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人生重置了-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这一块儿。
吃完饭,胡杨小睡了片刻,就开始构思提案的内容。
整个下午他就在电脑上打草稿,然后让林嫣拿去修改。修改的时候,林嫣还得广泛征询闫汉章、孟如松、陈嘉霖、黄涛等人的意见,尽量在各个专业方面不要有什么疏漏。
一周后,在魔都,王清泉代表胡杨签订了增资扩股协议,东科电气正式成为了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
本轮增发完成以后,微电子设备的资金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张潇相信,公司很快就可以在中端、低端光刻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至于高端光刻机,只能慢慢来,从现在开始做一些基本研究。
“胡总,现在这个季节,北方大雪纷飞,我想邀请你去大东北滑雪,有没有兴趣?”
胡杨觉得张潇现在应该很忙才对,但这天对方忽然打来一个电话,居然要和胡杨一起去滑雪。
“滑雪?张董还有这雅兴啊。行啊,你定个时间。”
胡杨没有拒绝,他一直觉得张潇此人不简单,或许国产高端光刻机还真能在他手中诞生呢。
张潇也没多说,定好三天后在车城汇合,然后再去白山。
“林助理,你帮我申请三天后的航线吧,我要去一趟车城。”
胡杨算算时间,他还需要回西江开代表会议。所以这一次去了车城之后,他决定就从那边直飞西江。
晚上回到家里,田思纯刚好也来了,她已经安排好了晚餐。
“纯纯,过几天我要去一趟车城,你要跟我一起去滑雪吗?”
吃饭的时候,胡杨笑着问了一句。
“好啊,好啊。不过,你去那边不是单纯的游玩吧?会不会耽误你办正事?”
田思纯还是很想去的。
“那些事你不用管,你玩你的。你玩好了就回深海,我还要去西江开会。”
胡杨也觉得张潇邀请自己,不是单纯的为了度假。不过这事儿张潇迟早会说,他倒不必急着去问。
吃过饭,胡杨想了想又给陈嘉霖打了一个电话,问他想不想去滑雪。
陈嘉霖也很久没休假了,接到胡杨的电话,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并说会带着刘佳一起去。
“米琪留下来,林助理、李杰、大成跟我一起去车城。”
也不能总让林嫣留守,他这次出外的时间会比较长,就让米琪留守公司。
到了日子,胡杨一行人乘飞机离开了深海,飞往车城。
到了机场以后,大家才真正感受到了大东北的严寒气候。刘佳、田思纯和林嫣好在都带了厚厚的羽绒服,要不然都得哭。
陈嘉霖要好一些,胡杨算是比较习惯这种寒冷吧。
西江的冬季也很寒冷,基本上和大东北有一拼。出了航站楼,李杰和提前订好的酒店联系,对方告诉他派来接机的车牌号以及司机的联系方式。
李杰随即拨打了电话,很快一辆19座的中巴车开了过来。
胡杨等人放好行李上了车,就直接去预定的酒店。这辆中巴车也是从酒店租用的,倒是很方便。
“胡老弟,约你一起来滑雪的朋友呢?怎么没见人影?”
一行人到了酒店住下,大冷天的也懒得外出,就在酒店的餐厅吃点东西得了。
陈嘉霖见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和胡杨汇合,就笑着问了一句。
“你说微电子设备的张董啊,他从魔都过来的航班稍微一些,今晚之前就能到。”
胡杨和张潇约好的时间是今天见面,现在这个时间,张潇应该还在飞行途中。
“那咱们下午干嘛?你不会说在酒店睡觉吧?”
陈嘉霖三口两口吃完,并不想回房睡觉。
“下午自由活动,你爱去哪儿浪都行。”
胡杨懒得出去,再说他还要等张潇。
“别呀,我以前没来过这里,大家一起去街上转转呗。要是张董到了,他也会给你打电话的。”
陈嘉霖不管胡杨愿不愿意,硬是拉上他,还有刘佳和田思纯一起去逛街。
胡杨拗不过他,干脆把大家都喊上,直接步行出门。酒店的位置在市中心区域,走到商业街也不过十几二十分钟。
在外面逛了一个多小时,就连刘佳等人都失去了继续走下去的兴趣。
等一行人走回酒店,张潇也到了。
“陈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魔都微电子设备公司的张潇董事长。张董,这是顽石科技的老总,陈嘉霖。”
此时张潇已经办完入住手续,胡杨带着陈嘉霖去房间拜访了他。
“幸会!幸会!”
