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幽香闲闲露华浓-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到会州时,林氏就说过要做衣裳,没想到这么快。
  翡翠低声笑,“做了衣裳,小姐还要买首饰的。”
  秋月道,“放心吧,太太早都打听了,得知会州有两三家顶好的珠宝铺子,小姐随时可去挑。”
  进了林氏的新院子,秋月就指着旁边的屋子,“碧玉和翡翠,你们俩在那边。”
  翡翠大喜,“我们也有?”
  秋月就捏她的圆脸,“太太何曾少过你什么?咱们这样的大丫头,每人三套。”
  翡翠眉开眼笑,拉着碧玉就跑了。
  沈清兰进去找林氏,屋里两个绣娘规规矩矩的坐着在记录林氏给的尺寸,抬头见她进来,都是满面惊讶,一边行礼一边赞叹,“沈小姐如此花容月貌,我在会州三十多年,还从没见过,沈太太这是有福了。”
  林氏笑,“两位过奖了。”作为母亲,每次有人夸女儿生得好,心里都美得开花。
  沈清兰挑了两件短袄和襦裙,都是颜色淡雅、刺绣较少的,一个绣娘以为她是很不满意,忙解释,“沈小姐要是不喜欢我这次带的布样和花样,明天我再换些样式带来,或者,沈小姐得了空闲,亲自过去绣坊挑选,又或者,沈小姐都看不上眼,自己画样,我们绣娘来做,都可以的。”
  “不用那么麻烦,我看这两件就很好。”
  林氏也笑,“她素来就爱这简单素净的,并不是嫌弃,你们就先这么做着吧,等成衣出来,她瞧着喜欢了,再做别的。”
  绣娘点头,“沈太太、沈小姐放心,不是我自夸,千针坊的绣活,我们自称第二,会州就没人敢称第一。”
  林氏和沈清兰皆莞尔。


第388章 问话
  绣娘以为两人不信,又道,“这是实话,沈太太和沈小姐刚来会州不久,可能还不知道千针坊的来历,千针坊的创始人花娘是宫里出来的,专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绣衣的,出宫后来到会州,老来无聊,才收徒开坊,挑选的徒弟个个心灵手巧,带在身边教导,手艺好着呢。”
  “原来如此,既然是宫里出来的姑姑,那自然是不错的。”林氏点头认同,顺势打听消息,“只是,怎么出宫了?”
  绣娘笑,“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知,好像是跟着一位贵人出来的。”
  林氏心念一动,“不知哪位贵人?”
  绣娘摇头,“这个,知情者就很少了,沈太太有心,我回头打听打听。”
  林氏心知这其中恐怕有些内情,怕引人多疑,也就没再问了,到底心里惦记着,等绣娘一走,她就让秋月去找王安叔,谁知王安叔出门去了,只好罢休。
  沈清兰问,“母亲是担心,咱们轻忽了重要人物?”
  “确实如此。”林氏点头,“你父亲初到,除了为官谨慎之外,也不能得罪了人,要是会州还有个隐蔽的贵人,我们不知道,没有拜访,终归不太礼貌。”
  沈清兰点头,“听绣娘的话,那位宫里的姑姑都已经在会州带出一批徒弟来,想必出宫已久,那么,那位贵人必定年岁已高,是为长者。”
  林氏赞许,“你说的对,所以,咱们不但是晚辈,还是后来者,理当拜访,你看啊,我们那天去卢府一行,基本上的会州官员名人都见了七七八八,就算没见着,差不多也该有所而闻,我竟没注意她们还说到哪位隐士高人呀?”
  “依我看,母亲也别太担心,既然会州本地人都不怎么议论,少有人知,可见这位高人是刻意低调,那么,想必也不会见怪的。”沈清兰想了想,又道,“我明天要去见姚太太,说不定还能见到姚先生呢,姚先生能把生意覆盖整个会州,人脉、见识可见了得,我见机打听打听,说不准就知道了。”
  林氏笑,“也好,我看姚太太挺喜欢你的,你就见机行事吧。”
  转过天,沈清兰挑了身浅紫如梦的衣裙,乌发挽起,盘了个坠马髻,发髻旁别着一只玉兰花样式的珍珠钗,清灵又俏皮,出门见冬阳若有若无,到底怕冷,又裹了件石青色的披风。
  林氏见了,摇头,“太素了,还是换条桃红的裙子吧。”
  沈清兰笑,“姚太太着色浓烈,我去见她,也穿得娇艳,岂不是有与她一较高低之嫌?”
