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幽香闲闲露华浓-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清兰听了十分惭愧,自己所做的不过是让丫头去探望几次,而真正称得上援手的却是卫长钧请医,不过,这个“功劳”卫长钧让给了自己,自己却没法推拒,连解释都无法解释,只能厚着脸皮收下。
  好在林氏也觉得卢予珊太客气,帮着拿话岔开。
  “卢大小姐,我听说宜威将军与薛大公子是在药铺遇见的,现今又见卢大小姐脸色欠佳,莫非……”
  卢予珊苦笑,“是我身子不太好,说来让沈太太笑话,我本是会州长大,也见惯了风雪严寒,但自从嫁到潭州,可能是习惯了潭州的气候,冷不防北上,倒不适应了,这一路风寒不断,寸步难行,单是在太原,就耽搁半月之久了。”
  沈清兰听了心中怜惜,想卢予瑶也是病蔫蔫一年没有痊愈,没想到她姐姐也这般柔弱。
  林氏轻叹,“你这身体确实弱了些,好在年轻,多注意些,也就养起来了,今年冬天格外的冷,我们从会州这一路来,沿途都在下雪,也不怪你受不住,想必很多人都难以承受。”
  三人又说了些闲话,伙计送进菜饭来,于是边吃边说,卢予珊很聪明,绝口不提父亲被停职一事,也不说祖母之死,多是回忆些她们姐妹俩一起长大的趣事,轻松自在,又或者介绍潭州的风土人情,引人向往。
  林氏和沈清兰更不会主动问扫兴的话,一顿饭吃下来,气氛和谐愉快。
  饭后闲谈没多久,卢予珊就提出告辞,她要回去养病,林氏要赶路,谁也没多赘言,握手言欢,挥手告别。
  林氏让沈清兰送出去,两人缓步下楼,往后院马车走。
  卢予珊拉着沈清兰多的手,笑道,“出门在外,我也没有带什么贵重之物,几样常戴的旧物就不拿出来现眼了,回头咱们必有再见面之日,到时候,我再好好谢一谢沈小姐。”
  沈清兰莞尔,还是那句话,“卢大小姐太客气了,举手之劳真的不必挂在心上。”往后还能不能再见面,谁也说不好,但总让人家惦记着报答,总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卢予珊也没再强调什么,继续说些闲话。
  但沈清兰觉得她性格不错,主动和她提了几句会州当前的情况,她料想卢予珊早已知道大半,就算还不清楚,等到了会州,自然也就知道,自己这么做不过是投桃报李。
  卢予珊笑了笑,坦然问道,“我也听小妹信中提过,接任会州刺史的是位陆大人,为人正直,我是个女儿家,不懂政事,又离得远,小妹虽如此说,到底有些担心,沈小姐若不介意,能否告知我更多些?”
  沈清兰点头,“陆大人本为洪州别驾,如卢二小姐所言,性格刚正,官声很好,我也不懂政事,但是这数月来,并未听说陆大人对卢家有什么举措,我想,卢二小姐可以安心。”
  “多谢沈小姐。”卢予珊微微笑。
  随后不久,薛大公子出来,亲自扶妻子上车,沈清兰避过一侧,目送远去。
  大年初一,酒楼没什么客人,车辕压过白雪,现出两道痕迹通向门外。
  沈清兰转身,忽而愣住,只见卫长钧站在丈余之地对着自己笑。
  “清兰,想在太原城里逛逛吗?”
  沈清兰的心咚地跳了下,不由得欣喜,可以看看太原城吗?可转念一想,还是摇头。
  “不去了,赶路要紧。”
  卫长钧抿嘴,声音愈发轻柔,“不差这半天,我陪你上街走走。”
  沈清兰的心剧烈撞击起来,连连摇头,“不,母亲还在楼上等我。”
  “我去说一声。”
  “不了。”
  沈清兰坚持拒绝,她确实很想看一看太原古城,但也并非可以放纵自己,孤男寡女大白天的逛街?她可不想再传出什么笑话去。
  卫长钧有些无奈,倒也没有勉强,陪她一起上楼,轻声为她讲解,“潭州刺史是太子殿下的二舅,因潭州要地,非亲信之人不可守,所以皇上将薛大人调了过去,一晃十余年,那边一直安稳,看起来,也该换换人了。”
  沈清兰蹲步,扭头看他,“你听到我和卢大小姐说话了?”