陈嘉霖和张潇以前不认识,但顽石科技在国内的名头要比微电子设备大多了。
因此,张潇很客气。而陈嘉霖的社交能力本来也很强,一番客套之后,两人就有说有笑起来。
“张董,你这次来肯定不是仅仅为了滑雪?说吧,还有什么别的事。”
胡杨直到现在才问出了这个疑问,他才不信张潇这么闲。
“呵呵,还是胡总懂我啊。我这次来车城,主要是为了去光机所和他们谈谈。我怕我一个人的分量不够,这不就拉上了胡总你。”
不出所料,张潇来到大东北果然还有其它的目的。
胡杨听到光机所这个名字,就知道张潇想做什么,他是为了解决光源的问题。
车城虽然算不上经济发达的城市,但是工业底子很厚,这座城市作为国内汽车工业的摇篮,被人称之为“华夏的底特律。”
除了汽车工业之外,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亮点。比如张潇所说的车城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是国家科学院下属的光学精密器械研究基地。
光机所先后参与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可以这样说,如果国内还有几家研究机构能解决高端光刻机所需光源的问题,那么车城光机所绝对名列榜首。
车城光机所一直都承担着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的任务,张潇没有把握能和对方达成合作协议,所以才拉上胡杨。
胡杨笑笑没有吱声,他觉得张潇想多了。人家光机所是国字号的研究机构,胡杨的汇嘉系哪怕资金实力再强,人家也不见得会给面子。
不过来都来了,胡杨自然会陪着张潇去光机所谈谈的。
第434章 超精密光学工程中心
第434章超精密光学工程中心
在张潇的房间里没坐太久,胡杨和陈嘉霖就一起告辞离开。
“胡老弟,你既然在这边还有事,不如我和佳佳她们几个先去白山。等你这边忙完了,你再和张董一起去找我们。”
陈嘉霖和高端光刻机项目没有丝毫的关系,因此他也不可能和胡杨一起去光机所。
“这样也行,明天你和佳佳、思纯以及鲁大成和阿德他们几个先去白山,林助理和阿杰留下。稍后我再去白山找你们。”
张潇的意思是先和光机所取得联系,然后再去白山滑雪度假。
胡杨倒无所谓,但也没必要让一群人留在这边等自己。
定好接下来的行程安排,次日一早,陈嘉霖带着大队人马,就从酒店租了一辆车直奔白山。
胡杨和张潇,等上午上班以后才来到了光机所。
“胡总,咱们在门口稍等一会,我有个朋友是光机所的员工,稍后他会出来接咱们进去。”
作为国内重要的研究机构,自然不可能像菜市场一样随意的进出。
张潇的朋友是光机所超精密光学工程中心的副主任,这次来和所里商谈事情,就是由他从中引见的。
胡杨和张潇等了不到五分钟,有一辆车从大门里面开了出来,然后停在了大门的一侧。紧接着,二人就看到一个身穿呢子大衣的中年男子,下车走了过来。
“胡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好友,超精密光学工程中心的林千祥主任。千祥,这位就是我和你说过的汇嘉系的掌门人,胡杨,胡总。”
张潇给二人做了介绍,林千祥和热情的和胡杨握了握手。
“呵呵,是副主任,张总你可别乱叫。胡总,欢迎你来光机所考察!二位,请跟我来。”
林千祥待人接物很周到,这一点比张潇还要强。
“千祥,我们这次的来意,之前都和你说过,你感觉问题大不大?”
张潇虽然和林千祥的关系不错,但像这种牵扯到两个单位之间的合作,不是哪一个人就能决定的。
“嗯,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刚好今天中心的廖主任也在,我现在就带你们去见他,有什么想法大家坐下来慢慢谈。”
林千祥打了个哈哈,就请胡杨和张潇上车,然后驱车把二人带到了了超精密光学工程中心。
光机所占地很大,其占地面积达到了54万平方米。据林千祥介绍,所里的在职职工人数有2000多人,还有招收的研究生接近1000人。
走进超精密光学工程进中心的大楼,胡杨和张潇不仅需要出示证件,还要填写详细的个人资料。
登记好个人资料之后,胡杨和张潇才获准跟随林千祥进入到大楼内部。
“老张,胡总,你们别介意啊。单位的密级比较高,外来人员的身份确认是必须的程序。”
即便是有中心的副主任带领,安保程序同样很严格。
胡杨觉得自己也应该向人家学习,等回头就让韩文提高汇嘉系各个研究部门的安保级别。
林千祥把二人领到会议室坐下,有人送来了茶水。不多时,一位头顶有些微秃、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廖主任,这就是魔都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张潇董事长,这位是汇嘉国际投资公司以及汇嘉控股公司的老板,胡杨。张董,胡总,这是我中心的主任,廖征。”
林千祥笑着给大家互相做了介绍,廖征走过来和张潇、胡杨一一打了招呼。
“张董,胡总,我代表超精密光学工程中心欢迎二位的大驾光临。微电子设备目前在搞高端光刻机?了不起,这可是很尖端的技术哦。”
廖主任对于光刻机当然不陌生,其实国内在七十年代就已经成功研发出第一台接触式光刻机,而这里面就有光机所的重要贡献。
那个时代,AMSL这家日后享誉全球的公司都还没有成立。
不过到了八十年代,由于各种原因,国内放弃了光刻机的继续研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廖主任,林副主任,我和胡总这次来贵单位,是来求援的。高端光刻机的研发,任重而道远,但首先还是得解决光源的问题。在这一领域,咱们车城光机所无疑是国内的行业翘楚,我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支持。”
张潇知道人家平时都很忙,今天能见个面也都是看在林千祥的面子上,因此他有话直说。
胡杨静静地坐着没有吱声,他这次就是应邀前来配合张潇的,暂时还不需要他上场。
