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人生重置了-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杨一眼就能看出来于洪波的心里在想什么,不过他也不想再多说,直接给对方下了命令。
“好的,我会坚持持有这支股票的。”
对于胡杨的命令,于洪波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这一点没什么问题。
于洪波寻思,这事儿就先这么着,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向胡杨提出自己的建议。说来说去,于洪波还是不看好这家公司的长期发展,认为应该择机获利了结。
胡杨也懒得管于洪波的心里在想什么,只要对方能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就行了。
打发走于洪波,胡杨考虑了很久,于是给万青山打了一个电话。
万青山早就成为了汇嘉系决策委员会的执委,但是他在汇嘉系的存在感并不强。
很多人都说万青山的能力不是很突出,不知道为什么会得到胡杨的看重。
胡杨却知道,万青山此人的能力并不差。而且他做事踏实,非常有韧性,也是整个汇嘉系当中人缘最好的一个。
“万总,你什么时候有空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电话里,胡杨也没有多说,只说想和对方见一面。
“胡总,我这会儿刚好在科技孵化园,要不我现在就过去吧,你看呢?”
万青山也不啰嗦,他反正刚好在深海,就打算立刻来一趟。
“行,那我等你。先挂了啊,等见了再聊。”
胡杨微微一笑,随即挂了电话。
大约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万青山走进了胡杨的办公室。
“胡总,你好。”
万青山在胡杨面前,稍微有一点拘谨。他平时和胡杨见面的次数不多,像这种单独召见几乎没有过,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万总,请坐。我喊你来就是想了解一下科技孵化园项目的情况,没别的事,你可以随意的说说。”
胡杨走过去和万青山一起坐在了沙发上,并让吴馨慧送进来两杯咖啡。
“嗯,我到了汇嘉控股之后,就一直在负责这个项目。目前,我们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已经见到了实效,投资收益很不错。”
万青山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错,只是战略眼光稍微欠缺一点。要不然,以他的资历也不可能混到现在还是给别人当副手。
正因为此,万青山在汇嘉控股很像当年的的王清泉。他除了配合慕少青的工作之外,就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科技孵化园。
“哦?也就是说,这个项目已经实现了正向循环了。万总,如果我们现在从科技孵化园这个项目上退出来,你估计能回笼多少资金?”
胡杨也不绕弯子,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万青山一愣,差点想问胡杨,为什么要这么干?不过他是一个很理智的人,很快就压下了心里的疑惑。
“如果连科技孵化园和咱们扶持创业企业的投资一起算上,总体上可以回笼资金超过100亿元。如果只收回扶持资金,算上溢价部分,大约能回笼资金50亿元到70亿元之间。”
万青山对于这个项目太熟悉了,几乎不用怎么思索,就能给出答案。
“万总,我的意思,科技孵化园整体还是要保留下来,但咱们投出去的资金能回收尽量回收。
至于未来扶持创业的资金,可以暂时放开外部的投资基金进来,咱们只需要做好服务工作就行。”
胡杨打算暂时放弃这一块市场,但整个科技孵化园不能放弃。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转型的问题,按照他的想法,汇嘉控股只提供服务,资金可以放开外部环节。
他这样考虑的原因,是因为现在整个汇嘉系要集中力量,做好供应链的安全可控以及国产化替代这两项工作。
凡事有主有次,为了服务汇嘉系的大战略,只能放弃科技企业孵化这一块蛋糕。
要知道,科技孵化园里的企业,涵盖了众多的领域。暂时来说,胡杨没办法分心,只能重点扶持和半导体行业相关的企业。
万青山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好的,胡总,我服从你的安排。”
“这件事,回头我会给穆总打个招呼。另外,你处理完科技孵化园的事情,我会有新的工作任务交给你。”
胡杨微笑着看了一眼万青山,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万青山一下子就振奋了,胡杨的话明显就有以后要重用自己的意思,这的确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
讲真,万青山为什么愿意呆在科技孵化园?就是因为公司的很多事情他都插不上手。
就像这一次汇嘉控股的撒网式投资,慕少青忙得脚不沾地,却没有他万青山多少事。
他在汇嘉系,实际上也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
不过呢,他的处境和王清泉还是不一样。当初王清泉处处受到排挤,他万青山还不至于这样。
他在公司也有分管的部门,包括科技孵化园,他还是能够做到说一不二的。
万青山最大的问题就是存在感比较弱,重要的工作他又插不上手,日积月累下来,他只能把精力耗在科技孵化园上面。
因为,也只有这个项目,还能给他涨一点业绩。
“胡总,你放心,我一定会处理好科技孵化园的事情。”
人逢喜事精神爽,万青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真的表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别的不说,仅仅不到一个月,他就回笼了69亿元的资金。
等这部分资金到账以后,汇嘉控股的账上就有了117亿元的资金,大大的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随后,胡杨决定成立汇嘉控股(西南)公司。
公司为汇嘉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为50亿元。由汇嘉控股副总经理万青山兼任西南公司的总经理,公司的驻地为川省蓉城。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给万青山搭起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平台,能做到何种程度,就要看他自己的能力了。
慕少青大概猜到了胡杨的心思,至始至终都没有表示反对的意见。
这个情况,和汇嘉国际投资差不多。王清泉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同样兼任浦东公司的总经理。
只不过,王清泉和万青山都会远离总公司,手上的权力不是小了,反而是大了。
年底。
顽石科技在蓉城的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完工,随即进入了试生产阶段。
而芯通国际(南方制造)在深海的第一条28nm生产线,也改造完成,进入了客户导入和风险量产的阶段。
“胡总,博隆光学的光刻机到底是差点,你看看,良品率只有85%不到,我很头疼啊。”
博隆光学及其微电子设备,毕竟积累不够。虽然攻克了技术难关,造出了国产光刻设备,但各项指标还有待提高。
孟如松这段时间几乎都耗在了深海,一直在为风险量产做准备。但是,从试生产的结果来看,只能说是还过得去,并不能让他满意。
胡杨今天是来视察新的生产线的,孟如松一边陪同他在厂子里看看,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无奈。
第703章 亲自敲打
第703章亲自敲打
“孟总,我觉得这件事你还要多包涵。我也知道阿斯麦的光刻机更好用,但是人家肯第一个卖给你吗?
