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人生重置了-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总,咱们现在没办法挑三拣四啊,能做到替代就是万幸了。不过,下午我会给他们再提一些指标要求,尽可能的减少对于公司良品率的影响。”
 章汝霖自然看不上鼎新科技的技术水平,但他有句话说得对,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有,就比没有强。
 孟如松也是这个意思,等鼎新科技的抛光垫做出来了,芯通国际会参与产品的测试并提出改进意见。
 然后,芯通国际会采购一部分鼎新科技的产品。
 国产化替代也好,还是把供应链逐渐向欧洲、RB转移也好,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芯通国际能主动把关口前移,积极参与到相关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当中,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本身对于像鼎新科技这样的企业,就有着重大意义。
 还是那句话,什么产品都是越做越好,熟能生巧嘛。前提是,得有人给这些中小企业机会,市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高度的关键因素。
 以前,整个汇嘉系(包括芯通国际)的供应链顺畅。为了产品的质量,自然会去购买技术最先进的设备。
 但现在汇嘉系面临的是北美断供的危险,汇嘉系旗下的相关企业,只能是千方百计去寻找替代。
 慕少青听懂了章汝霖的意思,同时他也清楚了自己的投资价值。
 目前,鼎新科技总资产才6500万元,他们急需新的资金注入。如果没有资金,他们即将问世的第一代产品就会胎死腹中,公司也生存不下去了。
 晚上,鼎新科技的创始人、公司董事长兼CEO,林柏科,非要宴请章汝霖和慕少青。
 “林总,我们这次来多有打扰,还是我请你吧。你先别急着推让,听我说。。。。。。”
 慕少青和章汝霖交换了一个眼神,鼎新科技已经有两个月都没发工资了,可见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多艰难。
 这个时候,还真不好意思让对方请客。
 慕少青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林总,我们对于你们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信心。走,今天我请客,咱们边吃边聊。”
 听到慕少青话里的弦外音,林柏科觉得融资的事情、以及未来销售的事情,都还是很有希望的。
 他顿时顾不上再和慕少青争论谁请客的问题,屁颠屁颠的和慕少青、章汝霖一起来到了酒楼。
 。。。。。。
 三天后,章汝霖返回了魔都。
 慕少青留下了几名得力手下,他本人直接飞到了深海。
 “胡总,我们和鼎新科技已经初步达成了意向。我方将向鼎新科技投资1亿元,获得对方49%的股权,但只有不超过20%的投票权。
 我方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实施运营和财务监督。同时,我方承诺,不谋求控制公司。”
 为了稳住创业团队,慕少青给予了对方很优厚的条件。
 所以,他来向胡杨做汇报的时候,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可以的。咱们总不能每投资一家企业,都要亲自上阵吧?不过呢,这笔投资还是有点少了,到时候对方的资金用着用着又不够用了该怎么办?”
 像鼎新科技这样的企业,前期的研发费用会很高昂。
 创业团队筹集了大几千万的资金,连两年都没坚持下来,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胡杨觉得,这种挤牙膏似的投资方式不可取,最起码针对鼎新科技就不是很好。
 目前,鼎新科技的研发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就会面临生产销售等环节,正是需要大笔资金的时候。
 “那,胡总的意思是?”
 慕少青迟疑了一下,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汇嘉国际投资,莫不是夏冰又要来摘桃子了?
 公司私底下倒没有什么胡杨和夏冰之间的传言,毕竟两人平时接触的也不多。但胡杨对于夏冰的偏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也难怪慕少青会多想。
 “不是我的意思,是其他人的意思。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准备扶持鼎新科技。他们昨儿才给我打过招呼,我已经同意了。”
 胡杨微微一笑,既然汇嘉系不准备控股,那么也就不在乎多一个股东参与进来。
 而且,胡杨觉得自己这方面领投,其他资金共同参与,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能分担风险,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胡杨这里所说的集成电路发展基金,指的是新鲜出炉的“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二期”,和之前的那个基金有所区别。
 集成电路发展基金,是国家牵头成立的。而二期基金,主要扶持集成电路设备、材料等方向的公司,鼎新科技刚好赶上了这一趟车。
 由于汇嘉系捷足先登,基金方面便先给胡杨打了电话,怕的就是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慕少青闻言,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可能连他自己都没发现,再和夏冰的竞争过程中,他是有心理阴影的。
 “胡总,我当然没意见了,绝对服从你的决定。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准备投入多少呢?”