“张总,目前我中心有多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在研,暂时还分不出太多的精力。不过,集成电路重大装备攻关,也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我们尽量想想办法,争取在短时间内成立光刻设备光源的项目组。”
廖主任也有难处,还真不是打官腔。
现在有些研究机构根本拿不到项目,也没有研究课题,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经费。而光机所不一样,所里的重大科研项目都忙不过来,真没有动力再接其他单位委托的合作事项。
这也就是林千祥介绍来的,要不然廖主任根本不会说这么多废话。
张潇笑笑,表示了感谢,但眼中掩藏不住的失望,就连胡杨都看出来了。
林千祥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在一旁给张潇打打气,让他耐心的等待一段时间。
“廖主任,高端光刻设备对于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有多重要,你肯定比我清楚。我们已经向上面递交了报告,希望从国家层面得到支持。
我合计呢,一旦国家考虑大力扶持微电子设备公司,到最后光源这一块儿还是会着落到贵单位的头上,真不如我们一起早点动手,还能节省研发的时间。”
胡杨这时笑眯眯的开口说道,他这番话算不上逼迫对方,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听到胡杨的话,张潇暗地里叫好,林千祥若有所思。
廖主任想了想,过了好一会才说道:“胡总,你的提议也很有道理。我对于目前国际上的光刻设备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当下大多数能研制光刻设备的公司,都已经放弃了7nm光源,转而采用193(nm)ArF光源。
针对193(nm)ArF光源,其实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想要出成果并不难。但是,我听说ASML公司已经联合多家芯片制造巨头,开始研发35(nm)EUV光源技术。对于这项技术,我们的积累几乎为零。”
“廖主任,我们现在就是需要193(nm)ArF光源,如果你们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国产高端光刻机就有可能在尽早诞生。”
张潇一听廖主任这么说,知道这是对方找了个台阶,他赶紧顺着台阶下来,给在座的几人打个圆场。
这时,林千祥也笑了:“你看看,搞了半天还闹了点误会。廖主任,张总和胡总他们也不容易,要不咱们抽一些人力出来,把193(nm)ArF光源帮他们解决了?”
“好吧,那我们就试一试。”
廖主任最终吐了口,答应尽快把光源搞出来。
“多谢廖主任,多谢林副主任。二位请放心,研发193(nm)ArF光源的资金,我方绝对能保证,具体事项张董会派专人前来洽谈的。”
胡杨知道研发工作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他赶紧表了态。至于剩下的技术问题,自然有其他人来谈判,今天只敲定原则。
“哈哈,看来胡总才是大金主啊。两位远道而来,一会去参观一下中心,中午我请你们吃饭。”
廖主任这才多看了胡杨一眼,心说,这个年轻人貌似很有钱的样子,要不然他刚才也不敢夸下海口。
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汇嘉系”是哪颗葱,光机所毕竟和民营的研究机构不同。
随后,廖主任和林千祥陪同二人在中心转了转,涉密的地方没带他们去,但即便是这样,也让胡杨和张潇大开了眼界。
中午吃饭的时候,林千祥才找机会给廖主任介绍了一下“汇嘉系”。廖主任得知,胡杨旗下的资产包括多家上市公司,以及香江、境外的一些公司,暗地里也不禁咂舌。
“胡总,听说你旗下的公司在海外还有研发机构?这可真不简单。不过,像你的汇嘉国际投资公司属于港资企业,据说你还注册了离岸公司,这倒方便你在海外的发展。
像我们就不行了,我们属于国家队,对外的交流合作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更别说在海外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喽。”
廖主任说的是实话,西方对于国资背景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抱有很大的戒心,尤其是老美。
胡杨当然清楚这一点,他寻思是不是找机会在国外收购一家超精密光学工程研究所?
不过仔细想想还是算了,这一方面的技术很敏感,别到时候事情没办成还惹一身麻烦。
但如果是自己出资设立一家此类的研究机构,问题倒不大,这事儿还需要仔细琢磨才行。
吃过饭,胡杨和张潇就向廖主任和林千祥告辞,回到了酒店。
第435章 刷一波热点
第435章刷一波热点
今天的光机所之行,可以说是非常顺利。这一方面得益于张潇的朋友林千祥,另一方面也和胡杨说的那番话有关。
廖主任参加过很多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他也很了解国内的产业导向。因此当胡杨说已经向上面递交了报告,他就知道高端光刻设备国产化的项目,一定会列入国家大的发展战略当中。
既然迟早都要参加这个项目攻关,那为什么不及早介入呢?还能落个人情。
对于胡杨和张潇来说,别人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怎么做。只要廖主任答应合作研发光源,这事就算胜利。
“胡总,我下午就安排公司的有关人员来车城,明天就开始和光机所超精密光学工程中心洽谈。要不咱们明天一早动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