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翟国秀和刘浚这两个哼哈二将,眼露喜se自不待言,杜可用更是眼冒jing光。这家伙夺城、野战,连立两个大功,更因他是本地之人,为招揽更多的义士,帝国兵部在报陛下核准之后,干脆直接将他提为了旅指挥使。
宋瑞对这位老乡还是眷顾的,他对杜可用说道:“杜将军,你现在也算是我禁军中人了,但禁军已非过去的禁军,军中的军纪一定要守,万不可坠了军中的名声。否则,此事无人可以宽宥,必将被送上军事法庭。你明白了吗?”
杜可用双脚跟一碰:“文相放心,可用省得。”
宋瑞嘉许地点了点头。
转身他又和陈子敬说道:“子敬兄,陛下和兵部对军情司在江南西路的表现极为满意。为加强朝廷在此地的力量,陛下已提议让陈羍担任赣州郡守,他不ri即会前来。陛下让我转告你们,虽然禁军目前力量有限,不宜于大举进攻,但请你们务必对百姓善加安置,多多招揽。朝廷拿下整个江西的ri子,并不远了。”
陈老道“咔”的一个立正:“请陛下和文相放心,军情司自会尽力。”
宋瑞也再度对杜可用交代:“可用将军地理也熟,在此事上,要多加协助,尽量将百姓多带到这边来。”
杜可用点头:“可用明白。”
江西是北元下江南的过程中,遭受杀戮最重的几个地方之一,当地百姓对北元的仇恨一直很深。即使在忽必烈当政期间,这里的“叛乱”也时常发生。
而且此地属于多山地区,只要地理熟悉,你拉些百姓偷越“封锁线”,其实是小菜一碟,更何况还有以前宋瑞打下的人心基础。
陈羍不仅是江西本地之人,而且他在历史上,败了还能再聚众,绝对也不是一般人,所以,东把他也调了过来。
张世杰随后则向众人讲述了兵部的总体扩军计划、参谋院的部署,以及对北兵可能动向之分析。
他也和翟国秀、刘浚说道:“翟将军、刘将军,陛下让人带来旨意,临敌扩军,此属应变,未尝不可。但要牢记,一,凡为帝国效力的义士,该奖的奖,该赏的更要赏,绝不可埋没。二、扩军总体以jing为要,这点仍不可违背。”
翟国秀和刘浚一挺胸:“末将明白。”
这两位哼哈二将,现在眼冒jing光,这才短短的几年,陛下当初的许诺,就已经兑现,这让他们信心大振。
当初张老大在得到陛下的旨意后,暗中苦笑。
好家伙,眼见这两个过去说跑路就跑路的民团首领,现在不仅变成了硬茬,而且竟然快要成为陛下心目中的红人了。这个人小鬼大的陛下,实在是会折腾。
在见过众人之后,文天祥又跑到了赣州的城头,张世杰亲自陪同了他。
望着前方的宋瑞,虽然没说话,但张世杰知道他看的是什么地方。吉水实已就在不远处啊。
说实话,在张老大的内心里面,他其实一直认为,让宋瑞来攻略江西是比较恰当的。这里是他的家乡不讲,毕竟情况他了解,而且也和陈子敬、陈羍等人非常熟悉,做事会得心应手。他更相信,这个状元公绝对有一呼百应的能力。但圣心难测的帝国陛下,却如此安排。
而且现在,都已到了别人的家门口,仍没有帮宋瑞拿下吉水,这就让他的内心里面,觉得对宋瑞有了点歉意。
所以,他故作轻描淡写地说道:“宋瑞,这个江南西路,其实应该让你来收复,俺老张去对付广南东路更合适。”
文天祥苦笑了一下。
他当然希望能亲手收复家乡,这就是他当初的一个梦。但陛下既然如此安排,自然有他的打算。
可能别人会有,这是陛下在防止他势力坐大等等之类的念头,然而,宋瑞自己是绝对不会这么看的。
“总使,陛下如此安排,自有他的深意,只是我等现在不知道罢了。”
张世杰注意地看了看他。
张老大想不想多了解点陛下,他当然想。在帝国的历史上,揣摩上意是官场的要事之一,张老大也不会太例外。
而要想知道这个“圣心难测”的陛下心思,在整个兵部,张世杰认为,没人能超过聪明的宋瑞。所以,他是非常重视宋瑞所说之言的。
“从这些年来看,凡陛下所做之事,他总是想在前面,并很有为以后打算之意。而且,……”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张世杰更紧紧地看着他。
宋瑞接着说道:“而且他做的事,其实更都是关联的。以他的年龄,这极其不易。”
他也看了张老大一眼。
好么,话中有话。张世杰的眼睛眯了眯。
“是的,陛下所举,总是有为而行。就拿他的国债之法来说,不仅缓了朝廷的难题,也解决了我禁军扩军之急,臣实在是佩服的不行。”
宋瑞又笑了笑:“总使您不知道,如果光是这个国债,也就算了。为了彻底解决朝廷的战时所需,陛下他还有钱行之法。”
张老大一楞:“钱行之法?”
