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局一条小渔船-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番操作下来,顾盼和龙五等没出过国的家伙,都差点儿被绕晕了,幸好有顾鲲指点,才没闹出漏子。

    “老板真是阅历丰富,莫非他原先就偷偷出过好几次国了?”龙五和陈丽根本不敢相信顾鲲是新手。
………………………………

第16章 我自愿收人民币

    顾盼跑完海关的报税提存手续后,大伙儿总算可以开始正式卖鱼了。

    不过她拿回来了一张待缴凭证,自己搞不懂,就追着顾鲲问:“哥,为什么他们没让我们交现钱呢?只是核查了我这条船有多少公斤苏眉、青衣……登记每种鱼的分量。”

    顾鲲:“废话,这是生鲜啊,谁知道我们能不能及时卖完?所以,他们得等我们真卖出去之后,再按指导价乘以分量计税。如果有些鱼没卖出去,在我们自己手上放烂了。

    还要拿着烂鱼的尸体去找海关提存员核验、销掉对应分量、最终就实际卖出去的应税分量纳税。提存登记制度就是为易腐坏交易标的而设的。”

    顾盼又想了想:“但是我看这张税单上的指导价好低啊,有些鱼品种海关都没统计过,就参照了别的同类鱼——你看青衣这一项,显示去年粤州海关没进口过青衣,他们最后比照最便宜的石斑来作为计税基准的。不过就算是石斑,也不该这么便宜。”

    顾鲲只好继续耐心解答:“海关都是按照死鱼成交价算的,所以,我们能把鱼活着运到,溢价那部分都是我们自己本事。”

    “船长,您懂得真多。”陈丽龙五感慨地佩服,他们愈发觉得老板真是有见识,跟着这个老板混能学到本事。

    顾鲲并不在乎这些恭维:“别废话了,既然所有手续都完了,你们俩帮忙一起卖鱼。”

    “好的船长。”

    渔港本来就兼着鱼市的角色,码头上无数水产商人在那里穿梭,一条条跟靠岸的渔船谈生意,所以大部分常见的鱼并不需要专门去找买家。

    一行人来来往往忙到中午时分,那些非报税的本地鱼种基本上就卖得差不多了。

    陈丽午饭都顾不上吃,报账给顾鲲听:“船长,我们一共卖出去鲭鱼5。5吨、舌鳎鱼4吨、马鲛鱼3吨、鲳鱼2吨,还有些不值钱的杂鱼。这些都是比较大宗的,活鱼平均每公斤4到10块钱,还有四分之一是死鱼,平均才2块钱一斤,一共7万人民币。

    另外还有比较贵的品种,各种石斑鱼500公斤,鲷鱼600公斤,大海虾、梭子蟹一共300公斤。这几项每公斤批发价在30~50块,一共5万。

    最后还有东星斑50公斤,金枪鱼120公斤,旗鱼肉200公斤,每公斤批发150~200,也是5万。另外,还有那几个按照进口货报关的鱼种没卖,海关刚才的提存报税员说,会给我们安排买家。”

    顾鲲心算了一下,一船鱼一共将近20吨,已经卖掉了15吨本土鱼种,回本17万人民币,还剩两三吨报税的名贵热带鱼没卖。

    顾鲲便顺着陈丽最后的汇报追问:“海关还管介绍买家?凭什么?”

    陈丽:“刚才我跟顾小姐去办手续的时候,听说是因为其他个体户商人拿不出美元付给我们——进口商品按理是要用美元交易的,但是华夏有结汇管制,普通人拿不出美元。”

    顾鲲:“那我自愿收人民币不行么?你应该早跟他们说的,又耽误几个小时,说不定苏眉又多死了好几条,真是。”

