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当他真的踏进这座城,看着戴高顶盔的流氓把哭花了妆的少女扛在肩上,腋下夹着不知从来夺来的挂毯、手里提着老母鸡的脖子。
  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端起了铳。
  硝烟散去,他昂首挺胸,用不是那么美观的瘸子步跨过后脑中弹倒在地上的尸首。
  小跟班快步上前高兴地捡起落在地上的高顶盔用袖子擦着泥土与血迹,骄傲地扣在脑袋上。
  按刀的武士与持矛的足轻立在一旁,直江兼续给部下使着眼色,让人看着神枪手会怎么做。
  他们看见孟信脸上抽动的肌肉十分紧张,咬紧牙关把似乎要流下的泪又憋了回去。
  似乎过了很久,他们才听见孟信对惊慌失措的英格兰女孩说:“别怕——天军已至。”


第318章 学堂
  曼彻斯特的战役结束了。
  两军对峙月余,从进兵北渡默西河到破城却仅费了不到两个时辰。
  随后仅仅用了三天时间,便将这座大镇的反抗力量一一拔除。
  那些散兵游勇、溃军暴民很难对有组织的职业老兵造成威胁。
  兴亡皆苦。
  元明宗天历二年,离大元王朝灭亡只剩三十九个年头。
  那年关中大旱,史书上说饥民相食,朝廷七次任命,六旬书生张养浩散财登车出山赈灾,途经潼关写下这样的诗句,四月之后,卒于任上。
  如今的英格兰同那年关中,面临相似的人间地狱,不是旱灾是兵祸。
  他们的新生活刚走上正轨不到四个月,被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平静。
  战争来得快去的更快。
  前一刻城内所有男子全部动员起来,刚学会爬树的小孩占在街上站成一排,手里被那个少了只眼睛的雇佣兵塞去两只马掌。
  给长弓上弦的大人呼吸粗重,人们在街巷、房顶、窗边与院子的栅栏旁窃窃私语,仿佛说话稍微大声就会被城外无恶不作的明军听到。
  可明军其实还在默西河对岸呢,穿着耀眼比武板甲策马穿街的贵族老爷说了,战无不胜的英格兰王室海军已经出城,要与明军进行会战。
  数不清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排着军阵,扛着长矛、长弓与苏格兰大剑,唱着民歌踏出街道走向城外,这个时候谁家的老婆被人偷偷摸上一把都不生气,人们攥着拳头恶狠狠地鼓劲:“杀光他们!”
  当军队走光了,聚在街上的人们也缓缓散去,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起了烟,尽可能向大陶锅大铁锅里丢下些可入腹的东西。
  食物必须讲究一点,在这个缺少食物的季节,不是每种烂菜叶子都能跟锅里炖了三五天的树根一起煮。
  会战会打很久的,其实对于英格兰王室海军能不能赢,每个人心里都没底,所有人都默契地不将心底的预料吐露出来。
  ‘能赢早赢了,王室海军干嘛跟人打陆战。’
  但菜还是要煮,他们希望王室海军能赢。
  可会战结束的比人们想象中快得多,刚生好的火甚至还没能把汤烧热,慌张的马蹄便已踏响街道,也像雷鸣轰击在每个人心头。
  是溃军。
  没人知道第一个跑回来的溃军是谁,只知道那些半个时辰前还骑着高头大马穿越街巷的贵族老爷以一种憋了半个时辰找厕所的惊慌穿城而去。
  在他们身后,跑过街道的凌乱兵阵就像有人在猪圈里开了一枪,明明建制完整、兵力充足,偏偏跑起来不是那个样子。
  溃逃的士兵逃进家里,铠甲和兵器在逃跑路上就被丢得一干二净,惊慌失措地让家人收拾好值钱的物件,有些人甚至空着手拉上人就跑。
  没人能说出他们为什么败了,能逃回城内的士兵都根本没和敌人接战,但他们很清楚这场仗没得打了。
  他们的兵阵被人家冲垮了。
  准确的说,是兵阵被自己人冲垮了。
  他们的一个伯爵,凭军功深受德雷克信任,去年把刘汝国从北方打进山里的大战就出自他的手笔。
