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升官发财在宋朝-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太子听多了陆辞版‘今日说法’的后遗症——凡大事先阴谋论一下。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对于李钧父子的后续,陆辞是既无心,也无暇去关注了。
  可想而知的是,李钧的鬼迷心窍,带得李父一道行差落错,最终所酿成的,多半是场对朝堂的大清洗。
  那显然就轮不到一区区正四品下的左谕德,去操任何心了。
  望着堆积如山、几日的批阅下来,也不见减去多少的试卷,陆辞深深地叹了口气,请人煮上一碗浓茶,准备通宵奋战了。
  令他感到些许意外的是,原本连批改公卷的工作强度,都满腹怨言而不敢说的考试官们,这回却无比配合他安排的进度,自动自觉地也要了碗浓茶,要陪着一块儿熬了。
  陆辞并无意折腾年岁不小的这几人,便劝道:“我到底年轻一些,身体尚吃得消,才偶尔熬上一宿。你们却不必陪我一道支撑,该歇就按时歇去,明日准时来就好。”
  考试官们不料陆辞会出此言,顿时面面相觑,眼底流露出几缕受宠若惊,旋即郑重其事地拱手一礼:“多谢陆左谕德体恤,只是于臣等而言,亦是职责所在,不敢称辛苦。”
  陆辞挑了挑眉,索性坦白道:“我之所以紧赶慢赶,其实是为私心,可不是出于什么高尚情操。”
  在众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中,他笑盈盈道:“眼见中秋将至,要是继续受困此院中,不得与亲友团聚,只能独自吟诗解闷,岂不无趣得很?要是早些将卷子批完,榜发出去后,说不准还能赶上灯会呢。”
  不管他们信还是不信,比起虚无缥缈的职责所在,这的的确确是陆辞急于完成试卷批改的最大动力了。
  熟能生巧,就如他批阅行卷时很快摸索出的‘加速套路’一般,对这些考卷,他在第二日就整理出了最有效率的扫阅顺序:先粗略通读一遍,重点找此名考生所犯不考式、点抹、脱韵等总和,若累计起来,已至被驳放的程度的话,即可立刻拿到被格落的那堆去。
  卷子的具体内容,则根本不必细看了。
  尽管听起来颇为残酷,但触犯答卷清贵的惩处,贡举条例上早列有明文,举子们在赴举之前,皆该知晓后果严重。
  明知如此,却不去细心检查,那落得被直接格落的结果,也着实怨不得任何人了。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天纵奇才,于重要事请上还能表现得如此粗心大意的,一旦得中,仕途恐怕也注定坎坷。
  ——不论如何,在采取这样的快速审核法后,的确是省了陆辞许多时间了。
  解试毕竟是贡举中门槛最低的一场,赴举人水平参差不齐,在答题方式上栽跟头的人,远比陆辞想象的要多得多。
  涂抹过多的,诗赋脱官韵的,完全跑题的,漏写‘谨对’的,答案少字或是忘记自行统计标注在末尾的,重叠用韵的,用庙讳、御名的,甚至因时间不够交了白卷的……
  所犯之错,可谓五花八门,品种繁多。
  简直只有陆辞想不到,而没有他看不到的。
  三天下来,他对此,已是叹为观止。
  譬如这份。
  在目光掠过这副卷的诗赋时,他就冲着那明显过短的篇幅皱了皱眉。
  字迹也虎头蛇尾:开头几行谨慎过头,后头因时间吃紧,就变得越发凌乱,最后草草收尾了。
  他凭借这几天积累下的经验,已是连数都不必数,就知这人格落定了。
  陆辞可惜地摇了摇头,随手翻开策论那几页,虽早已有所预料,仍是失笑。
  白纸黑字,只明晃晃地写了四个大字——“天要亡我”。
  再翻到‘策’的部分,则很是应景地也写了四个字——‘束手无策’。
  虽有不太厚道之嫌,但陆辞还是被他给结结实实地逗乐了。
