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还真有几个国家没有来,姚云也没有在意。
是别人求他,不是他求别人。
等到明年春天播种,大家种上了一年两熟的膏稻,那些不上道的诸侯后悔也来不及。
君不见与熙国势同水火的楚侯、出云伯这时候都屁颠屁颠赶来熙都,对着姚云寒暄讨好,极尽巴结之能事。
出云伯:“熙侯,南荒诸国国君来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去看看膏稻了,不知下半年熙国耕种了多少暮膏稻。。。呵呵呵呵~”
楚侯:“出云伯~现在要喊方伯了,你怎么回事。”
出云伯懊恼道:“哦哦~孤一时改不过来,还请方伯见谅,孤对方伯那是钦佩不已,有方伯照应我们,赐下良种,日后南荒百姓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再无饥饿。”
吴侯:“说的好,熙侯胸怀天下,心系百姓,这份气度与胸襟,~熙侯不愧是仁德圣君帝熙之后,孤佩服!”
越侯:“。。。”
。。。。。。
吴楚越、出云四国国君一见到姚云,四人态度迥然,对着姚云一阵恭维,说好话,态度之谦卑友好,令人咋舌。
若是前几年,南荒四位最有权势的国君恭维讨好,姚云怕是早就飘飘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可是眼下,姚云却是极其坦然。
四位国君无非就是先前交恶于他,担心他在膏稻种子上蓄意为难、打压。
可惜,四位国君眼界太低了,推广高产种子,革新农事、造福天下兆民本就是姚云的目标,岂会因为区区四位诸侯而改变初衷。
不值得!
想找回场子,姚云有的是法子。
想到这,姚云打断了喋喋不休恭维他的诸位国君,冲着殿中一众国君笑道:
“诸位国君放心,膏稻种子搓搓有余,不会少了任何一家,种子价格也是一视同仁,公平公开,孤不会因昔日纠葛而以公谋私,打击报复。”
姚云说的掷地有声,言之凿凿。
有了姚云的保证,原本心中还有些顾虑的国君这会算是大石落地,整个人轻松不少,一时间,殿中氛围越发和谐。
吴楚越、出云四国国君听闻,一个个面面相觑,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姚云竟然丝毫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
良久,觥筹交错间,楚侯心神入密对着吴侯、越侯、出云伯感慨道:
“熙侯与我们不一样了,我们还拘泥于一隅之地,小打小闹,而他眼中已然是整个天下了!”
。。。。。。
翌日,南荒一众国君在熙国军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赶往赤水河两岸。
关于膏稻种子,昨晚在凤皇殿中就大致谈妥,几乎南荒所有国君都向姚云提出了购买种子的意向。
有的国君锐意进取,迈的步伐大,大肆购买;有的国君稳重保守,只购买了少量膏稻种子尝试。
事实上,双方基本已经谈妥,今日亲自赶往赤水河平原,无非就是看看熙国的膏稻是不是和上次一样丰收。
今年赤水河两岸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是个丰收年,当着南荒各国国君面,姚云命甲士当场收割了三亩第二季膏稻。
打谷,一番称量后,三亩膏稻亩产当场公布:五石六斗、六石二斗,五石八斗。
见到这一幕,南荒各国国君喜上眉梢,心中仅存的担忧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上半年高产的膏稻并非绝响,而是能够普遍实现。
“这膏稻竟真的是一年两熟,亩产五六石,太不可思议了!”出云伯喃喃自语,眸中满是惊喜之色。
与鬼域一战,他出云国可是伤筋动骨,刚刚一脚迈入侯国之列,结果一仗打下来元气大伤又跌回伯国之列,这时候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若有了高产的粮食,百姓安居乐业,何愁国运衰
怀着出云伯一样心思的诸侯不在少数,看着上半年刚刚收获一茬的地里又是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气象,所有人脸上满怀希望,憧憬来年他们国家也能复制这份盛景。
一时间,南荒一众国君齐刷刷望向姚云,目光灼灼,炽热无比:
“熙侯(方伯),无论多少钱,还请卖予我。”
姚云原本优哉游哉地看着农夫、军中将士们收割稻子,一转头,这才发现各国国君目光炽热,就像是饿疯的野狼一般。
南荒各国国君对膏稻种子感兴趣,姚云自然乐的如此。
不过膏稻并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亩产五六石。
在熙国可以,南荒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因此,姚云不得不给一众国君泼一盆冷水了。
“诸位国君,膏稻种子卖于你们自然没有问题,不过孤话说在,并不是什么地方的膏稻都能亩产五六石,孤这里能高产,可是你们若是带回去也许只能亩产三四石,甚至两三石,膏稻并非高产的品种,事实上他与寻常稻种相差无几。”
“这。。。”
一众国君听闻此言,兴奋之色顿时消失大半,一个个显露沉思。
这时候楚侯站出来道:“熙侯,若是我们购买【当康金壤】不知能否向熙国一样亩产五六石?”
