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幽香闲闲露华浓-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清兰微怔,也忙弯膝回礼,她并不认得这位老太太,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再一想,她表示亲近的应该另有其人,毕竟徐嫣芸和孟书娴都在身边。
  走开些距离了,她见身边两人都不约而同的保持沉默,就有意无意的挑起话题,“刚才留在大殿里的那位老夫人,你们俩可认得?”
  “认得。”
  “认得。”
  意外的是,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了。
  沈清兰惊讶,“是哪家府上的?”她回想那老太太的模样,虽然衣着清灰,看起来不显眼,但那周身的气度温雅平和,雍容大气,绝非普通人,怎么以前没听人说起会州还有这样一位老前辈?
  徐嫣芸和孟书娴对视一眼,孟书娴抢了先,“不是什么官宦之家,就是普通人。”
  沈清兰讶异,正在思索,孟书娴又继续解释,“我听母亲说她娘家姓杨,她住的城东杨宅就是娘家的旧宅。”
  “老夫人长住娘家?”沈清兰更诧,正常的姑娘家出嫁后就该是以夫家为己家,娘家则成了客家,怎么会长住娘家呢。
  徐嫣芸抢过话题,“不长住,杨老先生三年前过世,她才回来,一为尽孝,二也与弟妹杨太太作伴,她深居简出,从不应酬,加上杨家在会州本也算不得高门大户,因此少有人谈论。”


第435章 后续
  孟书娴见缝插针,“杨老先生生前也没做什么大官,只是普通殷实人家,也不与人交往,默默无闻,唯一让人称道的是高寿,姐姐您想呀,这位老太太听说已年近古稀,那杨老先生三年前过世时已经九十欠二,这在会州可是罕见的,要不,我也不会知道。”
  沈清兰忍不住惊赞,“的确高寿,想必杨老先生深谙养生之道,我看这位老夫人虽然古稀之年,但精神明朗,这大概也是源于家传的养生秘方。”
  一路走到寮房门口,孟书娴这回聪明,知道沈清兰要找徐嫣芸说话,没再缠着,先进屋去了,沈清兰冲徐嫣芸笑,“一起坐坐?”
  徐嫣芸也早知必有一聊,点点头,请沈清兰去她屋里,先沏了茶,才闷闷地开口,“姐姐是要为孟小姐做说客吗?”
  沈清兰失笑,“你们俩需要我在中间游说什么吗?”
  “……那倒没有。”
  “那我做什么说客?”沈清兰喝着茶,眉眼在茶雾之后显得更加柔美如梦幻,连对面的女子都看呆了,她自己却没觉得。
  徐嫣芸还是不高兴,“虽然不需要游说什么,但我知道,她一定向姐姐哭哭啼啼地说自己多无辜,姐姐心软,所以肯定会为她说好话,让我以后对她多谦让。”
  沈清兰静默一瞬,如实说道,“你说对了一部分,书娴确实哭了——你在的时候,她就哭了——但我找你并不是让你一定对她谦让,嫣芸,我没有这个资格要求你,而且,你们俩之间的矛盾究竟怎么回事,我并不知道,怎么会对你有要求?”
  徐嫣芸愣了愣,“矛盾?她没和你说?”忽又冷笑,“她肯定说不出口,哭哭啼啼地含糊过去了。”
  “……”沈清兰心说,你对她这么了解,我一个“陌生人”做什么调解呢?
  徐嫣芸抿着嘴,一副愤然又不屑的表情,似乎又忍了忍,才闷声道,“姐姐,你知道她今天为什么打扮这么漂亮吗?又不是逛街,也不是赴宴,用得着花枝招展吗?”
  沈清兰没回答,她也在早上第一眼看到孟书娴时就为之惊诧,可是,人家小姑娘爱漂亮,她能说什么?再说两人也不熟,并不知她一贯装束作风,但后来几次听徐嫣芸话中带刺,她也疑心孟书娴今天“寻常不同”。
  “她……”徐嫣芸咬牙,“她是想穿给心上人看!”
  这话惊着沈清兰了,毕竟孟书娴看上去挺小的,原来已经有心上人了。
  徐嫣芸一直在注意沈清兰的神色,见她似乎不信,立即补充,“她看上我二哥了!”
