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海亦可平-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发晋江文学城
方征放出去打探夏渚情报的武士们回来了第一批。他们带着方征统一发配的磁石——这还是方征发现了火山矿脉中的磁铁矿;专门敲击打磨成勺柄状;制成最早的简陋罗盘。教那些武士们使用。
大量斥探顺利朝北方走去。一开始他们严格遵守方征的吩咐:所谓斥探,决不允许把所有眼线都盯在一处,在发现重要情报的同时;一定要分工处理:有人回来报信;有人继续深入。
最初获取消息还算顺利;夏渚在集结军队。这个本质上也是奴隶制的大国,给这种制度披上了更冠冕堂皇的外衣;借以巫灵神圣的名义行使压榨之实。方征能轻而易举地看穿。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夏渚的玉石仍然是最早“礼”之象征。这种说法当然也有道理;野蛮的巫灵殉葬和无数奴隶鲜血堆砌成宏伟高大的建筑;来崇拜他们的神灵信仰,也孕育着后世的“礼教”仪式,但在当下仍然是统治集权的高压本质手段。
方征站在山岗上凝望北方想:如果有机会选择,他真的不想这么快和夏渚对上。未开化的生力军有虔诚的赴死信仰,将会是最棘手的。
方征最关心的问题是军队的人数,然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准确答案。第一批回来的斥候只带回九塞中南边塞的属地种植和人民生活情况;但并没有接触到军队;各塞的兵源都在征召;然后往都城阳纶集结。
“既然不能直接获取;我们试着来算一下。”方征问;“你们有谁留意了郡塞中征召兵丁的规则?”
一个斥探大声汇报道:“首领;每户出一年长过十岁的男丁。”
夏渚进入了小型农耕社会;有家庭户概念;上层们更以父系血缘宗族为纽带组成了庞大的家族。户的单位是家族中最小的。只要有一夫一妻就是一户。
方征赞许地看了那个斥探一眼,又问:“他们一户一般生育几个孩子。”
“普通户头的孩子一般两三个,孩子多了养不起。大的家族位置高的户主可能孩子多一些,因为养得起更多的女奴。”那个斥探又及时作答。
原始的小型农耕社会还没有明确的“妻”“妾”,若是在家庭分工中有纺织或耕种的本事的女性,地位相对会高一些,如果只会做些打杂家务活,那就会被当成女奴了。
方征注意到这个斥探虽然虽然身量矮小,却灵活机敏、口齿伶俐,问:“你叫什么名字,之前是哪里人?”
“回首领,我叫做贯,之前是支舌族人,在瑶宴上看到了首领的风姿,跟着回来的。”
方征记得《山海经》里有过一个国家叫做支舌国,那里的人舌头灵活,能说会道。他又问:“那你的族民呢?”
“我们一族在昆仑山北边偏僻山中。常年饿死人,人越来越少。最后没法,带着贡品去瑶宴依附祖姜,可是那年冬天太冷,除了我们几个留在瑶城里的,其他都饿死了。”
方征想起祖姜动乱时的事,寒冷的冬天,连祖姜城中都自顾不暇,昆仑雪域其他偏僻屯落的民众,也不知道死了多少。方征带着九尾狐把那群内斗的女人收拾后立刻调配物资,可是对于很多地方,也已经迟了。
方征定神,不再去想这些遗憾。贯是个人才,他要让对方发挥更大作用。
“这些情报很有用。”方征教他分析,“从户头各抽男丁,按照户夫妻和三个子女算,就是五抽一。既然夏渚有二十万人……”
方征看到周围的人都微微露出既迷茫又不敢发问的神情——方征怎么知道一个国家有多少人?
方征也不能告诉他们,穿越过来后,偶尔脑子里会飘过白雾,告诉他关于这个世界的简单概况。夏渚总共有二十万人也是这些先决条件里告诉他的。他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那些人自然会以为是首领神通广大。
“……所以他们征兵丁约有四万,筛选去老弱病残和逃兵。加上夏渚从前的两支军团,铠役和飞獾。”方征对贯说,“把他们的军队人数估在六万左右。你懂了吗?”