  “何用听你们说?”卫长钧笑,“薛大公子这次陪妻回娘家,之后就直接进京去了。”
  沈清兰也笑,“怪不得卢大小姐说,我与她还有再见面之日,哦,对了,她还说到时候要送我个礼物,既然是太子殿下的表兄弟,想来礼物不轻,那我可不好意思代收了,你自己收吧,将军?”
  卫长钧被那一声“将军”勾得心都麻了,笑吟吟看她,“她不管送多贵重的礼,最后还不是要将军夫人保管?嗯?将军夫人?”
  沈清兰的脸刷的红了,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羞不羞?谁是将军夫人?”扭头就跑了。
  卫长钧靠在楼梯扶手上,笑得眉目生辉。
  说是来太原见个面吃个饭,最后还真是见个面吃个饭就走了,出酒楼时,林氏有意无意地看了眼身边的沈清兰,“你要是想转转,咱们多留一天也无妨。”
  沈清兰微愣,不敢断定这是不是她的试探之言,万一是卫长钧那家伙悄悄说了什么呢?还是算了吧,笑道,“京城必定更好玩,等到了京城,母亲许我撒欢多玩几天可好?”
  林氏含笑点头。


第667章 来信
  从太原出发,继续一路往东,卫长钧确实同行,他与一年前从申州到会州一样,与沈良骑马并肩,说说笑笑,后面跟着的马车也都差不多,几辆坐人,几辆装行李。
  沈清兰精神极好,嘴边一直荡漾着笑容,时不时撩起这边帘子一角瞧瞧,又撩起那边帘子一角望望,白茫茫一片,也不知看个什么劲。
  碧玉忍不住了,“小姐,您今儿心情不错呀。”
  沈清兰伸个懒腰,笑眯眯地回答,“新年新气象嘛,今天大年初一,当然心情好。”
  碧玉撇嘴,“这个理由?”
  “这个理由不算嘛?我何时大年初一心情不好了?去年……”
  去年的大年初一也在路上,也是有卫长钧陪着,也戴着他送的首饰,一身明艳,自然心情也很好。
  不过再往前说,千年的大年初一是在分宁过的,因为大少奶奶邓氏杀人而闹得不可收场,那个新春过得实在压抑,哪来的好心情?
  “好好好。”碧玉笑着把帘子往上撩,她当然不会提那些糟心事,小姐能忘了最好不过,“小姐,过了太原,京城就不远了。”
  沈清兰眼睛一亮。
  薛扬闻声过来,“沈小姐有何吩咐?”
  沈清兰哪有吩咐?碧玉忙道,“薛扬,多久能到京城?”
  薛扬老老实实地回答,“大雪难行,依这个速度,估计还要十来天。”
  十天,也不是个很短的时间,主仆都有点泄气。
  傍晚落宿时,卫长钧借着送点心的机会来看沈清兰,轻声道,“可是路上坐久了难受?”
  “……没有。”
  沈清兰还在惊疑地盯着他亲手端着的一碟子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糕点,心说这人总能找到各种机会来露面,这点小糕点让碧玉去拿一下不就行了?
