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局一条小渔船-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佳好奇道:“不是钓鱼么?怎么让下网。”
顾鲲:“光钓个大鱼,这转向多走的油钱估计都不够。当然是我钓上来大货之后,让他们立刻补刀把旁边的鱼群都一网打尽了。”
“这么有信心?”
顾鲲就在室友和女同学们的注视下,估摸了一下方位,然后猛一抛竿,把特制的鱼标鱼线甩出去几十米远。
他用的是一线多钩的渔具,线盘足有一两百米的余量可以放。因为大黄鱼是有一定群栖性的,高手掌握得好的话,一杆下去拉上来几条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要是21世纪的话,就绝无可能了,不是鱼的习性变了,而是海里那么大的鱼早就抓得差不多了。
顾鲲姿势潇洒闲雅地完成了全部动作,然后稍微等了一会儿。
没多久,他手上就感受到了鱼线鱼竿力度的变化,估摸着差不多了,就开始飞快绞线收竿。
几十米的鱼线很快收了回来,水面上也开始出现扑腾的水花。
“好大,竿都有点弯了,要不要遛一下?下面的看起来挣扎很厉害呢。”唐佳看到之后,双手托着下巴,竟然有些感同身受的紧张。
“遛什么遛。”顾鲲根本没有那个打算,因为老子不会。
他直接拿过一柄尾部有绳索的鱼叉,在手里掂量了一下,适应适应轻重,然后把鱼线拉到船边不足十米远的位置,瞄准了奋力一掷。
然后,就双管齐下,鱼竿鱼叉一起收线,简单粗暴地扯上了船舷。
500吨的渔船,干舷也就两米高,很容易拉上来。
“我去,居然这么大,这……这条有20斤么?”唐佳忍不住问。
“没有20斤至少也15斤了,这么大的鱼,一年也难得见一回,顾哥居然一出手就有。”周耀光叹息着点评。他比较了解行情,因为他是本地人,吃得比较多。
顾鲲淡然一笑:“当我开玩笑呢?这条船,就是我去年广交会之前,亲自抓了一季的海鲜贩到粤州,然后买的。
那么大的船,抓三个月鱼就买条船,没两把刷子你们敢信?我的钱都是辛苦赚来的!”
最干净不过了。
………………………………
第100章 蟹工船
顾鲲钓起的大黄鱼,很快过了一下秤,果然有16斤。
大家都啧啧称奇了一番,然后七手八脚立刻准备杀鱼炖汤,浑然不像是出海打鱼,倒像是野炊郊游。
以95年的物价,这条鱼如果能好好养着多活几天,到了岸上也能卖个两万块钱。
不过顾鲲捞的时候简单粗暴用了鱼叉,直接扎了个半死,养也养不住,他也不差这一两万,就陪同学们嗨一下,吃了算了。
他也没打算立刻让大伙儿知道行情,免得有心理负担,吃的时候都不痛快。
大鱼捞走之后,顾鲲就挥手吩咐龙五安排收网,把附近剩下拖到的好几百斤鱼获都弄上来。
短短20分钟后,班上的女生就炖好了雪菜大汤黄鱼,还有其他几个新鲜捞到的海鲜菜,大快朵颐起来。
船山是东海著名的渔场,这里的海鲜,对于平时就在沪江念书的大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因为岸上吃不到那么新鲜的。
十几斤的大黄鱼做汤;
三四斤的梭子蟹、大青蟹直接水煮;
用深海钓鱿钩钓起来的、跟白银一样亮闪闪的大带鱼,直接拿来一半油炸,一半做刺身。
“卧槽,太特么好吃了,这啥啊,这是带鱼吗?我们平时吃的带鱼是掉漆的吗?而且你这什么钩,我看你都不用重新上饵,都能源源不断从海里勾上来带鱼,神了啊。”
黄瀚和他女朋友一边炸带鱼,一边看顾鲲在那儿切刺身,就忍不住尝试了一块生吃的,结果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真没事儿?带鱼真能吃生的?”周耀光有些发怵,唯恐得什么寄生虫病。
“管它呢,这生吃蘸芥末酱油,真是神了,你试试,不会后悔的。”已经吃得说话都不利索的黄瀚,现身说法,很快让其他人也来疯抢起生鱼来。
