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幽香闲闲露华浓-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才不去呢。”翡翠撇嘴,“偷看人家俩亲热,多没劲。”
沈清兰十分惊讶,“他们俩……”
她早就看出两人彼此有意,也决意到了会州正式给他们俩订下亲事,但平时看到两人相处,基本都是碧玉对着薛扬吆五喝六,薛扬傻乎乎任打任骂,就自以为这就是两人相处的常态了。
翡翠笑得惊讶又得意,“小姐您还不知道呢,碧玉那妮子,别看她有时候在薛扬面前张牙舞爪的欺负人家,但要是薛扬软声软气的哄几句,立刻就羞答答了,要不是有一次我意外看见,我也不知道呢。”
第354章 无奈
沈清兰目瞪口呆。
正说着话,门动,碧玉回来了,两手空空。
翡翠冲过去,挤眉弄眼,“咦,薛扬那家伙没送你新年礼物吗?”
碧玉顿时脸红,推开翡翠,“别胡说,他送我礼物做什么?”
“哼,不送礼物,那他叫你干嘛?”
碧玉斜她一眼,扭开脸,藏住眼中的心虚,“你可别扯我身上,他是替卫三少爷传信的,卫三少爷让小姐安心,他保证老爷不会喝醉,一会就亲自送老爷回屋。”
沈清兰脸色僵硬,即使只有两个丫头在,也尴尬得不行,“……谁要他说这些?”丢开书,往被窝里一缩,蒙头睡了。
碧玉和翡翠吃吃地笑。
日次晨起,就是大年初一。
虽是客居在外,但该有的都有,爆竹声响得惊天动地,天刚蒙蒙亮,沈清兰就起身了,换上崭新的衣裳,翡翠给她盘了个飞仙髻,金钿点缀,娇俏可爱。
碧玉凑过来看了看,“新年要喜庆,装扮也要华丽些,金钿太小、太少,太素雅了,翡翠,你再找个亮灿灿的步摇来配。”
翡翠转身去翻妆盒,但是沈清兰早在申州收拾行囊时,就想着一路简行素妆,把那些招眼的首饰都一脑古儿压到箱底,缚在马车上,随身戴的几样都是比较清雅小巧的。
“咦,小姐,上次在邓州,莺儿小姐不是送了很多首饰来吗?婢子记得是单独收的。”
碧玉一拍手,“对呀,那些首饰都华丽得很,平时小姐不爱招摇,今天戴倒是合适。”说着,不等沈清兰回答,就去角落的箱子里翻起来,很快就抱出几个小盒子。
“这个好!”
“这个也好!”
沈清兰迟疑,“还是算了,反正一会就要继续上马车了。”只有她知道,这些东西其实是卫长钧送的,可又没法和两人解释。
“大过年的,就算在马车上,也要漂漂亮亮的。”
两人不由分说,给她插了一只金镶玉的步摇,几缕金线坠着宝石垂在鬓边,颤颤巍巍,瞬间就衬得脸色娇俏明艳许多。
沈清兰无奈,只好听之任之,心里还莫名生出些突破世俗的兴奋来:不知道他会不会记得……
去给沈良和林氏请安时,屋里人都一眼不错的看着她。
林氏回忆了下,笑道,“这是姜家小姐送的吧?摆在盒子里有些晃眼,戴起来倒是漂亮的很。”
沈良也跟着称赞,“女孩儿家就该这么打扮着,看着多赏心悦目。”
沈清兰心说,要是他们知道这是卫长钧送的,还会觉得漂亮、觉得赏心悦目吗?