    不过,既然海关方面都给照章纳税的外国客人介绍采购商,面子还是要给的,见一见吧。

    ……

    吃过午饭之后,顾鲲和陈丽就被请到了附近某个海关部门办公楼里的一间会议室。而妹妹和龙五被他留在码头看着船。

    顾盼终究是年纪太小,顾鲲也怕她搞不清楚这些法务手续,所以第一次遇到这种洽谈场合,还是带了陈丽来。他还指望着陈丽学快一点,下次就能帮他跑这种手续性的事务。

    会议室里客人不多,稀稀落落七八个,除了顾鲲一行之外,其余六人都能明显看出是白人,顾鲲估摸着他们都是澳洲、纽西兰那种来卖龙虾和和牛的,那些国家的商人才不肯收人民币呢,肯定要美元结算。

    卖个海鲜还要这么正式,让顾鲲有些不自在。尤其这个海关的办公楼位于南沙虎门口,在这儿招待外国人,总给人一种销烟预审的既视感。

    几分钟后,作为牵头的海关工作人员,以及粤州几家对口的国营进出口公司的代表,以及几家本地最大的国有酒店,也都来了,双方开始例行谈判。因为顾鲲是几家进口商里最草根、牌面最小的,所以别人也不招呼他,而是先应付其他客人。

    龙虾、和牛都是有稳定行情成例的,而且那几个白人估计都是提前联络过商机意向了,所以成交起来还挺顺利。

    粤州每年的高档食材/海鲜进口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在94年算是国内头一号了,主要是这儿每年春秋两季的广交会,需要大量的装逼奢侈商务洽谈消费。所以国家还是挺肯花外汇在奢侈上的。

    国家也觉得,在粤州花更多外汇在奢侈业上,是为了在出口博览会上赚回来更多外汇、吃好喝好伺候好更多外商,这也是很功利的目的。

    只有个别澳洲商人,似乎是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临时跑过来试试水、看看华夏市场反馈,带的货品类高级了一些,最后谈崩了——那是一个澳洲佬,用英语叽叽呱呱强调他这批和牛是M5级别的,在国际市场上多有逼格多受欢迎,结果中方根本没人在乎什么M几。

    看了这个谈判架势,顾鲲对于海关找来的客户更没有信心了。

    这些国有进出口公司,能给他的苏眉一个普通石斑的价格,估计就差不多了。

    打发走几个澳洲进口商之后,终于有一个粤州生鲜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跟顾鲲详谈。

    “顾先生是南洋华侨吧?那咱就说中文不介意吧?你们这次带来的品类,原先确实没见人卖过,我们中午的时候,紧急研究了一下。

    这些鱼种在马来西亚当地的行情,大约是比除了东星斑之外的其他中高档石斑鱼,再贵10%~20%。

    所以,我们也愿意按照粤州本地的中高档石斑鱼进口价,上浮15%,来收购你们运来的青衣和苏眉等品种。”

    顾鲲:“这不可能,在马来西亚这鱼是原产地,都要比中高档石斑贵两成。到了粤州,这就是从未见过的热带鱼,拿去请客多有面子,这个附加值得值多少?我要是愿意按照马来西亚的比例算价格,那我直接回马来西亚卖好了,我辛辛苦苦跑两千公里来粤州干嘛?”

    “你们这些远洋国际捕捞的,本来就是捞到哪儿卖到哪儿,在哪儿上岸根本没差吧。”进出口公司的人还自以为在压价方面很懂行。
………………………………

第17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

    经过双方的初步斡旋,那个粤州渔牧产品进出口公司的采购经理,始终只答应以每公斤70块的价格批量收购苏眉、60块收购青衣。

    那顾鲲也就懒得再跟他废话了:“朱经理,既然你非要这么说,那没什么好谈了。真抱歉,浪费你们时间捧场,我自己去找买家吧。”

    那位朱经理表情有些错愕:“顾先生,我是来帮你解决问题的,你卖的是生鲜,拖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

    你找遍整个粤州城,不会有其他单位拿出那么多美元来陪你玩了。我们华夏人一贯有艰苦朴素的传统,不是那些堕落的资本注意国家,外汇不是拿来奢侈的,希望你认清这个现实。”

    “不是拿来奢侈的,你们还买和牛、澳龙?那就不是奢侈了么。”顾鲲本来都不想说了,只是突然觉得这种双标太可笑,忍不住多吐槽一句。

    朱经理一愣,似乎没想过这个问题,连忙临时组织措辞辩解:

    “这……这不一样,那些是因为春交会临近,招待外商,让他们吃好喝好心情好,才能采购更多的东西,那是服务大局。”

    顾鲲点起一根雪茄,谈笑自若反问:“吃没见过的新奇海鱼,就不能让外商心情舒畅长面子了?”