唐佳也吃了一块,啧啧称奇,觉得口中鲜甜无比。手上还捏着带鱼,满手腥味儿,就用胳膊肘捅捅顾鲲:“说说呗,怎么抓的,为什么能生吃,好神奇哦。”
顾鲲一边切着刺身,一边随口回答:“带鱼是深海鱼,只要够新鲜是没有寄生虫的,在曰本,捕获后48小时内就上桌的纯银色带鱼刺身,价钱比顶级的北极挪威鲑和金目鲷刺身还贵呢,只可惜这玩意儿正常环境新鲜不了。
因为它至少生活在两三百米以下,所以钓带鱼要用钓鱿的300米长线慢慢往下沉。它跟其他深海鱼类一样有趋光性,所以可以不用鱼饵。水平好的人,光靠钓鱿钩上的灯光,就能引诱带鱼上钩。
不过,我这个有点大材小用了,灯光钓鱿钩是到了深海才用的,这儿最大水深也不超过三四百米,刮海床的底拖网也能捞带鱼。我是为了让大家玩玩,才让你们各种都见识一下。”
这边正在聊天,旁边一个负责炖黄鱼汤的女生就招呼大家吃饭了:“鱼汤炖好了,大家快趁热吃呀。”
这女生名叫白玲,也是顾鲲班上的,脸长得倒是不算丑,就是身材稍微有点虎背熊腰。她这次是带了男朋友一起来船上实习兼渡假的。
她男朋友叫胡进,学校比她还差,是沪江海事大学的,不过人长得挺帅,也比她高年级,快毕业了。
沪江海事是国内海事专业第二名的专业类学校,业内地位仅次于东北的旅顺海事。
顾鲲见胡进也算是同行,所以他倒也能跟对方聊上几句。
当时顾鲲就私下里半开玩笑地问起,胡进跟白玲怎么认识怎么走到一块儿的。
胡进的回答着实让他有些哭笑不得:“咱念海事的,老婆要漂亮有什么用?一年到晚在外跑,漂亮了反而不放心!”
得,也是个打算四海为家打野食的。
很有觉悟嘛,将来说不定是个做船长的料,不过还得多打磨几年。
白玲和胡进做好鱼汤,给大伙儿都盛了一碗后,还有不少多的,白玲觉得放凉了可惜,就主动建议:“顾鲲,要不让船员们也都先歇歇,喝碗黄鱼汤吃了饭再干呗。”
女人的本性,都是希望自己做的饭菜能被人赏识、吃光,不要浪费。否则就会很容易有挫败感。
不过顾鲲却解释说:“他们常年在海上,对海鲜根本不稀罕的。刚才才收网,要先把鱼处理冷冻了才能停手。”
白玲有些气馁:“何必跟资本家一样计较呢,罢了,我们喝完汤跟工人们一起去杀鱼冷冻吧,反正我们也是来体验生活的,干上几天就当是开开眼,也不累。”
说完后,白玲也没怎么好好吃,草草扒拉了一些,就去兴冲冲地帮忙处理鱼获冷冻。
反而是已经大四的胡进,比较有社会阅历,对顾鲲善意赔笑解释:“她就是这样的,比较理想主义。顾总别介意,我是在船上实习过的,你这儿对待手下,已经是很宽仁的了,别的船长那才叫一个狠呢。”
“话是这么说,不过既然活儿忙,我们也该搭把手,怎么能让他们工人干活我们光吃喝看着呢。”唐佳提议了一句,率先去忙正在指挥干活的高健雄搭把手。
黄瀚周耀光这些人,自然也就跟上。
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干,觉得很新鲜,所以即使肌肉有点累,大脑也觉得不累,跟玩儿似的。
多了将近十个人帮手,船上的收获处理很快就做完了。
唐佳和白玲这些妹子,觉得内心很有满足感,一个个看着大海感慨:“这么一看,渔民的日子还真是潇洒,虽然有时候稍微累点,但是每天能看美景吃海鲜。要是老板再宽厚一点,就完美了。”
高健雄和胡进这些有经验的人,立刻就脸色有些不自然,觉得妹子们完全是没社会阅历瞎说,还给顾鲲使眼色。
顾鲲呵呵一笑:“古有明训: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你们真当海上的世界是这么温情脉脉的?我已经算最仁慈的老板了,正常情况下船员每天最多干16个小时活,特别特别忙的日子也不超过18个小时。
而且我给他们算的底薪是按照每天12小时算的,加班还额外给足钱。这都是因为捞海鲜已经不算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了,我犯不着苛待了手下——可你们知道我那些同行是怎么干的么?”
