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局一条小渔船-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90年代前半叶,黑克兰这边的通病。

    因为这时候黑克兰才刚刚褪去曾经淳朴的民风,社会人没资格进高档酒店瞎搅合,所以这儿的妹子,年纪都普遍偏大一些,二十二三岁,甚至二十四五岁起步。

    那些十八岁二十岁的,实在活不下去,都是偷度到西欧去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米德洛娃也感受到了动静,悠悠醒来,给了顾鲲一个甜美满足的笑容,然后看了看表:“洗个澡,快去吃自助餐吧,晚了餐厅就关门了。”

    “你也去?”顾鲲摩挲着问。

    “吃饭当然不一起去了,怪丢人的。我那些同事肯定想看我笑话呢。”米德洛娃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加上她之前一直端着架子,给下属清高的感觉。现在被人抓住了把柄,还不可了劲儿的奚落。

    所以,还是避开人多眼杂的场合,稍微冷处理几天比较好。

    “那我也不去了,就吃点冰箱里的面包,中午再好好吃。”

    顾鲲又不是什么舍不得浪费一张餐券的人,当下一掀毯子,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翻起身,稳稳抱着米德洛娃走进浴缸。

    一番重温温存之后,米德洛娃忍不住窝在他怀里感慨:“上个月之前,我从来没想到我这辈子会混到这样。顾,现在东方的世界到底怎么样呢?在兰方,在华夏,大多数人普遍是有钱还是穷?你们不也听大洋国的话,彻底开放了么,为什么只有我们这么惨呢?我的国家,究竟是不是被大洋国算计了?”

    女生平时是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尤其不该跟心仪的人聊这些。

    不过巨变当前,多多少少会激发人的忧患意识。加上难得遇到一个外国人,米德洛娃好奇也是正常的,这才有这一问。

    顾鲲骄傲一笑:“谁告诉你我们……哦不,我是说华夏国也全盘学习了大洋国要求的开放模式?华夏是开放归开放,但还是坚持宏观调控,坚持扶持自力更生的好不好。

    所以,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如果是一年前,黑克兰和露西亚的普通民众,或许还会比华夏的普通民众生活富裕。但是,目前为止,双方已经差不多了,再稍微有一两年,华夏的主流城市居民,就会比黑克兰富足一些。

    当然了,不吹不黑,那边毕竟还有巨大的历史包袱,城市化进程也比较低,那儿的农民可能还得稍微多辛苦几年。”

    米德洛娃下意识有些怀疑,但觉得顾鲲没必要骗她,犹豫了一会儿也就信了:“这么说,我们就是被大洋国算计了?真是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我们都解散了,还这样搞。”

    顾鲲:“那倒也不是,谈不上算计吧,因为大洋国的金融家,也是用一模一样的招数,残害他们本国的实业家的。他们还觉得这是一种恩赐,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米德洛娃有些腻味这个话题了,不过因为是从顾鲲嘴里说出来的,她还是可以听下去,就算不太懂,也不妨碍她酝酿崇拜之情。

    昨天,在泳池派对上,看着顾鲲谈笑自若、纵横捭阖地折服那么多曾经的黑克兰国企高管,米德洛娃就觉得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有手腕和真材实学了,难怪能白手起家成功。

    “虽然不太听得懂……但是能详细说说么?”

    “没必要详细说了,我就简单举个例子。”顾鲲制止了对方刨根问底,因为他知道以米德洛娃的学识经历,不适合讲得太精准,

    “在华尔街金融家看来,这个世界,每一个细分的科研和产业研发领域,都应该只活一两家头部的科研巨头,其他人如果抢夺不到行业前三名,就该直接放弃治疗自尽。

    他们美其名曰‘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重复研发浪费。1987年股灾之前,大洋国的德州仪器就是这么被他们自己的华尔街金融家残害的,所以德州仪器主张坚持自研芯片的张仲谋,跟CEO约翰。夏柏闹掰了,离开大洋国,后来回亚洲办了台积电。

    他们对黑克兰、露西亚的休克疗法,也是这样。先把‘反正研发了也争夺不到行业领先’的企业,研发部都砍掉,所以在你们最初西化的前两年,大家生活都很富足,因为搞技术升级的资金都省下来,变成了分红和福利,崽卖爷田当然过得舒服了。

    可是几年之后,因为跟进时代科技的能力断档了,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甚至连国内消费市场的品质、指标需求都达不到,就该还账了。

    一言以蔽之,在冷战时代,大家被逼着军备竞赛科研竞赛,军备竞赛就像是一个人被迫不停锻炼身体,而科研竞赛就像是一个人被迫不停学习锻炼智力。而GDP就像是一个人可以产生的卡路里,利润就像是一个人可以积攒的卡路里。

    被迫锻炼和被迫学习,都是不利于生产的卡路里积攒下来的。而冷战时期,双方从肉体到精神都不缺锻炼,因为铆足了劲儿锻炼了几十年了。弗里德曼那些经济学家,就开始鼓吹纯自由市场,鼓吹锻炼无用论。