  一个因第一天考砸而直接崩了心态,第二第三天都自暴自弃的绝望学渣的形象,通过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已是跃然纸上,堪称活灵活现了。
  类似的笑话,陆辞在接下来的十来日中,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只能说,是印证了一句话——优秀的试卷总有相似之处,学渣却各有各的渣法。
  与彻底放弃,闹笑话的人相比,更多的还是水平原本位于中等,却因过于紧张,而发挥失常的人。
  陆辞已批阅过不止一份第一天诗赋作得相当不错,策论却一塌糊涂,导致第三天本该最简单的默书都跟着连环崩的卷子了。
  不免令人惋惜。
  最少见的,自然能被称得上是‘才思该通,文理周密’的优秀答卷。
  陆辞难得见上一份,便分外珍惜,字迹工整端雅、且能从头坚持到尾的,更是弥足珍贵。
  他但凡遇到这些优秀试卷,都会极大方地给出‘上次’或‘中上’的评级。
  在做考官时,他才极其深刻地意识到规范字体的重要性。
  在一堆自以为笔走游龙的鬼画符中,艰难地辨识着能看清楚的文字,再予以公正的评分……
  若只是一两份还好,但几百份一口气压下来,就足够让他头昏脑涨,意欲呕吐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锁院的第四十日,所有试卷终于被批阅完毕。
  关于评等的复核,头十名的顺序确定,以及对公卷的字迹进行比对、确定是举子本人等事宜,仍需陆辞继续跟进和主持。
  好在考试官间分歧不大,在评定成绩时,彼此间客客气气地商讨了一阵子后,就很顺利地达成共识了,并未出现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情况。
  陆辞也不意外。
  说到底,这只是小试牛刀的解试而已。
  哪怕位列榜首,做了解元,但诸路州府监军每处就有一位,作为几十位解元之一,显然不比当届独一无二的省元和状元来得风光。
  而优秀到能进前十的,定然有更大的野心。
  接下来,陆辞就亲自督促着吏人将糊住的卷首一一揭了,寻出家状对上,再发榜公布名次……
  开封府为首善之区,解额较其他州府的确要宽裕许多,方惹得诸路士人蜂拥而来。
  上一届取了一百三十六人,这回收录的试卷更多,解额也放多些许,取了一百五十人,总体相差不大。
  当亲眼看着那承载了无数开封府举人的希望的榜纸,被人小心翼翼地贴在贡院门口,贡院的大锁也被人取下后,陆辞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的职事,可算彻底结束了。
  ——终于能回家了!
  这一念头一旦涌现,就是前所未有的强烈。
  却让陆辞自己,都为之吃了一惊。
  别人看不出来,他自己却是清楚的:自打现代莫名到了这北宋年间,即使性情使然,令他从来不缺亲朋好友,却始终有着游离在外的倾向,并不存在太大的归属感。
  就如他三年前离开密州也好,两年前离开汾州也罢,日后离开开封,恐怕也不见得有多牵挂。
  王旦不求回报的付出,对大宋呕心沥血的照看,固然令他动容,也许下了承诺,但距离感却始终是存在的。
  陆辞若有所思。
  且真要说来,他在受命为监试官前,自请担起兴修蔡河水利职事时,满打满算也有两个多月没回家住过。
  但在贡院一住近两月后,他才意识到,这能回不回,和完全不能回相比,到底是两个概念。
  陆辞在确定了自己的潜意识中,当真是在思念着在家中住着的那几位友人时,不由微弯眉眼,发自内心地笑了。
  这一抹笑转瞬即逝,他很快回过神来,转身要回房拎出提前收拾好的行囊,就正巧与共事了这个把月的考试官们的打量目光,正正撞上。
  “这么多天,诸位也辛苦了。”陆辞眨了眨眼,贴心地未追问偷看被捉个正着、正尴尬着的那几人,只莞尔道:“职事已毕,又逢中秋佳节,快回去团聚罢!”