正想着,某人就到了,卫长钧进来,一点没见外,也没托大,以子侄礼给沈良和林氏行礼拜年,末了,笑看沈清兰,“清兰,新春万福。”
沈清兰低着头给他行礼,脸都红透了。
卫长钧盯着她头上的步摇,微微一怔,继而笑得花都开了。
林氏不知缘故,只当是卫长钧垂涎女儿美貌,心里就不高兴,又不好显露,轻咳一声,请卫长钧坐。
沈清兰很知趣,在林氏的眼皮子底下,也绝不敢和卫长钧在一起,赶紧告辞了出去。
上车时,卫长钧策马路过,低声说了句,“真好看!”羞得她一上午脸都是红的,心里却是甜甜的。
一路继续往西北而去,越发寒冷,几重大雪,在刺骨的低温和狂风下,丝毫不见融化,反而冻成坚冰,车马走在冰上,小心翼翼,一天下来,进程极慢。
终于,在连续十天的艰难行驶后,来到距离会州州府不足五十里地处,众人都松了口气。
本来沈良想一鼓作气往前,谁知不巧,这天竟是风雪交加,实在难以出门,只得在驿馆歇息一天。
沈清兰对近在咫尺的会州十分好奇,闲来无事,趁着丫头不在,把窗户支起一条缝,打量外面的景色,只看见寒风卷起大雪飞舞,四周是白茫茫一片。
她缩了缩脖子,觉得脸上被风割着疼,准备关窗,突然,她听到马蹄声疾驰而过,忙定睛一看,只见一人一骑迎着风雪远去,看背影,却是薛扬。
这种天气,他去哪?
沈清兰不由得好奇,也忘了寒冷,继续仆在窗前,望着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白雪之中的人影思索,冷不防对上一双眸子,吓得差点跳起来。
“你你你……”
窗外那双眼睛幽黑清亮,继而笑声低低的响起,“清兰,你在看什么?”
竟是卫长钧。
沈清兰略略迟疑,到底还是把窗户又撑起两寸,果然见卫长钧就站在窗外,站在风雪之中,望着自己,脉脉而笑。
“你不冷么?”
卫长钧笑,“不冷。”
沈清兰轻声道,“还是保重身体的好。”
卫长钧又笑,“好,听你的。”
沈清兰脸红了,“你在送薛扬吗?我刚看到他骑马离开了,是不是军营中有事?”
“只是离开太久,让他回营去看看。”
沈清兰略略放心,忍不住又问,“你这次怎么能离开这么久?你不忙吗?不用处理军务吗?”
这一次,卫长钧沉默了很久,他目光似乎有些飘忽,淡淡一笑,带着些自嘲,渐渐平静后,才转回来看沈清兰,轻声回答,“我……很闲。”
沈清兰不太理解这三个字地意思,毕竟她是见识过卫长钧的“忙”,很难想象统兵一方的宜威将军怎可能和“闲”字联系在一起,她好奇的打量卫长钧,敏锐的捕捉到他眼里一闪而过的稀奇的嘲弄,心头大惊,她从未见过他这个表情。
“……你怎么了?”
沈清兰也说不上为什么,只是下意识地就觉得不妙,试着询问。
卫长钧低低笑了笑,摇头,“没事,今天风大,快关上窗户,等到了会州,上元节我陪你看灯。”
“子渊。”沈清兰心里升起不安,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句,“你也进屋,别吹风了。”
卫长钧目光深深地看她,微笑点头,突然伸手,似乎想摸她,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转身离开。
第355章 询问
“哎哟,我的小姐,这是什么天气,您怎么还开窗了?”
碧玉端着点心进来,一推门就看到沈清兰站在窗前,窗页开着那么大的缝,能清楚的看到外面一片雪白,还能感受到怒吼的北风,当时就惊得脱口而出,将点心往桌上一放,两步奔过来,“啪”的就把窗合上了,这一连串的动作极为迅速,一气呵成。
沈清兰扭头对上碧玉气呼呼的脸,失笑,“好了好了,我错了,我就是好奇,才看一眼,就被你撞见。”
碧玉可不好骗,哼道,“屋子里都冰凉凉的,一丝热气都没了,可见是开窗多久了?”
