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局一条小渔船-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鲲欣慰地附和道,随后又继续建议:“不过,你出国念书毕竟不太方便,尤其你的身份摆在那儿,而且后面几年,我也不太出国,结婚了分居两地挺麻烦的。

    要不这样吧,我花点资源,跟交大的人斡旋一下,让他们来兰方开个分校校区,地皮、房子设施都我出,就当是王室资金赞助办学了,外国那些王室和军阀出钱办大学不也挺常见的么,而你也方便两头跑,在外国住不惯,或者想回来见我了,可以随时两边上课。”

    “我们兰方也要办自己国家的大学了?这个建议听起来挺体面的,原先我们一直只有一所高中呢。要不你马上去跟父王说说吧。”朱悠然毕竟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说事儿很容易听风就是雨,觉得好就想说干就干。

    兰方目前的教育基础设施情况,依然是跟七年前顾鲲重生之初几乎没有变化——全国只有一所高中,三所初中,若干小学。大学完全没有,甚至高中级别的技校都没有,唯一的高中是综合性的,也就是相当于国内的普通高中。

    不过过去这7年,倒是没人觉得兰方这地方教育资源不够用,主要是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当局以王室资金赞助、移了很多老弱病残出去,给他们买一辈子的马来西亚医疗保险、还给他们交养老、或者是弄去砂劳越、后来为顾鲲在砂劳越的那些种植园做承包。

    所以兰方的户籍人口是从94年的接近九万人,跌到99年的7万人整。

    人口少了,教育资源当然就暂时够用了,不升级设施也不会显得窘迫。

    但既然现在顾鲲跟朱猷栋都谈过“全国旧城改造、市容整顿”的问题了,似乎教育和医疗卫生这些升级也能弄一弄,这些东西不一定赚钱,顾鲲也没想过完全产业化。这也是建设国家、提升国家整体给人的土豪程度印象嘛,不算是白花钱。

    毕竟眼下的顾鲲,已经把兰方当成是自己的国家了——不是“祖国”那么简单,而是他已经有主人翁的意识了。

    此时两人既然聊到了兴头上,朱悠然也立刻一个电话,让分管教育工作的部门送了一份数据过来,没几分钟传真就发过来了。

    夫妻俩一起坐在御花园的汉白玉石桌上浏览,

    数据显示目前兰方全国的户籍人口中,每年达到学龄的人口大约有接近两千人。目前的小学肯定是可以全部吸纳的,初中环节可以接纳1200人,高中环节可以接纳500人。

    在兰方,顾鲲刚重生时的年代,也就是94年,上初中是要学费的,只有小学做到了免费。谁让那时候国家太穷只有渔业呢,财政补贴不起。

    后来98年金融危机之后,实现了人口的梳理整顿,老弱病残包袱少了一些,朱猷栋就在当年宣布了“初中免学费”,99年开始正式实施。

    所以现在的兰方才算是真正实现了九年制教育不要钱,才刚实施两年,但依然不算完全的“义务教育”——主要是初中规模还没来得及扩建,只能招1200人,有大约三分之一小学毕业的人没法念,就需要升学考试选拔。成绩考到前三分之二的,升学成功,就可以不要钱念书,考不上的刷掉。

    初中到高中会再刷掉700人,只留500。

    顾鲲看完数据后,用商量的口吻说:“我看不如这样吧,反正这些基础教育也花不了多少钱,这些我都出了,算我的捐赠慈善。全国小学初中都扩充到两千人招生规模,暂时招不满不要紧,可以适当小班化教育提升质量的么。

    不过钱也不能白出,要在他们的思想教育类和社会通识类课程教材里加入一些内容,让他们必须知道他们可以白念书、背后是谁花钱在赞助他们。

    高中阶段也要扩充,我觉得扩充到三所学校比较好,招生规模从现在的每年500人,提升到1200~1500左右。这样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年轻国民都能接受高中教育了。

    三所学校里,弄一所免费的,要中考成绩最好的才能上。一所稍差一点的,正常交学费,门槛也低一点,最后开办一所高中级别的技术学校,培养工匠型人才和技术类服务人才。

    兰方旅游产业做大了,也不光需要大学生管理层和基层服务员廉价劳动力嘛。我们也会需要大量的餐饮业厨师、水电基建维护船厂维修的技术工人、职业教育高低配很有必要。

    这些都做好了,我们才可以考虑从华夏邀请大学来开分校。大学里面,我们也应该邀请两所,正常本科文理科的,我们可以邀请档次高一点的,就交大好了。再邀请一所大专级别的专科技术学校,这样就行了。

    交大的校区来不及完工的话,先开个实验班也行,我保证你九月份那个学期,可以在家门口念交大。”