    他们觉得只要你锻炼了也做不到健美冠军、某项目奥运金牌,你就该放弃治疗,你学习了也做不了大科学家,你就该放弃学习,顺从天性的理性(惰性),把卡路里节约下来养膘。

    目前来看,他们的理论确实有迷惑性,因为被逼锻炼的人暂时还看不到富贵病。可是总有一天,等到养膘养得一身富贵病的时候,地球人就会开始怀念宏观调控那种逼着他‘哪怕我做不到世界第一,但我还是应该稍微健健身、学学习’的体制了。”

    顾鲲这番话,不一定精准,却足够深入浅出,连女人都听得懂。

    从1970年代的弗里德曼到2010年代的理查德塞勒,不过是四十年河左,四十年河右。地球也不过是一个个八十年轮回组成的循环而已。

    国家都精瘦想养膘的年代,就会觉得理性人假说可以被利用,反正锻炼不需要自觉。等到大家都富贵病的年代,就会强调理性人是不存在的,应该警惕理性人假说导致的三高。

    米德洛娃品味着这个接地气的比喻,忽然就觉得自己的遭遇,乃至身边人的遭遇,在历史的车轮前显得太渺小了。

    “你真该去做那些救国救民的大生意。”她长叹了一声。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做救国救民的大生意的?至少,有将近十万人等着我去带领呢。”顾鲲点起一根雪茄,喷了一个指点江山的烟圈。

    ……

    两小时后,午餐时分,酒店里的豪华包间。

    “老板就是老板,厉害啊。我听这里其他人说,米德洛娃小姐好像一直坚持不陪客人的,还是您有手腕,能够靠人格魅力折服对方,佩服佩服。”

    最近已经学坏了的杜国伟,一边吃饭一边忍不住说了几句溜须拍马哦不是由衷佩服的赞叹之语。

    并不是所有说人好话的行径,都算拍马屁的。

    夸大其词、或者昧着良心捏造虚构,那才叫拍马屁。

    如果确属陈述客观事实,哪怕听起来溢美程度再高,那也不叫拍马屁。

    米德洛娃早上沐浴之后,特地打扮了一下,此刻陪着顾鲲的下属一起吃饭,说不出的明艳逼人,让人羡慕。

    所以顾鲲听了也没有任何自得,只是平淡地教育:“得了吧,你这几天也没少玩吧,账单都报到我这里了,一天平均都要消费上百美元。”

    杜国伟闻言稍稍有些尴尬:“这不是全城最高档的场所么……咱也不能掉了老板您的份儿。”

    “你特么都说要正儿八经娶一个回去了!还乱玩,差不多收拾收拾,单子定了我们就回国了!”顾鲲忍不住好气又好笑,最后教训对方两句。

    “婚前多见识见识,以后才好收心嘛,我也是白活30年了。”杜国伟理直气壮地说。

    顾鲲不再搭理对方,扭头关照了坐在另一边,相对安静的高健雄:“老高,你怎么想,你也28了吧,还是光棍呢,有没有考虑在这边找一个?

    你跟我也算是用心了,而且我一直敬你是个上过战场立过功的,只要你开口,我肯定帮你找个清白的。再不找就回国了。”

    高健雄尴尬一笑:“我还是算了吧,一句俄语都不会说,不比杜工是文化人,习惯不来那个调调。”

    顾鲲点点头:“文化差异确实是个问题,那就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别后悔啊。”

    高健雄很有把握地说:“大丈夫何患无妻,我才跟着您干了半年,就攒下一些家底了,以后还用担心这些么。

    说不定,等我赚够了钱,还能回国找个女大学生呢。我自己读完中学就去当兵,不能让我儿子也没文化,一定要找个能教好孩子的。”

    很朴素的“缺啥补啥”三观。

    顾鲲看他主意那么正,也就不会再劝。
………………………………

第94章 脱颖而出

    三天之后,顾鲲终于带着高健雄,踏上了回国之路。

    关于买船和改装船的一切交易细节,都已经谈妥。

    杜国伟被顾鲲暂时留在黑克兰,还给他额外留了一些预算多花天酒地一阵子——他最后还是说服了顾鲲,留在赫尔松船厂当“监工”,负责及时沟通这边的需求,顺便现场处理加装设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

    顾鲲觉得他的提议有道理,就留他直到将来押着船一起回国。

    算算日子,这一趟黑克兰之行,足足比原先的计划多耽误了至少十天。

    谁让买废弃航母开主题公园和博物馆这些事儿,都是额外冒出来的呢。

    顾鲲跟学校请假时的理由,还是协调处理跟中远华东公司的港务工程,来荷兰和黑克兰都是捎带的私货。如今回去,可不得再好好打点补课一番了。

    多花几千块钱,找老师私下补习吧,但愿跟得上进度。

    至于顾鲲买到手的两条船,因为要从博斯普鲁斯海峡、苏伊士运河一路开回来,总航程七千海里。

    他的夜莺号“科考船”能保持16节的经济巡航速度,开回国就要一个月。废弃的“哈尔科夫号”只能开12节巡航,要40几天。

    再加上拆装设备的时间。顾鲲估计“夜莺号”两个月能回到国内就不错了,那样应该是明年1月半左右。

    1995年的春节是1月底,所以到时候差不多也是大学里期末考试刚刚结束,一点也不会耽误事儿。

    ……

    11月20日,在外辗转了二十多天的顾鲲,终于回到了沪江,回到了徐汇的交大校区。

    跟学校方面,自然是少不了一番解释,上下打点掩饰,一切顺利无话。

    不过顾鲲很上进,他并不是老师放过他他就满意了,他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

    20多天里落下的课程,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补回来。所以后续一个多月,他每天都踏踏实实专心学习,几乎没有参加校园社团活动,也不跟除了寝室里之外的其他同学出去乱玩。

