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级工业主-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连好几天,唐飞几乎都呆在自己的办公室之中,除了累的时候出去走一走,主要看一看建设之中的大厂区之外,其他时间都在忙着设计这款IGBT。
辛苦总是有回报的,几天之后,唐飞已经将基本的东西全部弄完,一个电话将孙旭和唐中华叫了过来。
两人估计已经猜测到了一些什么,一进来,用微微透着兴奋的语气几乎齐声道:“老板,您找我们。”
“嗯,你们过来,我给你们讲一讲我的设计。”
最基本的东西已经弄完,基本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唐飞甚至绘制了设计简图,将这个设计简图铺开,唐飞给两人讲解自己的设计。
有基本设计原理,有设计简图,有设计参数,这些东西统统都有,再加上唐飞的讲解,两人都彻底领悟了。
唐中华更是大声的道:“老板,这是新型的IGBT,比市面上主流的IGBT先进太多了。”
他是这一方面的专家,眼光自然是有的,现在已经明白,眼前的这东西非常了不起。
唐飞道:“对,目前市面上的IGBT主要以第三代为主,第四代应该也才刚刚在美国一家著名大公司诞生,我这是第五代IGBT,在技术上领先他们一代。”
第五代啊!
孙旭和唐中华两人悄悄的对视一眼,两人再看唐飞的眼神就带着几分崇拜,两人在心中道,老板太牛了,不愧是我们的老板。
唐飞你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就是这些设计资料交到两人的手上,叮嘱道:“你们再消化一下这些设计资料,以这些资料为基础,你们展开具体的设计,我们要尽快研制出第一款IGBT。”
有这些设计资料,两人信心空前,开始展开具体的设计研发工作。
谢志华也很给力,一举招聘过来几名电子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有两人还是电子工程师,具有硕士学历。
这个时代的硕士啊,这是真正的人才,唐飞感到非常的满意,吩咐谢志华,将这些技术人员带过去交给孙旭和唐中华,加入到IGBT研发小组之中,一起搞IGBT的研发工作。
………
红星厂,总装车间。
常劲林在谢振华这个总工程师的陪同之下,又来到了装配之中的这台DJ4型电力机车旁边。
大家看到这一幕,心中了然,一些总装车间的员工知道,常总每一个星期至少来这里一次。
从常劲林经常过来,也可以看出来DJ4型电力机车在他心中的地位。这不,满意的围着这台车看了一番之后,他还特地登上了这台正在装配之中的电力机车,询问大家有什么困难没有,有什么要求没有,等等。
负责这台装配的一名主管技术员壮着胆子告诉常劲林,机车的装配进展还算顺利,但有一个问题需要领导知道,按照目前的进度,到下个月的时候,需要用到第一批IGBT模块。
如果早半个月这样问常劲林,他肯定会非常的光火,因为那个时候进口IGBT的采购遇到了空前困难,现在嘛,问题已经被陈贵鸿成功解决了,下一个月这些IGBT就会到位。
常劲林轻松的回答,IGBT没有问题,马上就能到红星厂,不会影响这台DJ4型电力机车的组装。
看完这台DJ4型电力机车之后,常劲林和谢振华一边聊,一边走出了总装车间。
常劲林道:“老谢,你知道吗,听说小唐他们准备研发IGBT呢。”
谢振华道:“听说了。”
常劲林道:“我虽然不是很懂,但IGBT的研发不轻松吧,小唐他们能弄出来吗?”
他其实还是希望唐飞能成功的,如果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研发成功,那就相当于帮了红星厂一个大忙,将来就不用大费周章,从海外去进口IGBT了。
谢振华是搞技术的,关于IGBT他知道的比常劲林多得多,他叹了一口气道:“IGBT的研发,很难,非常难,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常劲林轻轻的“啊”了一声,然后一阵失望,心中想到,看来希望将来从小唐他们那里采购IGBT是几乎不可能的了,还是只能依赖进口。
他本来还以为唐飞能够成功呢,没有想到IGBT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这么难,谢振华居然用了“难如登天”这样成语。
身为技术人士,谢振华知道,IGBT的关键是里面的芯片,以及里面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两个东西研发困难,就算能设计出来了,生产制造它们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因为要用到非常专业的生产设备,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光刻机。
生产制造IGBT确实非常难。
唐飞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正在自己的办公室,站在大窗户前,看着远处厂区已经建好的两栋大厂房出神。
不过,唐飞感到棘手的不是光刻机,在系统之中有先进的光刻机,不要说生产制造IGBT的芯片,就算是制造要求更高的计算机芯片都没有一点问题。
唐飞发愁的是另外的东西。
………
第三更完毕!
