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幽香闲闲露华浓-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清兰想起了自己受伤时,刘娇芸的确和徐嫣芸一起去过,但是被沈之潇拒绝了,至于“几次登门”,过于夸大了。
“刘小姐找我有事?”
沈清兰不觉得自己和她有多深的交情,两人见面次数加起来还不足一只手数的,何必这么矫情?
刘娇芸将一只碧玉手镯套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端详,似乎不太满意,又褪了下去,她皮肤倒是不黑,但瘦得皮包骨似的,腕骨高高突出,与粗大的镯子不太搭配。
“有事啊,向救命恩人道谢。”
沈清兰愕然,“我何时救过你的命?”她忍不住打量刘娇芸,隐约记得,初识时,并没有这么瘦的。
刘娇芸咯咯之笑,声音中似乎带着嘲讽和苦涩,“上元节灯会上,沈小姐不是见过我吗?”
这都马上又第二年的上元节了,哪里还记得呢?
沈清兰皱眉回想,又得翡翠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袖,才终于想起来,确是见过一面的,只是那一次……
记忆一旦拉开序幕,后面的事就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上元灯节,刘娇芸打了个招呼就走,很是莫名其妙,但转过天来,刘太太就找上门,询问沈清兰是否有她的线索,沈清兰那时候才知道,灯节的晚上,刘娇芸一夜未归,好在最后还是回去了,本以为事情到此到此结束,谁知道一个月后,刘太太上卢府大吵大闹、刘娇芸落水生病的事陆续传来,她才得知其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只不过,终究是别人的事情,沈清兰不想多管闲事,加上很久没有交集,最后就抛在记忆的角落了。
此刻,她怎么也想不到,刘娇芸会坐在她对面,亲口提起那件令刘家蒙羞的事情,还拿自己当个救命恩人。
“我没有救你,当不起‘恩人’两个字。”
刘娇芸无所谓地笑了声,又拿起一副珍珠翠玉的耳坠在自己耳朵上比了比,左摇头右摇头地打量。
“嘿,你没有对外宣扬,没有落井下石,就是给我留一条命了。”
沈清兰失笑,“我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你我无冤无仇,我何必呢?”
刘娇芸再度将没看上的耳坠放下,重重一声嗤笑,“沈小姐还真是个好人?可好人没有好报呀,要不然,沈小姐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身边人伤呢?”
“……”沈清兰蹙眉,“刘小姐,有话请直说。”
刘娇芸捂着嘴笑,“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听说沈小姐定了亲,恰好遇上,我便说句恭喜话。”
沈清兰略顿,“谢谢。”
卫长钧高调得很,自从提亲,就越发大方自然的在沈府出出进进犹如自家,加上陆大人夫妇登门做媒,虽然还没下聘,这亲事就已经传遍会州,刘判司本就是衙门中人,刘娇芸会听说,也不奇怪。
刘娇芸慢悠悠地接上刚才的话,“……顺便送个贺礼。”
沈清兰摇头,“贺礼就不必了,心意领了。”
“别急着拒绝了,我的贺礼与众不同,虽然有些晚了,但也怪不得我,谁让我一直见不到你呢?”
第651章 情愿
刘娇芸笑得神秘,“我若是早点送,沈小姐未必受这么多苦呢。”
还没成亲呢,贺礼怎么会晚?这应该是自己收到的第一份贺礼才是!
受苦又是怎么回事?
沈清兰心中大疑,觉得她这话颇为奇怪,也来了兴趣,想看一看,她究竟送的什么,可等了等,并不见她拿出什么,而是慢悠悠喝了口茶,开始说话。
“宜威将军对沈小姐情有独钟,我不知道沈小姐是否早就看出来了,不过,徐小姐一处相思,沈小姐恐怕还不知晓。”
沈清兰不由得吃惊,她当然已知晓,但那是徐嫣芸亲口说的,刘娇芸又怎么知道呢?