“这个钱行之法,……,如此一来,朝廷战时国用不足之难题,不敢说彻底解决,也必将大大缓解。而我禁军则在以后,能更放手的扩军。”
张世杰眼睛瞪得不是一般的大:“这、这,如此之策,陛下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宋瑞的语调变轻,但也答非所问:“陛下他英睿啊。”
张老大转了一下脸,他的眼中也有了复杂之se。
帝国新实施的国债和钱行之法,对宋瑞来说,同样是非常令人震惊的,因为他过去不是不了解朝廷的情况。但真正带给宋瑞内心里震撼的,更多的是帝国陛下。
要知道,陆夫子能察觉到的事,这个帝国的状元公就更能够察觉到。隐藏在帝国陛下身上的庞大图谋,恐怕他体会的,只会早,不会晚。而且,此时这个图谋也越来越显现,这就让他和陆秀夫的内心里面,越来越jing惧。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陛下所实施的举措,根本不是什么临时、或权宜之举,而是要彻底改变帝国的框架体制。这个图谋太庞大了,大到他们心中想的时候,甚至会颤栗。
在帝国的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人能这样做过。只有真正的胆大包天之人,才行如此之举。
但还令他们戒惧的是,这样一个图谋,它仍然在一步一步进行,甚至由于外在的压力,还迫使行朝的每个人,不得不去跟着、或帮着进行。
国债的实施是不是就如此?哪个所谓的钱行,恐怕就更是这样了。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推着也好,逼着也罢,即使想抗拒,却仍然不得不一步步向前时,他的内心出现一些戒惧,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也许一般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会顺着向前,可像宋瑞和陆秀夫这样的杰出之士,他们就算同样也在走,却还想找到原因。
事实上,即便仍不十分确定,宋瑞已经盯到了帝国陛下的身上,这不仅是因为东他自己的表现,还因为到目前为止,宋瑞没有找到更可疑的目标。从更深的角度上讲,陛下的有些见识,他也根本不相信是其他人所能有。
甚至他从内心里还感觉到,陛下当年将他放到这个兵部尚的位置上,绝不是无的放失,更不是为了在陆秀夫和他之间找朝廷的所谓权力平衡。这个心怀叵测的帝国陛下,根本就不是乱来之人。
但是,要想完全了解帝国陛下是非常不容易的,宋瑞既不能不小心,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了解陛下的机会。他今天之所以把陆秀夫在信中讲的有些内容,也说给张世杰听,其真正的目的,是想知道另一件事。而这件事,就在张世杰身上了。
“总使,宋瑞驻军厓山之时,曾看了您当初大战的地方,说实话,没有您在哪里,那一战,朝廷不见得能逃出生天啊。”
张世杰苦笑了一下,他摆了摆手。
“文相过誉了,哪一战,其实要归功于陛下和刘师勇,在下不过就是诱敌在哪里。”
宋瑞轻声问到:“哦,总使能否将当初厓山的战事,说给宋瑞听听?”
张世杰心中一动,他深深地看了宋瑞一眼。
而宋瑞的眼中,则有着前所未有的真诚。
……
太阳照在城头之上,在两人身后,形成了一个紧挨着的双影。
但这两位帝国的重臣,绝对不可能知道,仅仅是他们所在的兵部,还会有着重大的变动。因为在某人的计划中,已经发生的许多事,还只是开始,远没到完成。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帝国核心政策(一)
( )东又跑到了吉阳郡的哪个着名景点沙滩上漫步。这时候的两块巨石上,已经写下了“天涯海角”四个字。
看着石上所之字,他问身边的吉安和张德:“老师的字写的如何?”
张德立刻回到:“极佳。”
张大嘴其实未必知道这个字写的好在什么地方,但是,陛下和他的老师可是情深意重滴,你嘴里稍有微词,他肯定不乐意。
吉安则笑咪咪地说道:“陆相大才。”
陛下身边的影子,实际上是知道点这个题字事情底细的。
当初陛下赐字之后,琼州上下的官员大喜。在他们的看法里面,陛下这四个字其实题得是相当不错,颇有意境。
琼州过去是一蛮荒之地,竟然得到陛下如此垂青,现又成了朝廷的龙兴之地,从此必将名扬天下。圣恩浩荡啊。
只不过事后他们请赵与珞征询陛下心目中属意的代笔之人时,小鬼头竟然来了一句:“此事还是由众位爱卿来定吧。”然后他就不问了。
朝廷的重臣们知道后,是直翻白眼,这事你也竟然要咱们开个朝会?咱们真的推出人来,万一你不乐意咋办?
夫子们不知道,哪小子根本就不懂法。您就是把再好的字放到他面前,他除了“很好”、“甚好”,剩下也就说不出什么道道来了,您让他点谁去?
