本,他不会选择《生死抉择》,反腐是社会的热点不假,但也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这是一把双刃剑,拍这部片子肯定会得罪一些人,同时也会获得一些人的赏识。

    为了尽快的拿出成绩,这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

    上一次吃饭,韩三评只是和林子轩抱怨目前没有好的主旋律影片,没过多久,林子轩就拿来了《生死抉择》。

    不仅拿来了剧本,好梦公司还愿意出资五百万和京影厂合拍。

    京影厂只要出资两百万,如此既能拍一部主旋律影片,还降低了风险。

    这份人情韩三评记在心里,他现在的眼光不局限在京影厂这一块了,要从全局考虑。

    一旦进入华影集团,肯定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有像好梦公司这样的民营影视公司支持,能让他在华影集团里更为自如。

    当然,他也会在职务范围内给好梦公司提供一些便利,这是合作共赢的局面。

    再说,林子轩身后还有慕致远,这是可以借助的力量。

    官场上的关系错综复杂,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无非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个“道”是指你平时的人际交往,你能借助的关系多,成功的机会就大。

    五月初,好梦公司和京城电影制片厂签署了合作拍摄《生死抉择》的协议。

    好梦公司虽然投资了五百万,但拍摄以京影厂为主,好梦公司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林子轩担任制片人,韩三评是导演,工作人员和演员大多来自京影厂。

    好梦公司的演员也会在其中出演,比如俞菲鸿会出演主角的妻子,冯晓刚在里面客串一家夜总会的老板,张国粒出演下岗职工的代表。

    加上京影厂的那些老演员,说是年度大戏都不为过。

    由此可见,韩三评是真的下功夫了。

    他不光是想拍一部主旋律影片,还要把主旋律影片拍的好看,于是,他把明星和主旋律影片结合起来,以此吸引观众的兴趣。

    但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让明星抢了影片的风头,观众光看明星,却忘了影片讲什么。

    所以,他在选择演员上以合适为主,没有让葛尤过来客串。

    这毕竟是一部严肃的反腐倡廉题材的影片,观众看到葛尤可能会出戏。

    作为国内电影行业的龙头单位,京城电影制片厂一旦动员起来,力量是很大的。

    《生死抉择》五月份筹备,六月份开机,九月份进入后期制作,十月份上映。

    争取在上面决定华影集团领导班子之前取得成绩,造成社会反响。

    这部片子在滨城拍摄,林子轩虽然是制片人,却不用真的跟着剧组去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