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人生重置了-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知道胡杨之所以打来电话问杨成林,应该事情比较着急,所以马上就给杨成林打了电话。
 “云毅,这事儿电话里说不清楚,不知道对方可不可以安排人和我面谈?说实话,我对于第一轮融资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我的合作伙伴却心有不甘。非常感谢你给我提供的这个信息,回头我请你喝一杯。”
 说实话,杨成林动心了。不过考虑到自己创立的公司,他还是想努力一下,看能不能说服对方进行投资。
 “杨兄,我虽然对你创立的公司不怎么清楚,但你们直到现在都没有拉倒第一轮投资,就很能说明问题。胡总的实力很强,我希望你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孙云毅也没有多说,他摸清楚了杨成林的态度,就马上给胡杨回了电话。
 “见面谈?当然,这种事情一个电话是搞不定的。这样吧,孙先生,我考虑一下派谁去和杨博士谈,比较合适,回头再给你电话。”
 胡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直接和瑞珀公司或者杨成林接触,反倒不着急。
 翌日。
 胡杨在87层的小会议室,召开了决策委员会的本次例会。
 许有年,夏冰、闫汉章、万青山等人悉数到场,慕少青在帝都没能赶回来,这一次的例会还是由万青山暂代他发言。
 “胡总,由王清泉王副总主持的项目风险评估体系以及分级体系,已经全部完成。我在这里挑重点给大家说一下,希望大家能给些意见。”
 项目分级体系,按照一到五星级别划分,对应的风险评估体系则是从“严控投资”到“大力投资”。
 这两个体系当中,王清泉等人建立了大量的量化指标,减少了许多以往的主观因素,加入了现在的很多客观因素。
 首先发言的许有年,他把刚刚完成的两套体系拿出来进行讨论。
 大家的看法几乎都是正面的,有什么问题,也得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和改进。现在说的再多,也是纸上谈兵。
 “林助理,记录一下,许总今天的议题在例会上得到了执委的一致肯定,也就是说获得了通过。许总,那么这两个体系就先在汇嘉控股试点,等完善之后再加以推广。”
 胡杨还是比较谨慎的,他让许有年先在汇嘉控股进行试点,等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就可以作为汇嘉控股和汇嘉国际投资的企业标准。
 许有年点点头,把胡杨的话记在了心里。
 接下来,本该轮到夏冰发言,不过她表示自己还需要再酝酿一下,就让闫汉章先说。
 “胡总,各位,我今天的议题是,魅力制造应该向芯通国际学习,果断的进行逆周期投资。我和黄总他们商量了一下,以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完全可以再投资兴建两座工厂。”
 魅力制造现在只有一座工厂,设计产能的实际利用率,才不过刚到65%。
 但闫汉章和黄涛、萨弘礼等人,看得更长远一些。决定投资兴建二厂和三厂。
 “闫总啊,你刚才也说了,仅魅力制造的一厂,释放出来的产能才到六成五。那么,魅力制造为什么不继续挖掘潜力,而是要盲目扩张呢?”
 万青山代表慕少青的执委身份,提出了质疑。
 夏冰虽然没说话,但看表情,估计心里也和万青山想的差不多。
 “咳咳,这一点我倒可以替闫总解释一下。”
 胡杨轻咳一声,拿到了发言权。他从芯片制造行业的特殊性说起,着重说明了一下逆周期投资是这个行业的惯例。
 不过,他没有表态,闫汉章他们请求兴建的二厂和三厂,到底是建,或者不建?
