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生活-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歌曲和这部短片贴合,无论是女犯人还是下岗职工,他们都需要从头再来。

    在时代的洪流中,就算什么都没有了,可只要人还在,家庭还在,亲情还在,那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大不了重新开始。

    这歌曲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歌曲。未完待续。
………………………………

第四百二十二章 正能量

    影视公司和做音乐的联系紧密,每一部影视剧都少不了配乐。

    影视公司有时候为了图方便直接拿已经创作出来的音乐直接用了,有时候会请专门的音乐人根据影视剧的内容进行创作。

    好梦公司有经常合作的音乐公司,公司里也有懂音乐的职员。

    林子轩写出从头再来的词曲,让音乐公司制作一个歌曲小样出来,这种小样一般上千块就足够了,如果请专业的歌手录制,价格会更高。

    拿到小样后,大家听了听效果。

    “这首歌主要针对的是下岗职工,配乐的时候使用最后一段。”林子轩如此说道。

    一支公益广告的时间只有一分钟,不可能唱完整首歌,只能使用其中的一段。

    除非是三分钟的公益广告,才会有充足的时间。

    从头再来这首歌的重点正是最后一段,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琅琅上口,激昂澎湃。

    观众听到相同的旋律自然会把三支公益广告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有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只用最后一段可惜了,这首歌太适合我的主题了。”林晓玲犹豫道。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这是指社会和家人的包容与理解。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是他们现实的处境和今后要走的道路。

    “我没说不用,只是你这三支广告这么用,这首歌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把歌曲和广告一起交给台里,让台里来决定。”林子轩解释道,“你的重点是拍电影,不要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心思。”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在主旋律的宣传方面,华国电视台绝对是专业级的。

    林晓玲拍公益广告,目的是引起上面的注意,能让她进入监狱拍回家这部片子。

    广告只是顺带的事儿,不能主次不分。

    这三支公益广告引起了华国电视台的重视,他们最看重的是下岗职工的那支广告。

    华国电视台作为国家单位,肩负着宣传的任务,从今年开始,下岗职工的问题凸显了出来,今后的几年,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每年将新增几百万的下岗职工,这些人涌入社会,没有工作,势必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于是,上面提出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

    说起来简单,可怎么就业,开培训班让他们重新学习,还是让他们摆摊做小生意。

    上千万人安置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再说,下岗职工的心态转变,老人和子女的抚养,生活的困境,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纠纷,这些都是极为现实的问题。

    公益广告和这首从头再来,不能解决下岗职工当前的困境,却能激起他们重新踏上新生活的勇气,如此目的就达到了。

    这便是宣传的作用。

    华国电视台迅速行动起来,找来专业的歌手录制歌曲,对公益广告重新剪辑制作。

    至于另外两支公益广告,也会在华国电视台播出,不过不会给出太好的播出时段。

    公益广告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从头再来这首歌一下子传遍了大江南北,每天都会在华国电视台播出几遍,大家很容易就学会了,关键是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

    有些歌曲能够成为经典,不光是因为词曲优美,还因为它和这个时代合拍。

    看到效果这么好,华国电视台加大了宣传力度,各路媒体跟进报道,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出谋划策,形成了一股风潮。

    进入十二月份,这支公益广告已经家喻户晓了。

    “他们这是过河拆桥,说好的一起播出呢,现在一个在晚上八点的黄金档播出,一个在晚上十一点后播出,明显是区别对待。”林晓玲不满道。

    “你就知足吧,能给你腾出三个广告位就不错了。”林子轩安抚道。

    “可没人看有关犯人的公益广告,我不是白干了?”林晓玲郁闷道。

    “到你嫂子的节目里表达自己的观点吧,不过别这么抱怨。”林子轩提醒道。

    慕姗姗答应林晓玲替她宣传,这一期的姗姗访谈录就是有关这三支公益广告。

    如今林晓玲已经是圈内小有名气的女导演,拍纪录片拿过奖,拍我们俩拿过奖,还是小城之春的副导演,这一回拍的是公益广告。

    她讲述了自己创作的初衷,着重点是在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

    顺带说了自己拍新电影的事儿,算是宣传了一把。

    慕姗姗和林晓玲俩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节目录制的很顺利。

    林晓玲通过节目被观众所了解,大家知道了那个公益广告是她拍出来的。

    这则广告的影响力比她拍的电影大多了。

    回家这部片子是好梦公司和京城电影制片厂合拍,剧本在京影厂没遇到问题,不过在总局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原因是剧本把监狱里的生活描述的过于刻板,监狱里的狱警和犯人之间的交流太过形式化,感觉上没有人情味。