  林氏“扑哧”,“好吧,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毕竟是第一次登门,还是有些亮色为好。”
  沈清兰想了想,“母亲说得是,因为姚家经商,恐怕会有讲究,毕竟是正月里,我去换个披风,稍作修饰,也瞧着喜庆些。”回去又借了石青色的披风,换了件与衣裳相衬的藕荷色披风。
  姚家的菡萏园与沈府相距较远,路面冻雪成冰,马车小心翼翼地驾着马车,行得十分缓慢,好在出门较早,也不赶时间。
  第一次独自出门做客,沈清兰颇有些兴奋,没了管束,先掀起帘子一角,不见外面有人,胆子愈渐大起来,索性撩高了,依在车窗看景。
  上元节已过,街头恢复冷清,那些支在冰雪上的摊子都已撤去,好在商铺檐下的大红灯笼还没摘,依旧悬在毫无热度的阳光下,增添喜气。
  会州街道极宽,就显得两旁铺子稀疏低矮,大概是因为太冷了,都没人出来。
  翡翠嘀咕,“这样冷清,逛街也无趣呀,会州人都不出来玩的吗?”
  沈清兰笑,“太冷了,谁没事在街头溜达?等天气暖和起来,自然就热闹了。”
  翡翠想了想,欢喜道,“会州地处西北,冬季极冷,这么说,夏天也必不如申州炎热,倒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沈清兰莞尔,没忍心打击她。
  忽闻马蹄声动地响,几骑迎着晨光,踏冰而来,见了马车,当先一人勒马上前。
  沈清兰眯了眯眼,呆呆地望着几人几马越来越近,望着最前面那人的面容越来越清晰,最后,近在咫尺。
  “清兰。”卫长钧飞身下马,站在车窗前,含笑看她。
  沈清兰眨眨眼,笑容宛如一朵在静水中绽放的莲花,“子渊,许久不见,一向可好?”眼前人,眉眼依旧,笑容依旧。
  卫长钧的笑容瞬间僵住,取而代之的是复杂得一言难尽的歉疚、郁闷、思念和渴望……
  “这段时间太忙,没有过来看你。”
  沈清兰摇头,“你平安就好。”说着,忽觉鼻子发酸,“平安”二字曾在不久前的那几天里简直就像个噩梦一样缠着她,她怕极了有他的消息,又日夜盼着他的消息,无非都是在求“平安”。
  “我很好。”卫长钧抿了抿嘴,“你去哪里?我送你。”
  “不用了,你呢。”
  “我……”卫长钧张了张嘴,微微皱眉,欲言又止,斟酌了一番用词,才沉声道,“清兰,我离开会州几天,很快回来。”
  沈清兰的心猛地跳了下,毫无理由的就紧张起来,脱口而出,“你要回京城?”
  卫长钧讶异,“沈伯父跟你说的?”
  “是吗?”沈清兰忽略了他的问话,只有那明晃晃的惊讶,轻声问。
  卫长钧似乎有些沮丧,又很尴尬,他低头看了看脚尖,“嗯”了下,声音突然沉闷、烦躁起来,“你是不是对我很……很……”不说了,说不下去了。
  沈清兰脑子里乱乱的,她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还真才准了,不由得又紧接着茫然,他回京城做什么?好事还是坏事?公事还是私事?
  “清兰,我……”卫长钧像是有很多话无从说起,最后,只是重重叹口气,“你既然知道了,我也不必要瞒你,京城路远,我便是插上翅膀,三五日、七八日也回不来。”
  沈清兰看着他,轻声道,“天寒路滑,慢点走。”


第389章 园子
  “那你……有些事,等我回来,再告诉你。”卫长钧也看她,但目光有些闪避,像个青涩的毛头小伙子,做错了事,在心爱的人面前不知所措。
  沈清兰突然又笑了笑,“好。”
  卫长钧眼底霎时爆出火光,他伸手想要摸她,伸到半空,又拘束的收回去,复上马,“我送你。”
  沈清兰摇头,“别耽误你的时间。”
  卫长钧目光粘着她,温柔又坚持,“让我送送你。”
  “……好,去菡萏园。”
  卫长钧点头,“去找姚太太?
