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执道-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去做。”
 “陛下若是有心,不妨命人前往各处寻访仙迹,贫道夜观星象,总觉得这方天地还隐藏着许多神秘的力量。”
 嬴政挑眉道:“先生可曾听过苍龙七宿?”
 陆凤秋道:“有所耳闻,听闻苍龙七宿是指七个星辰,七个国家,七个秘密,苍龙七宿的核心,历朝历代都是由各国唯一的继承人掌握,传说谁掌握了苍龙七宿的秘密,就拥有掌握天下的力量。”
 嬴政微微颔首,道:”朕自一统天下,便一直在寻找着这苍龙七宿的秘密,但一直没有找到。“
 陆凤秋道:“这便是陛下放过阴阳家的原因吧。”
 嬴政道:“东皇太一必须死,但阴阳家不能灭。”
 陆凤秋点头道:“很可惜,贫道没见到东皇太一,不然或许贫道可以看出点什么端疑来。”
 嬴政沉默片刻,却是说道:“先生准备何时离开?”
 陆凤秋道:“待贫道将诸子百家收拢之后。“
 嬴政道:“那朕便祝先生一路顺风。”
 ……
 春夏之交,东海之滨,桑海城,晴空万里,海风吹拂。
 昔日秦灭六国,只有齐国没有遭受战火的洗礼,选择投降秦国。
 这一次,儒家小圣贤庄二当家张良举旗造反,楚军被灭之后,张良依旧没有选择负隅反抗,而是乘船出海,远离中土,齐鲁之地亦是没有遭受什么战火,便再度归于大秦。
 同张良一起离去的还有农家神农堂堂主刘季。
 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政权灭亡之后,刘季还以为是自己的机会来了,满怀志气的去收拢农家余部,在张良的帮助下,甚至成为了农家新任侠魁。
 但好景不长,随着项家军的覆灭,单凭刘季的那些农家余部还有张良、韩信的一些义军根本独木难支。
 所以无奈之下,刘季选择和张良一起出海,远走他乡。
 昔日的小圣贤庄,如今改换门庭,改为百家学宫。
 儒家成为百家学宫之中的一员。
 陆凤秋在桑海城坐镇,和诸子百家的众人交涉。
 最终达成协议,将百家分为大小学科,由道、儒、法、兵、农、墨六大派为学宫六大学科。
 其余百家,诸如纵横家、名家、阴阳家、医家、杂家、小说家、炼丹家、商家等等,为学宫小学科。
 各家都要派出至少一人担任学科带头人。
 道家的学科带头人便是晓梦和逍遥子。
 儒家的学科带头人便是伏念和颜路。
 墨家则有班大师、徐夫子出任。
 高渐离、雪女退隐江湖,不再过问世事。
 大铁锤在与秦军交战之中不幸战死。
 纵横家由盖聂出任,卫庄在秦楚之战后便不知所踪。
 农家人最多,由六大长老轮换出任讲师。
 至此之后,百家尽归于秦。
 因为始皇帝嬴政的种种怀柔政策,再加上帝国铁骑的威慑,让百家之中那些最负隅反抗的人也无法再翻起什么大浪。
 ……
 时光匆匆而逝,又是一年春。
 百家学宫开设一年有余,盛况比起当年名震一时的稷下学宫要强上不知多少。
 桑海城也因百家学宫的存在成为帝国之中为数不多的大城池,引得无数人前来朝圣。
 ……
 百家学宫之内,陆凤秋在给帝国储君扶苏交代一些学宫中的事宜,天下大定,他也该功成身退。
 扶苏便是学宫第二任大祭酒。
 作为帝国储君,扶苏的肩上一直扛着很重要的职责。
 嬴政将其放在诸子百家大祭酒的这个位子上,已经足以说明他对扶苏的期望。
 ……
 桑海城外,海浪滚滚,天色还在昏暗之中。
 身材高大的盖聂身着一身布衣,他的腰间还是挎着那柄木剑。
 盖聂的身侧站着的是已经和盖聂长的一般高大的荆天明。
 二人坐在海滩边的大石头上,海风吹拂在二人的面庞之上。
 天明双臂靠后,两手交错抱着后脑勺,他扭头看向盖聂,低声说道:“大叔,你说如果少羽看到今日的桑海城,还会如当初那般选择吗?”