    朱经理很没底气地自言自语:“这都没见过,谁敢担保外商会识货满意。我们进出口公司高价买了,市里几大酒店不买账也没用啊……”

    “行了,既然你说了不算,就别说了。”顾鲲一摆手,径直绕过这厮,转而跟今天组织这场交易的那名海关女科长摊牌,

    “陈科长,感谢你们的安排。既然你们囊中羞涩,我还是自找买家吧,外汇问题不用操心,我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这样不管我卖给谁、应该都不碍事儿了吧?”

    陈科长就是之前陈丽和顾盼去办手续的时候,遇到的那个海关提存办公室的负责人,今天的事儿都是她牵头的。

    听了顾鲲的表态,她也是颇感新奇,因为原先很少见这样的外商,尤其是今年1月份以来,更是一个都没见过。

    今天已经是2月22日了,1994年已经过去了53天。

    但在这整整53天里,偌大的粤东省,连一个肯收人民币的大宗进口外商都没见过。

    陈科长就是混海关这块的,对外贸很熟,所以她当然敢下这个断言。

    就在她因为惊讶而不知道怎么应对时,顾鲲继续给她施压:“怎么?这都不行么?那你们是既不允许我自己找买主,又不肯给我合理的价格?

    贵国去年的会议里,明确表示要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注意市场经济过渡,莫非对外贸易领域还有强买强卖?”

    顾鲲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对旁边的陈丽吩咐:“把录像机关了,这些不要拍。”

    海关方面的人这才意识到严重,顿时慌了,唯恐丢人丢到外国去。

    原来,顾鲲今天又带了他那台在古晋八千令吉买来的录像机、也是五天前他拍摄自己给自己割阑尾时用的那台。

    或许有人会诧异:为什么这种商务谈判场合,会让其中一方拿录像机进来,大模大样拍摄呢?

    但事实上,在90年代中期,这种事儿在国内有关单位根本不管。因为还没进入互联网时代,公务机关也不怕你拍,就算拍了也没地方曝光。

    最铁的例证,就是96年马风(杰克马)干的那一票。人家没预约闯到国家体委,说可以通过华夏黄页给体育部门做宣传。

    人家董科长那几句经典的语录,诸如“这事儿你得先约,不预约的话,我很难给你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华夏黄页这事儿很复杂”,那就是杰克马的助手带的录像机拍下来的。

    这些素材后来到了网络时代,到了杰克马成功后,被多少网民当成了有眼无珠的素材来鞭笞。

    顾鲲虽然只是个卖鱼佬,但他也知道要时时刻刻做好发迹前的取证工作,将来好让崇拜者对他更加死心塌地。

    陈科长惊醒之余,不敢再胡思乱想,直接给顾鲲解释:“不是不是,我们只是今年没遇到过要人民币的外商,有些意外,绝对没有别的意思。

    您肯收人民币,这是支持我们的工作,高兴还来不及呢。要不要我们帮你另外介绍一些本市有实力的、人民币结算的海鲜商人?”