    在审查涉及到监狱或者犯罪题材的剧本时,会邀请公检法方面的人员参与。

    国内监狱题材的片子极少,怎么拍才算是正面,不影响监狱的形象,没有统一的标准。

    这个剧本的主旨是正面的,它提出了一个问题,监狱不光要看管犯人,还要培训犯人,让犯人不至于和社会脱节。

    否则这些犯人出狱后没办法正常生活,迟早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剧本中的女警官帮助犯人回家,这是一个积极的方面,值得肯定。

    至于林晓玲申请到监狱实地拍摄,需要相关部门进行严格审查后才会有结果。

    目前这部片子定下来的只有剧本和两名女演员,一个是徐晶蕾,一个是刘霖。

    刘霖在公益广告中的表现不错,她扮演的女犯人在出狱后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保持着平静,就像在监狱里一样。

    只有偶尔慌乱的眼神才显露出她内心的恐惧,外表的平静只是她面对陌生世界的伪装。

    能把人物演绎到这个程度说明她了解了人物内心的感受。

    刘霖是京城人,外形较为成熟,适合扮演这种内敛,不张扬的角色。未完待续。
………………………………

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帖

    1997年11月1日,一部叫做泰坦尼克号的好莱坞电影在日本首映。

    到了12月14日,这部影片在北美地区上映,美国的媒体基本上都在用嘲讽的态度看待这部影片,他们准备看笑话。

    大家普遍认为这部投资超过两亿美元的电影会和影片中的泰坦尼克号一样沉没。

    两亿美元,相当于十七亿人民币,这种巨额投资在国内完全无法想象。

    甚至影片中的一个镜头就用掉了一百万美金,极其奢侈。

    两亿美元只是影片的制作费用,还有四千万美元是影片的宣传费用,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的总投资高达两亿四千万美元。

    美国华尔街的金融专家们预测影片会赔的血本无归,导致电影公司破产。

    泰坦尼克号上映的时间是北美的圣诞档期,在这个档期会有多部好莱坞大片同时上映,这将是一场惨烈的厮杀。

    与此同时,国内的电影行业也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竞争,这是国内的贺岁片档期。

    今年多部低成本喜剧片成了贺岁档的主角,投资都在一千万人民币以下。

    和北美的电影市场比较起来,差距的确有点大。

    国内的媒体对泰坦尼克号有所报道,毕竟三年前,卡梅隆的真实的谎言在国内取得超过一亿人民币的票房,创造了纪录。

    这次的泰坦尼克号投资巨大,引起了媒体的兴趣。

    不过国内媒体几乎都是引用美国媒体的说法,不看好这部电影的票房。

    林子轩觉得这是一个让时光网获得关注的好机会,他在时光网上发表了一个帖子,认为泰坦尼克号不仅能够成功,还将打破各项票房纪录。

    这不是哗众取宠,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这个理由很简单,卡梅隆在商业片领域基本上没有失手过,所以,信卡神,没错的。

    “林总,咱们是专业的网站,你这个言论太不靠谱了吧?”网站的工作人员怀疑道。

    林子轩的账号工作人员都知道,否则不小心封了老板的账号,你还想不想干了。

    “你们接下来把这个话题炒起来,最好分成两个阵营,炒的越热烈越好。”林子轩安排道,“放心吧,我的推测是有根据的。”

    此时,时光网不仅吸引了普通爱好电影的网民,还有影视圈的专业人士。

    对于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国内影视圈的人不怎么关注,主要是离北美的电影市场太远了,大家还是更注意国内的电影票房。

    再说,一部投资超过两亿美元的电影,至少要拿到超过五亿美元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

    这是什么概念,四十亿人民币的票房,太吓人了,大家不会朝那个方面想。

    林子轩的帖子下面基本上都是嘲讽的回复,还有人引用国外媒体的报道,从各种角度分析泰坦尼克号票房失败的原因。

    不过也有人支持林子轩,这些都是时光网的工作人员。

    老板吩咐了,他们只能照做,把这个话题炒上去。

    林子轩发过帖子就离开了,他的目的是吸引仇恨,不是为了看下面的嘲讽,等过两个月再回来打脸,那种感觉应该很不错。

    到时候,这个帖子估计会成为神贴,几年后还可能会不停的被人挖坟和膜拜。

    他的目的就达到了,网站想要提高知名度,需要不断的制造各种话题吸引网民。

    “你真觉得那部投资两亿美金的片子能赚钱?”冯晓刚好奇道。

    冯晓刚从开罗国际电影节拿奖回来后,在电影圈里有了些底气,怎么说也是拿过奖的导演了,精气神不一样了。

    一声叹息正在宣传之中,冯晓刚带着主创接受采访或者参加电视节目。

    忙完这个片子,他要休息一阵,按照他的说法,站好这班岗,争取取得好成绩,不能因为拍了一部文艺片,就不在乎票房了。

    只有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才能显出他的本事来,张亿谋的片子就是这样,他要看齐。

