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人生重置了-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芯通国际的危局,张潇同样也知道。他这段时间吃住在公司,人都瘦了十几斤。
“张总,身体最重要,咱可是要量力而行啊。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你和你的团队的努力,我看得见。”
胡杨在公司认真的转了一圈,时间也就到了中午时分。
张潇请胡杨出去吃了一顿午饭,然后他就匆匆赶回了微电子设备公司。
“这个张董,还真拼命呀。”
胡杨回到了汇嘉国际大厦,心中虽然很钦佩张潇的敬业精神,不过对于微电子设备在短期内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没有报什么希望。
“胡总,汇嘉国际投资浦东公司的王总来电话,他想见你。”
在办公室旁边的休息室歇了一会,胡杨就回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准备处理公务。
吴馨慧敲门走了进来。
“那你让他过半小时上来吧,直接来我办公室就行。”
胡杨不知道王清泉找自己有什么事,就想着先把手里的几份文件赶紧处理好。
吴馨慧应了一声,转身退了出去。
过了半个小时,王清泉准时来到了胡杨面前。
“王总,请坐。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胡杨放下手里的签字笔,抬头看了一眼王清泉。
王清泉在沙发上坐下来,然后说道:
“胡总,公司最近遇到了一个投资项目,涉及到的投资总额,会比较巨大。我给夏总打电话说过此事,她说,老板你反正在魔都,就让我来找你。”
“这个,夏总,呵呵。。。。。。王总,那你就把项目评估报告拿给我看看吧,我倒要看看这个项目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胡杨很了解夏冰,知道对方肯定不是偷懒,才把这件事推给了自己。估计是这个项目本身有什么独特之处。
王清泉赶紧递过来一摞资料,胡杨一瞅,只见上面写着:博隆光学项目投资风险评估。
胡杨开始翻阅风险评估报告,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心神渐渐被这份报告所吸引。
魔都博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不到一年的企业。
企业是由一名归国博士创立,企业属于超精密光学行业,主要的经营方向是,研发超大规模IC制造投影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并实现产业化。
“这。。。。。这一套光学系统可是光刻机的核心部分,他们有这方面的技术吗?”
胡杨看完报告,内心不禁激动不已。
高端光刻机,简直成为了胡杨心里的一道魔咒,做梦都想着能及早实现设备国产化。
这种高端的设备,一台机器由三万多个零部件构成,但核心的核心,绝对是曝光光学系统。
这套系统涵盖了光源、物镜、高精度对准器件等等,可以这样说,有了这套系统,国产高端光刻设备的研发工作,就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博隆光学的创始人,戴远军博士曾经在尼康和欧泰克做过技术负责人。目前,他和他的团队,手上掌握着200多项专利技术。
公司预计三年内将拥有110nm节点、90nm节点、28nm及以下节点极大规模IC制造投影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产品的研发、设计与批量生产供货能力。
与此同时,已研发成功的超精密光学加工、检测、装调装备,以及正在研发的高性能显微物镜、紫外成像探测系统等产品,也将陆续投入市场。
此类高市场价值的衍生产品将与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产品一道,共同构建起博隆光学市场成功的产品基础。”
王清泉跟踪这个项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很看好博隆光学的发展前景,因此,一开口就是滔滔不绝。
嗯。。。。。。听起来很美!
第542章 投资有风险,介入须谨慎
第542章投资有风险,介入须谨慎
胡杨听的很仔细,王清泉一口气说了有十几分钟,中间胡杨并没有打断他。
等他说完了,胡杨才说道:
“照你这样说,应该有不少资本愿意投资这家企业才对啊。可是我刚才看了风险评估报告,博隆光学的资本金为3亿元,股东构成除了有一家不知名的投资公司,剩下的就是创业团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没有大资本介入呢?还有就是,既然这家公司掌握着一定的先进技术,国资为什么不介入?毕竟光学这一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高地。”
王清泉赶紧回答道:
“博隆光学也是半年前刚刚才完成天使轮融资,目前的股权比例是创业团队60%,投资公司40%。
胡总你也知道,高科技企业的创业充满了变数和风险,很多大资本是不愿意介入的。
而行业内,目前只有一家京城精密光学科技公司,对它感兴趣。二者的谈判,目前还在继续。”
听王清泉说完,胡杨似乎就明白了些什么。
不用说,这家博隆光学对于资本运作并不陌生。人家是想和京城精密光学实现技术上的强强联合,然后再从有实力的投资公司手中,获得巨额的融资。
“王总,这个项目我不反对。风险评估报告我也看了,投资风险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这样,你可以和对方进行实质的接触,我需要知道他们具体的融资条件。”
胡杨不介意博隆光学脚踏两只船,因为汇嘉国际投资和京城光学精密的属性不一样。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汇嘉国际投资率先和博隆光学达成协议。这样一来,再和京城精密光学谈判,底气就不一样了。
王清泉领命而去,带领一个团队,亲自和博隆光学进行谈判。
胡杨没有亲自参与这件事,他只是给张潇打了一个电话,问了问这家博隆光学的底细。
“胡总,怎么你对这家公司感兴趣?博隆光学我之前也接触过,原本没我想把他们收购过来的。不过,博隆光学的创始人心气很高,拒绝了我的收购条件。
这家公司怎么说呢?技术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独到之处的。但是,他们的技术并不完善,我不认为他们三年之内就能拿出来,成熟的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产品。”
张潇对于博隆光学的评价很高,也很低。
什么么意思呢?
