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海-第5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成为神明的可能自然令人自豪也能增添人的勇气,但能好好活着,谁愿意去当神呀。
抢掠百姓的问题在应明麾下的东洋旗军中根本不需要杜绝,根本就不会发生,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军法的约束作用,但更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英格兰百姓普遍的贫穷。
富有的贵族、商人也不需要个体旗军去劫掠,有的早投降,是将军应明的好朋友;有的不投降,最后财产被旗军发现时已经作为战利品了。
谁会劫掠自己的战利品呢?那玩意被发现了叫偷窃。
充足的军饷最大限度上减少了旗军劫掠的可能,但饮酒、找女人这种生理需求很难被遏制,一旦要绝对遏制,旗军更容易出心理问题。
从旗军一路拼杀至今的应明早在登陆艾兰时就向东洋军府写过让退役旗军先去其他地方休息半年一年再回家的事,他非常关注远征旗军的心理问题。
因此堵不如疏,在普州的旗军有充足假期,在非战争时期,每天每个小旗部都有两个能出营过夜的名额。
而且还史无前例地在战争期间,下达由最高军事长官把前线士兵调回城内放假过年的命令。
最神奇的是应明下达这样的命令,敌军还非常默契地在除夕夜到正月十五这漫长时间里闭城死守——这事对明军来说确实挺奇怪的。
为了过年,他们都做好暂时放弃普利以东所有土地,过完年再重新占领一遍的准备。
结果人家没反应。
就和敌军将领为何叫萝卜头、魏进忠为何极为好色一样,并列于万历大开拓时代应明将军十大未解之谜之一。
这些问题可能在萝卜头被生擒前应明永远都无法得到答案,他试图追问俘虏,但作为高级将官的贵族们基本上都在先前的骑士冲锋中被普利营杀死,余下的小头领们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俩月前他们不进兵。
希望是真的非常渺茫,因为在三月初五,温切斯特迎来新的来客,一个过去的西班牙如今的荷兰人,林登。
不是林登·万,是林登·简。
曾服役于西班牙军团,在尼德兰为国王菲利普而战,后来加入新大陆的开拓,成为秘鲁西军连队长。
第二次明西大战后期,上级快速死伤,升任方阵长,曾在常胜战役率领三个连队冲击明将邵廷达的防线。
后来虽然防线没能攻破,但其依然因骁勇善战成为驻军秘鲁的军团长,最终在率军镇压劳塔罗的扫荡中穿一身重甲冲锋时踩进陷阱,因伤退役。
“曾经我像你一样也是个军人,直到踩了个酸菜坛子。”
林登这么说时,应明能注意到他的右腿有点长,走起路来一拐一拐,但这并不耽误眼前这个自称西班牙人的荷兰人高高扬着脸。
“回到家乡后,我的邻居都成了荷兰的国民,排挤之下只能外出谋生,曾一起并肩作战的达德利伯爵找上了我,请我为他训练军队。”
其实应明并不明白,就是踩个酸菜坛子,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资历,有什么好骄傲的?
应爷这儿还有一堆沾屎的板甲和弯曲的陶罐呢。
他皱起眉头看着林登,问道:“所以,你是代他来向我约战的?我在会战中击败了他,他应该过来投降而不是逃跑。”
“不,达德利伯爵没付完我的工资,他因为这场战争早已负债累累,我训练的部队也被击败,我不能回荷兰,需要钱回西班牙,过上体面的生活需要钱。”
林登看着应明,道:“我是来找工作的,我知道两个对将军非常有用的情报,如果你愿意用一千半两银买下他们,我会在你身边服役两年,然后回西班牙。”
其实林登的骄傲与踩中酸菜坛子毫无关联,只因他是过去整个欧洲最出色的西班牙军人,应该骄傲。
“一千半两银?”