 慕少青心念一动,这才想起一个关键的问题。
 “巧了,他们也准备投入一亿元的资金。我的意思,你再跑一趟鼎新科技,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刚好也要派人去,你们三方尽快把这件事定下来。”
 有了胡杨定好的基调,谈判不会拖延太久。
 慕少青再次来到了鼎新科技,很快就和创业团队以及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签订了协议。
 按照这份增资扩股协议,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二期),将分别向鼎新科技投资一亿元。
 本轮融资结束以后,鼎新科技的股权变动如下:创业团队的股份占比为27%,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的股份占比,都是36。5%。
 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履行监督职责。
 五个董事会席位,鼎新科技的创业团队占据了三席,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各占了一席。
 实际上,汇嘉控股投资半导体相关的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多。但投资规模都偏小,没有太大的项目。这也是慕少青的一块心病,仅靠这些小项目,汇嘉控股是比不上汇嘉国际投资的。
 汇嘉国际投资呢,和汇嘉控股恰恰相反。他们投资项目,在数量上并不多,远远比不上汇嘉控股。
 但汇嘉国际投资的单项投资都很大,动辄上百亿,投资总额要远远将汇嘉控股甩在身后。
 这样带来的后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每一年的利润,还有就是公司的体量。
 汇嘉控股早已落在了下风。
 在胡杨的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赚钱了他都高兴。但慕少青和夏冰不会这么想,毕竟同在汇嘉系的旗下,还各有小团体的利益不是?
 因此,慕少青在完成了针对鼎新科技的投资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转战多地,和二十余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
 一个月后,慕少青抱着一摞协议书回到了羊城。
 而在全国转了一圈的夏冰,却两手空空的回到了深海。
第686章 安全警告
 第686章安全警告
 “夏总,这一次的考察,有什么收获?”
 胡杨这段时间,一方面在关注位于北美和香江的两场官司,另一方面在等着北美那边的打压措施落地。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北美那边雷声大雨点小,靴子到现在还都没有落下来。
 “老板,我已经起草了一份调查报告,现在让人正在做最后的修改。过两天我会给你呈上来,你先别急嘛。”
 夏冰这一次出行,连一份投资协议书都没有签。
 她最主要的目的,是了解相关行业的具体情况,并将各家企业分级,然后做一个综合评定。
 “好好好,不急!我说,你是不是受到我上次那番话的影响了?穆总这几次打电话都挺高兴的,潜台词就是少了你这个竞争对手。”
 胡杨开了一句玩笑,夏冰是那么容易被人说服的吗?她当时只说不会和慕少青过度竞争,可没说不竞争。
 现在跑一圈回来,居然一份协议都没签,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她的眼光太挑剔了。
 “老板,我可不是让着穆总,也不是眼光太高。我是这样想的,既然穆总那边是全面铺开,靠数量取胜。那我这边,就要有所选择,找几个关键点进行突破。”
 夏冰当然不会是平白给慕少青让路,她有自己的想法,准备选择几个重要的点进行大手笔的投资。
 半导体行业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基础,产业链非常长,要是撒网式投资的话,效率太低。
 而且撒网式投资已经有汇嘉控股在做了,夏冰不希望汇嘉国际投资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行啊,等你的调查报告出来之后,咱们再谈?”
 胡杨微微一笑,并不干涉夏冰的选择。
 “倒也没那么严谨,我这次看中了大尺寸硅晶片的生产。老板,国内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绝大部分还要进口,我认为有必要进行投资。”
 夏冰的胃口果然不小,胡杨很清楚,她投资的方向,又是以百亿资金为单位的。
 不过,大尺寸硅晶片是生产芯片的关键原材料。夏冰能看到这个方面,说明她的眼光很毒辣。
 胡杨不禁点点头,这个项目很有投资的价值,如果成功,对于汇嘉系的整个产业链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夏总,你做好前期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回头召开决策委员会会议时,让大家充分探讨一下。我个人觉得,你这个切入点选择的不错。”
 得到了胡杨的赞赏,夏冰开开心心的离开了胡杨的办公室。
 “吴助理,你给高科创投的梁余经理打个电话,请他下午到我这儿来一趟。”
 胡杨终于感受了资金方面的压力,这一轮撒网式的投资,几乎把汇嘉控股的资金消耗一空。
 汇嘉控股的账上,原本还有20多亿的闲置资金,再加上陆陆续续收到的各项投资收益,总计有92亿元。
 胡杨看了慕少青报上来的投资计划,一大堆项目,就需要投出去差不多86亿元的资金,汇嘉控股的账上最多还能剩余6亿元。
 汇嘉国际投资的账上,资金还有不少。但夏冰这一个大尺寸硅晶片的项目投资,估计最少都需要投入120亿元以上。再来几个这样的项目,汇嘉国际投资的账上资金也差不多空了。
 于是,胡杨就想起了高科创投基金。
 高科创业基金虽然也在胡杨的掌控范围之内,但很多国内企业都积极出资认购了基金的份额。
 梁余在香江也募集到了不少资金,总的资金池,规模早已超过了千亿元。
 下午。
 上班不久,梁余就来到了胡杨的办公室。
 “梁经理,最近工作很辛苦吗?要不要休息一段时间?”
