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生活-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纪钟看到《卧虎藏龙》的投资只有100万,不由得摇了摇头。

    100万用来拍摄15集的都市剧绰绰有余,武侠剧就不用提了。

    他倒是对这类题材有兴趣,想尝试一下,不过要有充足的资金才能拍出他想要的效果来。

    “林总,这部剧想拍好要投资500万才行。”张纪钟狮子大开口道。

    张纪钟毕竟是拍过大制作的人,在华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师,对拍摄成本极为熟悉,他给林子轩算了一笔账。

    林子轩没拍过武侠剧,他拍的要么是情景喜剧,要么是都市情感剧,都是低成本小制作。

    唯一拍过的大制作是《京城人在纽约》,那是因为要在美国拍摄才会有那么大的投资。

    不过他制作了那么多部的电视剧,不会张纪钟说什么就是什么,《卧虎藏龙》这部电视剧就在京城拍摄,不需要太多外景,都能在影视基地完成。

    500万投资一部15集的武侠剧,根本收不回成本好吧?

    只是张纪钟说的也是实情,要拍出想要的效果,投资绝对不能少。

    “张导,最多300万,武术指导要从香江找人么?”林子轩还价道。

    “不用香江人,咱们自己的武术指导就行,以前之所以拍不出效果,那是因为没有资金,大场面都是用钱烧起来的,没钱什么都干不了。”张纪钟拒绝道。

    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林子轩只希望这家伙不是另一个姜闻。

    既然想推广《卧虎藏龙》,那就不能太吝啬了,争取给全国观众带来一部不一样的武侠剧,只是林子轩还要想想怎么筹措资金。

    张国粒看完《卧虎藏龙》的剧本后,给自己找了个角色。

    他想演贝勒府上的一个教拳师傅,绰号“一朵莲花”的刘泰保,这个人物虽然是配角,却很有个性,是京城里的一个市井混混。

    此人生性嗜赌好吹牛,喜欢管闲事、打不平,又爱慕虚荣,想入非非,常自以为是。

    张国粒觉得这个角色虽然是配角,却有血有肉,性格丰满,非常的真实,正好能和高高在上的皇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观众看到这个角色,绝对不会再联想到皇帝的身上了。

    “行了,就这个角色了,戏份不多不少,既有发挥的空间,也不耽误我拍其他的戏。”张国粒决定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开机啊?”

    “这个先不急,还差不少资金呢。”林子轩回应道。

    “还差多少?我这儿倒是有点闲钱想投资出去,林总的戏肯定大火,我这算是跟着赚钱了。”王钟军在一旁插话道。

    华宜广告公司从华国各大银行拿到了广告订单,赚了不少,手里几百万总是有的。

    上次电影《不见不散》没能投资,这次这部电视剧不能再放过机会了。

    “王总,我不蒙你,这部戏我可没多大把握。”林子轩真心道,“我也不知道会拍成什么样,心里没底。”

    “林总,这话就见外了,你缺多少资金我给你补上。”王钟军仗义道。

    他显然没把林子轩的话放在心上,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林子轩制作的电视剧就没赔过。

    就算是这部电视剧真的赔了,那也是一份交情,怎么着都不会吃亏。(未完待续。)

    。。。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初为人父

    既然王钟军这么热心,林子轩只好接受了这笔投资。

    在给《不见不散》筹集资金的时候,王钟军就有意参与进来,不过林子轩最终选择了南方的一家影视公司的资金。

    这是考虑到全国市场,《不见不散》想在南方获得高票房,就要有当地的影视公司支持。

    好梦公司作为一家位于京城的公司,影响力毕竟有限,林子轩在京城还有些人脉关系,到外地就不行了,可他的电影要在全国范围上映。

    如果能在南方找到一家有实力的影视公司合作,那么《不见不散》在南方影院的排片量就有保障,也不会遭遇提前下档。

    观众喜欢不喜欢看一部电影是一回事,这部电影能不能在影院长时间放映是另一回事,只要影片在影院里放映的时间够长,总能吸引观众进去观看。

    这就是影片发行的作用。

    在这个年代,合作赚钱才是硬道理,否则一家公司很难发展壮大。

    这部《卧虎藏龙》由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好梦公司和华宜广告公司联合,华宜广告投资了150万,占了一半的投资额。

    林子轩对王钟军说的是实话,这部电视剧他的确没把握,不过他会尽力的去。

    有了资金,张纪钟开始了电视剧的筹备工作,组建剧组,他有自己的一套班底,这帮人擅长拍大场面,艺术中心的人员也会参与拍摄。

    至于演员方面,张纪钟认可了陈导明和张国粒,其他演员还要挑选。

    即便是林子轩的俞菲鸿,也需要经过他的试镜才行,很有大导演的风范。

    林子轩只负责大方向的问题,剩下的事情都交给张纪钟负责,王钟军倒是对电视剧的筹备过程很有兴趣,不时的和张纪钟交流。

    这时候,《不见不散》的剧组从美国回来了。

    他们在洛杉矶待了两个半月,拍完了在美国的剧情,在林子轩离开洛杉矶后,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还相当的惊险。