“好好好,我承认,看了两眼,碧玉不生气了呀。”沈清兰这个主子当得真是没有一点架子,丫头们不但不害怕她,还要她反过来哄着。
碧玉见好就收,叹口气絮絮叨叨,“咱们这一路上吃了两个月的风雪,婢子哪一天都是担心,唯恐小姐身子弱,吃不消,在哪里病倒了,万幸的是,稳稳当当,没灾没病,好不容易都到了会州城外,转过天,明天、后天就进城了,您可别功亏一篑,病在这城门口。”
沈清兰心头暖暖的,从善如流,“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再不开窗了。”拿一块点心先塞进碧玉嘴里,堵住她的话。
碧玉也不好说什么了,转身给她灌汤婆子。
也许是目的地就在眼前,大家都沉不住气了,一个个的显得格外无聊,女眷们都凑在一起说闲话,七嘴八舌的,说的基本都是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异地风光和民俗从来都吸引外地人,如果不是这种举家迁徙,女人们的一生大多都禁锢在一个州、一个镇,甚至一个院子里,哪里能见识这么多迥异的风土人情?
沈清兰也和大家凑在一处打发时间,她也不说什么,以听为主,其实,她多多少少还外出逛过几次,比起两个姨娘来,见闻更多,但她几乎每次出去都与卫长钧有些瓜葛,怕不小心说漏嘴,还不如不说。
沈良一直没进来,这是常态,林氏也不以为然,因为这一路来,他大多与卫长钧一起,要么两人对饮,要么招待当地官员,现在落脚的是驿馆,想必正在和驿丞熟络,此地虽然在会州州府之外,但隶属会州,驿丞就是沈良的下属,沈良肯定要借此机会多了解情况的。
屋外风雪仍紧,天色已渐趋暗下。
沈清兰旁听了大半个时辰,觉得没趣了,先行告辞,林氏也没管她,摆摆手,让她自行离开。
门,就在这时开了。
沈良面色有些凝重,负手走了进来。
沈清兰莫名就有些心慌,轻唤了声,“父亲。”
沈良点点头,露出点笑容,没有多说什么,显然是有心事。
姨娘等人个个善于察言观色,知道不能再聊了,纷纷起身离去。
沈清兰神使鬼差的没有走,反而又折回来,挨着林氏坐下,主动为父亲倒了杯热茶。
林氏看她一眼,也没赶她,心思被沈良牵住,问,“怎么了这是?是从驿丞那听到什么有关会州的事情?是不是大雪成灾,民生艰难?”
“倒也还不至于民生艰难,却……确实与这场大雪有关。”沈良端着茶,却迟迟未饮,眉尖忧色愈发明显,“听驿丞说,自从去年腊月以来,会州大雪不断,气温奇低,百姓虽不至于饿死,但的确生计不易,出行不便。”
林氏沉吟,安慰道,“大雪是天灾,非人力可阻挡,老爷初到,还没有接印上任,也不必过于自责,等到了府衙,与刺史、司马等几位大人再做沟通,他们在此地已久,想必已经想出对策。”
沈良颔首,但忧虑不减。
林氏想了想,不动声色的觑了眼身边的沈清兰,像是斟酌了轻重,还是说道,“宜威将军不是驻兵会州以北吗?他到底对会州又熟悉些,老爷不如先和宜威将军商议商议,问问他的看法。”
沈清兰注意到母亲的眼神,低头装没看见,心跳渐渐加快。
“子渊已经走了。”
沈良重重一叹,让两个女人都讶然不解。
不等林氏追问,沈良摆摆手,已经开始解释,“我所忧愁的正是这个,大雪给百姓带来的不便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西羌借机进犯,骚扰边境,他们惯于骑射,呼啸而来,呼啸而去,防不胜防。”
林氏和沈清兰都吸了口冷气,没有答话。
“算了,我不与你们说了,你们也不要害怕,咱们所处之地在会州东南,西羌骚扰的是在会州北关,相距甚远,他们过不来。”
林氏扭头看沈清兰,见她面色发白,便拍拍她的手,安抚道,“放心,这里安全。”
沈清兰摇头,轻声问,“父亲,不是说,当年,开国郡侯已经把他们打跑了吗?他们还写了降书,发誓再不侵犯,怎么……怎么又来了?”