刘娇芸见她一脸惊讶,吃吃发笑,“怎么,不相信?本来呢,我是早就想和沈小姐打个招呼的,早在沈小姐还没来会州时,徐小姐偶尔一次见到宜威将军,就暗自种下情根了,可惜啊,人家压根不认得她,理也不理,直到沈大人调过来,徐小姐发现宜威将军与沈大人有交情,于是就起了心思与沈小姐交往,一口一个沈姐姐,叫得倒是亲热,可最后呢,还是没能嫁给宜威将军。”
沈清兰吸了口气,深感震撼,她很清楚徐嫣芸对卫长钧的爱慕,但不敢相信徐嫣芸是为了卫长钧而接近自己。
“你误会了,我看徐小姐并没有这个意思。”
无论初衷如何,都已不重要,徐嫣芸不傻,不会明知无望还纠缠不休,况且,相处这么久,自己也看得出来,徐嫣芸并非全部在利用自己,姐妹情还是有的,这也正是自己不忍心伤害她、欺骗她的原因。
“呵,误会?”刘娇芸笑得前仰后合,“沈小姐不但善良,还很单纯,我不妨再提醒你一件事,徐小姐是从什么时候起突然跟你走得近呢?是你去了菡萏园。”
沈清兰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咯噔一下,不得不说,刘娇芸这话触动了她的一根弦,她想起来,就是那次在菡萏园见到徐嫣芸后,她就姐姐长姐姐短,不停的邀请和登门了。
可是,那不是为了徐鸣玉吗?
她摇头笑了笑,刘娇芸的话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自己实在没必要为此困扰。
刘娇芸把首饰都放进首饰盒,拍拍手站起来,摊手冷笑,“看吧,我就知道我的贺礼送晚了,一点效果都没有,那么,前段时间来做客的沈家二小姐挑拨离间的事情,我也没必要详细解说了。”
“不用了,多谢好意。”沈清兰一点也不想听。
刘娇芸兀自笑了笑,不知是冷是热,“如此,是我多管闲事了。”转身而去。
“慢走,不送。”
沈清兰笑了笑,喝着茶,从容淡定。
碧玉蹙眉,“小姐,这个刘小姐真是善恶难辨,她说这些话什么意思啊?”
沈清兰淡笑,“不管她是什么意思,听一听就罢了,去付钱,咱们走吧。”
上了马车,碧玉忍不住隔着帘子问薛扬,“你打听打听,那个刘小姐别不是脑子有问题了?说话莫名其妙的。”
薛扬“哦”了个,旁边莫安接言,“她脑子确实有问题。”
车厢里几个人都愣住。
莫安继续说,“以前刘判司一家就把她宠得没边,不过除了傲娇放纵些,倒也没别的,后来因为卢鹏义,受了打击,就变得神经兮兮了,不过被刘家看得严,本性不算坏,倒也没闹什么笑话。”
沈清兰摇摇头,没什么可说的,当初所为是她自己情愿,怪得了谁呢?
接下来去布庄,又挑了几批锦缎,算是满载而归。
沈清兰这几夜睡得都不太安稳,回家的路上就有些困了,靠在车厢后壁,迷迷糊糊地快要入梦,忽然感觉马车停了下来。
“怎么?”她睁开一条缝,含糊地问身边人。
碧玉低声道,“有人,像是徐二公子。”
徐鸣玉?沈清兰觉得他不可能是来找自己的,便没准备开口,依旧合着眼。
徐鸣玉确实不是为沈清兰而来,他只是恰好看到莫安,而且还没准备上前,反而被莫安喊住,只得过来打个招呼。
“莫公子……”徐鸣玉垂着眉眼。
莫安轻声道,“你知道,我不是什么公子,直接叫我莫安。”
徐鸣玉苦笑,后退两步,“我丧服在身,还是回避些好,莫……安请代我向沈小姐问个好,告辞。”不等莫安答话,作揖,转身离去。
莫安望着他清瘦的背影沉默不语。
沈清兰觉得气氛古怪,也不做声。
回到沈府,沈清兰径直去见林氏,不经意回首,只见莫安拉着薛扬低声说了句什么,就往外跑了。
沈清兰当没看见,碧玉眯起眼睛打量薛扬。
到晚上,碧玉凑过来,“小姐,婢子弄明白了。”
“什么?”沈清兰愕然。
“莫安和徐二公子啊。”碧玉坐到沈清兰脚边,“莫安和徐二公子去年就认得了,当时姑爷刚调到北关,莫安负责情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会州大小人物关系摸清,因此结识了徐二公子,一开始,莫安还隐瞒身份呢,但徐二公子真诚坦荡,莫安便也坦白了,甚至以兄弟相称,后来不知怎的闹了别扭,徐二公子就不肯见莫安了,两人好像还吵了架。”
“闹了别扭?”沈清兰问,“什么别扭?”