  沈清兰又是一怔,徐鸣玉?哦,就是莫安口中那个会州有名的谦谦君子!她笑,“这说明书娴有眼光,更说明徐二公子很优秀。”
  “可我二哥不喜欢她,我全家都不喜欢她!”徐嫣芸似乎有些着急,脱口而出。
  沈清兰本来不想多管别人的感情事,但听了这话也忍不住好奇心膨胀,诧问,“这是为何?”问完了,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个人,要么是从感觉上觉得对方性格、外表等不合符自己心中预想,要么就是对方某件具体的事情引起了反感,无论是哪一种,都难免涉及到“揭短”。
  她琢磨着如何岔开话题,徐嫣芸却已经回答。
  “我觉得她心机太重,又喜欢装模作样,不是个善良的人。”
  这次,沈清兰不再冒失追问了,她笑笑,不言。
  徐嫣芸却不管她问不问,自己主动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本来呢,会州说大不大,我和孟小姐,还有卢小姐、刘小姐等几个年纪相仿,来回串串门,因此从小就认得了,小时候她就表现出比别人更深的算计来,比如,有一年春节,我们之间相互送礼物,小女孩嘛,送的东西无非就是首饰,她们都手巧,自己做,我就去铺子里买现成的,为了让大家都高兴,我提前一个月就先询问她们想要什么,孟小姐非常客气,当着大家的面,说得好听极了,说随便什么,只要是我送的,她都喜欢,我当时感动得不行,后来你猜怎么着?哼。”
  徐嫣芸回忆到此,又是一声冷笑,“约莫十余天后,我去珠宝铺子挑选首饰,谁知就听到一件事,孟小姐前些日子在铺子里预定了一只坠着红翡流苏的步摇,说是喜欢得紧,可到了约定日期又迟迟不来店铺交钱买,以至于店铺掌柜也在为难,是送上门去要钱呢,还是继续等下去。”
  沈清兰静静听着,隐隐猜到几分后续,果然,徐嫣芸继续往下说。
  “我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孟小姐可能年底了太忙,把步摇给忘了,但再一细想,就觉得不对,那几天孟小姐几乎天天来找我玩,哪里忙了?还有,她不止一次跟我说,女孩子要戴步摇才好看,其实我那时候也想过,不如就送她一只步摇,皆大欢喜,但后来就改了主意。”
  沈清兰正听到困惑处,随口问,“为何?”
  徐嫣芸道,“因为我去向掌柜打听那只红翡流苏的步摇,掌柜跟我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时间,孟小姐预定步摇的时间正是我询问她想要什么的那天傍晚,也就是说,她刚得知我要给她送礼,立即就来店铺预定了步摇;另一句是价格,极为昂贵,不是说我家买不起那个步摇,只是,当时大家年纪都不大,说是送礼,其实就是小孩儿的一点心意,彼此心知肚明,无需太贵重的,我听了掌柜的话,心里颇不是滋味。”
  “那后来,你们彼此都送了什么?”
  “以前常送,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送来送去都是些扇坠呀、耳环呀、书签呀之类的。”徐嫣芸目光沉沉,“我本来想买了那只红翡流苏步摇给她,但最后还是没买,交换礼物的时候,孟小姐拿到我送的珍珠耳环,明显很失望、很不高兴,借口说家里有事,很快就走了。”


第436章 声音
  至此时,沈清兰默不作声,不愿将人往坏处想,觉得看作一个误会或者凑巧也说得过去。
  徐嫣芸却越说越气愤,“当天下午,我又去那个珠宝铺子,故意询问伙计那个红翡流苏步摇,伙计告诉我,就在两个时辰前,孟小姐过去,先问是否有人询问过那步摇,伙计也是老实,就说我曾经问过,但是没买,孟小姐听后,突然动怒,说她也不要那步摇了。”
  沈清兰目瞪口呆。
  徐嫣芸气道,”姐姐你想,她是不是故意的,因为知道我买首饰常去那家铺子,就一边故意预订,一边引导我去代她买下,这样,她就能用一只书签,换一只红翡流苏步摇了?”