就是张潇对于博隆光学的技术水平还是相当认可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动了收购对方的心思。
但同时,张潇不看好博隆光学的产业化之路。认为其创业团队没有做企业的经验,技术也不完善,凭借他们自己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来。
“张董,谢谢你的解惑。这家公司目前正在寻求第二轮融资,如果条件合适,我想我会考虑介入。”
胡杨也没有藏着掖着,微电子设备终归是自己人,有些事还是开诚布公的说出来比较好。
“哈哈,我猜就是这么回事。胡总,我没办法给你建议,你是投资领域的大师级人物。
如果你的介入,真能使这家企业脱胎换骨,那么此事对于国产高端光刻设备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祝你好运!”
张潇也没有多说什么,他最后送上了一句祝福之后,就挂了电话。
晚上。
归于平静的胡杨和田思纯,随意的聊着一些家常话。
忽然,田思纯看着胡杨的眼睛说道:“阿杨,咱们结婚也有这么长时间了,我怎么还没动静呢?”
“什么动静?”
胡杨一时没反应过来,很奇怪的问了一句。
“你是真糊涂还是家糊涂呀,咱们不是说好想要一个小宝宝的嘛。”
田思纯忍不住拍了一下胡杨的胳膊,心里升起了一丝隐忧。
“嗯,这个我也不知道,明明我没有偷懒哦。。。。。。纯纯,要不咱们再等等,过两个月要是还没动静,咱们就去医院检查看看。”
不知为何,胡杨也有点心慌。
难道重获一世,还能影响到这方面不成?不能吧?
田思纯没注意到胡杨的眼神,笑着说道:“嗯,听你的。阿杨,时间不早了,明天你还要忙活,早点睡吧。”
胡杨在魔都的这段时间,依然是按时上下班,和在深海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田思纯每天做做运动,做做美容,其他时间就是在家里呆着。
其实,胡杨并不反对她出去做事。
比如田思纯最近突然对英语培训机构很感兴趣,胡杨就和她开玩笑说,你要是想试试,我就给你一个亿,够你败几年的。
很快败光一个亿,当然是句玩笑话。有胡杨和他的汇嘉系做后盾,想赔钱都难。
田思纯想了几天,还是决定先把这事儿放放。原因就是她真的很想要一个小宝宝,如果真有了,她会安静的呆在家里,才不要到外面去劳心劳力呢。
可是,这个愿望一直没实现。
今儿听到男人答应过两个月一起去做检查,田思纯才松了一口气。这种事儿,她可不敢提,免得惹胡杨不高兴。
男人嘛,呵呵,谁知道他们是咋想的?
二人沉沉睡去,倒没有谁为此失眠。
对于胡杨来说,结婚生子,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如果田思纯不问,他可能也想不起来要去做检查。
翌日。
起床后的胡杨,神清气爽。
一大早他就来到了汇嘉国际大厦,让餐厅送过来一份早餐。
他习惯于吃完早餐之后,浏览一下当天的报纸。
虽然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网上获取信息。但是,胡杨的这个习惯却一直保持了下来。
用他的话说,读报纸和上网并不冲突嘛。
浏览完报纸,胡杨回到了办公室。从现在开始,是他处理公务的时间,米琪已经将需要处理的文件提前摆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刚拿起第一份文件准备翻阅,吴馨慧敲门走了进来。
“胡总,微电子设备的张董已经到了楼下,他要见你。”
“嗯?张董没打电话就跑来了?你去电梯间接一下张董,我在茶室见他。”
胡杨觉得很奇怪,明明自己昨儿才和张潇通过电话,怎么今儿一大早没打电话就直接过来了?