“这个就不知道了,连薛扬也不知道。”
沈清兰就不问了,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两个大男人,有什么别扭,自己解决去,她不想掺合。
次日早饭后,沈清兰招呼丫头们来做针线,碧玉又去找赵妈妈,兜了两大兜新棉花,要做棉被,翡翠兴奋地去挑缎子,一口气抱了好几匹出来。
恰在这时,春兰一路笑着跑来。
“小姐,大喜!陆太太来送庚帖了。”
翡翠从缎子中露出脑袋,大叫,“从京城寄过来的?这么快?”
春兰笑,“可不嘛,陆太太也是一早刚收到的,赶着就送来了,看来,卫侯爷和卫夫人也急着娶儿媳妇呢。”
大家都笑起来。
第652章 夸奖
合了庚帖,问卦吉凶,这亲事就真正定下来了。
沈清兰表面上严肃淡然,心里却克制不住激动,自己这一生,到底是与他捆绑在一起了吗?两年前去分宁的途中那第一眼相对,何曾会想到缘分因此开始,从此牵牵绊绊、密密麻麻,蔓延成一张大网,缚住两人一生。
林氏只是让春兰来告知一声,依然没有叫沈清兰过去的意思,但沈清兰还是叫秋月跟着春兰过去打听消息,既然京城的信都能送过来,那陆家请的媒婆何时到分宁呢?
结果令人失望,秋月听了半天,也没有听到陆夫人提及沈清菀半句。
沈清兰得知后,默然良久,她想向陆新明打听,可卫长钧走了,沈之潇也走了,无人可传信,很快,她也没空再操心沈清菀金额陆新明的事了,因为庚帖一合,竟是个大吉大利、天作之合的卦象,陆大人和陆夫人再次双双登门,沈家设宴款待,又请了张大人夫妇等几位要好的同僚作陪,就算是公开了卫、沈联姻。
前院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沈清兰在后院装聋作哑,其实她也装不成聋哑,丫头们进进出出,不停地汇报最新消息。
“胡大人居然也来了,还带来了厚礼。”
“真是稀奇,听说胡大人从不参与衙门文政这边任何红白喜事。”
……
沈清兰装睡,其实她明白,胡大人是冲着卫长钧的面子来的,毕竟都是武将,又都在北关共事,不能不给面子。
“行了行了,你们出去说去,碧玉,你去给我倒杯茶来。”
翡翠看了看堆满桌子的针头线脑,“小姐,正做着活呢,去哪里?”
“去你屋里做吧。”
碧玉忙帮着把东西收拢,送了出去,再端回茶来,沈清兰已睁开了眼。
“碧玉,你刚去前头,见着胡大人的儿子了吗?”
“那个在太子府当差的胡公子?他早就不在会州了。”
“何时走的?”沈清兰皱眉。
“婢子也是后来听薛扬无意中说的,就是和穆世子他们一起走的,那天小姐不是去送穆老夫人了吗?怎么?没见着胡公子?”
沈清兰缓缓摇头,不仅没见着,甚至从未听他们中任何人提起一字半句。
怪不得,自从穆老夫人走后,沈清兰就频频归营,说胡大人一人忙不过来。
“婢子再去问问薛扬。”碧玉感觉蹊跷,立即起身。
沈清兰阻止,“不用了,碧玉,你别再跟薛扬提这事,万不可再提!”她觉得自己大概是认识卫长钧时间久了,对军营、对朝廷中的事有些模糊的猜测和认知。
卫长钧、穆华景、陆新明和那个黄公子显然都是早就相识的,要不然,他们三个也不会在黄公子养伤期间频频来探望,胡公子……倒是从来没来过,但以卫长钧和他的关系,他多少对黄公子有所了解。
可怎么从未露面呢?不觉得失礼么?