  军中宿将,本事很高,麾下的部队在遭遇战中输过,大型会战一次也没败过。
  唯独这一次,列好了会战的阵线,却见敌军撤回河对岸动了心。
  那是个陷阱,他们所有人现在都知道那是个陷阱,但在半个时辰前,没人这么觉得。
  因为明军把两门炮丢在营地里了,两门大型回旋炮。
  作为和刘汝国交兵多次的老对手,伯爵知道刘汝国在会战中次次不利且战且退的最大原因就是缺少火力支援。
  他知道两门火炮对刘汝国有多重要。
  也正因为这个,他才判断明军后方一定是出了大问题,当机立断派出三支装备最差的千人队,用最快的速度把明军来不及收拾的营地搬空。
  然后明军就渡河了。
  三个收拾辎重的千人队恰处于组织最松散的时刻,有人返身迎敌、有人连忙运送马车,还有人连马车都不管丢下东西就往回跑。
  阵线摆好的火炮也派不上用场,军官下令火炮轰击,但那些炮兵不愿把炮弹砸在自己友军的身上,直至战线被友军全面冲散。
  各自为战的士兵,不论迎敌还是逃窜,对有组织小队扑杀的敌军来说都是杯水车薪。
  城内的百姓还没从大军溃逃的局面里回过神来,真正的厄运便已降临在他们头上。
  骑马的贵族率先逃跑,剩下无组织的溃军与城内不敢参战的流氓汇合,没人知道是谁先起的头,只知道很快城镇四处浓烟滚滚,到处都在抢劫杀人。
  战争的吊诡就发生在这,他们一直未能谋面的明军,第一次竟是以救世主的面貌出现在他们眼前。
  封锁街道占据要害与城镇所有超过二层的屋顶,进军途中果断、毫不留情地处死施暴者;
  一个个由全副武装士兵组成的小队挨家挨户进行搜查,把所有男丁像推搡小鸡一般揪出来;
  没有人能逃跑,那些来不及离开的溃军与流氓,明明一个街道藏了数十人,却躲避在不同的屋子里,最终只需要一个小队不过十几个人就能搜查完整条街道。
  在最开始,还有溃兵从屋子里提着剑冲出来,那些黑甲士兵刚把刀抽出一半,对街屋顶上站着的火枪手就已在枪口喷出的硝烟里夺取他所有战斗能力。
  人们被人送到屋顶上的瘸腿爱尔兰人拄着火枪,高声呼喊着战争已经结束,放下兵器去救火,官府登记分给田地。
  后来就没人反抗了,越来越多的人从屋子里出来,直到有个小孩撞开木门冲出来,铆足了力气把马掌朝街道尽头有步兵列队护送的骑马身影丢过去。
  蹄铁砸落街道,打着火花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让整支将军卫队停驻。
  马背上的赵灿环顾左右,那些半掩着的屋门后,露出一张张妇人担忧惊惧的脸,却没人敢与他对视,除了那个小孩的母亲,没人敢走出屋门。
  他看得出来,惊魂未定的百姓早已厌倦这种生活。
  卫兵端起鸟铳,上杉卫的足轻更为紧张,握着穗枪环环逼近,被赵灿喝止。
  顺天安民义军的将军、刘汝国的武师好友赵灿翻身下马,带着友善的笑走近前去,他说:“没事。”
  “没事,娃儿看我骑马,把我当成贵族了。”
  “孩子,以后不打仗了,去学堂。”


第319章 启发
  曼彻斯特的男人被人从屋子里推出来,每个人心头都有不好的预感。
  当几个试图反抗的人被射翻再地,人们带着手无寸铁的恐惧被士兵推搡着向城内的教堂广场集结。
  在路上,他们有些人被士兵带着去灭火;有些人则被士兵带着救人。
  人群被有序地管理且疏散开,确保同一时间,教堂大门前的广场上只有二三百人。
  广场周围持火枪、腰刀与长矛的士兵旌旗阵阵,那些经历厮杀后的阴暗面孔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惧。
  每个人都在心底担忧着,这些士兵会不会突然把他们杀死。
  五十多万亿个细胞组合在一起,有些成为大脑、有些成为心脏、还有些手和脚、皮肤与骨组织,当它们是一个整体、各司其职,就能构成更加伟大的人。
  但同样五十多万亿个细胞不是整体,只是一坨无意识的肉块,什么都做不了。
  漫长的等待让人群变得骚乱,他们对今后的际遇感到担忧与害怕——发生在曼彻斯特的这一切太反常了。
  这是个什么时代的什么地方?