两年五百两银子,这个雇佣费用报价很高,是北洋旗军的两倍,几乎和应明麾下的旗军相同——他们这帮人经历数场战争皆有斩获,动不动就加月饷一两。
这样的报价,对眼前的西班牙瘸子来说显然太高了。
但应明并不认为眼前的西班牙老兵是个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跑到他跟前拿自己性命瞎胡闹的人。
高昂的报价实际上更勾起应明对两条情报的好奇心。
他抬起一根手指:“我给你二百两,你说第一个,不满意我也不杀你,放你离开;如果满意,我会再给你三百两,往后两年,月银二十两管吃管住做我家丁,两年后若是想走,我再给你二百两路费。”
林登稍做考虑,便开口道:“达德利伯爵带女王离开伦敦,往北去了苏格兰,伦敦城守军极多,但女王的离开令他们士气低下。”
话音一落,应明的眼睛便亮了起来,当即命人去取银子,同时下令随从聚集家丁、召集各部将军,起身指着林登道:“接着说。”
林登微微扬头:“我能打开伦敦水门,让明军进入城内。”
第222章 献计
女王对战争做出不可避免的让步,只不过这一让步不是对大明,而是对北方的苏格兰邻居。
罗伯特·达德利伯爵兵败,一路收拢残兵溃卒返还伦敦,宫廷立即启用备用计划。
即修好因爱丁堡条约恶化的苏格兰,合两国之力共同对抗强敌。
修好关系的方法,则是释放被囚禁的英格兰王位争议者玛丽斯图亚特,并依照伊丽莎白的意愿,‘考虑’在百年之后将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苏格兰第九代国王詹姆斯选为王位继承人。
促使英、苏两格兰合邦。
与这一份提议一同提交的,还有女王以狩猎的名义在伯爵的保护下离开危险的伦敦,去往北方。
伦敦是英格兰的国都,收藏着王室建立以来数百年留存的珍宝,也有数不清的城镇遗产。
提交这内外两条计策的人,是女王的私人幕僚,来自大明的杨高。
鉴于他用中国古代唇亡齿寒的故事说服英格兰宫廷贵族,便被女王任命为外交官,去往北方说服苏格兰贵族。
这两条计策,对眼下的英格兰而言尽管难以接受,却确实是最易于执行且富有成效的计划。
英格兰并非无兵可用,只是兵力在北方,匮乏的财政无法召集大军南下抵御明军;至于英格兰王位的争议者玛丽斯图亚特则并没有那么令人担忧。
只有英格兰存在,英格兰国王才能存在,倘若英格兰都没有了,那所谓的英格兰王位又算得了什么呢?
换言之只要英格兰还存在,女王就算有再多的王位争议者,至少也比如今的情形要好得多。
劝说女王出城的计划更是不必多说,伦敦城有坚不可摧的城防与数量众多的城镇守军、愿意参加守城的征召市民。
但这无法保证明军不会攻破这座城池,如果女王还在这,一旦遭遇围攻,明军必不留余力的围城、攻城,纵然困兽犹斗,但女王没有子嗣,缺少王位继承人,城破则国灭。
女王留在伦敦,国家危急、伦敦亦是危急。
危难之际恐生是非,正好比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故事,若女王北去,则伦敦坚城重兵,明军久攻不下,又要提防来自北方的军队,必不会久留。