 闫汉章看了一眼胡杨,这件事他昨儿本来就打算和胡杨说的。结果夏冰的突然到来,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就干脆在例会上提出这个议题。
 接下来,闫汉章开始给大家讲述,魅力制造投资建厂的紧迫性。
 相对来说,芯片的制造工厂,从厂房的建设、采购设备到设备安装调试,需要很长时间,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个“建厂高手”的。
 所以,逆周期投资建厂最合适,一旦行业景气周期到来,企业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
 “我同意闫总的观点,咱们总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逆周期投资建厂就是最好的诠释。”
 许有年刚才没吱声,这时候忽然开口支持闫汉章。
 夏冰之前不太理解,但听了闫汉章的详细说明之后,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她也表态支持闫汉章。
 然后,大家都看向胡杨,又到了老板一锤定音的时候。
 “我同意魅力制造的申请,再建两座新工厂。不过,闫总,你们的消息可不怎么灵通啊。知道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吗?芯通国际这次能够顺利完成增发,可多亏了人家的协助。
 我个人理解,魅力制造也应该属于发展基金重点扶持的对象。所以,闫总你要去主动去和人家联系一下,看能不能再从发展基金获得一笔融资。”
 胡杨的意思是,二厂和三厂应该马上兴建。不过,魅力制造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争取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的支持。
 “好的,我明白了。”
 闫汉章的心里美滋滋,说一千道一万,老板还是同意了兴建工厂。不过,他对于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也很感兴趣,回头他就会派人去和对方接触一下。
 这时,胡杨示意万青山,有议题赶紧说出来。
 万青山笑着摇摇手,说道:“穆总在电话里说了,这一次的例会,他没有任何议题。”
 “那好吧,夏总,现在轮到你了。你给大家说说瑞珀公司以及杨成林的事情。”
 开会前,胡杨已经和夏冰说过了他和孙云毅的通话内容。关于是否收购瑞珀公司的议题,将会由夏冰提出来。
第350章 收购“瑞珀”
 第350章收购“瑞珀”
 夏冰介绍了一下瑞珀公司的基本情况,然后说道:“我们分析,瑞珀公司之所以没能拉到第一笔融资,和他的三位联合创始人看不清自己的实力有关。”
 闫汉章沉吟了片刻,说道:“夏总,有没有可能把杨成林博士给挖来?大家知道,魅力科技下属的芯片设计公司,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尤其是缺少像杨博士这样的技术带头人。”
 夏冰摇摇头,“现在还没有与瑞珀公司方面接触,也不清楚杨成林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
 接下来,许有年和万青山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体上都倾向于只挖人,不收购公司。
 “大家的意见我听了,你们的想法都很好。不过呢,大家可能疏忽了一件事,那就是瑞珀公司是杨成林联合其他两人新创立的公司。尽管目前他们的融资情况不太乐观,但是,我觉得杨成林博士是不会轻易放弃他自己亲手创立的这个项目的。
 这样吧,今天的例会到此结束。回头我打算亲自去一趟美国,和杨成林博士见个面,看看他的想法。”
 胡杨想了想,决定亲自去一趟美国。
 中午吃过饭,许有年等人就离开了投资大厦。夏冰临走之前,还专门到胡杨办公室来了一趟。
 “胡总,要不还是我去一趟?”
 夏冰觉得北美公司是由自己负责的,一件很小的收购案就要老板亲自出马,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胡杨笑笑,“夏总,我刚好想去看看北美公司和海外研究机构的情况,就当是顺便和杨成林见个面吧。”
 夏冰见胡杨这样说,便不再吱声,随后就返回了香江。
 胡杨马上让林嫣安排行程,这一次去美国,他除了带自己身边的人,还指名要带上邵青。
 邵青上一次就充当胡杨的翻译,陪他去过一次美国。
 林嫣很快办好了签证,胡杨一行人从深海出发,途径RB东京,然后直接飞往了旧金山。
 “胡总,你好!林助理,你好!”