  但丁的《神曲》希望推动道德治国作为基本原则、马丁路德《九十五条纲领》以学术辩论为出发点驳斥教廷的错误……人们都希望关注的视野回到人的本身,但这只是回到统治者身上,哪里有百姓的事。
  在这个瘟疫流行、气候转冷、粮食歉收、战乱频发的时代,掠夺就好比部队获胜后的庆功宴,是常态。
  不要说国家组织形态更为低级、更加穷困的欧罗巴海外岛夷,就是在大明和西班牙,这两个富有、强大的国家,经常欠饷的部队,士兵依然会把掠夺视为正常。
  人类素来残忍,残忍在于对待世间万物,也在于对待人类自己。
  人类仁慈,只因为仁慈对人有益。
  更严谨的组织、更严格的军法有助于部队有更高的战斗力,能以更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但想得到这样的结果,需要给士兵更高的待遇。
  如果放弃掠夺,就只能拥有更高级的掠夺形式。
  谁还不希望在道德上更加崇高呢?但道德比起生存不值一提,除非已经满足对生存的需求。
  就算是海盗拥有花不完的钱,也会鄙夷别的海盗,甚至没准穿上新衣服还会给自己当最大的海盗立个牌坊呢。
  而现在这支部队在破城后无丝毫掠夺意识,仅仅为追捕人而行动,哪怕在屋子里看到财货都不动心,现在又把人都捉到这来——这并不能让百姓安心,反而令他们更加紧张。
  他们是不是……想屠城?
  带着这种恐惧,在沉默中骚动的人群直至以孟信为首的哨兵列队而来,才稍微镇定,每个人用惊慌的眼神盯着这些全副武装的新来者,看着他们把刀铳放下,搬来了……桌子?
  那桌子看起来好像不是用来杀人的。
  一张桌子前坐俩人,孟信一招手,士兵就推搡着百姓青壮往前走。
  “看你样子像是以前给贵族当过兵啊,别给他们当兵了,回家好好过日子吧。”
  “来,把你叫什么、家里几口人、房子在哪,都说一下。”
  一个个半天前还上阵厮杀的征召农兵,这会大气都不敢出,乖乖在哨兵翻译下按照明军的要求把相关信息登记,有了第一份属于自己的户籍。
  有些人已经成家,提到孩子,又仔细登记了孩子的情况,登记的明军说会给他们的小孩准备学校。
  最后登记结束,交给他们几张加盖官印的纸,叫其收好,建议回去后做个木盒,把户籍随时带着,遇到明军盘查出示户籍能证明是曼彻斯特的百姓。
  那些纸四四方方,上面普遍带着几道压痕,反面还有印刷的墨迹,上面写着牧野烟的字样与东洋军府的标识。
  牧野烟的烟盒,是刘汝国乃至应明,唯一能给这片土地大规模提供的纸张。
  为了筹集这些纸,最近应明给刘汝国提供的卷烟,在发给士兵时发的都是散烟。
  一批批惊魂未定的百姓被派至教堂广场,完成登记后又一个个好像劫后余生般归家,整整一天从早到晚。
  等到第二天,没有完成登记的百姓再一次像先前一样被叫出去登记,不过相比第一天变得有序得多。
  没轮到的百姓不必再被叫到别处,只需要在家等着即可,等时间到了,整条街的男人便排着队去教堂广场,人们的心里也安定了许多。
  他们听说,那些登记完的人就没事了,只是暂时不能离开家。
  等到第三天,已经有人在说第一天完成登记的人里,有人被官府分到了土地,还有些人被组织着出城接收了一批山区打造的农具,那些农具好像将来都会发给他们。
  与此同时,官府的税收标准也跟着分田的消息一同在人群里传开,每家每户依照人丁数目,会分得数目不等的土地,且几户人会被共同分得一片共用牧地。
  过去有田的人,被官府分到的土地比以前更多;没有田的人,分到的土地更会显得特别多。
  明军里的英格兰士兵说,这是因为教会与贵族的土地都被没收了,没有贵族和教会,他们本来就能拥有这么多土地。