贯受宠若惊:“什么?对,您说得对……我会了,懂了。”
“以后你就担任青龙岭的军报官。我要你成立军情观察室。挑人跟你做事。”方征吩咐道:“然后你教他们如何观察、如何收集有用的情报。”
“是!”贯激动领命。
方征感觉到周围有几道复杂的视线投过来,他微微一笑,叫道:“孟小君!过来!”
孟小君是“马上飘”孟十三的儿子,他本来接替了父亲,指挥着驳兽到处去交换物资,也兼顾搜集各处消息。听到方征成立专门军报系统,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暗想难道是自己不够有用了?他的父亲孟十三给方征传授了陶范的制造技术,让青龙岭能浇注出第一批铜兵器。可是自从方征收复了祖姜,祖姜有天下最好的制陶方法,白塔上还有一堆技术人员。孟十三偶尔自嘲现在自己就是个监工了。孟小君可不希望他们父子都失去核心地位。但这样的念头只是刚冒出来,就被方征看穿了。
孟小君不安地走到方征面前,方征道:“你和你父亲掌握的贸易路线,是我们重要的经济支援。之前让你兼顾收集情报,是因为没有别人可用。而现在,青龙岭的人口增加了那么多,交换物资是我们最紧迫重要的事。我要你腾出手,专心做这事。这并不轻松,你要好好干。”
孟小君心中一块大石才落下,“是!定不让首领失望。”
方征又补充道:“孟小君,随着华族人数增加。如果以后不止你一族去交换贸易,也很正常。你父亲的陶范技术也有门道,虽然和祖姜不是一路,但青龙岭都可以用。谁会嫌物资和武器多呢?所以不要有排他之心。”
方征环视一周,对主要行政长官道:“以后人会越来越多,有很多事情都不再是独自承担,大家会有合作、也会有竞争,但总归是为了华族的繁荣。我们和夏渚不一样,华族不蓄奴,所有人都是自由的,但相应的所有人都要奉献。虽然我们短时间内人口不如夏渚,但我们的‘活人’数量却会比他们多。”
这些人又听得一脸困惑了,什么叫“活人数量”?
“有谁知道夏渚的巫灵信仰的神明都是什么?”方征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又开始考察发问。他每天和主要行政人员议政时,都会抽取十来位普通民众来旁听。华族有一万多民众,每天见十个也要不停歇三年才能见完所有人。不过这的确是个广泛听取意见开拓思路的好办法。有的民众因为展露出自身的才华,而被方征安排到亟需人才的岗位上,所以民众都很看重这能觐见首领的机会。
这次,就是一个看上去瘦瘦小小的旁听群众,吐出了几个在场之人都十分陌生的字眼:“阿蒂莎、沙戈切、越伦俄、茉勒……”
那像是某种方言发音,方征把人唤到前来,是个佝偻的老妇,头发花白,年纪跟有比国那些长老差不多。她脖子上系着一条黑绳,末端吊着个牙坠。她浑浊的眼睛看向方征,嗓音沙哑道:“首领。”
虽从基因表达来说,女人寿数长于男人。但在这个时代,有生育风险和繁重劳作任务双重负担的女人,很少有活到这个岁数的。
“老人家是从北方阳纶城来的?”