唐佳听得心中微微一凛,连忙收起了之前的态度,虚心求教:“还有更黑的么?”
顾鲲冷笑:“就拿我们东南亚来说,兰方算是好的了,要是印泥缅甸那些最不把人当人的国家,一天工作20~22小时的渔奴大有人在,而且可能就给你吃一碗馊米饭,连工资都没有,一辈子都不能上大陆,渔船收获了只在离岛靠岸卸货过驳。
尤其是印泥东南部新几内亚岛,那儿又穷,远离国际商路,南面又濒临阿拉弗拉海与澳洲隔海相望。我们平时在高档酒店里看到的那些澳龙、澳鲍这些澳洲海鲜,大部分都是阿拉弗拉海产的,而且并不是娇贵的澳洲大爷捞的,是海另一侧的印泥渔奴们捞的。
澳洲大爷的人命是值钱,他们的劳动保障是不错,可是有用么?澳洲资本家会选择外包的呀,既然不能奴役澳洲本地人,劳动力高价导致没有国际竞争力,澳洲大亨从此只负责海鲜的出口外贸,直接从印泥奴隶主手上过驳进货,然后打上澳洲捕捞的标签往其他国家卖赚个差价。
这就跟大洋国的苹果公司被大洋国的工会斥责血汗工厂之后,他们就可以把产业链外包,从此不在大洋国开工厂,是一样一样的。”
唐佳和所有同学,都听得目瞪狗呆。
这些没有阅历的大学生,第一次被顾鲲开了脑子洗刷刷了一下。
顾鲲悲天悯人地回到船长室里,拿来一本小说,递给唐佳,拍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你好歹也是文科生,读书应该比我多才对,这是曰本近代大作家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看过没?”
“没看过……”唐佳有些羞愧,自己的文学素养居然都不如一个外国工科生。
顾鲲叹道:“那你真应该看看,这可是29年大萧条爆发后,小林多喜二写的,鲁迅先生都第一时间盛赞了此书,将其推荐到华夏。海上那点无奈,小林先生六十年前就看得那么透彻了:
这是一个国际化竞争的行业,因为大海是没有边疆的,即使一个国家的渔民抗争到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也会因为国际流通性竞争,而导致抗争的成果大减。
如果今天一个国家的渔民,突然活得很有尊严了。这时候会有世界上最穷、人命最不值钱的穷国渔民,到你的海上来抢饭碗。比如那些在南太平洋捞海鲜的船,并不是澳洲人、智利人和阿根廷人驾驶的。有可能是世界上人命最贱的国家的船,远涉重洋开到那些国家的外海、血汗渔船捞到货,过驳给当地国家的渔船来合法出货。
那么,那些争取到最严的富国渔民就直接失业了,就跟大洋国工会强了之后,工厂直接都被关了一个道理。甚至外国血汗渔船抢活儿比外国血汗工厂抢活儿还容易,因为这个是没有准入门槛的行业,你都不用前期投资开厂,只要你的渔船能开到那儿你就能做这个生意了。
小林多喜二书里面,写的是一条1925年的北海道黑渔船,在当地诱骗坑了一批失地农民、失业工人上船当黑工、然后继续北上去勘察加和库页岛这些露西亚海域捞帝王蟹。书里面的背景,露西亚当时是前苏,是社会注意国家。
小林意淫了一个蟹工船上两名因为反抗而被抛海的黑工、被前苏渔船救起,然后见识了前苏渔民有尊严生活的桥段。可小林随后就笔锋一转,写前苏鱼工的资源也被曰本渔船掠夺。然后就赞同了乌里扬诺夫同志的论断:渔民是最需要世界歌命的,他们的苦难,只有全世界所有国家渔民的苦难被共同终结,才有可能改善,否则,更穷更不像人的国家的穷人,就会来抢饭碗。”