 有一段时间没见到了梁余了,乍一见,对方至少有一半的头发都开始发白。
 胡杨不清楚是对方的工作压力太大,还是有别的什么事情,就委婉的问了一句。
 “胡总,我这个是家族遗传,头发白得早,没什么关系的。不过,这段时间我的压力也真不小,穆总一口气签下了几十个项目。
 除了汇嘉控股、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之外,很多资金缺口都是我这边给填上的。我还得防备你这里还有需求,这不,你果然喊我了。”
 梁余哈哈一笑,精神状态看起来倒是出奇的好。
 胡杨仔细看了几眼梁余,发现对方除了多有白发之外,气色还不错,就放下了自己的担心。
 “梁经理,那天的联席会议你也参加了。现在汇嘉系面临什么样的复杂局面,不用我多说你也清楚。
 我也不废话,咱们这边一方面要重构供应链,另一方面还得扶持相关的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实在不小。
 你这边准备300亿元到500亿元的资金,我有大用。梁经理,咱们现在处于最危险的境地,北美排山倒海般的打压随时会降临。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同心协力,你明白吗?”
 胡杨也知道自己说出的这个数额会让梁余很为难,但是好钢要用到刀刃上,现在正是需要高科创投基金鼎力支持的时候。
 所以,胡杨直接给梁余下达了任务。
 “胡总,我明白。请你放心,资金方面我一定会保障到位,再大的困难我也会想办法去克服。”
 梁余没有讨价还价,可以这样说,高科创投基金存在的最大意义,将会在此刻显现出来。
 “很好!等咱们渡过这一次的生存危机,你就是汇嘉系的大功臣,我一定会重重的奖励你。梁经理,时不我待,那就辛苦你了!”
 胡杨也不啰嗦,既然梁余敢立下军令状,他就会给予对方充分的信任。现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敢玩虚的,更不敢有所保留,都会把手里的优势资源统统砸出来。
 梁余很快离开了胡杨的办公室,他现在真的是压力山大。高科创投基金的资金池虽然很大,但同样花钱如流水,他还得继续扩大资金池才行。
 他前脚走,后脚韩文就走了进来。
 “阿文,怎么了?咋蔫头耷脑的?”
 胡杨注意到韩文的情绪不高,就像是上来之前被谁打了一拳似的,便随口开了一句玩笑。
 “老板,昨天我被人警告了。我不是顺着上次那条线索继续追查吗?我发现之前监控陈总的人,全部都是隶属于某一家企业的。
 然后我就查到了那家公司的老板,是一名海外华人。这家伙姓郭,叫郭鳆。不过当我继续追查的时候,我受到了国家安全部门的警告,让我远离这个人。”
 韩文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组织实施大规模监控陈嘉霖行动的幕后人物,正是这位亿万富豪,郭鳆。
 此人是澳洲国籍,但常年活动在内地和香江两地,在粤省有不少产业。
 不过很可惜,线索到郭鳆这里就算断了。对于安全部门的警告,韩文肯定不能不当回事,再怎么着,他也不能给胡杨惹麻烦呀。
 “嗯。。。。。。”胡杨若有所思,过了一会他才说道:“阿文,那就这样吧,郭鳆那边都撤回来,调查工作到此为止。”
 “老板,你说,姓郭的会不会是间谍?”
 一般人自然不可能被安全部门盯上,韩文的想法倒不是异想天开。
 胡杨笑着摇摇头,道:“别管他是什么东西,咱们不去碰他就是。嘿嘿,等着瞧吧,会有人收拾他的。”
 “好的,老板。这条线我先放弃,回头还是把工作中心放到香江。我觉得,郭鳆最多算一个计划的执行着,香江那边才是阴谋的来源地。”
 韩文因为陈嘉霖的事情受到了处罚,心里早就憋着一股火。这眼看着就能把对方的代理人揪出来,结果却不得不停下来,那个郭鳆,还是一条真正的大鱼。
 看样子,那家伙的身份可不简单,反正韩文是不敢碰了。
 那么接下来他只有继续在香江进行调查,重点还是要放在那个NGO(北美亚洲联合会)组织的身上。
 下午下班前,胡杨把李杰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他就把韩文发现的情况,给对方讲了一下。
 “老板,我对于安全部门的具体运作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呢,很明显对于阿文的警告是善意的警告,怕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草惊蛇。”
 李杰很赞同胡杨这边脱离接触的决定,免得一不小心犯了大错。
 “你说,他们这次抓捕陈总,内外配合的天衣无缝,是不是还有更高层次的指挥者?”
 胡杨寻思,郭鳆在深海指挥人员监控陈嘉霖,香江那边肯定有人和经济犯罪调查科有联系。
 因此,当陈嘉霖和胡杨去香江度周末,才会在酒楼被人家堵个正着。
 “老板,这个居中调度的总指挥,很有可能就是那个北美亚洲联合会。我估计,这件事在他们组织内部知道的人也不会很多,应该就是他们的几个高层知道。
 还有,那个张鸣不也是被他们给收买了吗?我倒是觉得,张鸣的存在对于陈总的威胁很大,我怕他并没有将所有的证据都交给香江警方,而是会在庭审的关键时刻拿出来。”
 李杰说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