  说完,不等他们再做客套,陆辞已大步流星地回了房。
  既然解试事宜皆毕,陆辞自认自己这个监试官,就不再具备号令他们的权限了。甚至因他们皆在开封府任职,连同事都算不上,加上年纪差距太大,更没什么话好说。
  不过片刻,陆辞就将简单几样行李拎出,头也不回地往贡院大门外走去了。
  他的马还拴在院侧的马厩中,听见主人来了,也还是懒洋洋的,只意思意思地甩了甩长长的尾巴,权作打招呼。
  陆辞将东西挂在它身体两侧时,它也颇配合地一动不动。
  只在陆辞翻身上马时,它才从鼻孔里响亮地‘扑哧’一声,神气地摇了摇脑袋,不经他催,已自发地往前走了。
  陆辞在它脖颈处亲昵地拍拍,笑道:“老马识途,古人果不欺我。”
  似是对‘老’字颇有意见,它倏然止了步,原地跺了跺脚,才傲娇地继续往前走。
  见它闹脾气,直将陆辞逗笑了:“你在贡院住这么些天,难道受其熏陶,变得连人话都听得懂了?”
  对陆辞的这句调侃,马儿却是充耳不闻了。
  陆辞也着实有些疲惫,只想趁着闻发榜之讯而来的举子们尚未将道路堵住之前,赶紧赶回家中。
  这么一来,还能稍微睡上一会儿,等到了夜里,就可与许久未见的友人们临轩玩月,同饮美酒了。
  然而难得怀抱着美好愿望的陆辞,还未回到家中,便在半途被宫中内侍给截住了。
  当听到小太子有事相询时,陆辞瞬间生出了极不妙的预感。
  等进宫之后,他心里正徘徊的这点预感,就不幸应验了。
  赵祯丝毫不体谅自家老师近来都快累成狗了,两眼亮晶晶的满载希冀,口吻更是诚恳真挚:“贡举大兴,而制举既然无闻已久。我有意重开制举,陆左谕德可愿助我广置科目,以修贤才?”
  陆辞微笑回视。
  ——他只想将这恶魔一样的小崽子团巴团巴,做成五仁月饼。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制举又称‘制科’,‘大科’,‘特科’,是由皇帝下诏,而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目的在于选择各式特殊人才。唐朝时候制举甚盛,名目多达近百个,而宋朝则贡举大为发展,制举趋于衰微。
  宋初承后周之制,设制举三科,分别为‘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
  考试内容为‘试策论三道,共三千字以上’,由州府解送吏部,当日内成,取文理优长,人物爽秀者中选,并无御试。
  然而设科之后,竟无试者。所以太祖进行了改动,变成了学士院试,后加御试,共两试。真宗朝,又改成了六科,人称‘景德六科’。但随着天书闹剧,一罢二十年,从仁宗天圣七年才又重开,这次再次增加,成了‘天圣十科’。


第一百六十二章 
  得了陆辞的‘微笑’回应,赵祯更受鼓舞,将内心徘徊已久的念头滔滔不绝地道出:“自古得贤则治,失贤则乱。汉唐之间,亦多选贤良才学之士,以条时政得失……我愿让天下英豪皆登于朝,试者不限前资,黄衣草泽,皆可应诏……”
  哦。
  看着他巴拉巴拉说个不停的嘴,陆辞面上微笑依旧,已然神游天外。
  平心而论,小太子有雄心壮志,志在改革人才选拔制度,收纳更多贤士,当然是好事。
  他作为前老师,在正常情况下,也会为对方的成长和担当感到万分欣慰的。
  ——前提是不拉他下水。
  好不容易让小太子将自己的理想阐述完,陆辞直截了当地就泼了一盆冷水:“制举之设,本意在得非常之才。然过往题式,所问皆历史典故,无关冶乱,竞为记诵名数之学,难以选拔出‘习先王之法,明当世之务者’。”
  其实,就算没有赵恒折腾出‘天书下凡’这一闹剧,制举的衰微,也是大势所趋。