十分钟以后,胡杨在茶室见到了张潇。
“胡总,昨天和你通过电话之后,我想了一夜。我觉得吧,你还是应该积极参与博隆光学的本轮融资。
目前,我们研发光刻机的进度,主要就卡在光学系统这一块。如果,博隆光学真能做出来合格的产品,那么我们很快就能拿下65nm、甚至是45nm的高端光刻机。”
昨天事出突然,张潇觉得自己有些话讲的不到位。
所以,他今天一大早就来面见胡杨,就是为了提出自己的参考建议。
“张董,你这一想问题就一夜不睡的习惯,可不好,伤身体的。我呢,也有意向投资博隆光学,汇嘉国际投资的王清泉副总,已经去和他们接触了。不过,还是要看对方提出来的条件,条件不合适我也没办法。”
胡杨不会傻傻的为了一个执念,就违背投资的基本规则。
规则说起来也不复杂,起码对方开出的估值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狮子大开口。
还有就是,这笔投资是能看得见盈利预期的。
说白了,我给你投资,前期亏损两三年没问题。但要是一直亏损,看不到丝毫盈利的希望,这就不行。
张潇点点头,表示理解:
“当然,咱也不能一直做赔本买卖,是吧?
就拿我们微电子设备来说,虽然我们在高端光刻机上面的投入巨大,而且才刚开始见到效益。这还得感谢胡总的协调,卖出去的90nm光刻机可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利润。
但是,我们在封装光刻机以及LED光刻机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封装光刻机,我们已经占据了国内市场80%的份额,世界市场40%的份额。LED光刻机,我们也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
所以,你和对方谈判的时候,着眼点也不能光放在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上面。还得多了解他们高价值衍生产品的市场前景。短期来说,这些衍生产品,才是他们目前的主要利润来源。”
一家公司,不可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张潇的意思很明确,博隆光学的发展方向没问题,但是对方的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什么时候能出产品还不一定。
那么能尽快的见到效益的高价值衍生产品,就是公司当前的主要利润来源。
他提醒胡杨,千万不要忽视了衍生产品这一块,否则在谈判中是会吃亏的。
“张董,真的非常谢谢你。你说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我会让他们注意的。你呀,赶紧回去睡一会吧,看你的黑眼眶,我还以为你几天没睡觉了呢。”
胡杨从心里感谢张潇,这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
不过他还是很快赶走了张潇,让他最好是回去补一觉。
经过王清泉团队和博隆光学方面的接触,对方开出的条件,业已被胡杨所了解。
第543章 咄咄逼人,霸气的胡杨
第543章咄咄逼人,霸气的胡杨
“胡总,博隆光学给出的估值是10亿元,对方希望我们能再投入10亿元的资金,给我们50%的股份。另外,公司董事会的五个席位,对方只答应给我们两个。”
王清泉找时间专门向胡杨做了一次汇报,博隆光学开出的估值可不算低。
“王总,估值的事先放一边,我想知道他们所说的高价值衍生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怎么样?”
还是那句话,做企业可以有长远规划,但总要天天恰饭的嘛。
“据说还不错,博隆光学提供了半年以来的销售报表,公司在衍生产品这一方面,半年内已经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毛利润达到了4000万元。。。。。。”
鉴于这是一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能取得这样的业绩其实是很不错的。尤其是高价值衍生产品的利润率很高,还是值得大力发展的。
“王总,你什么意见?”
胡杨想听听王清泉的想法,特别是针对估值的。
“胡总,我认为估值这一块很难判断。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的研发以及产品的生产很顺利,这个估值就不高,或者说还有点偏低。
可是,如果他们在三年之内还无法攻克技术难关,或者无法形成产业化,那这个估值就高得离谱。
但我个人的建议,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我倾向于接受这个估值。”
在这一刻,王清泉才表现出曾经作为西江万隆第一干将的风采。
那就是敢于下赌注,敢于承担风险,
当年,庞千里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富贵险中求!
胡杨笑着摇摇头,并不觉得敢于赌未来是什么坏事。但这个“赌”不是盲目的扔钱,而是要建立在一定的风险评估之上的。
而王清泉得出的风险评估结论就是,项目有风险,但值得投资。
“辛苦你了,王总。你继续和对方保持接触,我需要多考虑几天,你先去忙吧。”
胡杨打发走王清泉,然后频繁的和孟如松、黄涛、闫汉章等人通电话。他主要想听听这些技术派的想法,然后再去询问慕少青、夏冰等人的意见。
等听完大家的意见,胡杨的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胡杨打算和博隆光学的戴远军见一面,亲自和他谈谈。
没两天,在王清泉的安排下,胡杨和戴远军在浦东汇嘉国际大厦的会议室里,坐在了一起。
戴远军不到四十岁的年纪,看起来干练沉稳。既有技术宅的睿智,也有企业家的风采,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男子。
“胡总,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今日一见,倍感欣慰,今后还希望能到你的大力提携。”
戴远军一见面,就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胡杨觉得对方的语气稍显生硬,可见平时并不是很擅长应酬。
“戴总,你客气了。如今是你事业的起步阶段,我或许在资金方面可以支持你。但等你的事业发达了,还请不要忘记多多关照我哦。”
商业互吹阶段结束,胡杨和戴远军的表情就都变得严肃起来。
“胡总,我们公司的情况你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只想说,咱们今天能坐在一起,就代表了一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