人们反复揣度杨高的献计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最终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他们非常信任伦敦的城防,确实认为杨高的分析是正确的。
一千二百年加固历史、拥有七座主城门、数座水门、三座桥门、三层关卡、两座桥门、一座堡门的伦敦不可能被军队从外部攻破。
一旦围城开始,最大的心腹之患便是城内的怀有异心者,他们才会真正影响到女王的安全。
当女王踏上‘北狩’之路,伦敦城由女王的表弟、第二代霍华德男爵、宫务大臣查尔斯·霍华德作为最高军事长官留守。
查尔斯·霍华德男爵为女王做出盛大的恭送礼仪,尽量把这一切表现得真的像女王是去北方狩猎一般。
而在另一方面,他有一千二百名城内卫队与三千名经历战争的郊野贵族卫队,同时还动用宫廷发售公债所得国库财产招募到一万三千名愿意参与守卫国都的征召兵。
他们赶制守城器械,囤积大量粮食,把城外百姓统统迁入城内,并用石头堵死了城外所有水井。
势要用尽一切手段,阻拦明军攻势,把应明拖到弹尽粮绝无奈退军。
这不是查尔斯·霍华德男爵第一次历经战争了,十六年前他就曾率军北上镇压反叛的天主教贵族。
在从罗伯特·达德利伯爵那取得诸多关于明军的情报后,他对守住伦敦有很大把握。
三月九日,伦敦城西郊出现了令英格兰闻风丧胆的小旗子和红帽子。
两国之间文化不同、言语不通,历次战争屡败屡战的英军也没有从俘虏那拿到情报的机会,大部分情报都来源于作战实际观看与逃难贵族口述,难免失真。
小旗子与红帽子说的都是北洋旗军,准确的说,指的是旗军的盔枪。
前者是小旗官、后者是普通北洋骑兵,但在英军眼中并没有那么仔细的划分,他们更多时候把小旗子当作贵族,赤棉甲赤铁盔悬黑璎的旗军当作明军精锐侦察兵的代称。
一旦红帽子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往往意味着很快这片土地就会迎来明军主力。
除了这两种人,还有被叫做蓝帽子的宣讲官,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蓝甲蓝盔的人是干嘛的,只知道每逢战斗最先杀出的明军骑兵里一定会有蓝帽子的身影,被当作贵族副手。
但是有从温切斯特侥幸撤下的老兵口述,他们在战斗中曾试图用火枪集火一名小旗子,结果把他身边的蓝帽子打落马下。
导致原本几十名结密集墙阵稳步推进的红帽子们发起疯狂冲锋,继而导致他们依照西军方阵编练的整个连队覆灭。
令人怀疑这些蓝帽子可能在军队中担任更为重要的职责,这是个可以利用的特点,为此查尔斯·霍华德专门向城里的火枪手下令,没有接受命令时不要集火攻击蓝帽子。
跟红帽子、蓝帽子这些蹩脚的称呼一样,他们到现在都不知道明军在英格兰的指挥官全名叫什么,英格兰宫廷文书中一致将应明称作应大明。
他们认为应是应明的名字,而明则是国名。
与之相似的,第三牧野营的首领小莫,被伦敦人叫做莫大明;受到英格兰妓女广泛好评的皮条客魏四被称作魏明四世。
事实也确实跟查尔斯·霍华德所了解的情报相仿,很快伦敦城郊外就出现军容整齐的军阵,还指派蓝帽子跑到城下跳舞、舞刀,边舞边骂。
查尔斯·霍华德是谁呀,他知道自己的职责,也知道明军主将‘应大明’这是想要激怒他,引他出城野战……罗伯特·达德利用西班牙式方法训练的军团都输了,查尔斯出城野战能赢?