 盖聂道:“少羽与嬴政的王道之争,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他和你不同,他的肩上扛着的是楚国亡魂还有旧日江东父老的期许,所以他不能退,他也不想退。”
 “真正的男儿,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天明闻言,不知为何,觉得眼睛突然模糊了起来,他好似看到了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羽,他们同生死共患难,蜃楼之上齐心大战阴阳家众人,往事历历在目,但如今,他却是再也见不到那个叫他小子的少羽了。
 “大叔,我想离开桑海,我想和月儿去看看这天下到底有多大。”
 盖聂闻言,微微颔首,道:“雏鹰长大了,总是要学会自己翱翔,去吧,青云先生曾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叔会在桑海城等你回来。”
 天明挠挠头,咧嘴笑道:“大叔,那等我下次回来,你和蓉姐姐是不是就有自己的孩子了。。。。。。”
 盖聂闻言,淡然一笑,不作回答。
 天明站起身来,一跃远去数丈之远。
 盖聂突然开口喊道:“天明。。。。。。”
 天明扛着墨眉剑回头道:“大叔,怎么了?”
 盖聂站起身,望向那海平面上渐渐升起的太阳,笑着说道:“没什么,去吧,一路顺风。”
 天明转身,背对着盖聂挥手,大声道:”大叔,早生贵子啊。“
 初升朝阳之下,盖聂看着天明那拉长的背影,默然无声。
 陆凤秋悄无声息的出现在盖聂的身旁,道:“盖先生,天亮了,今天该你授课了。”
 盖聂回头,颔首叹道:“漫漫长夜终归尽头,夜尽天明,我从未想过会是这样的结局。”
 陆凤秋笑道:“这个结局如何?”
 盖聂看向远方,道:“不错。”
第1章 茶摊见闻
 一座不知名的山间,一轮高高挂起的圆月之下。
 一座道观凭空而现,一只一人多高的梅花鹿正站在那道观前朝着月亮呦呦而鸣,若看的仔细,可以看到那梅花鹿的鼻间处有淡淡的银光萦绕。
 陆凤秋坐在玉泉观中,手持《符术精要》看的津津有味。
 自秦时明月结束之后,他便来到了聊斋的世界。
 秦时明月之行,给他的感触很深,百家经典汇聚,让他触类旁通。
 在桑海城的百家学宫之中,他更是看到了墨家、公输家、医家等等百家核心经典。
 墨家非攻机关术还有公输家霸道机关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人力不修大道,终究有穷尽之时,依靠机关术却可以飞天遁地,攻城拔寨,着实厉害。
 若非他自知何为自己的主修正道,还真要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
 他手上这卷《符术精要》便是秦时明月完成之后的任务奖励。
 符箓是道门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制敌手段。
 亦称之为“墨箓”、“丹书”。
 符箓亦有镇魔降妖之功效。
 符箓最巧妙之处便在于,那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也能使用,对敌之时,扔上几张符箓,便能让强敌吃个大亏。
 像陆凤秋这样刚刚入道的修真者,对于符箓之术还是颇为稀罕。
 《符术精要》开篇便道:“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
 又有言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在符箓之道上,画符者自身精气显然是符箓威力大小的根本所在。
 画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诀存想神灵随笔而来,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动咒语……就是在铺纸研墨、运笔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序之复杂,方法之繁琐,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
 陆凤秋拥有强健的体魄,惊人的记忆力,分析力,这些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画符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要在符箓之上种下符胆。
 符胆是一张符箓的灵魂,是符的主宰,一张符能否充分发挥效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符胆镇守其中。
 陆凤秋钻研这符胆便钻研了数十日,方才有了些许眉目。
 总而言之,便是言之有神。
 但即便是脑海之中演练了数遍,也终要下笔方才能见成效。
 画符所需材料不过黄纸、朱墨。
 但在秦时明月世界时,不具备那个条件。
 所以陆凤秋来到了聊斋世界。
 陆凤秋暂且将《符术精要》给放下,将《先天方圆图》给打开。
 只见上面属于秦时明月世界的主线支线任务都已经完结。
 而在秦时明月之后,便是聊斋世界。
 只见那聊斋世界下方写着两行小字。
 聊斋世界。
 主线任务:拿到无字天碑。
 支线任务:无。
 任务成功奖励:无垢凝元丹一枚。
 任务失败惩罚:永远留在聊斋世界。
 “无字天碑?这是什么玩意儿?”