所以呢,你可以把这些问题都反馈给博隆光学,让他们继续改进。另外,我作为大股东可以在这里表个态,不管赔多少钱,一定要把整个产业链培育出来。”
胡杨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在发展中改进。
对于工业生产他是个外行,但有一点他很清楚,不管是什么产品,都是越做越好,这就是经验的积累。
比如像现在的国产28nm光刻机,可能在精度上、在操控性上和国际巨头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这是自主可控的设备,不会因为某一天北美一不高兴,就给你卡断了供应渠道。
因此,不管孟如松有多少抱怨,都必须坚持使用这种设备。
当然,该反馈的意见要反馈。该让博隆光学进行资金补偿的,那也不用客气。虽然大家同属于汇嘉系,但都是单独核算的企业,规矩还是要讲的。
“哎!我也知道这里面的关键,可这玩意耽误事啊。”
孟如松的嗓门顿时小了很多,在汇嘉系,不遗余力的进行国产化替代,就是ZZ正确。
这一点,对于他孟如松来说,同样适用。
胡杨笑着点点头,也不和对方争论。
博隆光学的光刻机是有些瑕疵,但问题是,阿斯麦的光刻机现在拿不到货呀,排队都得到明年了。
“孟总,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好上。我希望你立足现有的装备,不断的改进生产工艺,争取把良品率提上去。”
离开之前,胡杨难得的板起脸和孟如松交代了一句。
现在这个阶段,抱怨是没有用的。只能是因地制宜,不断地在发现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中前行。
“放心吧,我也就随口唠叨两句,该做的工作我不会含糊。胡总,说白了,国产光刻机的各项指标一定会追赶上来的,但有一条,那就是需要烧钱!你不心疼就行。”
孟如松嘿嘿一笑,顺便打击了一下胡杨,便转身扬长而去。
胡杨扶着车门,忍不住笑了:“这家伙,学会将我的军了哈。钱算啥?钱是王八蛋,花了再去赚。”
但其实,他还真有点心疼。只不过,相对于汇嘉系被人彻底打垮,这点心疼很快就会随风而去。
回到投资大厦的办公室坐下,胡杨不禁皱起了眉头。
博隆光学和微电子设备的工作进展还是有点拖后腿啊,还是得给他们紧紧螺丝才行。
“吴助理,你看看三天之内能不能申请上航线,我打算去一趟京城。”
胡杨考虑再三,决定亲自去京城看一看博隆光学的研究所。目前,国产高端光刻机的国产化攻关,就是在那里进行的。
而博隆光学(微电子设备)公司,专攻整机的生产,其实重点还是在京城这边。
晚上回到家,胡杨告诉田思纯自己准备出一趟远门。
“去京城?要不你自己去吧,小宝还没放假,我不想动不动就请假。”
田思纯犹豫了一下,觉得还是孩子上幼儿园重要。反正胡杨也去不了多久,自己就不跟着凑热闹了。
“那行,我那边的事情忙完就回来。”
胡杨笑笑,表示自己这次外出的时间不会太长。
“阿杨,今天就早点休息吧。”
田思纯嫣然一笑,硬是把胡杨从书房拉到了卧室。
两天后。
胡杨乘坐公务机来到了京城,下了飞机之后,他就直奔博隆光学的生产研发基地。
“胡总,需要通知一下许总他们吗?”