阳纶是夏渚的都城,城中有四巫灵的巨大雕像,如果不是从那里来的,怎会知道得如此清晰。
阳纶城曾经是崇禹帝刻九鼎、使万国朝的雄伟都城。青龙岭中却没有其他人真正去过,就连原来有比国渊博的长老们也没有到过夏渚都城。只知道巫灵信仰中有四个神灵,具体叫什么又代表什么,却说不上来。
那位老妪谦恭地对方征道:“首领,我在阳纶住了二十年。老来被赶到了丹阳城,教她们纺织。上次首领让桑娘她们回青龙岭安居,幸好没有丢下我这老婆子。”
纺织术最早是有熊氏轩辕黄帝的夫人嫘祖传的,从此之后,纺织就成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劳动技能。之前在丹阳城内,因为飞獾军的滥杀无辜,方征策反了织坊的桑姐和她手下的女人们。
方征迅速推测了一番,尚有几个问题需要确认,于是他问:“老人家,阳纶城里是有织坊?谁在掌管呢?”
这样重要的生活技术,照夏渚中央集权的手段,肯定不会像方征放任他们自己交换,而是要管理起来。
“首领果然渊博。”那老婆子略微有些吃惊。这个时代信息不通,就连同在夏渚内的很多人都不清楚,首领居然能说得如此准确,“有的,织坊就在阳纶城的中央,靠近神庙,纺织的女奴约三千,是君主的弟弟在管理……”
女奴在这个时代肯定是不给工钱的。方征若有所思,问:“那你们的家人会有什么好处吗?”
那老婆子呆了呆:“好处?什么?我们有吃的东西和睡觉的地方,已经很好了。”
这也是她来到青龙岭之后花了不短时间才适应的一点,居然可以靠自己的织布的手艺,交换生活所需,而且还有富余。她虽然年纪大了,但手艺还在。一开始她没有自己的纺织用具,就跟桑姐海七娘她们从丹阳城里带出来的那套凑合用。后来有一天她们攒了不少数量后,去找孟十三父子和奇肱族人三图。那几位机械大师商量着,亲手制作出了第二套纺织用具,木轮结构,铜头为锤,十分省力。
织娘们有了第二台用具,效率更高了,收了一些新的小女孩教她们技艺。而知晓“只要有足够的交换品就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后,这位年纪不轻的老太太竟然比年轻时还有动力。纺了一辈子,到头来终于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她如今鼓足干劲劳作,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织轮。
方征道:“老人家,你继续说说那四个巫灵。”
“好。”老人家擦干眼泪,她们虽然没日没夜在夏渚的织坊里做活,但每年的“韶舞”节,所有人都要去观看神庙高台上的舞祭。会有人假扮四个巫灵的模样,大声念诵他们各自掌管领域,他们的神威本领和对不守规矩之人的惩罚。
“阿蒂莎是红色的,她上半身是鱼,下半身是人,拿着一把剑。她是生之火焰,掌管秩序。沙戈切是黑色的,他的脑袋是个鸟头,有三只手,举着杖,他唱的歌会招来死亡,掌管审判;越伦俄是蓝色的,他有一条豹子的尾巴,手腕穿过十张树皮,他的声音驱走病厄,掌管继承;茉勒是白色的,她有着蛇的尾巴,握着白色玉石制的圆球,她是回归的混沌,掌管预兆。”
虽然已经过了很多年,老太太依然印象深刻。这四个巫灵形象夸张,每年重复一遍,任谁都能默诵。做了亏心事后,就要时时刻刻担心会被巫灵降罪了。
“这倒是套完备的信仰体系。”方征脑海中回想着《山海经》中奇形怪状动物的来源,猜测红色鱼头人身的,应该是赤鱬;黑色鸟头有三只手的,有点像翟如鸟;人状豹尾的,或许是传授中的神长乘;而苍白吞吐球的人面蛇尾,要么是那条引起各种灾变的肥遗,要么是怪兽九婴。
方征想,夏渚的巫灵选择这几个怪物的形象,是不是能窥见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的战役记忆?他们过去的先祖曾遭遇过、或是征服过那些怪物吗?印象深刻,才写进了世世代代的传承中?