………………………………
第192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
做IGBT,除了技术研发团队之外,还需要资金,以及相关的生产制造设备。
前两项唐飞暂时都有了,已经组建了研发小组,公司账面上的资金也暂时够了,缺的是相关的生产制造设备。
光有光刻机还不行,还要有IGBT组装生产线,以及相关的一系列的设备。光刻机只是核心设备,主要用来做芯片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真正做IGBT需要的还是组装生产线,将芯片,集成电路,以及各配件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IGBT模块。
既然要做IGBT,唐飞就列出了自己计划。
准备用2年左右时间,打造一个具备年产50万片8英寸IGBT芯片生产规模、年产100万只以上大功率IGBT封装及测试能力的产业化基地,产品电压等级从600伏到6500伏全覆盖。
唐飞要做国内第一个掌握IGBT芯片从设计——芯片制造——模块封装——系统应用等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
光刻机自己有了,且还是性能非常先进的光刻机,目前来说,缺一条IGBT的组装生产线。
IGBT的生产组装线是什么样子,唐飞也比较了解。想了良久之后在心中道,如果确实没有办法,那就自己设计一条组装生产线。
除了IGBT模块的组装生产线,还需要其他相关的一些生产设备,这些唐飞暂时都没有。
目前来说,在国内购买IGBT的工艺设备,配套十分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在IGBT的生产制造过程之中,每道制作工艺都有专用设备配套。
其中有的国内没有,或技术水平达不到。如:德国的真空焊接机,能把芯片焊接空洞率控制在低于1%,而国产设备空洞率高达20%到50%。外国设备未必会卖给中国,例如薄片加工设备。
又如:日本产的表面喷砂设备,日本政府不准出口。好的进口设备价格十分昂贵,便宜设备又不适用。
此外,自动化测试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但价贵。如用手工测试代替,就会增加人为因素,BT生产过程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要求高标准的空气净化系统,世界一流的高纯水处理系统。
想道这些,唐飞觉得有一点头大。
甚至在心中想道,难道是我太鲁莽了吗,IGBT的生产制造确实太困难了,就算自己凭借脑海之中技术知识将第一款IBGT设计出来,估计要制造生产出来也非常的困难。
除非自己有相关的,配套的生产设备。
站在窗户前,看着远处两栋基本建好,准备用于IGBT生产制造的两栋大厂房,唐飞一动不动,眉头紧皱。
良久,良久,唐飞叹了一口气,自我安慰道,走一步算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也许能柳暗花明呢。
嗯,先将第一款6500V等级的IGBT设计出来,先完成系统的任务再说,两个月的时间,真够紧急的。
幸亏哥有满脑子的技术知识,将设计的框架搭建起来了,不然,想要在两个月之内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几乎不可能。
定好了目标,先将第一款IGBT设计出来再说,唐飞沉闷的心情轻松很多。
孙旭和唐中华两人也非常给力,带领几名专业技术人才,大家一起努力,甚至有的时候会加班到很晚。
设计进展也非常不错,基本在唐飞的预期之内,有时候,唐飞和大家一起,亲自设计。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红星厂采购的那一批的IGBT到货了,没有影响第一台DJ4型电力机车的装配。有了IGBT,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DJ4型牵引电机系统,控制柜顺利试制。
红星厂在进行第一台DJ4型电力机车的总装配,九洲工业也在快速发展之中,在充足的资金的保证下,办公大楼几乎每天都有变化,一层层的在加高。
期间,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唐飞收到了一个东海市寄过来的包裹,一看落款人是布里特,收到这个包裹的时候,唐飞还有一点好奇。
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呢?
