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幽香闲闲露华浓-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儿。”沈清兰还记得这个小丫头。
月儿行礼,“沈小姐快进去吧,老太太这几天心情特别好,还总念叨沈小姐,可沈小姐从法泉寺回去后就再也没过来,老太太着实想沈小姐了。”
霎时,沈清兰百感交集,暖流漫过心口的同时,又惭愧不已,不过是初见一面罢了,自己何德何能让一位老人这般惦记?
想到这里,沈清兰不由自主地加快步子,穿过长长的石板路,进了大厅。
杨宅外墙与附近其他宅院没差别,进了院,满园春色纯朴又生机勃勃,沈清兰没去过别的农家院,没法比较,入了厅,又觉得眼前一亮,并非有多奢华,内里布置依旧简朴,桌椅字画皆有年代沧桑感,应该还是杨老太爷在世时置办的旧物,但每一件物什都干净整洁、厚重端方,令人不敢轻视。
老太太坐在主位,装束仍与在法泉寺大致一样素雅,她端一只白瓷茶杯,杯口白雾轻腾,袅袅绕绕,没有喝,侧耳听旁边任妈妈说话,忽看向门口,笑了。
第461章 和蔼
沈清兰远远的就望见了老人和蔼如春风的笑容,更觉步子轻快,进门就行礼,“清兰给老夫人请安。”
老太太放下茶杯,向她招手,“好啦,快过来坐,好些日子没见了。”
“承蒙老夫人惦记,老夫人近来可好?”沈清兰很乖,虽然走近去,却没当真坐到老太太旁边,而是选了个稍有些距离的下座,以示辈分高低,不敢放肆。
旁边任妈妈见了,赞叹地点头。
老太太也含笑点头,嘴里却嗔道,“我叫你来,是要与你说说家常话,你也不必讲究外面那些规矩,那都是给外人瞧的。”
沈清兰便知晓自己的礼貌得到了老太太的认可,既然老太太这么说了,见好就收,往老太太的方向靠近些,笑道,“清兰自知礼仪欠缺,在长辈面前哪敢轻浮,来之时,母亲再三叮嘱,当敬老夫人如祖母,不可无礼。”
老太太微怔之后,舒眉而笑,老眼一亮,拉过沈清兰的笑,轻轻拍了拍,“我看你已经极好,不必过于自谦,沈太太之言,是天下母亲对儿女惯常的嘱咐,你心里知晓就好,倒是那句‘如祖母’,我很欢喜,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孙女就好了。”
沈清兰垂首脸红。
任妈妈接言,“我看老太太与沈小姐颇有祖孙缘,此是天意。”
沈清兰听出这是好话,却听不明白究竟什么意思,祖孙缘?天意?她茫然想了会,没想明白,又不好意思问,只好讪笑。
先前送她进来的妇人在门口停了会,不知做什么,这会儿也进来,轻步到任妈妈身后,和她说菜饭的事,老太太耳力好,听到了,插言,“再加几道菜,让刘厨娘做。”
妇人见老太太接话,忙走近来答应,行了个礼,匆匆离开。
到午时,老太太留饭。
沈清兰没太矫情,道了谢,起身时,老太太都没让谁扶,自己硬朗利索的站了起来,倒是沈清兰,下意识的就把手伸过去。
老太太微微一笑,握住了她的手。
入席时,沈清兰扫了眼菜肴,不禁惊讶,她本以为,老太太穿着和住宅都简朴无华,在法泉寺也吃素糕,必定今天吃的也只是几样田园菜蔬家常菜,可眼前佳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精致的盘碟碗块,整整齐齐摆满一桌,每一样菜肴点心都如同雕琢而成的艺术品,色香味俱佳,且诸多原料都是寻常百姓家罕见的,她实在没想到会在乍一眼毫不出众的杨宅中见到。
“我这宅子里素来清净,难得清兰过来,一下子就热闹了,来,坐吧。”
老太太很高兴,拉她坐在自己身边。
杨宅里只有老太太一个主子,不过任妈妈陪伴老太太几十年,身份早已不同一般下人,也是坐下来陪着吃的。
偌大的桌子,满桌的宴席,便只有三人。
大概是因为老太太年纪大了,习惯吃软食,桌上的菜一半都是蒸、煮、炖、焖所成,同样色泽鲜丽,香气扑鼻。
但是,让沈清兰更诧异的是,她发现桌上好几道菜都面熟,在哪吃过呢?再一回忆,蓦地一愣,想起了分宁的陆府和菡萏园的姚太太。
她记得陆府那桌菜肴是卫夫人从京城带来的厨子做的,姚太太更是主动说明吃的是“京城风味”,那么,眼前的老夫人呢?