  官府对土地的税率很低,但要求他们必须一直耕种,如果谁家的土地荒废,就会被官府收回分给别人。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唯独对明军士兵来说,需要处理的事务非常繁杂……百姓户籍的登记,似乎登记不完了。
  第一天,他们仅登记了四百多户人。
  第二天因部队因地制宜地改变登记规则提升效率,登记了六百多户。
  按说依照曼彻斯特的规模,到第三天这活儿应该就办完了。
  却没想到第三天依然登记了六百多户。
  等到第四天,不单单城内开始躲起来的人跑到教堂广场去请求登记,就连原先跟着溃军逃往城外的人也跑回来请求登记。
  上杉景胜都不知道这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他在北方布防的部队随后每天都能逮住上百人试图跑向南方的人。
  这样的登记一直持续到第七天,曼彻斯特的土地已经没有能再分给百姓的了,这座城甚至吸引了周围的城镇。
  很快,西边便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因曼彻斯特发生的事,利物浦的百姓在一名商人的带领下武装起来,抓捕城内的贵族,并向曼彻斯特求援,希望明军能调集炮兵把困守城堡的贵族消灭掉。
  在这一刻,刘汝国认为自己成功了,成功的启发了更多人。


第320章 地不能荒
  刘汝国在爱尔兰、英格兰的所作所为,不是革命。
  是华夏特色的起兵造反与托古改制。
  只因为发生在海外,无宗族血缘之牵挂,因而更为彻底。
  他们不像后来的革命者,用更因地制宜的先进生产关系打破旧社会的制度,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但有相同的本质,即阶级斗争的缘由不在个体是好是坏。
  在英格兰这片土地上,这个时代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先进的?
  是旧贵族大地主和新贵族大商人土地兼并、放高利贷、买卖人口、圈地养羊。
  只有如此,一个仅有十三万平方公里土地却有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国家,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积蓄力量、增加出口,与欧陆霸主争夺广袤的新大陆。
  刘汝国看不见这些,他只能看见,因为旧贵族与新贵族的土地兼并、开手工业工厂、放高利贷,让英格兰出现大量失去土地无以谋生的农民。
  那些农民一开始为微薄的军饷加入英格兰王室海军,后来又在一次次兵败、受俘中死去、逃走,还有一部分加入他的顺天安民义军。
  刘汝国的追求也并不先进,他的口号就不是富贵、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
  而这恰恰是这个时代最为朴素也是最大的正义。
  不是说封建地主不好、封建贵族或新的资产贵族不好,人嘛,哪儿都有好人、哪儿都有坏人。
  但生产资料的总数是有限的,国与国之间竞争享有生产资料的总数有限的,分配至个人也必然是有限的。
  富有的人拥有的多,自然乐善好施;穷人根本没办法乐善好施。
  而作为封建地主,也做不到一直乐善好施,在这个天灾频繁的年代,不土地兼并、不放贷收地,根本无法维持地主的身份。
  因为你不放贷别人放贷、你不兼并别人兼并,等你遇到扛不住的灾年,就只能把地卖给别人,地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