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局一条小渔船-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民偷看了一眼老婆,轻声问:“小顾,可是有什么难处?”
顾鲲也不废话:“刘叔,我是没办法了,家里一点余粮都没,冒险出海还遭了灾。这次我痛定思痛,想问你借点钱,2000令吉,一个月之内归还。如果还不了,你算我利息……”
一听是借钱,汪菡立刻插嘴了:
“小顾,不是叔和婶子不帮你。你叔也不容易,别看咱家船大,可是还欠着贷款呢,大风天没进项,一天天的都是白花花往外亏,银行才不跟你讲道理,下个月按揭还得照还……”
顾家那条木壳机帆船,如果新造的话,也要五六万令吉,不过已经是用了15年的二手船,拿去卖也就一万多。
刘家的船有两百吨,蒙了铁皮的,还有电动绞索的拖网机,上上下下加起来,起码值四十多万令吉。所以凭刘家的财力也做不到全款买船,肯定要欠些按揭。
汪菡拿按揭的借口来堵借钱者的嘴,也是屡试不爽了。
顾鲲不想跟妇人饶舌,就直截了当跟刘民开价:“刘叔,钱我也不白借。我想过了,要是这次出海回不了本,那说明我不是经营的料,以后我投奔你、帮你跑海。
你要是觉得我这一身本事,不值你赌一把,那我只能去找林叔了。”
顾鲲口中的林叔,是他父亲当年的另一个朋友,可惜人家也穷。如今,只能拿来作为话术制衡的筹码用一用了。
听顾鲲这么说,汪菡眼神立刻就亮了。
她知道顾鲲是跑海的一把好手,潜力不错。这两年收成之所以差,主要是顾家的船太差。
如果顾鲲肯放弃自立门户、给刘民打工,那刘家就舒服很多。
“既然你这么困难,叔和婶子也不能见死不救,”汪菡满面堆笑地应承,还掐了把丈夫,“你个死货,还不快拿钱给大侄儿!”
刘民乖乖从家里柜子翻出二十张100令吉。
……
拿到钱后,顾鲲先去岛上唯一的杂货店,采购了足够兄妹俩吃用一个月的生活物资,还把船开到附近的船坞,交了修理费。
这些全部弄完后,他才回家。还剩下700个令吉现金,顾鲲决定一分为二,给妹妹留200应急,自己身上带500。万一后续还有花钱的地方,总不能不留余量。
顾盼见他回来,欣喜地出来迎接,还接过大包小包清点。
“二十斤香米,五十斤棕榈粉,三十斤香蕉,两斤棕油,还有香茅薄荷叶……”
看着这些食物,顾盼心里就踏实了。
棕榈淀粉就是粤菜甜品中常见的西米。
哪怕在马来亚,棕榈粉的价格也是比香米要贵的。
不过在兰方,因为大部分岛太小,土地盐碱度高,种不了水稻,只能种椰子、棕榈、芭蕉这些海滩树种,所以这儿的西米比香米还便宜。
饭都吃不起的穷人,就经常拿棕榈粉煮揉成团子吃,跟吃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口感差不多。只不过这珍珠有拳头那么大,一顿吃两三颗就饱了。
至于烧菜用到的油,也是油棕榈榨的油,因为其他油都得进口。
珊瑚岛种不了蔬菜,所以缺维生素就靠薄荷香茅这些热带香料解决,或者吃水果替代蔬菜。
最常见的就是香蕉了,又饱腹又有维生素。这儿的香蕉便宜得跟土一样,1个令吉只能买一斤半香米,却能买十斤香蕉。
顾盼一边把食物收好,做了晚饭,一边也跟哥哥打听他的计划。
顾鲲当然不可能跟妹妹说实话,他饱饱地吃过晚饭,随口编了一些借口搪塞,然后就睡下了。
一夜的充分休息,让他第二天醒来精神抖擞,些许伤痛似乎也消退了。
17岁的身体,恢复力就是强啊。
不过他觉得很饿,起床后又连喝了五大碗昨晚剩的凉鱼粥。他觉得自己重生后似乎胃口大增,也不知道那么多能量都消耗到哪里去了。
喝完粥,顾鲲去附近的船坞,把昨天修的船开回来。
今天海上风力的已经降低到了五六级,是个适合出海的日子。
………………………………
第3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清晨的兰方岛海滩,白沙蓝海,碧空如洗。论景色,着实不逊于巴厘岛和仙本那。
只不过,对于在这住了一辈子的人而言,眼前的苟且求生最重要,实在没闲情逸致欣赏这种司空见惯的美景。
顾鲲深呼吸了几口咸腥的海风,确认海况后,就决定先做点恢复性适应。
毕竟这是重生后第一次出海,他对这具年轻的身体还不是很适应,稳妥一点比较好。
把船在离岸一里多的地方降帆抛碇,顾鲲穿上蛙蹼和呼吸器,一个鱼跃扎进海水里。
刚一入水,他就感受到了异样。
“我的听力怎么变得这么灵敏?”