沈清兰心里已有了判断,原来也是京城人氏啊,不知是杨老太爷曾去京城定居过呢,还是老夫人的夫家在京城?
老太太看她喝了汤,笑问,“这汤,还喝得习惯吗?”
沈清兰认认真真地点头回答,“很好喝,鲜美清香,咸淡正好。”
“喜欢就好。”老太太笑眯眯的,看起来很满意。
沈清兰心念一动,故意说道,“我随父母到会州不久,对会州的饮食还不太了解,今日才知,十分可口。”
老太太一愣,与旁边的任妈妈对视一眼,两人都笑起来。
任妈妈将一道沈清兰多夹了一筷子的菜换到她面前,道,“沈小姐喜欢,就多吃点。”
避而不答,沈清兰没有琢磨出老太太的用意,很知趣的没继续追问。
席毕,老太太提议去看花,毕竟帖子上写的就是赏春兰。
刚进院子时,沈清兰还颇有些疑虑,看到满园的桃红李白,恣意生长与郊外山野无异,还以为所谓赏兰只是一句托词,所以,来了半天,她都没有提起要看花,谁知道老太太主动说了。
原来真有啊。
老太太携她往后院走,出门后,沈清兰只觉得眼前一亮,又是一惊。
后园亦是花园,风格与前园迥异,所种花品不多,大片的草地,梅兰竹菊,疏落点缀其中,这时节,菊无花,梅初谢,竹叶半旧半新,修茎四周才冒点点新笋,只有几株春兰俏生生绽放,揽尽春光。
沈清兰瞧着有些痴。
任妈妈打量沈清兰,笑道,“沈小姐闺名为清兰,此名极好,气质容颜恰如其分。”
沈清兰羞道,“名字是父母所取,怀的是高雅期翼,惭愧的是我礼仪荒疏、才疏学浅,与花中君子相差甚远,哪敢相比而论?”
老太太慈祥地说,“不必谦虚,我看清兰的容姿更在这春兰之上。”
……
沈清兰陪着老太太在园中漫步缓行,说几句家常闲话,都是老太太问,沈清兰答,不过老太太语气轻柔,问的内容也很简单,沈清兰答得也很大方,不至于犹豫。
院落说大也不大,比起沈府自是不如,转了一圈,再回屋落座时,老太太亲切又随和地问,“我听说,你的两个哥哥都在京城应试,算着日子,快有喜报临门了吧。”
沈清兰心头一惊,她也是这两天才听林氏说穆华景来信的事,一方面为兄长们高兴,另一方面,也为母亲的暗示而发愁,是以心里总坠着心事,自然而然的就将兄长高中和穆华景提亲的事放在了一起,唯恐有人提起。
她脸上飘过一抹尴尬,说道,“托老夫人吉言,但愿如此。”
第462章 贵重
沈清兰来的时候,林氏再三叮嘱,要她用心观察老太太,最好能打听到老太太夫家身份地位,若有可能,顺便探一探老太太的口风,是否愿意接受沈府的邀请。
眼下,对方主动提到兄长,就是好机会。
她也知道老太太只是和其他人一样,在得知兄长进京赶考的情况后,例行说句恭维话罢了,但莫名其妙的,有种古怪的感觉。
她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开口。
月儿送来午后点心,老太太把碟子又往她面前挪了挪,慈祥又随和的笑道,“尝尝,我常吃这些,年纪大了,现在竟觉得这些松软清甜的点心比饭菜更好吃。”
沈清兰吃了几口,连说好吃,出于投桃报李,她说,“我在家也做过几次类似的点心。老夫人要是不嫌弃,我做几个给您尝尝。”
老太太眼中闪过亮光,讶异地道,“清兰还精于烹饪?”