  沈清兰点头。
  卫长钧回头叮嘱身后侍卫,“在这等我。”骑马走在车窗旁,不知为何呢,一时间,两人竟无话。
  车慢,马慢,今天真是奇怪,有阳光却不暖和,寒冷偏无风声,空阔的大街上只有轮子碾过冰块的马蹄轻轻踢踏的声音,有些奇妙。
  直走出十余丈,沈清兰的手略一松动,车帘往下滑一截,遮住她半脸,卫长钧像是一下子就惊慌了,猛地看过来,急忙开口,“姚太太为人不错,你多与她往来,也可打发闲时。”
  沈清兰被他有些惊慌失措的话愣了下,反应过来是他以为自己要撂帘子不理他,抿嘴一笑,“好。”又问,“你与姚先生很熟?”
  卫长钧居然十分认真的想了想,“算是有些交情,是个儒商,重信义。”
  沈清兰莞尔,“这评价挺高。”
  话题因此打开,两人隔着半垂的帘子,轻言细语的说些话,沈清兰其实有许多话想问他,但想到离别在即,根本一言难尽,不如不说。
  倒是卫长钧,意外的话多,叮嘱这个,叮嘱那个,一会说几样会州可赏之处,一会又说,“若是不急,等我回来,再陪你同去。”一会说少去卢家走动,一会又说,“若是推脱不了,就叫上姚太太陪同。”
  沈清兰心中生疑,问,“卢家有什么吃人的虎?”
  卫长钧皱起眉头,“没有虎,却有只……狼。”
  沈清兰困惑,一个文官家里养只狼?满园的女眷,万一伤这怎么办?又万一吓着客人怎么办?幸好自己那天没有乱跑,要不然,还有可能成为狼的食物,这么一想,缩了缩脖子,确实胆怯了。
  “我不会主动去,无缘无故的,她们也不会邀我,卢太太要是有事,找我母亲就是了,找不到我身上。”
  卫长钧眉尖含忧,“不好说,你记得我的话就是。”
  沈清兰更困惑了,叫上姚太太有什么用?我要是真的与那只狼狭路相逢,还能大呼姚太太来帮忙打狼?但没追根刨底,点点头表示记住了。
  送到菡萏园门口,马车停下,卫长钧下车来扶她,丫头见他抢了自己的差事,也不知所措,沈清兰迟疑片刻,没让他拉手,自己揪着他的衣袖,也算是给了面子。
  卫长钧没有勉强,眼里盛满了笑容,直溢出来,在白色的阳光和冰雪映照下,晃得沈清兰满脸通红。
  “进去吧。”卫长钧笑,笑得满是不舍。
  沈清兰看他,轻声叮嘱,“路上注意安全。”
  卫长钧美得差点没绷住,轻咳一声稳住,“薛扬和莫安都在会州,我让他们隔三岔五过去一趟,你要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他们。”
  “薛扬一向不离你,你还是带着他去吧。”
  卫长钧目光愈柔,“你跟着你时间也长了,留在你这边我也放心。”
  沈清兰只觉得心里暖得化了,点点头,往台阶上走几步,又回头,“早去早回。”
  卫长钧目送那抹淡紫如梦的身影步入院中,他寸步也挪不开,轻轻摩挲着袖口,唇角点点勾起,越翘越高,最后,忍无可忍的笑起来。
  沈清兰呢,隔了好久不见的人,日日夜夜的担着心,积攒了满腹的话,冷不防久就这么在路上偶遇,却又这么匆匆别过,想说的,一句没说;想问的,一字未问,下次再见,总要在三、四个月之后了吧。
  这么一算,沈清兰又惆怅起来。
  一个年金花甲的老妪带着两个年轻丫头快步走来,笑容堆满面,“沈小姐到了,快请快请,太太一早就等着了。”
  沈清兰看老妪年岁虽大,但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目光清明端正,衣着打扮整齐素雅又不失品味,便知身份不一般,笑着行了个礼,“有劳妈妈亲自来接。”