 陆凤秋看着那主线任务颇为疑惑,他还没正式与聊斋世界的土著接触,不知道这聊斋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无字天碑估计也是堪比镇国玉玺一般的重宝。
 陆凤秋将《先天方圆图》给收起,朝着院中行去。
 只见那小蟠桃树上,两朵桃花含苞待放,一颗已经成熟的粉红色桃子香气扑鼻。
 这是在秦时世界得到镇国玉玺之后,小蟠桃树发生的变化。
 本来已经凋谢的桃花又重新含苞,而且又长出了一颗成熟的桃子。
 从寻秦世界,再到大唐世界,再到秦时世界。
 每次往小蟠桃树中投入一块和氏璧,基本上都会令小蟠桃树发生变化。
 陆凤秋也算是摸清楚了这小蟠桃的成长套路,必须要有重宝投入,才会有果子结成。
 陆凤秋沉吟片刻,略作计较,朝着观外行去。
 出得观门,只见小花对着那满月吞吐月华,他双臂环抱,眼中若有所思。
 小花有灵性不假,但何时通晓了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的诀窍。
 陆凤秋仔细看着,却发觉小花吞吐月华的气息节奏好似和他休息睡仙功之时一模一样。
 陆凤秋不禁笑了起来,暗道,有趣,有趣,这小家伙看他修炼睡仙功数十载,居然也从中悟倒了吞吐灵气的法子。
 虽然略显笨拙,但已经初见成效。
 小花不是什么灵奇异兽,不过是他从碧血剑世界顺手救下的一个普通小鹿而已。
 能走到今天这步,还全靠道观灵气滋养,还有陆凤秋喂的那半枚小蟠桃。
 陆凤秋不是一个寡情之人,但也绝对不是一个多情之人。
 他在这诸天万界之中一步一步走了四十多年,其中经历不足为外人道也。
 人常言,大道孤独,修道者总是孤独与寂寞的。
 陆凤秋不曾感到过寂寞,还全赖有小花给他调和心境。
 陆凤秋自然希望小花能随着他一起成长下去,他本为一凡人,不也照样走到了今天。
 这世上的事,总归是要去做了才知道值不值得。
 ……
 夏日炎炎,正值酷暑之际。
 陆凤秋孤身一人从那不知名的山野间走出,没有带着小花一起上路,是因为此次他来到的是这聊斋世界,前路不知凶险,自然是一人独行更加方便一些。
 陆凤秋健步如飞,在山野之间奔袭,途径一片小溪水,洗了把脸,又朝着大路行去。
 一路行来,却也没见到半个人影,到处都是一片荒芜景象,连那田地都无人耕种,满是杂草丛生,透着一股子苍凉的味道。
 又行数十里路,陆凤秋方才在那前方看见一片草棚。
 在那草棚后面是一大片瓜地,有成片成片的西瓜在那地里躺着。
 陆凤秋见状,心下一喜,总算是见到人影了。
 陆凤秋快步朝着那草棚行去。
 走到近前,只见那草棚前,摆放着三张不大的木桌,每个木桌上摆放着一摞碗,还有一把大茶壶,其中两个木桌前坐着三两个汉子,正在喝着茶水,看样子应该是来这里歇脚的。
 而在那正中央的木桌后面,正对着的是那草棚,只见那草棚前坐着一个袒胸露腹的老丈。
 那老丈正拿着一把扇子在不停的扇着风,一条大黄狗趴在老丈的身前张着狗嘴,吐出大舌头,正在“哈赤哈赤”吐着热气。
 陆凤秋朝前一步,揖手道:“福生无量天尊,老丈有礼了。”
 那老丈看起来五十岁左右,见到陆凤秋朝他施礼,却是不慌不忙的起身,亦是朝着陆凤秋还礼道:“道长有礼了。”
 陆凤秋温言道:“敢问老丈这是何处地界?贫道初到贵宝地,人生地不熟,还望老丈指点一二。”
 那老丈扇着扇子笑道:“这天热的出奇,老夫看道长远道而来,不如先坐下来喝口凉茶,吃块瓜解解暑。”
 陆凤秋闻言,只以为这老丈是个精明人,不白给他指路,这是想做做他的生意。
 陆凤秋倒也不在意,他盘腿坐在那草席上。
 从怀中掏出一枚碎银子来放在桌上,道:“那就有劳老丈了。”
 那老丈一边给陆凤秋倒着茶水,一边笑道:“道长看来真是第一次来和庄地界,不晓得我这里的规矩。”
 陆凤秋一挑眉,颇有兴趣的问道:“哦?不知老丈有什么规矩?”