  沈清兰心里觉得……确实有这个可能,可她不能直说,说了,就代表落实自己的观点,认定孟书娴的虚荣又自私。
  “唉。”那就叹口气吧。
  “后来长大了,她又看上了我二哥,几次三番在我面前打听我二哥的喜好,去我家也更频繁,每次去,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连我母亲读看出问题来了,让我尽量疏远她。”
  沈清兰心中微动,“孟太太知道女儿的心思吗?”
  “一开始不知,但很快就感觉到了,刚开始,孟太太没有反对,甚至还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后来就变了态度,也在限制孟小姐去我家。”
  沈清兰若有所思,“这么说,孟太太也反对。”
  “虽没明说,但我觉得是这样的。”
  “这么看来,只是书娴一人有意罢了。”沈清兰听完故事,沉吟道,“既然双方家里都不满意,这亲事要成也有难度。”
  “我也是这么认为,偏她不死心,百般招惹,所言所行,昭然若揭。”
  偏听则暗,这些话又过于惊悚,关系到一个姑娘家的声誉,沈清兰不想发表评论,但徐嫣芸说得愤愤然,仍需先做安抚,她像是随意问道,“徐太太和徐二公子每次见了书娴,也会这么看不顺眼,发生争执吗?”
  “怎么可能?”徐嫣芸立即否认,“我母亲是长辈,哪能和她一般见识?反正不同意就是了,也犯不着把她怎么样;我二哥对谁都彬彬有礼,更不会让她难堪,再说,男女有别,也很少能见着。”
  沈清兰莞尔一笑。
  徐嫣芸不解,“姐姐你笑什么?我说的是真的,千真万确!”
  沈清兰点头,“我不是怀疑你说谎,却是想提醒你一句,何不学徐太太和徐二公子的做法?”反正不同意就是了,也犯不着把她怎么样。
  徐嫣芸呆呆的,过了好一会,叹了口气,“道理我都懂的,母亲也是这么劝我的,只是我哪有母亲那么沉得住气?每次见到她,看到她妆扮举止,想到她的意图,就控制不住嫌恶。”
  沈清兰没再劝,小姑娘家的喜恶爱憎,谁说得清?再说,旁人的姻缘就没准了,万一哪天徐家和孟家真的联姻了呢?万一徐嫣芸和孟书娴这对姑嫂握手言和了呢?自己现在的态度反而成了笑柄。
  徐嫣芸还想再说什么,秋月进来,说监院师父来道谢,正在外面等着。
  沈清兰忙起身,对徐嫣芸劝道,“无论如何,这两天相安无事才好,你再不喜她,也尽量在佛祖面前表现大度。”出去了。
  监院师父果然立在廊下,合十等候。
  沈清兰快步过去行礼,请监院师父进屋喝茶,监院师父说了些感谢捐赠香油钱的话,又问沈清兰,“施主大善,捐赠香油,小僧将为施主燃灯祈福。”
  “多谢师父。”沈清兰恭敬地回礼道谢。
  然后,监院师父取出捐赠册子请她签字,这是寺庙的规矩,既是留账凭证,也是为了如实不漏地向佛祖汇报。
  事毕,沈清兰送走监院师父,直到人影消失,依旧立在门口发愣。
  秋月劝道,”毕竟天晚了,山间寒气重,小姐快回房吧。“
  沈清兰遥望夜空,只见深蓝色的天暮被近处寺庙的屋檐高墙和远处山崖的峭壁巨石围成一块形状不规则的框架,框架的边缘是百态阴影,还有几团柔和温润的光,那是寺庙廊下悬挂的灯笼。
  她静静看着,觉得心旷神怡,深吸一口气,笑,“我觉得还好,以前就听说法泉寺好景,不如咱们走走,因今天到得晚,还没来得及欣赏。”
  秋月先是不同意,怕她冻着,但与碧玉交换一个眼神,又沉默了。
  碧玉压低声音问,“您自己去?”不叫上徐小姐和孟小姐一道?
  “你说呢?”沈清兰眨眼,自己先往前走了。
  好不容易挨个劝说,才勉强消停下来,她是吃饱了撑的,又把她们俩叫到一起来?