  老妪错后半步避开她的礼,看她的目光又变不同,颇有些赞赏,含笑道,“沈小姐这礼可就折煞我这老奴才了,这边请。”
  “妈妈请。”沈清兰心里不敢小看老妪,言辞格外恭敬。
  一路往里,沈清兰大大方方地打量沿路景色,只见走廊寸寸彩绘,线条繁复柔韧,用色明丽端庄,与申州的简练、会州的粗狂都不相同,廊外就是花园,假山层叠,青石上覆着冰雪,晶莹透亮;一条五尺宽的小渠,静水凝冰,蜿蜒远去,其余草地皆成雪地,唯有玲珑亭后的雪松,替几株怒放的腊梅藏娇,更显得眼前一亮。
  来之前,沈清兰猜想过,既然是财大气粗的姚先生为爱妻专造的园子,那必定是揽天下盛景,尽其奢华,美轮美奂,可眼观实景,却是另有感触,美是美哉,却远非当初想的那样刻意堆砌,而是一眼望去,疏阔明朗,大气中有温婉,心里不免猜测这是哪里的风格。
  前头一带青墙,墙头起伏如浪,宝瓶门旁,高大的雪松后露出白墙琉璃瓦,有个着桃红衣裙的女子笼着手半倚在门口,扬声长笑,随风化作春铃。
  “沈小姐,你瞧我这园子好看么?”
  沈清兰抬头见姚太太,人景相融,莞尔笑道,“端妍雅致,自然成趣。”
  姚太太哈哈大笑,招手相近,携她穿过宝瓶门往里去,过门见屋,登阶入室,沈清兰一眼就看到墙上挂了一幅《美人春睡》图,画中美人娇媚,神态慵懒,与姚太太颇有几分神似,不禁笑道,“我算是知道了,姚太太原来是从这画中来的。”


第390章 眼熟
  姚太太轻轻拧她粉腮,笑,“你长得好看,又会说话,怨不得一到会州就招人妒恨。”
  沈清兰讶然,“何人妒我?姚太太你么?”
  姚太太轻“呵”一声,拉她入座,等丫头放下茶,先指着让她喝一口暖身,这才说道,“我要年轻二十岁,自然也要妒恨你。”
  沈清兰笑着抿茶,茶香入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你要真年轻二十岁,我自然要让着你,绝不与一个牙牙学语的女娃娃争长论短。”
  姚太太大笑。
  茶过三巡,点心摆满案,白的糕,红的饼,黄的酥,颜色各异,形状各异,盛在精致小碟里,看一眼,都觉得是享受。
  “这不像是会州的风味。”
  沈清兰先欣赏片刻,拈一口手指粗的酥条咬一口,做出评价。
  姚太太扬眉,“这些都是京城特色小吃,好吃吗?”
  “好吃,酥松细滑,甜而不腻。”沈清兰也没拐弯抹角,直接问,“姚太太爱吃京城小吃,以前在京城长住过吗?”
  “自然,我在京城住了十六年啊。”
  “……”
  姚太太笑,“我本是京城人,自幼在那里长大,后因嫁人,才离开。”
  沈清兰恍然,“那么,园景也是京城风格了。”
  姚太太话锋微微一转,“我听说,你的两位兄长都去了京城,准备开春的科考,想必,以他们的才华,金榜题名不在话下,将来,你也去京城瞧瞧。”
  “多谢姚太太吉言。”
  话是句好话,却勾起沈清兰的心事,想到穆华景,不由得心里叹口气,这要是让林氏听到,必定是欢喜的,因为她一心想让自己嫁给穆华景,那不就去了京城吗?比起探望兄长更名正言顺。
  两人就着这个话题,聊了聊京城的美景人情,姚太太自从嫁给姚胜,就再也没回过娘家,言谈之中,难掩淡淡思乡之情。
  这菡萏园正是姚胜为了排遣妻子的乡愁而建,“菡萏”二字则是姚太太的乳名。
  沈清兰一方面羡慕他们夫妻恩爱,另一方面也唏嘘女子出嫁从夫,从此后就要跟随丈夫四方经商,远离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