其实朝中字写的好之人满眼都是,可为陛下代笔,这里面并不光是字如何,它还昭示着写字之人与陛下的亲厚程度。
如果从和陛下的关系亲厚上来论,过去有两人:陆秀夫和徐宗仁。一个是帝师,另一个是过去王府里的伴读。而现在,肯定还要加上宋瑞。因为陛下和他再见面时,哪个迫不及待的神情是人人都看到的。但朝臣们最后还是公议,由陆夫子来执笔。
陆秀夫可一点都没把此事当作一种荣耀,相反,他在朝廷众人、以及宋瑞眼中看到的,却全是戏谑的笑意。
本朝可是很出了几个法高手的君主,徽宗创“瘦金体”就不说了,高宗也极工于各种法。怎么到了他教的小鬼头这里,竟然变成连太祖这个武人都不如的虫爬了呢?这里面他这个帝师的责任大了去了。
朝中的同僚们这哪是让他露脸,分明是在捉弄他:瞧瞧你教的好学生,字都不敢在外面写,现在他弄出来的事,你这个当老师的不处理,谁处理?
陆夫子心里面恨地直咬牙。幸亏你还有点自知自明,没有将字写出来,要是真把你的字给题到石头上,让天下人看到了,我这个当老师的,怕是要在天下人面前一头撞死。
东可不知道朝廷中的这些事,他站在那里看着他的好老师的字,好半天之后,嘴里总算冒出了一句话:“依朕所见,老师的字,可评为苍劲有力。”
陆夫子这个人有点“倔”,他表面上好说话,但实际上有“脾气”。一个敢跳海的人,他就是真正有脾气之人。
俗话说:字如其人。这个真正有脾气的人,他的字,也就绝对不可能是软面面滴。虽然咱不懂法,但兄弟我这也是在以人论字。
张德立刻又接口拍马:“陛下所见极是。”
吉安也点了点头,却没说话。
小鬼头字虽写的不怎么样,这句评语还是有见地的。
吉安并没有太关心这几个字,他更在意的,是陛下这次突然提出来的散心。有过去经验的他知道,这个心计颇深的陛下如此行径,肯定是又要来事了,而且事情一定不小。
上次他到这里,回头没多久就溜到厓山去了,这次他又想干什么呢?
东今天到这里,的确是来散心。因为自景炎七年的雷州之战算起,帝国进军陆上已经到了第三年。按当初朝廷的规定,所有新恢复之地,均免三年赋税。那么,从明年开始,至少雷州的部分地方,朝廷就要开始征收税赋。可究竟怎么征,朝廷却始终还没有定议。大臣们也曾多次征询他的意见,但他一直没有给予回答。
东实际上早已制定了帝国新的赋税政策,他之所以没将它们端出来,是他自己还不断地在内心里评估。
朝廷是不可能不征收赋税的,不说这是在战时,就是天下没事,这也难以做到。历史上的汉文帝时期,虽然免了天下十二年的田赋,但事实上,朝廷其它的税收,仍然在征。
东慎重是肯定的,因为数千年以来,帝国的主要税赋是围绕着土地来进行,这个问题涉及到天下所有人,是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只要想想,后世农业税都已经取消了,城镇里竟然仍冒出了土地财政问题,足见土地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但既然税赋主要围绕土地来进行,这就必然牵涉到另一个相关的重要问题:土地的所有权。
而后人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我们大一统的帝国历史上,始终存在着“公田”和“私田”之分。
有些人曾以为,土地的公有化或国有化,是某主义带到中国来的,哪是他们根本不了解历史。反过来,某些国家施行的政策是否借鉴我们先人的做法,真的很难说。
再换句话说,即使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实际上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也早已有影子。
我们完全可以断言,哪怕到了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的二十一世纪,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农业制度,依然有着自己远古的影子,凝聚着我们先人的智慧。在具体的做法上,并无太多的新意。
中国历代的土地归属,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在夏、商和周的前期,所有的土地均为“王田”(又称为公田),也就是天下的土地都归天子所有。
这在《诗经·小雅》上说的非常清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其代表xing的管理制度,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井田制”。
应当是从周代开始,这个制度开始被打破。在王田之外,又有了私田。
后人也许可以猜测的是,夏、商、周的“王田”制,实际上是远古的人类,不仅人口稀少,而且生产力极其落后,能耕种的土地都是当时最容易开垦、最肥沃的土地,它们远算不上特别的多。又由于比较集中,因此,这些土地都被当时的什么“夏王”、“商王”、“周王”所控制。
(私下以为,这可以用后世不断开垦有新的土地来证明。)
周朝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青铜工具的普及,以及后来铁器的出现,人类生产的范围扩大,导致以前未开垦的土地也逐步得到开发,因此在“王田”之外,开始出现“私田”。
(在周分封的诸侯国中,恐怕就早已有这种现象,否则他们难以坐大,也不至于发展到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地步。)
因此,历史上的“井田制”就瓦解了。
这个过程最典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