  据林氏描述,好景在后园,沈清兰就从耳房旁边的过道往后去,过道后还有一排寮房,掩在两棵参天的柏树之下。
  寮房里亮着灯,想必有香客住着。
  沈清兰没多在意,继续往前走,忽然听到一声疾呼,“老太太,您快躺下!”不由驻步。
  屋内,呼声又起,既有焦虑,更多的是叹息,“明年,您就别来了吧。”是位老妪的声音。
  沈清兰觉得这个声音陌生,还没来得及回忆,又有另一位老妇人的声音响起,“我还走得动,还是自己来吧。”似乎中气不足,但清清楚楚、干干净净。
  “水不烫了,我先扶您起来把药丸吃了。”先前惊呼的老妪说。
  沈清兰一方面觉得偷听墙角不合适,另一方面听出有人生病,放心不下,因此站在窗外迟疑不决,想了想,她还是转身去敲门。
  很快,屋里人来开门,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头探出头,狐疑地打量沈清兰,“姑娘有事吗?”
  沈清兰微笑道,“我路过,听到屋里有动静,请问,需要帮忙吗?”
  小丫头做不了主,不好意思直接关门,也不敢开着门走开,正在这时,里屋有人快步走出,“月儿,是谁呀——”借着檐下的灯光,一眼认出了沈清兰,展眉笑了起来,“沈小姐,是你呀,快请进。”


第437章 舒畅
  沈清兰愣了,她认出这老妪就是晚课后跟在那位青衫老太太身后的人,听声音也就是刚才惊呼的那个,只是困惑,她怎么知道自己姓沈?
  “清兰听到动静,像是有长者身体不适,冒昧敲门,有劳您出来。”沈清兰不知该怎么称呼她。
  老妪笑道,“沈小姐心善,先进来再说吧。”
  沈清兰跟着她进去,直接被领着进了里屋,只见那位青衫老太太正端坐桌旁,含笑对自己招手,“来,孩子,坐吧。”
  沈清兰虽然诧异,倒也不怕,过去行了个礼,乖巧地说道,“老夫人,清兰来得唐突,让您见笑了。”
  老太太满脸慈爱地打量她,颔首笑道,“我刚都听到了,你是个好孩子。”
  “老夫人谬赞。”沈清兰羞涩,“山寺夜寒,老夫人请多保重身体,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尽管开口。”
  老太太笑容更浓,一连说了几个“好”,接下来却并没有真的让她去做什么,只是拉着她聊天,问候沈良和林氏,“我刚回到会州没几天,却也听说了会州来了个好官,这是朝廷知人善用,也是会州百姓之福。”
  夸赞父母比夸赞自己还让沈清兰高兴,她也不能过于谦虚,“老夫人过奖。”心里颇为自豪。
  旁边老妪带着小丫头端了热茶和点心来,“沈小姐尝尝,这是法泉寺的素糕,我们老太太特意喜欢,每次来都要吃。”
  沈清兰欠身道谢,仍不知称呼,正觉尴尬,老太太笑,“这是任妈妈。”
  沈清兰赶紧跟着叫了声“任妈妈”,拈了一小块素糕,用手帕托着放进口中,咽下后,略等片刻,抿一口茶清喉,这才笑赞,“清香细腻,柔软绵糯,十分可口。”
  任妈妈很高兴,“是呀,老太太也这么说。”
  老太太含笑接话,“年纪大了,牙口不如你们年轻人喽,也就这些东西还能吃几口。”
  沈清兰知道她这会儿身体不适,“健朗”之类的话就不能说了,微微一笑,道,“老夫人这是教晚辈养生之道呢,无论年龄大小,多吃些清淡素食,总是好的。”
  老太太和任妈妈对视一眼,各自会心一笑。
  “真是个聪慧又懂事的好孩子!”
  老太太看上去温和又端庄,目光清明,举止雅致,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都显出高于常人的修养,让沈清兰心中生疑,孟书娴说她只是个普通人,在会州也没什么名气,可这通身的神韵,绝非一个普通人所有的。
  她陪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