这些怪兽,是不是当初各种庞大的游荡在地面上的生物后裔?和华胥人龙兽是不是也有渊源呢?方征不敢确定。
“知道了四个巫灵,我来告诉你们什么叫活人数量。”方征道,“人除了能喘气能动之外,有心,有脑,才是人,否则就是动物,甚至比动物都还不如。夏渚有许多人只有躯体,巫灵就是他们的精神,没有自己的意志,那就不算是‘活人’。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该怎样去得到,那才是真正活着的人。所以我们‘活人’数量比他们多。你们现在一定在想,这又如何呢?我们能打过他们吗?”
四周虽然默不作声,但从大家眼神看出,方征说中了他们的心事——生活得是比夏渚的奴隶好,可是怎么能打赢铠役和飞獾两支精良部队呢?夏渚还招了那么多新生力军。青龙岭的全部人数也比不过人家的一支军队。
虽然首领有那条巨大的龙,子锋战斗力也相当强悍,他们还有铜甲兵器和“炸//药”。可毕竟对方有那么多人。夏渚用以磨制坚固玉石的器具也能反映出他们的武器制作水平定然不低。
方征环视这一圈核心行政人员和几位旁听群众。其实如果是布置具体战略,是不会如此广而告之的。但某位革命领导人的斗争方式多样而精彩,他要说的策略,巴不得越多人知道越好。
“有贤人说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如果我们有神力俘获夏渚君王,就不用打仗了。当然,他在防卫森严的阳纶九仞高城中,是不可能被俘获的。那就退而求其次,决定夏渚军队第二重要的人是谁?”
大铜牙抢答:“是铠役的统领索兰。此番由她亲自带兵。”
“你可对这位女统领有了解?”方征和他一问一答,让在场之人听得更明白。
大铜牙他们镇守苍梧之渊了很多年,知道许多情报,“索兰是有史以来铠役军团最年轻的将领,也是夏渚如今唯一的女统领。她十七岁那年,曾带着一百人埋伏偷袭了阳纶城的八千守卫军团,活捉了上任君王的心腹守卫羲伯。她支持太康的弟弟仲康继任,并得到他的重用。她起初在铠役军中担任先锋官。几年前,铠役军团统领扈陶年老不胜任,仲康就提拔索兰成为新一任军团首领,和飞獾军统领逢蒙并驾齐驱。”
方征转头问刚才解释四巫灵的那位老人:“夏渚境内,想必有许多议论。”
那位老婆婆摇头道:“老了,听了也记不住。”
“在这里不用害怕,我来替你说。”方征淡道,“夏渚和祖姜不同,是父系为尊长的社会。女子要掌握权力是很难的。她年轻身处高位,是境内的传奇。越是传奇越会被议论。议论她少时与仲康相识。议论她真的是凭借军功到那位置上的吗?铠役军自然不会容许这样的言论流传,谁要是偷偷谈,被查到了就要被惩罚,所以你条件反射很紧张。”
这屋中也有不少人是第一次了解这位女将的经历,情不自禁露出了相似的疑惑表情。方征看着那些目光,叹了口气,“当初连子锋被任命为祖姜昆秀营的统领,我在昆仑山下也是一路听别人这么议论他的。我并不是在责备你们。只是很多人,在听说有人做到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会下意识觉得他配不起,采用了不为人所知的手段。”
有人脸上露出羞愧表情低下头去,方征装作没看见,继续道:“换言之,我们绝不能轻视她。你们不妨来动动脑子,到底要怎么‘精准打击’?”
孟小君道:“我们当初在丹山的时候,去找夏渚交换玉石。有的时候会帮他们办事。接触到飞獾军的低层,他们有时在境内散布对索兰不利的言论,说她没有真本事,和君王有私情,才获得了任命。我觉得可以利用这两支军队的不合来散布谣言。”
方征沉吟着,道:“在我掌握的情报中,夏渚的铠役和飞獾两支军团的确存在嫌隙。但一明一暗,分工不同,外人也不是轻易挑拨得了的。而且你也说了,只是底层的低端流言,传得越多,反而越让那些武士心疼统领的实力和付出,更加忠诚。”
方征分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