他有点后怕,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似乎十海里内的大片鱼群、鲸鲨,都能清晰听见,而且方向感还贼准,简直就是耳朵里内置了声呐。
不过一旦离开海水回到船上,这种听觉异常就不怎么明显了。
莫非因为重生前骟了一条阿利伯克级的声呐,导致他发生了什么难以描述的变异?
那可是2019最新款高精被动声呐,比94年地球上最先进的声呐还领先25年呢。
不管怎么说,穷人逆天靠变异嘛,只要没副作用,总归是好事儿。
接受了这个设定后,顾鲲又满怀期待地熟悉了一下水性。
这一试更不得了,他发现自己简直是天赋异禀。
他先是试了浑身放松状态的水下憋气。
结果等他实在撑不住浮上来时,一看表竟然已经半个小时了。而地球人原先的静态憋气世界纪录,只有22分钟。
测完肺活量,下一步就是各种游泳速度。
顾鲲掐表估算了一下,自己戴上手蹼脚蹼和呼吸器后全速冲刺,可以游出大约15节的逆天速度!
而地球人的器泳世界纪录,原本只有8。5节。
至于不使用装备的比赛就更没有可比性了,比如奥运会自由泳冲刺纪录只有5节左右。
所以他的游泳能力俨然超出了世界纪录七成,达到了海豚的一半。毕竟他还是人类嘛,不能违反物理法则。
熟悉了这些变异后,顾鲲的心态很快平和下来,也没过多期待,就当是锦上添花。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想成为海贼王一样强大的男人,终究靠的是智商和战略,而不是武力值和“见闻色霸气”。
确认了自己状态很完美之后,顾鲲就航向正西,正式起航了。
……
六级的海风并不算大,但顾鲲的船太小,所以别的水手还真不敢一个人开出来。
风浪的大小,从来都是一个相对值。如果开的是万吨轮,十级大风也轻松航行。千吨轮则能轻松扛到八级。
至于几十吨的小船,六级的风就能让海浪比船还高。
航行在波谷中时,经常能看到左右的浪盖过舱顶。
顾鲲却跟没事儿人一样,不但如履平地,甚至敢关掉柴油机、升起风帆航行。
六级的顺风,足够让渔船无动力满帆开出十几节航速,还省油。
风帆状态的唯一缺点,在于船的纵向扭矩会更大,穿越波峰和波谷的时候,也就更颠簸。
可惜对顾鲲而言,颠簸都不叫个事儿。
只见他的身体,能够非常自然而然地随风摆动,平衡感极强。哪怕船斜了40°,他都站得稳得一笔,在甲板上走动如闲庭信步。
他也不穿鞋,五个脚趾能张开扒住甲板,就跟猿猴的脚能抓住树枝一样。
其实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好多经历几十年大风大浪的老船长,都会练出这项技能。
让疾风来得更猛烈些吧。
因为顺风顺水,到了傍晚时分,顾鲲已经开出去一百多海里,绕过了婆罗洲的最西北角,进入了爪哇海。
距离最终预期的目的地,还有不到30海里。但考虑到夜晚不适宜作业,顾鲲选择了找个海角浅滩下碇,然后自己在船上煮了一大锅东西吃,又在吊床上美美睡了一夜。
养足体力第二天才好全力潜水作业。
至于晚餐的内容,也没什么好赘述的。
无非从今天随手拖到的各种杂鱼里,挑出那么五六斤,简单清洗去内脏后,加上两斤香米几根香茅一起煮了。饭后再吃几根香蕉算是甜点和补充维生素。
跑海的人本来饭量就大,因为一般每天只吃两顿,而且还是停船下碇再吃,免得吃完后因为船太颠簸而难受。
而顾鲲觉得自己重生后不仅水性和听力变强了,连卡路里消耗速度也比正常人快了数倍。
他这两天如此猛吃,整个人体脂依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肌肉倒是没小,但皮肤下面的血管都看得见了。
看来以后不能每天光吃鱼和饭、水果,还要多吃酒肉和巧克力。
……
第二天醒来,精神状态非常好,风力也更小了,只有三到四级,很适合潜水作业。
顾鲲二话不说,就准备开干。
首先,他测定了一下自己目前的位置。
然后拿出出发前,根据记忆在海图上草草标注的那几个坐标。
这些坐标,都是顾鲲后世从已经解密的文档里看来的,前天意识到自己重生了之后,他回到家就第一时间掏出小本本,把还记得的那些数据,连忙记录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事实上,顾鲲能记住的这部分,跟他前世看过的数据总量相比,只占了不到两成。
毕竟谁也不是预料到自己要重生、提前时刻准备着。
所以如今只能记得哪些就捞哪些,没得挑食。
“最近的一个水听站,应该在山口洋港正东17海里、偏南2点5海里,与伯努阿岛之间的海槽内。我现在的位置是山口洋港正北的近海,直线距离还有27海里,经济航速还要开两个半小时。”
顾鲲自言自语念了一遍,然后绞起船锚,启动柴油机,调准航向直奔而去。
在海上一个人开船久了,难免会因为无聊而神经质。所以老水手都习惯把心里的想法自言自语说出来,制造一些社交错觉。