姚云摇头:“用了【当康金壤】产量自然大增,不过施肥只是一方面,想要粮食高产,深耕灌溉,施肥除草、除虫日照等等缺一不可,孤大兴水利灌溉,国中百姓擅长耕种,这才有平均亩产五六石。”
一众国君闻言苦笑不已,羡慕不已。
谁都知道水利兴国,可是修渠建坝劳民伤财,百姓难以承受繁重徭役,他们家底没有熙国厚实,只能循序渐进。
吴侯叹息一声,感慨道:“即便亩产两三石,可是一年两熟,相比起往年,粮食产量也翻倍了,已经足够了,不是谁都能向熙国庄稼这般高产!”
越侯深以为然点点头:“嗯,的确是这个理,凡间哪有天生高产的神种,知足了,知足了!”
“越侯,此言差矣,你怎知凡间没有天生高产的神种?”这时候,姚云站了出来,自信从容。
“熙侯,你见过?”
“不,孤种了!”
第八百二十五章亩产十石!杂交水稻初鸣!
第八百二十五章亩产十石!杂交水稻初鸣!
“熙侯,当真有高产的庄稼种子?”
“方伯,难道那高产庄稼就是您口中的新品种?”
“熙侯,这高产品种可是稻子?”
。。。。。
在姚云信誓旦旦声称自己种出了真正高产的庄稼后,立即引发轰动,南荒各国国君纷纷追问,场面乱作一团。
民以食为天,粮食农业乃是国家根基,万丈高楼平地起,国家兴衰皆系于粮食二字上,当真正高产的农作物现世,没有人能够保持镇定。
姚云眼见着自己被一众国君围起来问东问西,自知一张嘴解答不了所有人心中疑惑,于是乎,干脆什么也没有说,招呼一声苍蛮带路,随即领着一众国君赶往杂交水稻试验田。
正所谓眼见为实,亲眼所见胜过千万言语的解说。
杂交水稻试验田同样也在赤水平原两岸,不过与寻常稻种、膏稻不同的是,杂交水稻属于保密项目,不仅有围了起来,阵法禁制密布,而且还有熙军专门看护守卫,旁人不得入内。
姚云领着一众国君畅通无阻进入农场。
一进入农场,姚云身后的各国国君们便爆发出一片惊呼声。
只见广阔的农场满目尽是水稻田,稻子高高挺立,饱满多子的稻穗轻轻垂落,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放眼望去,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海洋,令人心驰神往。
“好一个丰收景象!”
楚侯痴痴地望着这一幕,满是向往之色,口中情不自禁感慨出声。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方才膏稻田硕果累累,一众国君便已经是啧啧称奇,大呼高产,而这一次见到杂交水稻,他们却已经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虽然还不清楚这种稻子产量如何,可是单单看一株稻子就能窥得一二,这种稻子稻穗比起寻常稻子更加大,穗大而颗多,一看产量就时候少不了。
一众国君看得失神,不少贵人更是亲自下田,小心翼翼地捧起稻穗细细打量,满心好奇。
“熙侯,不知这种稻子乃是何方神种,究竟有多么高产,亩产几何?”