“‘精’字不敢当,只是图个趣味,勉强能下口罢了。”
老太太看起来特别高兴,“如今的千金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肯进厨房的都没几个了,想不到清兰还通此道。”
沈清兰越发羞涩,“幼时顽皮,常惹父母生气,奈何嘴笨手拙,不知怎么哄父母开心,就想了这个法子,做两道菜送去,便是难吃,也算得心意,总会换来笑颜,屡试不爽。”
老太太微怔,难得的哈哈大笑起来,像真正自家祖母一样抚摸沈清兰的头,目光中流淌着愈加喜欢的光彩,“是个好孩子!”
“你今天初次登门,我怎好让你下厨?我想一想,等你两位兄长金榜题名的喜报送到,这不仅是沈家的大喜事,也是会州一大喜事,我必登门贺喜,到时候再尝尝清兰的手艺吧。”
“……”
沈清兰反被这几句惊住,先是震惊老太太怎么会如此笃定她的哥哥们一定会考中,然后才反应过来,老太太这是根本不用她小心谨慎、反复纠结的邀请,就主动提出要登门了?到最后,才注意到,老太太已经预定了自己的厨艺。
“好,如果真如老夫人之言,沈家自当谢老夫人金口玉言。”
这天,沈清兰在杨宅呆到酉末才告辞,让她意外的是,老太太把沈家带来的礼物都收下了,因为林氏确实没少准备,一般人看到这么多、这么重的礼物,都会退却一番,收一部分、退一部分;但接下来,让她更为难的是,老太太回了她更多、更重的礼。
“这……清兰不敢收。”
虽然说,老太太的意思大概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可自己毕竟是晚辈,没道理接受长辈这么多东西。
老太太笑道,“收下吧,你这次不收,下次也得收,这些都是给你的,迟早都是给你的。”
这话更让沈清兰如坠云雾,莫名其妙,怎么就迟早都啊给我的?
她再三退却,老太太只好撤回一半,沈清兰也不愿伤了老人的一番好意,双方就此达成一致。
莫安把沈清兰送到沈府门口,自己没进去,拱手道,“沈小姐,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沈清兰大惊,“我早上就看出你神色不对,猜到你有事,却没有细问,这事怪我太粗心,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耽误了你的时间。”
莫安摇头,“早上只是个念头,并不急迫,只因今天陪沈小姐在杨宅呆了一天,事情才紧迫起来。”
“这不还是因为耽误了一天所致?”
“不是……”莫安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想了一想,“沈小姐,请听我一句,与杨家老太太保持距离……怎么说呢,尽量别接受杨家厚礼。”
“为何?老夫人有恶意?”沈清兰困惑。
莫安摇头,“也不算恶意,只是……一言难尽,总之,沈小姐记住我这话,将来——我想不用太久——就会明白真相了。”说完,转身离开。
沈清兰望着他的背影,目瞪口呆。
碧玉轻声道,“小姐,莫安这话很是蹊跷,可是婢子怎么想也不觉得老夫人会是坏人啊。”
沈清兰沉吟,“我看着也不像,莫安也说了,并没有恶意,可是,如果没有恶意,为何要保持距离?”她看了看身后的几大盒礼品,心中不安。
“先进去吧,反正都已经收下了,总不能现在再退回去吧,日后再还礼就是了。”
回府见了林氏,沈清兰将在杨宅的事情一说,林氏亦惊亦喜,“没想到老夫人这么看重你,竟然主动说要登门,那咱们就早做准备,别怠慢了前辈。”她又看向礼物,有些为难,“这么多,你是晚辈,恐消受不起……罢了,礼尚往来,不在一时。”说着,起身打开礼盒的盖,往里一看,没了言语。
沈清兰心事重重,顺着她的目光也看了眼,同样惊住,其中一个盒子里摆着一条红宝石项链和一枚配套的红宝石戒指,华光逼人。