他就在城上派人跟着对骂,双方隔着城墙把‘你他妈下来呀’、‘你有种进来呀’翻来覆去骂了一个时辰,明军消停了。
明军一消停,查尔斯·霍华德也傻眼了。
应大明将军并未扎下营寨,他带兵沿着伦敦西郊转了一圈,走了……往北走了。
那是伊丽莎白女王离开伦敦的方向。
第223章 赚城
应明可阴着呢。
他的部队人少。
历经温切斯特一场大战,他麾下没受伤的精锐北洋军、艾兰复国军、艾兰骑士三部不到八百,牧野三营老兵不到两千。
这两支合计两千七百余的人马,就是跟随他一路奔驰至伦敦城下的全部人手。
后边远远跟着仨普利营合轻伤两千余人,跟他们隔着五十里便扎下营地。
应明这次要办大事,真要是成功打进伦敦城,再把他们调来弹压百姓。
经过应将军深思熟虑,打仗还是不让他们搀和了。
真不是应明眼界高,打仗嘛,未经严格训练的军队见势不妙撤退的、害怕的,这是人之常情。
可友军占据优势击溃敌众,能跟着敌军一起成建制溃退到敌军休息营地里头的,应将军从戎五载,还是头回见到,也算是给他开了眼。
至于先前战斗中产生的伤兵,都留在百里外的温切斯特,轻伤照顾重伤的,能救活的尽量救活,伤势严重无法复原的,等危急时刻过去就送到普利坐船回东洋军府领抚恤回家。
就带着两千七百多号人,应明敢兵临伦敦城下,就因为西班牙归附家丁林登给他来了个银货两讫。
应明这边一给银子,林登立马进入非常靠谱的工作状态,把他离开伦敦时所知道英军的军事动态、防御部署、兵力构成统统透了出来。
精细到西敏寺果园有全伦敦最大、最好、最专业的妓院,深得魏明四世之心。
林登能打开伦敦西城南靠近西敏寺城墙下的一座水门,负责把守那座水门的卫队长官曾在对抗法国时与他并肩作战,因赌博而穷困潦倒、负债累累。
应明甚至不需要付出真金白银,只需要宣告攻城成功免除他的债务,就能让他打开水门。
除此之外,曾任职练兵官的林登还掌握另外一处水门,伦敦塔的水门。
伦敦塔是伦敦城内王室历代加固的宫殿与防御性要塞,除了王室居所,还有储藏珍宝、监狱、天文台、教堂、刑场、动物园、小码头与兵营,由十三座塔楼连城防卫的综合堡垒。
一旦明军攻入城内,几乎可以预见,最后一场战争一定发生在那。
伦敦塔的水门也被称作叛徒者之门,是用来押送上层贵族罪犯的通道,作为城堡的弱点它戒备森严,林登也无法打开这座水门,只是知道能从哪进去而已。
尽管应明掌握了许多情报,想攻至伦敦城下依然很难,因为伦敦是个奇怪的地方。
就不说桥对面东边还有个小城,单说城外有六里地空白地带就很奇怪。
这是因为伊丽莎白为控制伦敦人口,不准任何人在城门六里内修建任何住宅、商铺,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止这座城人口继续膨胀,城内城外挤了十五万人,因法令被隔绝在城内、城外的空白地带两侧。
要想率军攻击内城,就得先穿过空白地带外的郊野居民区,再穿过空白地带才能进攻伦敦城,而这在不惊动百姓、不被发现的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守军哪怕多半是临时征召的乌合之众,他们依然有一万七千二百的庞大兵力,甚至哪怕单单有过训练的卫队都比应明的人多。
他要攻城,至少需要设法削弱、分割守军。
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方法是诱使守军出城野战。
在城外骂战激将失败后,应明立刻转变计划,率军绕城半周,向北行军,走没多远便着手设立伏击圈。
作战中调度敌军是一门学问,诱敌,就要攻其必救。
英格兰女王往北走了,应明也往北走,守军便多半会追出来。
当然应明并不认为守将一定会发兵出城。
如果他是守将,就很可能就不出城——英格兰女王跟我大明普州参将有什么关系,死就死呗,我当伦敦山大王。
但查尔斯·霍华德男爵并不这么想,他一定要出城保护女王不受明军的追击,所以换他自己挨揍。
先是派出侦查的骑手被殿后的北洋骑兵队一一歼灭,而后主力部队便在追击过程中被明军设立的虎蹲炮、佛朗机炮阵地轰了个晕头转向。
尤其是从战舰上卸下的重型镇朔将军,炮弹带着横扫千军的威势砸在地上几次起落,将路径上所有人砸成血肉骨头。
还没从被炮轰里缓过劲来,他们口中的第三牧野营莫明便列队冲锋掩杀过来,仓促之下领军贵族正要高喊撤退,明军的骑兵已绕至两翼夹击而来。
有时收拢溃军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