    顾鲲忽然发现自己还是有点宠妻天分的。

    自己的老婆怎么能不经常出现在自己面前呢,放在外面也不放心啊。

    顺便到时候公布了给国民免费读书的新福利后,收割一波人心,就好推动全国的拆迁改造了,抵触应该也会小不少吧。

    阅读网址:n。


………………………………

第254章 入主

    跟朱悠然的叙旧,本来应该是未婚夫和未婚妻之间的撒狗粮行径。

    只可惜到了顾鲲和朱悠然这种身份,说事儿的时候要三句不提正事是很困难的,所以聊着聊着才变成了国家大事。

    这也是正常的,钱花不完的人都这么干。为了解决老婆放学离家近的问题,那就新建一个学校,乃至把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升级一下。

    好歹顾鲲还没做出“郡主大婚,大赦天下”那么出格的事儿,已经是很克制了。

    当天跟朱悠然商量了之后,回头顾鲲又逮了个机会跟大公汇报了一下,大公也很欣赏这个计划,觉得是收拢人心的好福利,点头许可了。

    朱猷栋御批道:“这事儿可以办,不过你最近不用操心,安心过年,元宵节后把婚事办了再说。至于这个利好消息,我看可以作为你和悠然大婚的福利对社会公布,算是普天同庆。我已经老了,将来悠然能受国民爱戴就好。”

    顾鲲也就依命而行。

    ……

    距离春节只有三天了,此后顾鲲每天安安分分,陪着家人过年,每天处理一些温馨日常。

    他也绝对没有找朱悠然偷吃,他反正之前花天酒地惯了,也不缺女人,个把月禁欲养生一下,换换生活节奏也挺好的。

    朱悠然毕竟是郡主身份,要顾及王室体面,顾鲲绝对不会干先上车后补票的破事的。他又不是条件不足以娶郡主、得靠生米煮成熟饭来增加筹码,对不?

    1月23日,除夕夜。顾鲲再次来到昭明宫,陪着大公夫妇、朱悠然,还有大公的小舅子萨武洋等少数几个王亲国戚,一起吃年夜饭。

    可能是因为朱悠然成年和大婚在即吧,今年过年的人是最全的。除了大公夫妇以外,其他王亲国戚对顾鲲的态度也比往年更加尊敬了些,萨武洋这种花花大叔都不敢摆舅舅的谱了。

    年夜饭的食材,自然是精致高档无比。

    以顾鲲如今的财力,无论是顶级的阿斯特拉罕白鲟鳇鱼子酱,还是阿尔卑斯黑白松露、贝尔法斯特鹅颈藤壶,还不是要啥有啥。

    “这鹅颈藤壶是罗宾。索斯维尔总裁派人昨天从贝尔法斯特机场送来的,他们空客正好有几趟航班顺路、配合转机捎一下就好了。”

    “这白松露是历峰老板约翰。鲁伯特派人从苏黎世飞来的,对,就是那个南非首富,我跟他老交情了。”

    “阿斯特拉罕白鲟鳇鱼子酱就不用说了,我在黑克兰露西亚那么多朋友,他们抢着送来让我品鉴。”

    大部分菜的食材来源顾鲲也懒得解释,只是大伙儿聊天时随口聊到一些趣闻,勾起了话题,顾鲲才顺口提一句。

    兰方这些王亲国戚,虽然一贯养尊处优,但也是能看出这几年跟往年的区别的。

    大约就是99年过年开始吧,到如今01年,这三年王室的待遇显然比数年前要好不少。98年以前那种“王室一年生活费也不过一千多万人民币、每天只能零花几万块”的苦日子,简直就是只存在于忆苦思甜中了。

    “小顾,你这日子真是一年一个样啊。”曾经的合作伙伴、如今跟顾鲲已经一两年没什么交集往来的萨武洋,吃着这些高档货就不由感慨,“不过,今年海鲜好像多了点,怎么那么多澳龙和白蚝,还有那是绿苏眉蓝青衣吧?”

    顾鲲:“这些是不值钱,不过是马来、菲律宾和印尼、巴布亚同行非要送来的贺礼,不收不行,为了国家间礼数,年夜饭摆一摆而已,不喜欢就别吃,千万别勉强——

    这不是去年我牵头了东南亚国际渔业合作,整顿奴隶制问题,现在在东盟的渔业合作组织里,我们兰方的国际地位上升很快。他们要定义的新品类,都贡品一些到这儿来试吃。”

    萨武洋微微咋舌:“了不起,没想到我们兰方这么小的国家,也有在国际合作事务上大放异彩的一天。”

    “见笑了,这有什么,舅舅喜欢,到时候也送一份到府上。”顾鲲随了朱悠然的称呼,倒也不觉得辈分吃亏。

    萨武洋这人就是有点花天酒地,但做生意还是不含糊的,立场也不含糊,未来顾鲲跟朱悠然正式结婚,生意太大,航运外贸业这些管不过来,可以都丢给萨武洋的家人去料理,总比顾鲲手下那些最早的马仔专业一些。