母女俩对视一眼,一一打开其他盒子再看,越看越心惊,珠宝、药材、摆件……样样都是精品,价值不菲。
两人都吸了一口凉气,面面相觑,虽说林氏送去的礼物也不俗,但是出于投石问路的用途,意在典雅大方,远远没有这几样的贵重,两人实在想不明白,仅仅是两面之交,那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夫人为什么会对沈清兰如此慷慨。
“老夫人饮食是京城风味,应该是京城贵人,我问过,只是她不回答,我不便追问。”
林氏缓缓合了盖子,“还是谨慎为上,这些东西暂时别动,等下次老夫人过来了,再做打算。”京城人氏?她一时也想不起自己除了穆世子,还认得其他贵人。
沈清兰点头,“看意思,老夫人也是有意与我们拉近交情,只是不知用意,我觉得,这么大的动静不应该是冲我来的,母亲还是和父亲说说,让父亲多注意点衙们的事。”
林氏听她这话,颇为讶异,继而欣慰,“兰儿真是长大了,会周全警觉地考虑问题了。”
第463章 气氛
一晃又是数日后,就到了碧玉出嫁的日子,说是出嫁,其实也没嫁出沈家去,只是从沈清兰的小院到西跨院的新房而已。
因为沈清兰自己还是个闺中小姐,她的院子自然不许有男子出入,薛扬迎亲,也只在林氏的院中等候。
翡翠前一天就回来了,和秋月、冬梅几个围着碧玉,给她装扮,净面、敷粉、画眉、挽髻……大家叽叽喳喳、笑声不断,唯有碧玉眼泪不断。
翡翠嚷道,“姑奶奶,你可别流泪了,妆都补了三次了,再哭就没法补了。”
沈清兰也劝,“平时多爽快利索的人哪,怎么到了自己重要的日子反而哭哭啼啼的?大家作证,我可没苛刻你的嫁妆呀。”
这一说,众人哈哈大笑,碧玉也哭不下去了。
赵妈妈进来,将新娘子上下打量,笑道,“这一打扮,可真俊呀,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就过去吧,新郎官都等不及了。”
翡翠等人纷纷来扶她出门,碧玉却向着沈清兰纳头便拜,拜得沈清兰心酸,亲自扶起,交给翡翠。
“去吧,我送你。”
沈清兰是女方旧主,权做了“娘家人”,只因林氏那边必定来了不少男客,新郎官就不说了,卫长钧、徐昭等人也都在,她不好露面,只送到小院门口,望着一众人拥簇碧玉而去。
今天沐休,沈良和林氏一起为碧玉主婚,卫长钧也颇给面子,充当薛扬的家长,热热闹闹的让两人拜了堂,随后,沈家又办了一场宴,关起门来吃酒庆贺。
人走,院空,沈清兰一下子觉得冷清了,以往这院子里人少,两个丫头也时常不在,她也习以为常,今天却格外觉得空寂。
她在碧玉的屋子里站了站,转身回去,心里安慰自己,聚散乃世事常情,碧玉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自己应该为她高兴,将来有一天,翡翠也会离开,自己还会如此,欢欢喜喜的相送。
她自己倒了杯茶,慢慢地喝,侧耳听远处的笑声,嘴角不由自主的翘起。
“小姐。”门口有人轻唤。
沈清兰愕然回首,只见冬梅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婢子想着小姐独自在此,无人伺候,就先回来了。”
沈清兰心口一暖,笑道,“难为你心里想着我,无妨,我看会书,你去与她们热闹吧,一会让新郎官会撒钱,你去捡个彩头。”
冬梅摇头,走进来,用手背试了试茶壶的温度,“小姐身边不能没人,婢子刚才已经吃了喜糖,钱就留给别人吧,反正婢子在太太和小姐身边,有吃有穿,用不着花钱。”
“现在用不着,将来能用,攒着点总没错。”沈清兰失笑,林氏曾说这丫头实心眼儿,确实如此。
“不要!太太已经说了,要是婢子表现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