 前来机场迎接的,是北美公司的负责人,姓廖。他以前在香江的汇嘉国际投资总部任职,北美公司成立以后,才调过来的。
 “廖经理,你好。你先把我们送到酒店,等明天我再去公司看看。”
 胡杨笑着和廖经理握了握手,然后大家都纷纷上了车。
 这一次出行,除了林嫣、韩文、李杰、邵青,胡杨还带上了鲁大成,人数比较多一点。好在廖经理带了一辆公务车来接机,倒是都能坐下。
 酒店还是定在丽丝卡尔顿酒店。
 “胡总,林助理,那你们就好好休息一下。刚从国内过来,倒时差还是挺辛苦的。现在是上午时间,我晚上来接你们去吃饭。”
 廖经理把胡杨一行人送到酒店,就先告辞离去。晚上他安排了一个小型的晚餐会,主要是北美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内部人员参加。
 胡杨没有拒绝,在非正式场合和大家先见个面,气氛会好一些。
 中午随便在酒店吃了点东西,大家就各自回房休息。由于要倒时差,胡杨只小睡了片刻,就爬了起来。
 “胡总,你到旧金山了?真是抱歉,我都没有去机场接你。你现在在哪儿?方便的话,我带个人去见你。”
 电话是孙云毅打来的,他知道胡杨今天会抵达旧金山。之前他也说过要去接胡杨,不过有廖经理去接机,胡杨就没有麻烦他。
 “哈哈,你说的是杨成林博士?好吧,一个小时后,咱们在酒店的咖啡厅见。”
 胡杨没想到杨成林毫不掩饰自己急迫的心情,今天飞机才刚落地,杨成林就让孙云毅带着来见胡杨。
 算好时间,胡杨和林嫣提前来到了咖啡厅。坐下不久,孙云毅就带着一位三十来岁,戴眼镜的男子走了过来。
 “我是胡杨,很高兴见到二位。这是我的助理,林嫣小姐。”
 胡杨站起来,先自我做了介绍。
 “胡总,你的起色看起来不错啊。这是我的好友,瑞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杨成林博士。”
 孙云毅谈笑风生,把杨成林介绍给了胡杨和林嫣。
 “胡总,你好,我是杨成林,这是我名片。”
 杨成林笑着问候了一句,马上掏出名片双手递给了胡杨。
 “都请坐吧,二位喝什么,自己点。”
 胡杨接过名片,几人纷纷落座。
 “胡总,你这一次来一定要多呆几天啊。我记得你好像说过要请我喝酒是吧?我可是一直在等着呢。”
 坐下之后,孙云毅和杨成林各要了一杯咖啡,孙云毅和胡杨就开始闲聊起来。
 “多大的事儿?过两天我就请你喝酒,就怕你酒量不行啊。”
 胡杨笑笑,也不着急进入正题。
 杨成林就有些坐卧不安,几次拿眼睛瞟孙云毅,可对方就当没看见。
 聊了大概有十几分钟,孙云毅才停了下来,笑着说道:“胡总,你看杨博士都着急了。那这样,我公司还有事,你们慢慢谈,我先走一步。”
 胡杨摆摆手,说道:“你去忙你的吧,等回头我给你电话,到时候咱们一醉方休。”
 林嫣起身,代表胡杨把孙云毅送了出去。
 胡杨看看杨成林,笑道:“杨博士,我知道你的瑞珀公司正在寻找第一笔投资,那么接下来你给我说说?我一定洗耳恭听。”
 胡杨其实没打算一到美国就和杨成林接触,但既然人家主动找上门,他就直奔主题吧。
 杨成林马上坐直了身体,然后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来一些资料,就开始给胡杨介绍自己的公司。
 杨成林和另外两名联合创始人,都是搞技术出身的,三人之前都有在美光的从业经历。所以,他的介绍偏重于技术层面。
 “胡总,我们为了避开其他公司的技术专利壁垒,设计构架上还不太成熟。不过,请你放心,只要给我们一点时间,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杨成林说了一大堆,胡杨才算听明白,瑞珀公司之所以很难找到投资,是因为他们的技术还不太成熟。
 “杨博士,我相信你也明白,你的公司和一些创新型企业不一样。有些企业的技术虽然也不成熟,但由于项目本身具有无限的可能,当然会受到大资金的青睐。
 而你的瑞珀公司呢,请恕我直言,贵公司的发展之路会很艰难。你是搞技术的,肯定比我清楚,在芯片设计这样一行,市场份额大部分已经被一些巨头所垄断。”