明明是同一天回京,为何不相伴而行?为何所有人都对此三缄其口,当他不存在?
那个黄公子的身份、胡公子的真正身份,对会州人来说,恐怕还是个秘密吧?
薛扬已经不小心泄密,但也止于碧玉、止于自己,再不可往外传了。
转眼进入十一月,气温一降再降,已下过一场雪,这里的雪不比申州,落在地上难以融化,被凛冽的寒风一吹,冻成一层坚冰,虽然不厚,但对出行也造成一定不便。
地龙烧得旺旺的,沈清兰也不出门,带着丫头们在屋里飞针走线,翡翠的嫁妆都已备齐,现在轮到她自己了。
郭姨娘也隔三差五的过来,要么送些她自己做好的绣品,要么只说几句欢喜话。
卢予瑶因有孝在身,不能登门,让丫头送了贺礼来,沈清兰谢过收下,也按礼俗送了回礼。
卫长钧和沈之潇已经抵京,并飞鸽传书回来报平安,一家人看见,才算把心放回肚子。
忽而一天,风雪交加,沈良早早的回来了。
沈清兰恰好在林氏屋里,听她絮叨婚嫁习俗和婚后的规矩,正听得头晕脑胀、昏昏欲睡,就见沈良带着一串笑声,裹着风雪进来。
母女俩都很惊讶。
“父亲。”沈清兰赶紧起身迎接,帮他拍落身上的雪花。
林氏递了热茶过去,嗔道,“这是遇上什么喜事了,才酉时就回来,这么多年,可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沈良喝一口热茶,暖融融的抖抖身子,笑道,“喜事!当真是大喜事!朝廷忽然送来敕牒,迁我为太常寺少卿。”
太常寺少卿乃是正四品上,比起现在的会州别驾提升不止一点半点,最重要的是,太常寺是五寺之一,掌宗庙礼仪,少卿使其副长官,地位非同一般。
沈良一口气说完,母女俩对视一眼,皆是欣喜不敢置信,而后才欢笑出声。
林氏先问,“太常寺少卿,那便是京官了?”
沈清兰心口一跳,“父亲,我们要进京了吗?”
沈良哈哈大笑,“不错,兰儿,咱们要收拾收拾,准备进京了。”
三人俱是激动。
沈清兰忽又诧异,父亲刚调到会州,堪堪一年,怎么又连升入京?比起从前十多年没动静的申州别驾,这个升迁速度简直令人咋舌,升官诚然是件好事,但升官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父亲政绩可喜?
沈清兰想了想,父亲为官爱民是没得说的,从申州到会州,百姓无不爱戴,但到会州任职还不足一年,就算百姓口碑好,可要说斐然贡献,确实没有,何至于又升?
她心里困惑又忐忑,却不敢说出来,有质疑父亲升迁来路不明之嫌。
巧的是,林氏心有默契的开口了,“这次升迁,原因何在?”
沈良笑道,“一说为民之心可嘉,二说忠君之心可鉴。”
沈清兰听说,话是夸奖的话,但没落到实处,说白了,还是没有点名究竟为了哪般,不过,皇恩浩荡,哪容臣子多疑的?
“敕牒要求何时抵京入职?”
“明年二月。”
得,又是和去年一样,看来,这个年还得在路上过。
第653章 飞快
一家三口又惊又喜又发愁,才刚刚千里而来,一桌一椅添置物事,堪堪把宅子收拾利索,像个有模有样的家,一道圣旨下,还没住暖和呢,又该走了,还得再一次经历变卖家具、收拾细软、放卖下人……等等繁琐之事。
“兰儿,你回去,也收拾收拾,做准备。”
沈清兰知道父母还有事要商议,乖巧辞别,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小院,把丫头们叫到一起,将入京一事说了,大家的反应如出一辙,先是呆愣,接着欢笑闹腾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