    萨武洋先谢了顾鲲,然后随口调侃:“那我就谢过了,不过大过年的,就我收礼不太好,不知今年给殿下和王妃准备了些什么礼物呢。”

    过年的礼尚往来,肯定要人人有份,这不是为了钱,只是一个氛围。

    “都一家人了,他可能没想到追背吧。”朱悠然怕未婚夫窘迫,先说了句铺垫的话。

    却引来父母和舅舅的轻声嘲笑:“你这就胳膊肘往外拐了?这种小事,还用怕他难堪?他就算什么都没准备,临时随口说一个都很轻松,又不是拿不出来。”

    朱悠然不好意思地低头对了一下衣带,凑到顾鲲耳边低声说:“好像反而给你丢人了。”

    “这有什么。”顾鲲宠溺地摸了摸妹子的头发,然后临时想了想,前后犹豫不过两秒钟,然后就转向朱猷栋和王妃,

    “我这儿也想到了一份礼物,正好可以孝敬二老——前阵子,我在欧洲转了一圈,买了好几个奢侈品牌的控股权,也跟一些竞争对手博弈了一番。期间了解了不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养望之法。

    比如跟我争夺古驰的开云集团老板弗朗索瓦。皮诺,他年前刚拿下了威尼斯文艺复兴时代的执政官行宫、葛拉西宫的99年租用权,改造成他私人艺术藏品的博物馆。还请了法国前文化BU长让。雅克。阿拉贡先生去担任馆长。

    这个事迹给了我颇大的启发,你看我们汉人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传统,北国的大陆,他们也把前朝宫殿改造成了博物院嘛。我们兰方这几年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那么快,有些短板还没补上,虽然我弄了两家博物馆,但都是航海史相关的。这边的昭明宫已经三百多年了,虽然屡经修缮、改造,毕竟设施不够现代,强行改造也伤害古迹。

    趁这机会我想恳请将昭明宫捐出,也改造成艺术博物院,未来就向各国游客展览大明衣冠,而且必然可以受到国民爱戴。我再另行出资、择址另修新宫供王室起居。保证依照礼法、兼顾实用,还能保护古物,岂不三全其美。而且要是王宫都服从了全国的旧城改造、市容整顿,民间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朱猷栋听了,眼神微微一亮:“这个办法倒是不错,能够与民同甘共苦,还能保护好祖宗遗物。不过既然要办,就要一视同仁——到时候让市政部门出个通告,评选一下市内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符合条件的,一律按照名人故居、文化遗产的规格翻新保护,免于拆迁,国家还另行分配房子安置。”

    这番话其实完全是空头支票,就兰方这破地方,除了王宫以外,真找不出有什么有文化遗产价值的古建筑了。哪怕把历史都翻遍了,最多挖出三两个放到内地同期最多中个进士甚至只是举人的半吊子古代文人(相当于和清朝同期)。

    所以,除了留几座有点儿古典故事可讲的四合院,其他都不可能享受到这个待遇,却能为全国改造的推行造势。

    岂不美哉。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了年夜饭,体会着兰方国际地位的与日俱增、民间建设的日新月异,心中都颇有感触。

    临近午夜,王宫的御花园里排了一列迫击炮形状的小钢炮礼炮,宫廷内务官员提前为除夕典礼采买了一千发烟花弹,就在王宫里朝天发射,周遭十公里内的平民也能一起欣赏,算是与民同乐了。

    宫外的无数平民,似乎都预感到了今年国内有很多大刀阔斧的建设会被推行吧。

    ……

    新年的日子,温馨而平淡,每天吃喝玩乐,就是这么枯燥。

    说是要准备大婚,其实都有手下人操办,顾鲲和朱悠然每天就游山玩水、进一步增进了解增进感情好了。

    转眼2月7号,就过了元宵节,五天后又过是朱悠然18周岁的生日。顾鲲陪了朱悠然一天,跟她一起亲手做了个好几层的蛋糕。纯粹是做着玩的,手法就像跟陶艺师学陶艺差不多,奶油、芝士跟陶土泥巴一样抹得到处都是。

    两天后,就是2月14日的情人节,也是预定结婚的日子了。

    这一天,兰方全国的国籍公民都放假了,连带着来兰方的旅游团也提前踩刹车少了很多,免得待客不周。国内与兰方这边合作的旅行社,都把团或推迟、或提前,错开2月14这天,签证方面也卡紧了。

    实在阻挡不了的自由行贵客,或者是来观礼的,放进来就放进来吧。

    所以兰方的外劳们当天并不能休假,还要加班提供服务,但所有的外劳都会按照最高规格的节假日加班给薪酬,有三倍的,也有五倍的。

    “以后兰方这地盘,就彻底是顾家人的天下了。”

    “管他呢,有顾老板主持大局,大家都有好日子过,干嘛过不去。”

    七万国籍国民和十几万游客、外劳,都自发地到昭明宫前的广场上,观礼大典。

    ——

    (过渡章节,就这样了)

    阅读网址: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