看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知道他们捕个鱼都能哔哔叨叨半天。
海明威算写作风格最简练的作家了,所以海明威笔下都碎烦的人,肯定是真碎烦。
两个半小时后,机帆船停到了一号目标点。
顾鲲下锚熄火,换上潜水服和氧气瓶、手脚蹼、潜水手电,先下去探探路。
入水感觉很良好,他的听觉异能又开始发挥作用了。
附近几海里内鲸鱼、船只,只要是长度5米以上的活动目标,全部能判断出方向。
而对于几百米之内的目标,探听精度就更高了。基本上可以做到连海豚或者金枪鱼这种1米左右的动物都听得见。
凝神感受了一会儿,顾鲲很快就发现了目标位置。
在他东北方五六百米外,有一个被重锚固定的金属浮筒,在海槽中顺着洋流来回摆动,发出空响的回音,深度大约80米。
对于正常人来说,80米的潜水深度是非常危险的了,但顾鲲显然不是正常人。前天出航的时候,他本来还想测试一下自己的潜水能力,可惜当时水太浅,如今正好用这个练练手。
地球人的无器械潜水记录是120米,穿增压服记录能到330米。顾鲲觉得80米对他来说毫无难度。
他慢慢游过去,靠自己的力量急速潜到指定深度,然后打开潜水手电贴近观察了一下,果然是个几米长的圆筒,两端是半球形的。
两世为人的顾玩,对这玩意儿再熟悉不过了。
这玩意儿一般有大小两类。小的是反潜机丢的,尺寸跟火箭筒差不多,探测范围近、而且是一次性的,往往用漂在水面上的浮标固定。
大的就是眼前这家伙,一看就是军舰丢的,筒身就有几百公斤重,下面用沉底的重物锚定,探测范围能有几十甚至上百海里,能用好多年,捡垃圾也能卖不少钱。
要把这种大家伙弄走,最常用的办法是连着下面的锚定配重一起绞走。顾鲲前世有大船的时候都这么干。
但如今他的船太小,只能把金属缆绳弄断,单独弄走声呐。
顾鲲试了试,只是普通的绞股钢丝绳,还没电瓶车锁条粗呢。而且在海里泡了三五年,哪怕镍铬钢都有些锈蚀了。
他有备而来,拿出身上背的液压钳,剪了几次,稀稀拉拉崩断了其中好几束钢丝,估摸着还剩几平方毫米截面积没断,他就停手了。
然后他快速浮上水面,回船上把拖网的纲绳牵上,重新回到刚才的位置,用拖网把浮筒裹扎实了,准备开船硬拽。
正常的深水潜水,讲究的是快下慢上。因为压力下降太快的话,会导致血管内溶解氧析出、形成气泡,这就是氧中毒,非常凶险。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如果下水总时长还不满20分钟,就可以快下快上。因为那么短的时间里,血管内还没有适应深水高压,这时候立刻又减压,也就不存在氧气析出的问题。
顾鲲显然是后一种情况,因为他游泳迅捷、体能变态,从下潜寻找连操作带上浮,全加起来二十分钟都不到。
而他刚才之所以不直接把缆绳彻底剪断,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为他希望出货的时候,让买家看到声呐浮筒的钢丝绳,是呈现扯断的状态,那样才能解释成“打渔的时候拖网不小心缠到的”。
如果断口很整齐,一看就是液压钳剪的,那就穿帮了,别人会怀疑你蓄谋已久。
第二个原因,是直接剪断太危险——可以想象一下,一张拉满的硬弓,弓弦被突然剪断后,弹到弓箭手身上得多疼。
而小指粗的钢丝绳,崩断瞬间甩出去,能轻松弹死一个潜水员。
幸好,作为二十多年经验的老司机,顾鲲轻松就把上述风险化于无形。
换个没本事的潜水员来干,就刚才那一会儿,已经特么死两条命了。
——
昨天找了编辑提签,以及申请旧书完本。
但昨天一天编辑都不在,找不到。所以签约节奏可能要慢一两天。
我周六周日只能先一更,下周一开始保证每天两更六千字。
………………………………
第4章 大丰收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有顾鲲这样的老手出马,原本凶险的作业过程,看起来也就平平无奇。
不过,在海上,小意外总是不断的。
当时顾鲲正在水下折腾拖网,他那开了透视挂的耳朵,忽然就听到北方远处有大船的动静。
“这声音听起来好远……那么远还那么明显,这船不小于500吨,航速还比商船快不少……不好!是印尼人的渔政船!”
这里是印尼的海域,理论上兰方人的渔船是不能在这里捞鱼的。相对而言,还是马来人对兰方比较友好,互相给了最惠准入待遇。
顾鲲心里一激灵,手上连忙又加快了速度,然后跟梭鱼一样迅速上浮,呲溜回到渔船上。
然后一顿操作猛如虎,马力全开扯断了声呐固定缆绳,绞动拖网把猎物回收了。
做完这一切,他连忙选准航向迂回,风紧扯呼。
半小时后,顾鲲的小船在印尼渔政船西面15海里,对向错身而过,成功逃之夭夭,越驶越远。
以顾鲲目前的装备,硬扛就是找死,跑也跑不过,所以只能是在对方视野之外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