  卫长钧笑,无视她的回答,“再坚持一下,到了京城好好歇息,今冬雪厚,马车不能太快,恐怕有危险。”
  沈清兰顿时明白,一定是薛扬把白天碧玉的问话跟他说了,他还以为自己坐立难安,急着进京呢。
  “……安全为上。”
  “清兰……”卫长钧看着她,不走,喊一声又不说话了,只管笑。
  沈清兰不知他要什么,总这么傻站着发笑也不是个事啊,她飞快地扫了一圈四周,好在没有人。
  “做什么?”她小声问。
  卫长钧难得见她一副娇羞又胆怯的小模样,粉面如桃花娇艳,配上她今天一身明艳娇俏的首饰、衣裳,别有一番妩媚风情,着迷得恍惚。
  “清兰,你这样……很好看。”
  沈清兰怔了下,心口猛然爆炸了一个大火球,热辣辣的火苗几乎是瞬间就窜上了脸庞,她吓得转身就冲进屋里,还反手把门闩上了。
  卫长钧望着眨眼睛就消失在面前的心上人,动了动嘴,到底还是没克制住了隔着门喊话,心里则是既后悔又甜蜜。
  他的小姑娘这么容易害羞呀。
  也是天公作美,自从除夕过后,就不再下雪了,并且气温持续攀升,每天冬阳映雪,照得人暖洋洋的,忍不住感慨,岁末的雪虽下得大,可春天也来得早啊。
  为了稳妥,马车速度依旧平稳不快,饶是如此,也一天天接近目的地,所有人都数着日子期盼起来,似乎多垫着脚往远处望几次,就能看到城墙、宫墙。
  沈良格外的意气风发,又拉着卫长钧吟诗作对,气概豪迈。
  林氏也几次把沈清兰叫到她的马车上,母女俩坐着闲聊,解解闷,也商议些事。
  “母亲,等我们到了京城,又有了宅子,是不是就要着手准备把大嫂娶回来了啊?”
  林氏笑,“是这样准备的,咱们出发前,我就写了信给方家提了这事,这会儿,他们也该收到信了。”
  “太好了,这么说,我很快就能和茹音见面了。”
  “我就知道你盼着呢。”林氏斜她一眼,嗔笑,“这嫂子倒不像是给哥哥娶的,而是给自己娶的,不过,事情也快不了,东西还在会州的小院子里放着呢,要运到京城去,少说也得大半年。”
  沈清兰也知道这些,只是听来心礼还是被泼了冷水,幽幽叹口气,滚到林氏怀里撒娇。
  林氏宠溺的笑了笑,“你有这心思想你大嫂,倒不如想想自己。”
  “想自己什么?”沈清兰有点心虚。
  “别装糊涂!”林氏在她背上轻轻拍一下,嗔道,“只怕等不到你大嫂进门,你就先被一顶轿子抬出去了。”
  沈清兰捂着一张大红脸,挣扎着低嚷,“母亲!哪有那么快?不是……不是才……才定亲嘛?”
  林氏哼道,“快不快的,这也没有个定数,子渊已经跟我和你父亲说过,想尽快成大礼。”
  “……”
  沈清兰抓着林氏的衣袖挡住自己的脸,又干脆闭上眼睛装睡,心里却像一口气喝下一大罐子蜜糖一样,甜得咕咕冒泡,衣袖遮掩下的嘴角早已翘起老高。
  林氏低头瞥她,虽然看不见她表情,但女儿的心思哪会猜不到?于是越发来了气,又拍一巴掌,骂道,“人家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看看,这还没嫁呢,心就飞了!”
  “哪有?”林氏的声音略拔了拔,沈清兰怕被卫长钧听到,吓得顾不上遮挡,爬起来就攀住林氏脖子,“母亲,您别胡说呀,我怎么就……就泼出去了呀?我心里想的念的可都是您。”
  林氏撇了撇嘴,瞅着她一副急吼吼的小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傻妮子!”
  好好商议着兄嫂问题的沈清兰莫名其妙引火烧身,被母亲奚落一通又得了个“傻妮子”的帽子,别提多委屈了,抱着林氏哼哼唧唧了好半天。
  帘子外,正与沈良说着朝廷这几年的大手笔的卫长钧不知为何,嘴唇渐渐翘起,笑容越来越浓。
  恰在这时,一只信隼破空而来,落在莫安肩上,莫安利索的解下信隼腿上的信,驱马递给卫长钧。
  卫长钧看了看蜡封的外壳,“京城来的?”


第668章 宽慰
  他平静地捏破蜡封,展开一封短信一扫而过,眉尖随即微微蹙起,良久不语。
  沈良等了等,见他似愁绪,问,“子渊,有为难之事?”
  卫长钧答道,“闵老将军突发疾病,发来急报,皇上怕边关不稳,派家父疾出关去接替了。”
  沈良不是武将,对守关征伐之事不太懂,但和卫长钧相处久了,多少也比寻常文臣知道的多些,听了这话,也不由得皱眉。
  “闵老将军病的严重吗?开国郡侯此去是临时?还是长期?”