 胡杨的说法很客观,一家小公司缺乏资金和市场,技术上就很难有大的进步。毕竟,搞研发也是很烧钱的。
 杨成林微微有点失落,看来胡杨也不看好自己的瑞珀公司。
 来之前他还想着能尽力说服胡杨,让他能投入一部分资金,哪怕股份上自己让步大一些都行。
 但胡杨的一番话打消了他的奢望,奇迹终究还是没有发生。
 “胡总,不好意思,我想我该告辞了。”
 杨成林喝了一口咖啡,放下杯子,就把带来的资料收了起来,然后笑着向胡杨说了一句。
 “先别急,杨博士。我不同意你的融资方案,但不代表我没有投资意愿。我给你说说我的想法,我打算全资收购瑞珀公司,价格你们开。作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你们三人可以作为公司的管理团队保留下来,还可以给你们保留少量的股权。”
 胡杨见火候差不多了,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351章 再遇苏婷婷
 第351章再遇苏婷婷
 杨成林之前一直想的是,能获得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权还能保留在自己三个联合创始人的手上。
 作为风投公司来说,他们一般看重企业未来的成长,能给自己带来多高的投资回报率。至于企业的管理权,他们是不会在乎的。
 但对于胡杨来说,他要发展壮大魅力科技集团的芯片设计公司,海外收购无非是为了技术和人才,怎么可能把公司的主导权拱手让人?
 杨成林听完胡杨的话,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当时三个联合创始人投资了50万美元,设立瑞珀公司到现在,公司的账面上还有不到20万美元的资金了。
 要是没有新的资金注入,瑞珀公司距离倒闭还有多远?
 “胡总,这事儿我需要回去跟合作伙伴商量一下,过两天再给你答复,可以吗?”
 杨成林决定回去以后和两个联合创始人好好谈谈,目前看来,自己三人的创业项目,差不多可以算是失败了。
 按照胡杨的收购计划,等于是杨成林等人卖出了公司,包括公司拥有的技术、专利等等。
 “好的,杨博士,收购的事情你们慢慢商量。我在美国可能还要待一段时间,时间上来得及。”
 胡杨笑笑,这种事情不易操之过急,等对方想明白了,自然会知道怎么取舍。
 “胡总,那我就先告辞了,你请留步。”
 杨成林起身告辞,胡杨亲自把他送出了酒店。
 “胡总,孙先生刚才说让我转告你,瑞珀公司恐怕很难拉倒投资,要我们平常心对待收购一事就好。”
 林嫣之前送走孙云毅以后,就没有再进咖啡厅,以方便胡杨和杨成林谈事情。
 “哈哈,孙云毅这个家伙可真有意思。”
 孙云毅让林嫣带的话,等于是给胡杨交了底。很明显,在朋友和胡杨之间,孙云毅选择了胡杨。
 晚上,廖经理在一家西餐厅,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晚餐会。
 出席晚餐会的有汇嘉风投(北美)公司的8名员工,以及魅力科技芯片设计公司在硅谷研究所的30多名员工。
 这些员工,都知道公司的大老板来了美国,其中大部分人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胡杨。
 胡杨走进这家不大的餐厅,微笑着和所有人一一打了招呼,廖经理、林嫣和邵青在一旁陪同。
 “胡总,包括研究所在内,这些员工中间大概有一半左右是白人,还有一些是美籍华人。咱们北美风投的员工,只有我和另外一名员工是从香江调过来的,其余都是本地人。研究所那边,国内员工和外籍员工的比例大约是1比1。”
 一个小型的晚餐会,胡杨真实感受到了国外分公司和内地公司的一些差异。
 他在餐会前,简短的讲了几句话,然后就宣布餐会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