    对方已经服软,顾鲲也不为已甚:“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客气了——这样吧,我借你们的电话,给徐锋打个电话,你们帮我背书一下我的身份,让他肯跟我谈,我就感谢你们了。”

    陈科长不敢怠慢:“给白天鹅和华夏国际大酒店供货的徐总?你们第一次来的外国人都知道他?行,我马上帮您接洽。一会儿我再向领导请示一下,看看有没有对人民币结算外商的额外优惠。”

    说着,陈科长就先领着顾鲲去了隔壁有电话机的办公室,顾鲲拿起来就拨了一个“901088”的六位数号码。

    这个号码,正是著名海鲜商人徐锋的。顾鲲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历史教科书里有写。

    1987年12月,粤州市投放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批手机,那种摩托罗拉的砖头形“大哥大”,一共100台,号码从9010…00到9010…99。

    海鲜商人徐锋,为了争夺“装逼教主”的江湖地位,花了两三万的成本抢下了机器、又花了四五万暗筹抢到了第一张入网许可证,并且选了88这个号码。所以,他的手机是华夏历史上第一台手机。

    顾鲲觉得,这种人应该最能理解新奇装逼炫富产品的真正价值了。

    陈科长在一旁看着顾鲲拨号,心里也暗暗感慨:徐老板当年买手机这八万块钱花得真值。只要买到了江湖第一的噱头,连南洋华侨都知道他的威名。

    电话很快打通了,顾鲲不卑不亢地说:“徐总吧?鄙人姓顾,南洋来的海鲜商人,你应该认识这是海关生鲜提存办的号码,我有一笔不算大的新品种海鲜,不知道你有没有空聊聊。”

    电话对面的徐锋犹豫了一下,语气倒是挺客气,不过一听就知道是在怀疑顾鲲的身份。

    不过幸好,陈科长立刻把话筒接了过去:“徐老板,我海关小陈啊。这位客人的身份信息和货源我们都是核验过的,你放心,就看你有没有兴趣。人家肯收人民币,不然我们也不会放外商跟你直接交易了。”

    一听有海关的陈科长对身份和货源真实性背书,对方立刻热情了起来,表示马上选个地方,陪顾鲲坐坐。
………………………………

第18章 海鲜生意就是装逼生意

    把顾鲲送走之后,陈科长终于松了口气。

    说实话,刚才顾鲲吩咐陈丽别拍的时候,她还真有些紧张。

    虽然如今国内的报纸和电视台都很正能量,不会播乌七八糟的民间爆料。可人家毕竟是外商,陈科长也怕说错话丢人丢到国外去的。

    这也不能怪她腰杆子不够硬。

    因为你不能拿2010年代华夏人的民族自尊心,去要求一个90年代的古人。当时的人真的是从穷怕了的年代熬过来的,刚看到外部世界的发达程度时,内心是挺绝望的。

    何况,如今顾鲲的身份是“南洋爱国华侨”,严格来说,大陆这边对外宾的礼遇,他是受益者,屁股决定脑袋,他当然也就不会去“怒其不争”了。

    陈科长把刚才的安排捋清楚后,决定跟直接领导报备一下。

    她轻轻敲了敲门,走进某分管的副关长办公室:“吕关长,今天有个事儿,我是这么处理的,您看……”

    吕关长很有耐心地听她把前因后果汇报了,居然颇为重视:“哎呀,这是好事呀,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徐锋虽然是个私企,不过他也算是这个圈子里有头有脸的了,你回头跟他说一声,让他跟那个顾鲲谈出意向之后,别急着报价,给我们报备一下。

    如果他的报价还不能让顾鲲满意的话,我们可以斡旋,让外经贸口暗中再给徐锋点补贴。这事儿能拿下来,外经贸口和外汇管理的同志肯定会感谢我们的。”

    陈科长有些不解:“关长,真有这么重要?我看,最多也就几十万人民币的生意,要让这么多部门配合?”

    领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小陈啊,你还是觉悟不够高。这事儿不是几十万人民币生意的问题,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你说说,就今年1月份以来,有几个省的海关和外经贸部门,能维持住肯收人民币的进口外商?”

    陈科长小声叹了口气:“反正我们省应该是没有。”

    领导点点头:“你也算关心形势的了,其实也不用妄自菲薄,因为不光我们没有,全国估摸着也就听说滇南省和辽东省开张了,还是一些缅甸商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