“这稻穗名为杂交水稻,正如诸位所见,这种稻子穗大粒多,产量不低,至于究竟产量几何还需要收割称量才能知晓。
眼下诸位国君齐聚一堂,正好亲眼见证,来人,收割稻穗,让诸位国君瞧一瞧!”
随着姚云一声令下,上百个龙精虎猛的军中将士吭哧吭哧下了田,重操旧业,干起了种田的活计。
诸夏天朝是农耕文明,军中将士脱下铁衣,一个个就是农夫,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干活很是麻溜。
而在将士们收割稻子之际,南荒各国国君心中的疑惑不减反增。
“杂交水稻是何物?为何寡人没有听说过?”
“难道是杂种的意思?这不是骂人的话,既是高产的种子,为何取如此粗鲁的名讳,不吉利,不吉利。”
。。。。。。
姚云哑然失笑,各国国君竟然对杂交水稻的名字这么感兴趣,事实上他也理解,不过他不打算改名,于是笑着解释道:
“诸位国君猜的没错,正是杂种的意思,诸位莫以为杂种就是骂人,事实上,草木亦分阴阳,有雌雄之分,杂种可以将不同稻种的优势结合,这才有了眼前穗大粒多的杂交水稻。”
吴侯闻言似乎察觉到了关键,心中一惊,问道:“熙侯,您的意思是这杂交水稻是不同品种稻子融合而成?并非天生地养的品种?”
“正是!”姚云稍微思虑片刻,随后直言不讳承认,其实杂交水稻基本原理并不是不能说的秘密。
杂交水稻留种的水稻下一代的杂交优势不可靠,不能留种,其核心在于大规模培育种子,单单培育出杂交水稻没有什么用。
熙国为了掌握了大量培育种子的秘术,耗费无数物力财力,而且这还是在符文之道多年积累的情况下,由此可见一般。
若是寻常诸侯国,即便千辛万苦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可是无法大肆培育,大规模推广,那也无济于事。
正因为如此,姚云并没有隐瞒杂交水稻的意思,甚至他还不忘为帝女汐扬名:“说起来杂交水稻多亏了帝女汐创出的一门秘术,这才让杂交水稻顺利诞生。”
“哦~”
一众国君听闻这话,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精神大振。
吴侯更是急忙追问:“熙侯,不知是哪门秘术?”
姚云望了望吴侯,又望了望一众国君,笑而不语。
“呵呵呵呵~”
吴侯以及身后一众国君尴尬一笑,很识趣地没有追问,不过暗地里,一个个心思各异。
倒是楚侯这时候连忙又开口问道:“熙侯,不知这杂交水稻种子可否卖于我们南荒?你放心,我们愿出高价购买!”
“没错,盟主,我们都愿意高价求购,这种好东西,您可不要忘记我们。”
“是啊,熙侯,您可是南荒方伯,诸国盟主,大家歃血为盟,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有好事可不能忘记我们。。。。。。”
说完这话,楚侯一脸紧张地看着姚云,其余国君这会心思也活络起来,跟风吆喝,为了拉近关系,不少国君一口一个盟主称呼姚云,大有小弟认大哥的架势。
姚云似是而非地笑了笑,看破不说破,他招呼一群国君来熙都,自然是有意售卖杂交水稻种子,毕竟育种秘术独此一家,他当然愿意卖了,反正又不能留种,干嘛不卖!
若不拿出来贩卖盈利,那就是暴殄天物了。
当即,姚云没有绕弯弯,很是爽快道:“杂交水稻种子可以卖给你们,而且明码标价,一视同仁,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啊~”
吴楚越、出云以及一众国君这会本该惊喜,可是因为消息太过出乎预料,以至于他们一个个愣住了,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熙侯答应了?
还答应的如此爽快?
这怎么可能!
一众国君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狐疑之色,难道这杂交水稻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高产,熙侯这才舍得卖种子?