    实际上,这部片子有了冯晓刚和张国粒,院线方面比较看好。

    于东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向院线拍卖影片的首映权,在京城,哪家影院出的价格高,哪家影院能提前上映一声叹息。

    这在国内还不多见,其实是一个宣传的噱头。

    拍卖的资金会全部捐出去,是好梦公司和院线联合起来的一种炒作。

    如今圈子里在电影上映前的各种炒作已经不新鲜了,这就是商业化的后果,为了赚钱,为了票房,大家各施手段。

    林子轩在时光网上发的帖子,在好梦公司里不是什么秘密,冯晓刚听说了很正常。

    国内电影圈对拍国产大片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支持,一种反对。

    支持的人认为只有拍国产大片才能和好莱坞电影相抗衡,否则国内的电影行业永远发展不起来,跟不上好莱坞的步伐。

    反对的人觉得现在还不到时候,国产电影要一步步来,我们还有时间。

    经过这几年不断的引进,观众对好莱坞大片产生了审美疲劳,好莱坞大片在国内的票房逐渐走低,有时候还不如国产电影。

    大家就觉得好莱坞商业片不过如此,差距不是那么大,我们能赶得上,从而放松了警惕。

    冯晓刚是支持拍国产大片的那类人,他虽然是拍小成本喜剧片起家,可有着一颗拍大片的心,他不满足于目前的状况,想要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这点上,林子轩和冯晓刚的想法是一致的。

    泰坦尼克号不仅是好莱坞大片,从投资的角度讲应该是好莱坞巨片,这部片子的成败会对好莱坞电影公司投资的信心有一定的影响。

    想想看,如果这部片子失败了,电影公司在投资上亿美元大片的时候会更加谨慎。

    正是由于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促使好莱坞电影公司在拍摄大片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而让全世界都进入了好莱坞大片的时代。

    冯晓刚这么问是觉得如果泰坦尼克号都能赚钱,那咱们还犹豫什么,也拍大片呗。

    “能不能赚钱咱们等过年之后就知道了。”林子轩回应道。未完待续。
………………………………

第四百二十四章 批准

    林晓玲到女子监狱里拍电影的申请获得了批准,同时有几项附加条件。

    不得拍摄有损监狱形象的镜头,不得拍摄抹黑狱警的剧情,不得影响监狱的正常秩序,不得使用监狱里的狱警和囚犯作为临时演员。

    在拍摄期间需要配合监狱人员的监督,服从监狱方面的安排。

    如果拍出来的影片违反了以上条件,电影将禁止在国内上映和发行,同时对影片导演和涉及到的电影公司按照情节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这些条件相当正常。

    林晓玲没觉得意外,她没打算抹黑监狱的形象,只是为了让影片更为真实一些。

    在好莱坞或者香江,监狱题材的影视剧相当普遍,基本上都是反映监狱里的阴暗面。

    要么是囚犯受到不公正待遇,要么是狱警贪污受贿,要么是展现监狱里的暴力,要么是高智商的囚犯图谋越狱等等。

    作为一个囚禁罪犯的场所,一个大家不熟悉的地方,这类题材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想想看,那么多作奸犯科的罪犯待在一块,非常容易产生矛盾冲突。

    这是好莱坞喜欢拍这类影视剧的原因,暴力和犯罪能让观众感到紧张和刺激。

    但在国内,想都不要想,这类题材是一个禁区。

    这次总局能让林晓玲进入监狱实地拍摄,一个是剧本不错,故事相当正面。

    还有公益广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总局觉得这部片子能宣传国内监狱对待犯人的政策,让表现良好的犯人假释获得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情味。

    电影拍好了,可以在监狱里放给犯人观看,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

    得到上级部门的许可,林晓玲立刻组建剧组,试镜演员,准备执导自己的第二部影片。

    《回家》的主要演员不多,只有五个角色,女犯人陶兰,女警官陈洁,父亲于正高,母亲陶爱容,还有一个角色是死去的于小琴。

    电影中不会使用真实人物的姓名,家庭关系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是故事类似罢了。

    徐晶蕾和刘霖分别饰演犯人和警官,父亲和母亲要找两位四十岁左右的老演员。

    至于于小琴这个人物,戏份不多,在艺术院校找一名学表演的学生就行了。

    从剧本上看,影片的前三十分钟讲的是1980年的故事,着重描述了这个再婚家庭的矛盾冲突,交代事情发生的经过。

    因此需要重现八十年代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