大海是没有边疆的,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要改变整个规则,除非你做整片海域的霸主,然后才能谈这个问题。
被顾鲲洗礼了一番之后,他那些同学,好像突然都阅历成熟了不少,在船上也不再咋咋呼呼了。
差距啊,这些都是在海事大学里怎么上课都学不来的。
“顾哥真是太特么有阅历了,这家业都是海上刀头舔血恁来的吧。”
………………………………
第10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正所谓不知者不罪。
刚上船的第一天,那些不熟悉海洋文明血淋淋基本逻辑的雏儿,哪怕言行举止方面有些不接地气,顾鲲也不会跟他们计较。
相信经过几天的海上历练之后,大多数人都会想明白的。
个别想不明白的,将来也没有栽培和拉拢共事的必要了。大浪淘沙,本该如此。
幸好,能上交大的智商情商都不会太低,大伙儿很快也就适应了,决定跟着顾鲲,认认真真涨见识,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寒假。
有几个比较理想注意的同学,已经拿出了看《读者》、《萌芽》这些杂志时,养成的“学习曰本人夏令营精神”的劲头,勉励自己。
90年代中期,这一套在华夏很流行。
“这一网好沉,估计收获又不少呢,大家加把劲儿一起绞上来。”
“那是必须的,也不看看顾哥这两天眼光多毒,他吩咐下网的时候,哪有不丰收的?”
一群男生撸着膀子,喊着粗鄙的劳动号子,合力把重达数千斤的拖网绞上来。
旁边那些女生干不了重活,也会等网拖上来之后,跟工人们一起,学着怎么快速杀鱼、分拣处理、过冻。
顾鲲当然不会给他们工钱,这都是说好了来郊游体验生活的,给钱反而是一种羞辱。不过捞上来的海鲜,肯定是管够随便吃。
随着每天三百多海里的航程,一路开过去捞过去。船很快离开了船山群岛海域,又穿过了冲绳岛链,眼看就要进入菲律宾海。
每天饭桌上的海鲜,也从大带鱼、大黄鱼、青蟹,
变成了金目鲷、冲绳青龙虾、冲绳鲜鱿、宫古鳗鱼。
这些食材有的不适合做中华料理,顾鲲和他的手下就教同学们做日料。
所有人很快入乡随俗学会了怎么用金目鲷简单片个刺身,怎么做刷酱汁的蒲烧鳗鱼饭。
以及用鲜鱿鱼和一堆杂七杂八的杂烩海鲜,和上面糊,做成山寨的海鲜御好烧。(不过比正宗的御好烧更好吃,因为正宗的御好烧反而用不起那么多海鲜)
大家都很满意这种状态,觉得这个寒假非常开心,每天都能大快朵颐。
辛苦的感觉,往往不是身体的疲惫导致的。就像一个人如果打游戏打得废寝忘食、即使身体极度疲惫,他也不会觉得打游戏辛苦。
辛苦,往往是枯燥、重复、没有意义导致的。所以只要有新鲜感的支撑,大学生稍微客串几周海上生活,只会觉得兴奋。
……
这一天,已经是出海的第四天了。距离最后与“夜莺号”约定好的会合海域,只剩下一两天的路程。
傍晚时分,按照往日的习惯,差不多该收网停工了。
晚上虽然还有些活儿,但主要是处理鱼,而不是继续下网打渔。
唐佳吃过晚饭,看环境有些空闲下来,就走到船长室,把看完的《蟹工船》还给顾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