 那老丈笑道:“老夫在这和庄大路上支个茶水摊子,可不是为了挣银钱。”
 陆凤秋一听,倒觉得有趣,只问道:“哦?那老丈是为了什么呢?”
 那老丈道:“老夫这茶水摊子在这和庄附近也算小有名气,凡过往的行人但凡要在老夫这里喝凉茶、吃瓜解暑的,都不必付钱,但必须得给老夫讲个故事,这故事讲的好了,老夫听的高兴了,不止凉茶白喝,还会再送三块西瓜。”
 陆凤秋赞道:”看来老丈也是个妙人,有趣有趣,贫道自认为也算是有些见识,倒也不曾见过像老丈这般的妙人。“
 “那敢问老丈,若是故事讲的不好呢?“
 那老丈拍拍肚皮,笑道:“那老夫只能让来人喝一碗凉茶,然后再送客了。”
 陆凤秋笑道:“听老丈的谈吐似乎不像是个普通瓜农,应该是个读过诗书的人物。”
 那老丈闻言,只是摇头道:”年轻的时候读过几本书,屡试不第,心思也就淡了,人这一辈子,能入仕途,造福一方百姓,自然是好的,但这天下纷乱之际,这官不做也罢,还不如老夫在这里支几张桌子,听听这过往的故事来得自在快活。“
 陆凤秋道:“老丈这等洒脱,非凡俗也。”
 那老丈笑道:“道长勿要给老头子戴什么高帽子,受不起哦。”
 陆凤秋饮了一碗凉茶,又吃了一块西瓜。
 听那老丈在一边说着话,大概了解到了他现在身处何地。
 此地唤作和庄,是在大唐治下河南道鲁州境内。
 但听闻此老丈所言,似乎这个大唐和他所了解的大唐有些似是而非。
 眼下正值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三年,玄宗皇帝已经跑路到蜀中成都避难。
 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唐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
 安禄山则在东都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
 而安禄山为了得到天下与妖魔所建立的阴月皇朝勾结,侵袭中土,几乎已经是天下人人皆知的事情。
 这是一个妖魔横行的乱世。
第2章 三呼剑来
 那老丈与陆凤秋多言语了几句,一旁木桌上的一个看起来三十岁出头的汉子抹一把头上的汗渍,将头顶的斗笠给拿了下来,一边扇着风一边说道:“留仙翁,你这凉茶是真解暑,恰巧前两天我刚听来个奇事,便说与留仙翁一听吧。”
 “若是说的不好,还望留仙翁勿要讨茶钱咧。”
 那老丈闻言,不禁笑骂一句,道:“好你个齐老三,倒打趣起老夫来了,有什么奇事,快快讲来便是,不讨你的茶钱。”
 那汉子闻言,哈哈一笑,继续拿着斗笠扇着风,然后开口说道:“这事还要从咱和庄的那郭老生说起。”
 同桌的一个汉子道:“郭老生?就是那个庄子西头,年轻时中过秀才的郭老生?”
 那齐老三一拍大腿道:“对喽,就是他。”
 老丈疑惑道:”郭老生?老夫倒是听过他的名头,齐老三,你且继续说。“
 齐老三闻言,长舒一口气道:“郭老生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