  卫长钧收了信,沉声道,“应当是暂时的。”忽而一笑,“半年,最多半年吧,父亲必定要回来的。”
  沈良没明白,怎么卫长钧说得这么诚恳?朝廷的安排又岂是他能预料、左右的?不过他也没多想,觉得这单纯只是卫长钧本身同为武将对于朝廷安排的一点寻常推测罢了。
  这件小插曲就这么过去了,卫长钧没再多说,沈良也没多问,沈、卫两家的关系……怎么说呢,卫长钧和沈清兰的亲事已经交换了庚书,但还没有下聘,正处在说既定也可、说未定也过得去的关卡,沈良作为女方家长,品级也远不如开国郡侯,他不好意思巴着粘着上去,按常理说,等沈家入了京,两家家长必定要见个面,开诚布公地聊一聊这亲事,也拉近亲家的关系,但这种事该卫家主动才是,现在老侯爷突然离京,沈良绝不会询问:谁来安排两家会面的事?
  晚上落宿时,沈良和林氏提了一句,林氏赶紧提醒他,“再往后,你就不闻不问了,千万不可打听老侯爷的归期,也不要提亲事。”
  沈良本来也没追着打听的意思,被妻子一说,忙表态,“放心,我知道轻重,我调来京城是朝廷的意思,不是因为攀附了卫家这棵大树,咱们兰儿才貌双全,也不是哭着求着要嫁,我要是靠得太近,反而引人猜疑。”
  “正是这意思。”林氏道,“等到了京城,你去你的太常寺,我就带着孩子们把宅子定下来,收拾收拾,算着时间,方家那边的回信也快到了。”
  沈良颔首认同,“也好,先把之逸的婚事办了,兰儿毕竟是妹妹,可缓一缓,等老侯爷回来再说。”
  “这事儿,先别与兰儿说,免得她又胡思乱想。”
  夫妻俩合计妥了,这一天就过去了,隔壁的沈清兰坐在桌边,拿着剪子挑灯花,有一下没一下的,目光一动不动瞅着时而爆响、时而扑腾的烛焰,像是十分专注,又像是心不在焉。
  碧玉坐在旁边,低声细语,“……薛扬说,让小姐别多心,老侯爷不好管儿女婚事,只要卫夫人在就行。”
  沈清兰轻轻“嗯”了下,没太大反应。
  “小姐您想,太太都已经收了姑爷的庚书,也把小姐您的庚书给陆夫人了,这时候早都送到卫夫人手里了,要不是咱们进京,聘礼都该送到会州去了,这亲事早就定下来了,老侯爷就算离京一时半会,这亲事也必定都交代好了,没有差错的。”
  沈清兰淡淡笑了声,将剪子放下,“你这是怕什么?怕卫家不认账?悔婚?”
  碧玉讪讪,“碧玉也不敢这么想,但是……”
  “好啦,别想了,女儿家的婚事啊从来都是身不由己,成与不成,我奈何?卫家悔与不悔又奈何?”
  “是婢子不会说话,惹小姐心烦了,”碧玉低头,“不过小姐真不必担心,您想,有姑爷呢,姑爷什么事搞不定啊?”
  沈清兰失笑。
  “再过两天就该到了,早点休息吧。”
  这事儿啊,沈清兰真没当回事,她和卫长钧从相识以来,坎坷风雨两年多,经历的考验多了去了,上至皇帝与公主,下至林氏和沈之潇,他一路扫清障碍,如今都到了下聘一环,何至于就轻易折在这里?
  最后两天过得特别快,大家精神抖擞,目光炯炯,连林氏都忍不住,两次撩帘子看窗外风景,猜想着越来越近的京城是何模样。
  沈清兰也不坐自己的马车,有事没事就钻进林氏车里,粘着她一起往外看,叽叽喳喳的话也多。
  “母亲,大哥、二哥知道我们什么到吗?”
  “我说应该告诉你二哥的,虽然你大哥没时间,好歹你二哥能来接一下,要不咱们连院子在哪都不知道,你父亲却说不用,他呀,现在都听子渊的。”林氏絮絮叨叨,还朝隔着帘子往外投去一个很多不忿的白眼,但语气又温柔得很,隐约还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