  唐时科目众多,分三大类,每一大类下又包括若干小类,加起来共有近百个之多。而大宋的制举,哪怕经景德年间的改动,也只得寥寥数科,还很靠拢常科,取人过窄,自然不能与其相比。
  且唐时应举,可由长官推荐,也可由士人自荐去吏部,参加吏部主持的御试即可。而当朝应举,却得先缴进词业,审查合格后,才能参加阁试,再是御试。
  这就意味着,单是应举资格这关,就要筛下绝大多数人;阁试这关,能得五通者,更是寥寥无几;更别说还有最艰难的御试了。
  制举的考试内容,也为人诟病已久:题目皆僻隐难知,主要问经史名数,求的是博闻强记。
  陆辞自认算记性好的,但在这种专往刁钻冷僻处出题的情况下,也没有丝毫能中选的信心。
  这么一来,但凡能过制举的人才,往往记性绝佳,在贡举中多半也能取得不错的名次。且贡举可得进士出身,登科唱名,不论是风光,还是稳妥,都要更胜一筹。
  预试难,正试更难,考试内容与贡举大同小异,待遇却还一般。
  那制举不受青睐,也就情有可原了。
  赵祯满眼信任地点了点头,从善如流地接了下去:“我亦深知其弊,奈何无从下手,才更需先生助我。”
  陆辞:“……”
  是哪个混球教坏了小太子,让他学会打蛇随棍上这一招的?
  尽管有些难以招架赵祯充满纯良和信赖的眼神攻势,但一想着近些天的日赶夜,就为出锁院来过个中秋佳节的累死累活,他瞬间就恢复了铁石心肠的状态。
  他淡定道:“殿下谬赞,臣甚是惶恐。然臣才疏学浅,资历不足,不久前所知监试一职,已难服众,又如何当得起制举的撰策题官?况且不论阁试御试,依循旧制,皆当由‘两制’代拟,再交由殿下核定,我身为太子左谕德,为东宫官,若贸然担任此职,于情于理皆是不合,还请殿下改变心意吧。”
  赵祯好似完全捕捉错了重点,立马关切地询问起细节来:“‘已难服众?’难不成你为监试官,贡院中却还有人胆敢为难你?”
  陆辞微眯着眼。
  他十分怀疑,小太子根本就是避重就轻,故意装傻。
  被陆辞以狐疑的目光盯了好一阵,赵祯仍是一派坦荡,叹息道:“陆左谕德向来与人谦和宽厚,自不肯说……你方才所言,的确在理。”
  陆辞蹙了蹙眉。
  尽管赵祯的语气听着是松动了,但被这学生坑过一回的他,却始终难以放松。
  果然,赵祯叹完气后,装模作样地琢磨一阵,还装出灵光一现的表情,高兴道:“既然如此,我立即下诏,以摅羽为秘书省监,知制诰,这些难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左谕德属东宫官,不好掺和制举事宜,那将他直接安排进两制之中,可不就合乎章程了?
  陆辞嘴角一抽。
  事到如今,他若还瞧不出这几个月的累死累活,全是这小兔崽子为升自己官的苦心安排,那就白活这么多年了。
  他虽感动,更多的还是哭笑不得:“殿下厚爱,臣感激涕零,然——”
  赵祯对他的反应早有预料,赶紧摆了摆手,及时截住他话头后,就开始了。
  他先是浮夸地打了个哈欠,又软绵绵地靠在金椅上,眼睛闭起,好像真困得不行一般,有气无力地开始赶人,还狡猾地直接改了称谓:“与陆制诰说了这么会儿话,我还真有些倦了。”
  陆辞一脸冷漠。
  就赵祯刚才那副生龙活虎的模样,也好意思自称‘倦’了?
  赵祯仗着眼睛闭着,看不见陆辞表情,自顾自地演了下去:“今日中秋,百官休沐,我也不多留你了。你累了这么些天,莫为杂务费心,一会儿我让御膳房准备一桌筵席送你家里去吧。”
  说到这,他又匆忙补充:“制举之事也不急,等过两三日,我再召你进宫仔细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