    在剧本中有场戏是葛尤和徐繁在餐厅吃饭,刚好碰到有人在餐厅里抢劫。

    这场戏倒没什么难演的,关键是使用的道具里有,劫匪的支和警察的支,总共需要十几把,其中还有。

    当然,大部分都是玩具,只有三把是。

    在拍戏的时候,拍远景用的是玩具,拍近景的时候用的是,这是为了效果逼真。

    剧组里的人在国内很少接触到,尤其是,等送到剧组的时候,大家觉得好玩,都拿起来看看。

    葛尤也是如此,反正里面没有。

    他拿起来看的时候,刚好有个朋友要走,他出门送送朋友,可忘了还在手里呢。

    “我拿着出去的时候,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走到门口,我脑子里冒出个念头,这合适么?”葛尤回忆道,“我就把沿着腰往下顺,想藏到身后,就这时候被旁边的墨西哥人看见了,他对我指手画脚的,我也听不懂。”

    结果那个墨西哥人报警了。

    不一会,美国警察就把剧组住的地方给包围了,还对着他们喊话。

    意思是他们接到举报,有人拿站在门口威胁附近居民的安全,他们要进行搜查。

    “当时下来好多警察,都把手放在腰间的上,一旦发现不对,肯定就会拔射击。”葛尤心有余悸道,“大家都不敢乱动,只能按照警察说的做。”

    剧组就把拍摄器材和道具都拿出来让警察检查和拍照。

    好在那三把都是有证的,是租来用来拍戏的,加上美方工作人员的解释才算是涉险过关,没有被拘留,只是警告了一下。

    “美国警察可真开。”

    这句话被冯晓刚放到了《不见不散》的台词里,算是给国内的人一个警示吧。

    两个国家在生活习惯和法律制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不小心就会触犯法律。

    在美国的华人街区,由于美国警察和华人语言不通,经常出现误伤。

    美国警察让你别动就别动,不要想着从衣兜里掏出证件,会被警察认为是掏,他们根据你的动作就有理由直接开。

    “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剧组和当地的警察有了,后来拍戏的时候和警察配合的挺好,咱们还教他们中文呢。”冯晓刚说笑道。

    “能平安回来就好,先歇段日子再说,下面的戏不急。”林子轩决定道。

    以目前的拍摄进度,十月份就能把片子拍完,一个月的后期,十二月上映没有问题。

    到了八月下旬,林子轩把工作推掉,专心在家里陪着即将临产的慕姗姗。

    这一天,京城协和医院。

    一声婴儿的啼哭从产房传出,产房的门打开,护士从里面走了出来。

    早就坐立不安的林子轩进入产房,看到了一脸疲倦的慕姗姗和在她身边的小婴儿。

    他握着慕姗姗的手,看着小婴儿的脸庞,心里非常激动。

    是个女孩,通过医院的检查他们早就知道了,随后进来的郑秀莲和李虹等人抱起孩子,谈论着孩子的长相,大家都很喜悦。

    结婚生子,都是人生大事,有了孩子,生活更为圆满,否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外边闻讯来了不少人,都是亲近的朋友,林子轩把孩子抱出去,给他们看看,接受贺喜。

    热闹了一阵,大家纷纷散去,他把孩子抱回产房,放到慕姗姗身边。

    或许是太过劳累,慕姗姗已经沉睡过去,房间里只剩下林子轩和小女婴还睁着眼睛。

    对林子轩来说,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他有成为父亲的心理准备,看到这个小婴儿,想象着以后要陪她长大,既欣慰又感伤,很难说得清楚。

    他想要逗弄一下女儿,摸摸她的脸庞,或许是手指有点粗糙,小女婴哭了出来。

    慕姗姗被女儿的哭声吵醒,看着林子轩不知所措的模样,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小雪是饿了,抱过来给我。”慕姗姗提醒道。

    慕姗姗喂着孩子,林子轩坐在一旁看着,产房里静悄悄的,溢满了幸福。(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贵圈

    林子轩翻看着报纸,上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沪城首映的报道。

    报纸上姜闻手捧着鲜花,笑容灿烂,他身边是夏宇和宁菁,夏宇手里拿着威尼斯影帝的奖杯,极为引人注目。

    几天来,媒体一直在热炒这部电影,甚至有点狂欢的意思。

    不仅是因为这部片子在国外获了奖,还因为这是一部反映华国七十年代初期社会生活的影片,以往类似的影片大多都被禁映了,这一部却获得了公映。

    大家就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风向的改变,一种思想的解放,一场艺术的胜利。

    媒体热议,观众好奇,又是小范围放映,这造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沪城的火爆,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大家都想看看这是一部什么电影。