连忙打开,里面是一个个的小纸盒,一看这包装,唐飞就一乐,猜测到了这是什么东西,连忙打开其中一个。
没错,真的是U盘,一个存储量达到了2G的U盘。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2G的存储量似乎有一点小,但在大家普遍用1。44兆软盘的情况下,2G的存储量已经十分巨大。
这样的一个U盘几乎顶得上一千五百张三点五英寸软盘。唐飞一下子兴致勃**来,拿起这个U盘插入自己的电脑,将一些文件存放在这个U盘之中。
读写速度飞快,也没有软盘那种机械式的咔咔的声音,嗯,这东西真好。随着它的问世,目前被大家广泛使用的三点五英寸软盘将会被很快淘汰。
这个布里特,还真是一个有心人,居然给我寄了十个U盘过来。唐飞心中想道,嗯,自己留几个,另外几个可以用来送人。
于是,不久之后,王海龙、赵可等人都有了一个这样的U盘,甚至李雪燕也有一个,且还是一个粉色的U盘。
唐飞从诸多颜色U盘之中特地挑的,知道女孩子喜欢粉色,果然,收到这个礼物,李雪燕高兴异常。
在办公室的时候,张姐有一个电子文件要拷贝给李雪燕,但文件有好几兆呢,一张三点五英寸软盘明显装不下,张姐正发愁。
李雪燕拿出自己的U盘,往张姐的电脑上一插,轻轻松松的将这个文件拷贝了过来,留下张姐目瞪口呆。
反应过来之后,张姐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连忙好奇心十足的追着李雪燕问这是什么东西。
李雪燕拿出自己的U盘,高兴的向张姐介绍,顿时,整个办公室的同事都知道李雪燕有这个稀奇的东西。
有同事甚至追问这是在哪里买的,他们也想去买一个。不过,这种东西国内暂时应该还没有吧。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时间转眼间到了十一月份,红星厂的第一台DJ4型电力机车进车已经两个多月了,装配进展不错,几大系统都在进行装配,如机车上的牵引电机系统,控制系统,变压变流系统等等。
谢振华很忙,带着他的技术人员随同西门子的技术人员一起指导工人们进行装配,也努力的吸收和消化着DJ4型电力机车上的技术,希望为将来的自主研发打基础。
他没有时间过多的去关注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甚至在他的印象之中,似乎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唐飞了。
有时候,谢振华也会想,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DJ4型牵引电机系统怎么样了,他们的控制柜怎么样了。
唐飞好像要做IGBT吧,这么久都没有见到他人,难道真的在埋头做IGBT吗,心中这么一想,谢振华都会摇一摇头,他知道做IGBT太难了,也许等唐飞碰壁之后,会放弃做IGBT的打算。
这段日子,唐飞确实是在埋头研发自己的第一款IGBT,两个月的时间,一转眼即将过去。
设计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孙旭和唐中华两人亲自将最后的设计资料送到了唐飞的案头。
这款6500V等级的IBGT总设计师应该算是唐飞,一些重要的设计技术资料,也会交给唐飞进行最终的审阅。
拿起笔,唐飞认真的审阅这些技术资料,孙旭和唐中华两人悄悄的退了出去,轻轻的将办公室的门关上。
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唐飞终于审阅完这部分技术资料,硬是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之处,孙旭和唐中华两人果然有两把刷子,也完全贯彻了当初自己的设计意图。
这是名副其实的第五代IGBT,且还是6500V级别的。一般来说,电压等级越高,技术难度越大。
审阅之后,唐飞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款IGBT的设计研发工作基本告一段落。
也就是说,设计基本完成了。可以进行生产制造工艺资料的编制,如果有配套的生产制造设备,那就可以进行生产制造了。
只是现在缺这些生产设备。
唐飞签完自己名字的那一刻,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同时,脑海之中“叮”的一声响起,然后是系统的声音。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请注意查收奖励。”
然后是哗啦哗啦的金币到账的声音,完成这项任务,一共奖励1600金币,此外还有神秘礼包一个。
看来系统完全认可了唐飞的设计,不然,也不会在唐飞签完字的那一刻,立马就任务完成。
哈哈,一共1700金币,可以再召唤一名技术人才。目前的系统是第三级,第一级的时候有两个召唤名额,第二级的时候有四个召唤名额,第三级有八个召唤名额。
此前已经用完了七个,还有一个召唤名额。
唐飞最想做的不是召唤一名精英属下,而是有一点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神秘礼包之中到底是什么东西!
于是,唐飞马上查看这个神秘礼包,当看清楚里面的东西之后,唐飞“啊”的一声叫喊起来,此刻,唐飞完全失态了!
………
今日三更,第一更送上!
………………………………
第193章 最大的问题解决了
难怪唐飞的反应这么大!
这才是梦寐以求的东西啊!
自己第一款IBGT已经设计成功,接下来要干什么呢?当然是将它生产制造出来。
既然是生产制造,那就要有相关的生产设备,目前,唐飞只有光刻机,这不够。必须有IGBT生产组装线,必须有配套的关键生产设备。
如进口真空焊接机、表面喷砂设备、自动化测试设备、高标准的空气净化系统,世界一流的高纯水处理系统等等。
要成功设计、制造IGBT必须有集产品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可靠性试验、系统应用等成套设备,包括组装生产线。
这些东西,唐飞统统没有!
为了生产制造设备的事情,唐飞也一直在做一些努力,如让杨成林、赵可等和国外的一些设备制造厂家联系,试图购买他们的设备,但现实很残酷,人家不卖。
为了生产设备的事情,唐飞头都大了,甚至一度萌生过用国内设备代替,但华夏目前的工业实力并不强大,真心讲,很多设备和国外的相比,有一定差距。
用国内设备代替,那完全是无奈之举,没有办法。
现在任务完成了,唐飞满怀希望的打开了奖励礼包,一看清楚里面的东西之后,惊喜万分,甚至“啊”的一声叫喊起来,可见唐飞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