    同学之间的交情,仅限于课堂上那些,神秘而低调。

    偶尔有一些女同学好奇,想了解他到底做了什么大生意,他也含糊其辞几句话带过。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他的勤奋低调,不会没事滋扰他。

    一个半月的私教加餐,日历悄然翻到了1995年。

    随着期末临近,顾鲲即将迎来他在交大的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

    他把所有课程的进度都追赶得差不多了,自忖可以考出一个中上水平的成绩,便决定在元旦假期里稍微放松一下。

    95年的元旦,本来就是一个星期天,所以国定假日往后顺延多放了一天。

    过节之前,寝室里一帮室友就说好了去市中心溜达溜达。

    这种过节方式,在顾鲲看来着实是有些土的,不过重生了就要入乡随俗嘛。

    如今的人们,还是很喜欢逛商场的。哪怕不买东西,看看高楼大厦,看看商场里的繁荣好物,本身也是一种消遣。

    这天一大早,顾鲲就吩咐高健雄开车来接送。为了低调,没开那辆加长林肯,而是开了他最近新买的一个越野车,类似于后世的SUV,适合六七个人一起出去玩。

    既然同学们都知道他有点小钱了,再遮遮掩掩打车或者挤公交,就太虚伪了。

    上了车之后,顾鲲就让其他人决定去哪儿逛,他反正无所谓。

    “耀光,你本地人,你发话,去哪儿呢?”寝室长黄瀚看顾鲲不表态,也就随口使唤。

    周耀光想了想,四平八稳地说:“要不去人民广场东边那家新百货看看吧。你们还没关心过相关政策新闻吧,外汇券的废止工作,陆续过渡了一周年了,昨天才算正式废止。

    所以,全城几家友谊商店,昨天都正式关门了,那些店面到时候装修了会改别用。不过友谊商店里有不少原先要外汇券才能买的好货,凡是没卖完的,都挪到人民广场东那家新商厦了,不少进口好货,现在花人民币就能买。”

    黄瀚察言观色看了看顾鲲的表情,见顾鲲没反对,就拍板:“行,那就去那儿逛逛。”

    华夏的外汇券废除工作,跟人民币汇率双轨制的结束,是同步进行的。都是1994年1月1日起宣布。

    但是,宣布的时候,只是表示“不再印发新的外汇券”,但市面上的存量还比较多,总得给那些老外一个时间差,把手上已经囤的外汇券花光。

    历史上,国WU院给的这个花钱时间差,就是刚好一年整。所有94年以前发行的外汇券,可以继续流通使用直到94年12月31日,这天还没花光的,就算作废了。

    今天是95年的元旦,所以华夏大地上的最后一批“友谊商店”,今天是彻底关门的第一天。友谊商店里那些原先外汇管制期的好物,凡是还没卖完的,都流入了国营的人民币百货商店。

    顾鲲也乐于见证一下这个时代,就抱着领导视察的心态,检阅了一番好几处高档购物场所。

    几个室友看到一些原先有钱也没法光明正大买的东西,纷纷忍痛出手。

    顾鲲因为是常年在国外混的,想买随处都能买,自然不急于出手了。

    一行人逛了一会儿,周耀光看顾鲲一次都没出手,就变着法儿地帮闲。

    “鲲哥,你之前不是一直跟我聊起,进口的笔记本电脑么,说微软今年要出的新系统怎么怎么好,划时代。我还关注了一下《计算机世界》,听说那个什么WIN95,就是今天正式发售了。

    要说大洋国的人就是效率,说好了95的,元旦就正式开卖了,听说国内可能也接受同步预定的。今天反正有空,要不找找看有没有卖的地方?”

    顾鲲哑然失笑:“哪有那么快的,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我之前就想过买一批电脑。”

    他说的,就是给交大海院捐一批教学科研用电脑的事儿,之前他只是自己心里盘算盘算,为了等WIN95系统的电脑出现,所以始终没公开宣布过。

    现在周耀光的提议,虽然没什么营养,却也歪打正着把顾鲲已经淡忘了的念头,重新勾了起来。

    恰巧男生也都喜欢电子产品,就跟着顾鲲一起逛逛。

    一伙人转悠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卖电脑的店。

    这方面不得不承认,95年的沪江,比南边的特区是差了太多了。特区95年的时候,华强北已经繁荣得不要不要的,一群小学毕业的都在那儿打工装电脑。

    据说小马哥也是去年7月毕业后,也是先在华强北装电脑厮混,赚一台电脑50块的装机费,在当时算是高工资了。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