    那种火热的场景可以和好莱坞大片上映的时候相媲美。

    影片放映后,收获了热烈的反响,尤其是影评家们,姜闻的这部片子还是很有艺术性的,所谓艺术性,就是可以有多种解读,有各种隐喻。

    这给了影评家们发挥的空间,在报纸上进行了长篇解读。

    从那个时代的疯狂生活到青少年的性幻想,从政治到暴力,再到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他们总能找到切入点,大肆的评判一番。

    观众的反应各自不同,老年观众在怀旧,中年观众在纪念自己曾经的人生,年轻人更多的是看女主角曼妙的身材。

    这部电影虽然夏宇拿了威尼斯影帝,可在国内红了的却是宁菁。

    随着影片的放映,她成了国内年轻人的梦中情人,她的画报被贴在学校的宿舍里,她改变了这个年代国内青少年的审美观。

    以前男生喜欢漂亮羞涩的女孩子,现在他们更倾向于妖娆妩媚,大胆诱惑的女孩子,也就是社会上所说的坏女孩。

    这就是电影的影响力。

    姜闻打算带着主演们跑遍全国各大城市,一个是为了宣传,还有就是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鲜花,掌声,新闻发布会,五星级酒店,各种扑面而来的赞誉……

    这种感觉非常好,这不是他作为演员受到的欢迎,而是作为导演得到的认可。

    “在京城的宣传你一定要过来,感受一下观众的热情,咱们做到了,大家喜欢这个片子。”姜闻从沪城打电话给林子轩,言语激动。

    林子轩倒没有太激动,他从中看到了宣传的重要性。

    观众的热情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导演和演员来到了沪城,和他们进行交流,这就带动了观众进影院看电影的积极性。

    有没有宣传票房真的会差别很大。

    等到《不见不散》上映的时候,也要让冯晓刚和葛尤来一场全国性的宣传活动,尤其是南方的各大城市,是重点宣传的对象。

    否则光凭着京城的票房,那和《甲方乙方》的区别不大。

    “姜哥这下子可算是名利双收了,可惜了刘姐啊。”慕姗姗感慨道。

    “他们的性格不合适,都有点倔,还是做朋友更好。”林子轩回应道。

    去年冬天,姜闻和刘晓青和平分手,分手之后俩人没有断交,还是好朋友。

    当初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刘晓青四处奔走,出力不少,后来还自己掏钱投资,这才让片子拍完,现在电影在国内上映,两人却已经分手。

    刘晓青这人性格大大咧咧,看得开,敢说敢做,不喜欢受到拘束,做人高调,掌握主动。

    她如今更多的是投身商场,把公司办的风生水起。

    她今年还写了一本书,叫做《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这本书还没开始写就有出版社给出了108万的稿酬。

    第一版印刷了46万册,每本定价25元,预计版税收入不少于200万。

    在国内演艺圈的女明星里,也就只有巩莉才能压的住她的风头。

    说来也巧,姜闻和刘晓青分手,张亿谋和巩莉也在今年的一月份分手,他们的分手就没有那么平静了,在娱乐圈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张亿谋在拍完新片后,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发布会,公开宣布和巩莉分手。

    他们一个是顶级大导演,一个是国际大明星,还是用这种公开的方式,自然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各种猜测,各种传言,铺天盖地而来。

    对此张亿谋和巩莉都没有做出解释,只是从此分道扬镳。

    这件事带来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法国电影投资商让路易不再投资张亿谋的新片。

    巩莉是法国人的女神,如果张亿谋的新片中没有巩莉出演,那在欧洲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张亿谋和巩莉合作多年,对外一直都是打包销售。

    这件事对两人的电影事业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然,张亿谋不缺拍摄资金,巩莉也不缺电影拍,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在那儿摆着呢。

    这时候,一个卖盒饭的家伙趁机投资了张亿谋的电影,这人叫做张伟评。

    对于娱乐圈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就算是作为圈内人的林子轩也不太了解,真实情况估计只有当事人才最清楚。

    以前圈子里还算干净,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影视行业的资金越多,演员的片酬猛涨,风气越来越浮躁。

    以前拍部电视剧200块一集都算多了,现在2000块一集也会嫌少,时代不同了。

    大家不再讲求德艺双馨,而是更为注重名利。

    “这个圈子就是个大染缸,可不能让小雪进演艺圈,还是学商业好了。”林子轩决定道。

    “你现在替她做决定还太早,兴许咱们家小雪是个大作家呢,文学创作也不错。”慕姗姗看着怀里的孩子,不同意道。

    由于有郑秀莲的帮忙,有带孩子的经验,他们俩倒不至于手忙脚乱,只是每晚都睡不好是真的,小婴儿哭闹起来可不分白天黑夜。

    “那样也行,我还能给她做枪手,弄一个写作神童出来。”林子轩说笑道。

    “净瞎想,小雪满月你打算怎么办?”慕姗姗询问道。

    在京城,有办满月酒的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