生性多疑的各国国君们很快便冷静下来,一个个默默注视着忙碌的农场,等候稻子收割、打谷、称量。
军中将士都是龙精虎猛的青壮年,上好的劳力,没一会功夫,一亩地就已经收割好了。
整整十石谷子!
比起之前的膏稻还多了四石!
“嘶~熙侯所言非虚,世间竟真有如此高产的神谷!”
“若非亲眼所见,孤简直都不敢相信,一亩地竟然收了十石谷子!”
“怎会如此高产。。。匪夷所思!这会不会是意外。。。。。。”
一众国君顿时炸开了锅,惊呼之声不绝于耳。
姚云丝毫没有解释的意思,挥手下令将士门继续收割。
很快,第二亩、第三亩、第四亩稻子又收割好了。
亩产十石三斗、
亩产九石八斗。。。
亩产十一石
在一众国君亲眼见证下,一亩亩杂交水稻收割上来,亩产十石的超高产量真实地呈现在他们面前,这一刻,所有国君心中满是震撼。
震惊之余,一众国君当即欣喜难耐,咽了咽唾沫,很是艰难地对姚云问道:“熙侯,您方才说可以卖种子给吾等?此话当真?”
姚云无比真诚地点了点头。
第八百二十六章一群工具人!
第八百二十六章一群工具人!
熙都街市,酒楼茶肆林立,往来商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如今的熙都乃是八方商贾汇聚之地,形形色色的人物云集,鱼龙混杂,有做生意的小商人,也有富甲一方的大商贾;有外国使节也有出身非凡的公子来此游学。。。
昔日偏居一隅的小城,如今俨然成为帝都之外第二大雄城,在这座都城,无论遇到什么人都不足为奇,熙都百姓们也早就习以为常。
然而,当十来位锦衣华服的青年走进酒楼时,举止之间的谈吐还是让店家小儿侧目,来熙都的贵公子不少,可是一次来这么多却是极其少见。
不用多说,这些赫然是来自中土各大帝族神裔的天骄翘楚,他们作为中土各国氏族豪强进驻南荒的急先锋,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南荒实地考察,打探情报。
说是天骄翘楚,是青年人,其实并不准确,作为寿命悠长的炼气士,实际年龄与外表并不相符,他们的实际其实大多四五十岁,放在普通人家是年富力强的中老年人,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炼气修为,那都是达到了个人顶峰,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就这么一群人,修为没有一个低于五品,五品中期大有人在,其中有几人更是气息晦涩,深不可测,隐隐凝练元神之象!
这群天骄翘楚乃是中土各支帝族神裔千年底蕴所在。
许是巧合,中土天骄翘楚们刚刚抵达南荒就听闻姚云召集南荒各国国君,似有大事发生,于是乎,这群天骄翘楚们齐齐追到了熙都,打探消息。
一番打探之下,果然大有收获!
第二季膏稻大片成熟,
丰收高产,
一年两熟轮作制度成真。。。。。。
一个个消息如平地惊雷一般在一众中土天骄耳边轰然乍响,让他们惊喜若狂,难以抑制。
他们一个个不远万里跋山涉水而来,所为何事?
不就是为了考察南荒是否真的是传说中的大粮仓,
是否值得他们背后的帝族神裔家族与天子帝暮撕破脸皮。
传闻一年两熟的膏稻早就人尽皆知,不过之前并没有完全落实,中土各支帝族神裔也就没有轻举妄动。
然而眼下刚刚抵达南荒就得到一个这么有价值的消息,中土天骄们显得干劲十足,充满动力。
中土天骄们刚刚坐定,小儿赶忙屁颠屁颠跑来招呼。
“各位客官,想吃点什么,我们酒楼佳肴无数。。。。。。”
中土天骄们无心吃食,对熙国五花八门的菜品也陌生的很,一个个有一搭没一搭随便点着菜,瞧着哪个顺眼点哪个,真正的注意力则是放在套话上。
其中一位白衣男子气势非凡,众人隐隐以他为首,只见他淡淡开口问询店小二:“我们一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