胡杨之前告诉了许有年,自己这两天会到京城,但没有说具体的时间。到机场迎接他的只有叶崇,在路上,叶崇小心的问了一句。
“嗯,吴助理,你给许总打个电话,告诉他我们马上就到他那里去。另外,你问问他,张总和戴总在不在公司?不在的话,让他顺便通知一下。”
胡杨之前就给许有年说过,他这两天到京城,有事情和他们几个当面说说。
按照道理,张潇和戴向军会及时赶过来的。
等到了博隆光学生产研发基地,许有年、张潇以及戴向军,正在行政楼下等着胡杨,一个都不少。
“胡总,一路辛苦。”
许有年等人纷纷向胡杨问好,他们其实还是有点心虚的,心里大概知道对方是为了何事而来。
胡杨摆摆手,笑道:“走,上去说。”
一行人就来到了新政楼的小会议室。
“我这次来京城,是想去你们的研究所考察一下。我也不瞒大家,芯通国际对于你们交付的光刻机,不是很满意。”
胡杨刚坐下,就开门见山的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许有年看了一眼张潇和戴向军,然后说道:
“胡总,这件事我要检讨。博隆光学介入高端光刻机领域,时间还是比较短,技术基础较弱。产品的品质不过硬,我们会加以改进的。”
胡杨点点头,手指轻扣着桌面,没有表态。
张潇随即给许有年使了一个眼色,笑着说道:
“胡总,我估计我们的设备会对芯通国际新制程的良品率造成一些影响。要不这样,回头我亲自跑一趟,尽量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补偿。”
“这还差不多!许总,各位,大家要明白,阿斯麦并没有切断给芯通国际的供货,最多是时间上会晚一些。
孟总为什么把采购设备的一半订单都给了你们,我想在座的都很清楚。所以呢,你们要争口气,不要浪费了别人给你们创造的机会。”
胡杨的话说的比较重,其实也是为了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
“胡总,我们接受你的批评。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给芯通国际的供货也是分批次的,要不我们先把后续的供货先停下来。
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我们针对芯通国际反应的问题,进行一些整改。是在不好改动的,我们会在下一代机型中加以改进。”
芯通国际和博隆光学签订的合同周期很长,设备也是分期分批进行交付的。
这样一来,许有年的建议就有了实施的可能。
“嗯,这事儿你们去和孟总商量。许总,张总,戴总,你们先陪我去研究所看看,其他的事情,等明天再说。”
胡杨午饭都是在机场吃的,他也不想坐在会议室里说个没完。
于是,他就在许有年、张潇、戴向军的陪同下,很认真的在研究所到处看了看。
这一圈转过来,差不多也到了下午下班的时间。
许有年本来安排了晚宴,但看见胡杨一下午都是满脸的严肃,他硬是没敢张口。
最后还是张潇说了出来。
“算了,我今天有些累了。”
胡杨摇摇头,他倒不是对许有年等人有意见,他是真的感觉到有些疲惫。
随后,胡杨离开了博隆光学生产研发基地,去了他自己的四合院。
许有年等人在胡杨走了以后,又回到了会议室。这时候他们还哪有心情去吃饭,赶紧让人退了订好的酒楼。
“许总,你说老板今儿是不是真的生气了?”
张潇见大家都闷坐着不说话,就率先开口问了一句。
许有年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说呢?没看到老板的脸一直黑着吗?”
戴向军有些不服气,“许总,张总,这事儿也不能全怪我们吧?咱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就这样,也没有人偷懒,我们能咋样?”
张潇微微的点点头,比较认同戴向军的话。
许有年是汇嘉系的元老,跟着胡杨的时间比他们两个都要长很多,对于胡杨了解也比他们深。
“张总,戴总,你们以为老板是为这个生气呀?我告诉你们,老板从来不会强迫手底下的人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哎,这事儿也怪我。之前我总觉得咱们已经攻克了28nm光刻机,算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就疏忽了很多细节。
我们呀,应该主动跟踪设备的使用情况,积极和包括芯通国际在内的客户保持沟通。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许有年说到这儿,张潇和戴向军才明白自己这些人错了那里。
技术积累不够不要紧,和世界先进技术有差距也不要紧,关键是要有努力改变现状的态度。
这么长时间,博隆光学居然都没有主动去倾听客户的意见,也没有做出来改进的计划。
这才是胡杨很不满意的原因。
“许总,戴总,我想干脆这样。明天你们二位陪着胡总,看看他还有什么想法。我呢,现在就去机场,明天一早我就去找孟总。”
张潇坐不住了,他决定连夜带领几名技术人员奔赴深海,然后去南方制造,现场和孟如松讨论产品需要改进的地方。
“你不打招呼就跑了,合适吗?”
许有年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是他们几个齐聚京城,是出于胡杨的要求。现在张潇突然走了,不知道胡杨那边会不会不高兴?
“现在也顾不上了,我在机场买了机票之后,会给胡总打电话说一声的。许总,戴总,这边就拜托二位喽,我先走一步。”
张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