沈良叹道,“当年,确实是打跑了,也确实递交了降书,这么些年来,也基本相安无事,但也不是全无冲突,西羌乃游牧民族,夏秋还好,关外水草可供牛马,到了冬天,大雪覆野,他们就会垂涎关内的粮食,偶尔会潜入关内抢劫,但大多动静不大,会州为了不激发动乱,也不会紧追不舍,可是今年……奇怪……”
看来,这个冬天是因为实在太冷、雪太大,西羌在茫茫雪原上游荡,活不下去了,才不管不顾、背信弃义的大举进犯。
沈清兰鼓起勇气,“所以,宜威将军是赶回军营,集结兵力去了?”
林氏又看她一眼,没有制止。
“出了这种事,他自是要第一时间回营的。”沈良也不好受,“到底是我们耽误了他,他这一路上保护我们周全,若是早点回来就好了。”
沈清兰垂眸不语,心中震惊又困惑,既然西羌多次进犯,为什么没有传信给他?记得在分宁、在孝感、在申州,他都收到过军中急报,他也闻讯疾走,片刻不耽搁,为什么这一次,没有音讯?
第356章 提防
林氏微微蹙眉,“兰儿,在想什么?”
沈清兰忙摇头,“没想什么。”这些困惑不能说,一说,林氏准生气,觉得自己过于关注卫长钧。
林氏对她的否认显然是不信的,但也没点破,只是让她先回去。
沈清兰满腹心事说不得,闷闷回屋。
翡翠跟上来,咋咋呼呼,“小姐,是不是要打仗了啊?卫三少爷是不是上战场去了?要不要紧?”
“翡翠!”碧玉立即打断,低斥,“在小姐面前,不要乱说!”
翡翠吐舌头,果真闭紧了嘴,但睁着大眼盯着沈清兰,显然还是想问想知道的。
沈清兰沉默的喝了口茶,才四平八稳的开口,“父亲说了,离咱们这儿远着呢。”
翡翠“哦”了一声,等着她往下说,等了又等,没动静了,只好扭头去看碧玉,后者却又是一瞪眼,直接把她支使出去了。
“翡翠,你去问问厨房,有什么吃的?小姐该饿了。”
翡翠还等着回话呢,不想走,还是飞快地跑出去了。
“小姐,要不您先眯一会,等翡翠回来我再叫您?”碧玉问。
沈清兰十分好说好,点点头,就直接靠床合眼了,她心里装着事,又没法与人说,格外地焦灼,表现出来也就格外沉默。
算起来,她与卫长钧相识已经一年多,早就知道他的身份,宜威将军嘛,能指挥千军万马碾压敌军,也能一匹马、一杆枪呼啸沙场,年纪轻轻就战功赫赫,怎么听就是神一样的传说,以至于,一直以来,她对“武将”的印象,更多的是策马如电、来去如风,是铁骨铮铮、威风凛凛,还有诗词戏文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和“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的英雄气概。
直到这时,她才恍然醒悟,曾经那些所谓的印象都太虚幻,只有战火尽在眼前,那个人却不辞而别融入硝烟,此刻迷茫、紧张又无计可施的心情才是真实的。
“兰儿?”门外突然响起林氏的声音。
沈清兰一个激灵清醒过了。
碧玉担忧的看她一眼,不敢迟疑,先去把门开了。
林氏一个丫头都没带,独自走了进来。
“母亲找女儿有事?”沈清兰已经下床行礼。
林氏目光复杂的看她,拉她一起坐在桌前,“没什么事,这大风大雪的,不能赶路,也没处可去,来和你说说话解闷儿。”
沈清兰可不这么认为,她料定林氏是专程过来跟她说某件很重要的事情,点点头,“听风声,似乎比白天小点了,约莫一会儿就停了,咱们明天就能继续赶路了吧?说不定明天日暮前就能赶到。”
“呵呵,但愿如此。”林氏拍拍她的手,笑着摇头,“不过,我看有些困难,以这趋势,就算是停了风,这雪,一时半会也停不下来,明天恐怕……”
沈清兰心中微微一动,试着道,“只要不是大风,下雪倒是不怕,慢慢走就行,父亲不是说……城外打仗吗?咱们还是尽快进城,比较安稳些。”
林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